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万!百万啊!”
…………
富有四海的大明帝国,东方第一王朝,竟然因为抽不出百万军饷保卫自己的首都,而形势危急!陌路气息,凄凉如斯。
送走吴襄之后,崇祯皇帝又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那样,整夜待在御书房,然而看着成堆的奏折,他却是一本都批阅不下去了,口中一直呆滞的念叨着百万,百万,后半夜,他想去田妃处小憩片刻,然而刚走出御书房,这才豁然想到,就连他最爱的女人,也于一年多前病逝了。
也是因为军饷的事儿,崇祯十五年,他下令百官勋贵助饷,然而无人响应,就算有的也仅仅出几两,几十两应付事儿,一怒之下,崇祯下令抓了诚意伯几个,逼急了的勋贵买通宫中老宫女扮鬼,冒充先德安太后灵魂附体,怒斥崇祯苛待勋贵,结果把田妃幼子,才两三岁大的皇七子活活吓死。
田妃四个儿子,除了永王朱慈焕外全部夭折,幼子的死给这个母亲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拖着沉病之体将永王托付给懿安皇后张嫣后,田妃闭门谢皇,月余就病死了。
不过也不得不称赞田妃的聪明,自入病起她就再不见崇祯一面,哪怕临死,崇祯也没见到这位他最心爱的女人,田秀英知道,皇帝薄情之人,一但见到自己病容满面,颓废色衰,他肯定宠爱顿减,她死后,皇帝也不会挂念她,还不如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留在崇祯心中,只有这样,皇帝偶尔想起她,才能继续照顾田家。
不过这位崇祯生前的贤内助,死后也最后帮助了自己丈夫一把,扶着门廊催泪了几许,忽然崇祯帝又是犹如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那样,急促的出了门,对着外面就呼喊了起来。
“来人!”
…………
一封熟悉的诏书自宫中发出,虽然幼年没有得到良好的皇家教育,崇祯皇帝却是个苦学之人,一手诏书骈丽对称,朗朗上口,引经据典,然而,接到诏书的勋贵们,却是各个头大三分,无他,诏书的内容一如既往,号召大家助饷。
帝国势微,连太监都威风不起来了,觉得事情丢脸,崇祯没来,把大家伙召到了内宫的王承恩是点头哈腰的笑着作了一圈揖。
“诸位公爷,如今帝国艰辛,皇上他老人家也是迫不得已,只要诸位支持片刻,打退了闯军,今年秋赋收上来,双倍奉还给诸位!”
这话已经是推心置腹了,然而,却为换来勋贵宗亲的同情。
谁都不情愿,如今帝国日薄西山,一但改朝换代,昔日的特权不在,他们还想指望这点身价过日子,更何况朝廷的信用已经破产,今个要是捐了,日后看到财路的皇上上瘾了怎么办?
沉默着没说话,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注视在了勋贵之首,当今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身上。
周奎倒也是不负众望,哆嗦着颤抖了半天,才比划出三根手指头来。
“王公公,老朽愿意捐银三十两!”
堂堂大明帝国国丈,在皇帝开口恳求下,愿意捐三十两银子!!!
他都做出表率了,剩下的那些勋贵也就心里明了镜,这个捐十两,那个使个大劲儿捐了五十两,几十人加吧加吧,捐出来了两三千两,听着数儿,王承恩的脸都绿了。
足足憋了半天,脸上松弛的肌肉都直抽搐起来,王承恩又是重重一作揖。
“老国亲,太少了,您至少捐一万两吧!皇上年赏给您的都有数万两之多,如今帝国艰难,您为勋贵之首,怎么能不做出表率呢?”
“公公可不要胡说!老朽何曾有如此多的银两?”
立马跟踩了尾巴那样,几十岁的老家伙嗷一嗓子蹦了起来,龇牙咧嘴的叫道。
“公公有所不知!老朽府上人口众多!那点薄田实在是供不过来!这三十两,也得是老朽回去把那套皇上赏的花瓷碗当了,这才能拿的出来!”
“是啊!是啊!公公,我家府内实在是困难!求公公明鉴!”
“在下回去得把贴身丫头卖了,才能凑出这些银两来!”
“公公!”
…………
荒唐的捐献会就以这个令人耻笑大的结果结束了,看着跪了一地的皇亲国戚,不仅仅王承恩惊呆了,就连崇祯皇帝都惊呆了。
“两千六百两?三十两!”
下午还在挂念着亏欠周奎了,此时嘴都气的有些歪了,崇祯皇帝是火冒三丈的狠狠把桌子踹了,气急败坏的高声咆哮着。
“身为皇亲之首,竟然如此不识大体!朕……,朕……,来人!将周奎拿下!”
“陛下!陛下息怒啊!老国亲不识大体,可皇后无罪,陛下缉捕了老国亲,让皇后如何在宫中自处?”
简直脑门青筋之跳,背着手转了十几个圈子,崇祯这才憋着一股火气,坐回了御案前,又是眉头紧锁了好一会,这才无奈的挥了挥手。
“传旨坤宁宫,让,让梓潼回家省亲吧!”
“老奴遵旨!”
