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新军阀-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娘子,老子来喽!”

    …………

    相同的事情,几乎是发生在整条富丽堂皇的主街上。天街踏尽公卿骨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这几乎成了个历史难解的结。

    围绕着一个王朝,一群人脱颖而出,成为新贵统治者,然后穷奢极欲的压榨着平民,吸血鬼那样汲取着愈发虚弱的国家血液,直到虚弱的帝国轰然崩塌,或者是外族,或者是暴怒的农民将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打翻在地,屠灭一个又一个显赫的大家族,最后摇身一变成为新的统治者,几代之后,他们的后代再一次腐化成为曾经他们厌恶的老爷们模样。

    西安城一二百年所积累的上流社会,公卿地主,今天是遭遇到了彻彻底底的灭顶之灾,一个个家中财富满仓却吝啬的一毛不拔,发自心底鄙夷那些为他们拼命的穷军汉!如今穷军汉不再为他们拼命,这苦果,他们又能怪到谁?

    也丝毫没有约束部下的意思,人群的最中央,一个戴着斗笠帽子,穿着红斗篷的高大汉子是嘞马向前,冲在第一线,高举着长刀咆哮着。

    “冲王府!活捉福王!”

    难得平时成千上万的银两没有白花,福王府的亲兵还在抵抗着,墙头上,鸟铳噼里啪啦的向街口打着,刚冲出街道的闯军举着刀触电了那样颤抖着倒地。

    可闯军太多了!没等第二轮枪上好,密密麻麻的闯军已经冲到了墙下,两个人托着一个人的脚,猛地翻了过去,墙内,又是一阵激烈的厮杀声。

    愤怒的呐喊里,李自成亲自骑马到了福王府门口,翻身下马,看了一眼当年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亲自提笔写下的福王封藩几个金字,他是禁不住冷哼一声,上前猛地一脚揣在大门上。

    里面福王亲兵封堵的屏障已经被闯军砸开差不多了,朱漆大门轰然为他敞开,看着里面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芳香美树,还有虽然花容失色却依旧艳丽动人的宫女,就算是堂堂闯王,眼睛亦是忍不住直了几秒钟,旋即才嗅着那股子血腥味,李自成陶醉的深吸一口气来。

    “这他娘的才是富贵!”

    …………

    随着福王府的陷落,西安城是彻底陷落到了闯军手中,可是福王却没有抓到,直到第二天,在福王为郑贵妃修建祈福的迎恩寺密洞,足足重三四百斤重的大胖子福王这才被捞出来。

    这是自天启末年开始的流民之乱中,第一座被农民军攻陷的州府大城,这一站对于刚出商洛山的闯军来说,简直是狠狠打了一记强心针,第二天一大早,初步就从王府中抄出了上百万两白银,五十七万石粮食,刚刚还饥寒交迫吃不饱饭,在寒冬中面临生存威胁的闯军,瞬间就奔了小康。

    而且更多的钱粮,意味着更多的部下,加上投诚的官军,短短几天时间,十万闯军迅速膨胀到了二十万。

    不得不佩服李自成,仅仅富丽堂皇的福王府待了半个晚上,李自成就抽身而去,又撤回了当做临时指挥部的城外周公庙,第二天凌晨,闯军骑兵终于是进城维持起了秩序来,止住了疯狂的抢掠杀戮。

    不过对于洛阳城的权贵统治阶级清算却没有停止,福王朱常洵,前户部尚书吕维祺,前侍郎亢孟桧,洛阳大地主孙挺生,王朝山,王翼明等足足四百多官僚权贵被带到了周公庙。

    历史上,绘声绘色的描述了李自成如何大快人心的把贪鄙无度,吝啬残忍的福王朱常洵剃光头发胡须,拔掉毛发指甲,跟着一头拨皮的鹿扔进了大锅里,活生生煮成了福禄羹,与众人分食,这信誓旦旦的小说之言甚至被不少了解那段历史的后世之人当做了信史。

    可真实情况,李自成还没那么丧心病狂,对这四百多人,仅仅是一番训斥之后,下令斩首示众,当着洛阳城民的面,一口气砍下了四百个脑袋。

    一日之间,公卿宗室的血再一次染红了这片被诅咒的洛阳大地,血腥缭绕下,似乎又为大明朝增添了几分暮气。

    …………

    洛阳失守的消息传到朝廷之后,在湖广督师的杨嗣昌是猛地吐出了一口血,一直殚精竭虑,算得上崇祯皇帝最后忠臣的梅盐上将直接被这个消息所击倒,彻底的病了下来,行营被拖到了吕县附近,围剿农民军的步伐严重的迟缓住。

    受李自成影响,遥相呼应的张献忠罗汝才行营也是士气大振,抓住这个机会,忽然杀了个回马枪,先出川击败猛如虎部,然后挨着杨嗣昌大军的边摸到了襄阳城下,突袭破城,杀襄王,把杨嗣昌督军剿匪的行营给打破了。

    再陷一亲藩,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二月五日,在忧思忧惧中,杨嗣昌是终于吐血而亡。

    杨嗣昌这一死,就像倭国毛珏失去了袁崇焕那样,大明朝坚持了四年之久的正四六隅十面张网计划,是彻底宣告破产。

    就宛若一夜间,帝国发生了癌变那样,南北两个战场全都传来噩耗,当消息传到京师时候,崇祯皇帝正在坐朝听政,得到军报后,堂堂皇帝呆若木鸡,足足是呆愣了几分钟,旋即面色苍白,挥手宣布退朝。