这也算是个转圜的余地了,既然周奎不开窍,只能让周后回家劝劝他,勋贵都拿他皇后家族当标杆呢,只要周奎认捐了,其余勋贵也就跟着捐了。
然而知子莫若父,知父也莫若女!得到内监徐高传旨,要自己回家省亲,就算周后也无奈的苦笑了半天,蹙着眉头一咬牙,又是挥手对着自己贴身宫女吩咐起来。
“去把本宫梳妆台上的首饰收拾一下,再把库房内皇上赏的体己钱都收拾起来,装到箱子里,跟着本宫出宫!”
一个大箱子装的沉甸甸的,在周后唉声叹气中,凤仪銮驾沉闷的出了宫……
第570章 时代的悲剧
堂堂皇后,连自己的首饰还有用度的体己钱都拿了出来,求自己的父亲为国舍出点银钱,帮帮自己丈夫!可最后的结果如何?
皇后的劝说,而且崇祯还格外开恩,把周奎的爵位从襄城伯提到了襄城侯,天大面子,最后换来了周奎五千多两捐助,还没有周后在宫内带出来的首饰值钱。(全本小说网,https://。)
再多,他是无论如何不肯拿了。
有了这个标杆,勋贵百官们又发动了新的一轮捐助,这个一千两,那个五百两,加一块,好说歹说给崇祯皇帝凑了个三十万两。
连吴襄要求一百万两军饷的一半儿都没凑到。
几个银箱子摆在御前,崇祯皇帝心头那股凄凉可想而知,满面无语的坐在那儿呆滞的看着那些箱子,足足快一个时辰,他方才活过来那样。
出奇的,这次皇帝没有大发雷霆,,在王承恩徐高几个太监胆战心惊的跪往中,仅仅无奈的摇了摇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下去吧!”
…………
一向勤政的崇祯皇帝难得缺朝了,等着信,早朝罢免,得到结果再没心思上朝,例行的午朝也是停止,另外太监还传下诏皇命,明日的早朝午朝同样罢免,让等候在宫门外的百官喜忧掺半,缓缓散去。
傍晚时分,凄凉的看着宫内晚景,这位末路皇帝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下来,就在他最烦闷的时候,宫门方向一阵阵鼓噪却是传了来,让他烦躁的摆了摆手。
“出什么事儿了!”
皇帝的最后一点威严还在,k近侍徐高是急促的出了宫门片刻之后,又是小跑的回了来。
“陛下,定北公毛文龙求见!”
这个时候最不愿意见的莫过于这些自己眼里的乱臣贼子了!捐助入宫之事,压根就没有毛文龙什么事儿,听着,崇祯是极其厌恶的挥了挥手。
“让锦衣卫赶回去!”
“可是陛下……”
一向是言听计从的宦官这一次居然迟疑了,足足许久,徐高又是艰难的一磕头。
“定北公他,他是来捐资助饷的!”
“助饷?”
这话听的崇祯也忍不住愕然的扬起了声音。
…………
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来自平日里最厌烦,最疏远的人,崇祯的心头,五味杂陈。
沉重的银箱子,还有丝绸,布匹,玉器,就算宫中力士抬着都吃力,从纷纷扰扰的前宫搬到中宫来,竟然搬了整整一个时辰,有一句成语叫做倾家荡产,毛文龙真的是倾家荡产了,定北侯府几乎都被他搬空,崇祯皇帝两次赏赐的三十万两,加上毛珏三天两头送进京师的银子,物品全被他搬了过来,大大小小加一起差不多一百一十多万两。
然而,更令崇祯震惊的还在后头。
“老臣叩见陛下,请陛下马上将老臣收监!”
看着重重磕头在地的毛文龙,崇祯是不可思议的问道:“老公爷,你这是,这是何意?”
也许真的是触情生景,毛文龙是老老泪纵容,再一次叩首在地。
“老臣不忠,教子无方,让犬子做下这等悖逆之事,已然是愧对先帝捡拔之恩了,然臣在京师,对那个不孝子也是无可奈何!可如今,国家有难,臣父子身居高位,怎能袖手旁观?一但国家败亡,臣就算有千万家资,又有何用?请陛下将老臣收监!那不孝子定慌,陛下但有何用度,尽管向那不孝子去要!”
“老臣唯有一请,一但闯贼来袭,请陛下允老臣出战,老臣虽老,可死前也要为陛下砍杀几个贼人!”
锦上添花何如雪中送炭?哪怕天性凉薄如崇祯,这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哽咽了,从龙椅上他是猛地站起,硬是把毛文龙从地上拉了起来,旋即巴掌重重落在了毛文龙坚挺的肩膀上。
“老公爷!朕,绝不负你!”
…………
最危难的时刻,竟然是辽藩给了大明王朝最有力的支持,毛文龙送到宫中百万家资之后两日,天津口,辽东又是几条东江大帆船靠岸,送来了粮食四十万石,火炮一百五十门,帝国保卫自己家都城的珍贵军饷终于是凑齐了。
二月二十五,久违的大朝会再一次召开,难得皇帝的脸上露出了些亢奋欣喜的神态,面对着百官,也是难得朱由检亲自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