    可这巨大的打击还没有完,二月十六,河南重镇开封再一次传来噩耗,李自成大军猛地出现在开封城下,又向下一个朝廷重镇,发起了新的挑战。

    真是连为自己皇叔办丧事都没有心情了,几乎是在朱由检的咆哮声中,聚拢湖广的剿匪大军又是马不停蹄的北上,转战中原战场。

    一系列巨大的打击下,也对京师朝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像,双眼焦虑的都血红了,崇祯皇帝的视线终于扭转向了关外捷报连连,却始终没有前进一步,解锦州之围的洪承畴部身上!

 第471章 连锁反应

    崇祯十四年四月。(全本小说网,https://。)

    帝国在剧烈的癌变,中原湖广两处战场都是风雨飘摇。然而这些难得没发生在京师,对于京师百姓而言,遥远的战事似乎连电视上说的那样资格都没有,大家伙谁都是艰难度日,谁都没有精力去管那些一日三餐之外的遥远闲事儿了。

    京口一里驿,道路两旁,绿油油的麦子终于冒出了头来,农人弯着腰不住地拔着疯长的杂草,偶尔才偏过头,朝着官道这儿瞅瞅,驿站前的大马路上,就跟中状元娶新娘子那样喜气洋洋,不少老农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官老爷。

    “恭喜了!马大人!张大人!”

    一群穿着红色,绿色官袍的衣冠楚楚老爷们聚拢在一起,那声音,是近乎谄媚的抱拳恭维着,而骑在马上,带着几个仆从的却是两员绿衣官员,大明官袍紫袍为尊,五品以上服绯红,绿袍则是六品以外了。可偏偏这俩小官是昂首挺胸,一副神情倨傲的模样,马都没下,高高在上的点着头。

    大明朝的国策,七品制一品!为了监督百官而又缩减投入,太祖朱元璋是史无前例的赋予了小官前所未有的权利,言官上奏无罪,可风闻奏事,这对于监督朝中百官大臣,防止专权谋反的确是起到了极大作用。

    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股子清流力量开始变质了!这份权利被无限乱用了,反倒是成为了言权交易,上升爬官的极佳途径,甭管言的是否属实,是否有用,一个个御史言官是争先恐后的张开一张张黑压压的大嘴,就比着谁的嗓门大!谁更敢说!

    言官更是成为了党争的固有阵地,就像东林党,最犀利的武器莫过于一大群御史言官铺天盖地的弹劾奏折堆在内阁,就算魏忠贤这般权势滔天的大太监,遇到了也是头疼发怵。

    而且在地方上,仗着自己一张嘴可以胡说八道,御史言官也成为了监军太监一样的讨厌角色,懂得他们指手画脚,不懂的他们还要指手画脚!反正言官无罪!出了事情也是督师的督抚来背,咱是言官,文官,关我什么事儿?

    不少人都说杨嗣昌嫉贤妒能,把卢象升亲信杨廷麟大冬天赶出京师,为兵部主事,跟着卢象升的大军却受行军之苦,可是按照时人眼界,杨嗣昌把卢象升亲信送去做监军言官,简直是帮了他一个天大的忙,没有一张哇哇叫的乌鸦嘴在身后,简直太幸福了!

    可是如今,人缘不错,深受皇帝信任的洪承畴洪督师,也逃不过这一着了,两张黑乎乎的乌鸦嘴终于被忍无可忍的皇帝派遣向了辽东。

    就像是毛珏曾经向自己部下声讨朝廷罪状,每每把辽东战场当做政治的角斗场,辽事顺利时候各派系抢着向这里送人,来贪污军饷,分润功劳,辽事不顺时候,则是拼命往这儿踢着自己的政敌,然后在背后使坏捣乱,朋党心里,已经完全想不到国家经得起经不起这种折腾,拼尽每一分力气来为自己谋取好处。

    这次的监军道马邵俞与张若麟也是寄托了“全村人的希望”,如今辽东天天传来捷报,俩人这是从一群人中脱颖而出,是去捞功的,回来至少也是个官升三级。如此前途无量的人物,前来相送的那些乡党同僚是纷纷谄媚抱拳,在那儿恭维着。

    “马兄,张兄,日后可得提点同僚一二啊!”

    也真把自己当做连升三级了那样,傲慢的在马上昂着个脖,张若麟是哼唧着打着官腔。

    “诸位放心可好,此行,本官与马大人定然为皇上扫清那群贼寇!然后回来带着咱同年共同辅佐皇上,再创太平!”

    这官儿还没当上,就想着领导大家伙了?几个上了点年纪的老官员脸色明显不是太好看,可大明的官场就是这么现实,大部分文人骨头都是弯的,就算不入耳,他们依旧是跟着点头哈腰的作着揖。

    “张大人说的极是啊!”

    “老朽就等着大人得胜回朝了!”

    七嘴八舌的恭维下,让张若琳马邵俞两个七品小官神情也变得愈发的傲慢起来,两人胸口也是被一股子意气填充的满满的,摩拳擦掌,似乎真想在辽东干出一番事业来。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另一头,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