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无法抵挡。
在形成社会之后,生存的本能,已经降低到了一个很小的程度,更多的是其他方面,比如说社会地位,地位,甚至攀比心理。
越是富裕的越是如此的,甚至一些商贾之家,更是变本加厉。
香皂作为奢饰品,不但没有什么虚假的宣传,反而因为赵信拿出了真材实料,梦幻的紫色,浓郁的红色,加上各种配合完善的香味,这就算是在后世,也称得上是精品的香皂,更是引发了众多名门淑媛的追捧。
首先销售一空的,就是紫罗兰,1。8贯的价格,对于平头老百姓来说,那是昂贵,对于富裕的达官贵人来说,不过是一两顿饭的饭钱,甚至还不到,在第一个拿到紫罗兰的小家族的夫人,在一个小圈子内,展现了紫罗兰的魅力之后,紫罗兰也被称为神秘之香,顿时成为了每一个名门淑媛必须要得到的东西。
后世那些,攒了几个月的工资,甚至为了攒钱不吃不喝的白骨精们,他们的工资花在哪里,皮包,皮鞋,衣服,这些奢华的用品,超过自身消费的用品,紫罗兰虽然贵,却没有达到奢华的程度,1。8贯,可能只是大富之家的零花钱,基本上,都瞄准了贵的。
紫罗兰在贵妇圈内,创造了辉煌,小商人家有了,大商人架跟着有,小地主有了,大地主也有,商人就更是如此,如此三番之下,第一批650块,在销售开启的第三天,全部销售一空,接下来的店铺更是被蜂拥而来的管事,仆人,甚至是贵妇们包围了,大家都争抢着,难道紫罗兰。
紫罗兰,引发的热潮,比起之前肥皂更大,也让苗远有些合不拢嘴,作为苗家庄的控制者,也是赵信商业计划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赵信当然不会瞒着他,紫罗兰的成本也告诉他了,麝香较为昂贵,哪怕一块肥皂之中添加的麝香的数量不多,却也差不多有40文左右,加上肥皂本身的成本,算下来整个成本超过了60文,算是所有香皂之中,最为昂贵的。
跟售价相比,这玩意暴利啊,30倍的利润,等于是1贯的本钱,可以弄到30贯,赵信还担心它的销量不会大,所以在生产的时候,紫罗兰的生产数量,是所有5种产品之中,最少的,只有150多斤。
摆在面前的例子,让他明白了,购买力什么的,从来都不是用理性来衡量,对于妇人来说,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她们考虑的,不是需要不需要,而是必须有和一定有的关系的。
一个小小的商人之女都有了,我一个豪门贵妇,为什么不能有,不但要有,而且要多,从最开始都是一块两块的销售,到后面,十块二十块的抢购,所以,650块虽然很多,在开始销售的第一时间,不足半天时间全光了,销售速度之快,简直是让人无法想象。
最关键的是,不但存货全部的卖光了,蜂拥而来的大家贵族们,几乎把小店挤了一个水泄不通,紫罗兰没有,那就下订单,必须要最快的速度满足他们的购买,其他的,也可以买,比紫罗兰差一个级别胭脂,还有被人注意到的松香皂,也开始出现了销售狂潮的。
特别是被赵信给予厚望的松香皂,本身,没有人意识到松香皂,毕竟他的色泽,不如胭脂和紫罗兰那么的绚烂,香味上面,也偏重于的淡淡,赵信制作它,就是因为他的香气清新淡雅,就连价格上面,150文,在普通的消费者那里,算是廉价了,可是对于奢饰品来说,这个价格太低了。
正因为低,哪怕是沉香皂都有一定的销量,反倒是这个,很少有人问津,偶尔销售出去一两块,也是那些买了肥皂,对于肥皂的功效很认可,大胆子买的。
可是珍珠永远不可能混在沙土之中,伴随着一个文人的出现,让这个松香皂获得了企及,这个文人正是保州学正,哪怕在北宋历史,甚至仁宗历史上面,他都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可是在这个时代的保州,他是保州所有学子的座师。
偶然得到了一块松香皂,其中蕴含的文墨气息,加上可以清洁的出色效果,让他一下子爱上他的,并且开始推动。
实际上,香皂引发的狂潮,早已经从女人那里,蔓延到了男人这边,毕竟,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那种绚烂的脂粉香和清水洗凝脂的感觉,也是闺房之乐,不足以外人道。
谁都以为,香皂只是给女人增添的乐趣,有一款化妆品的时候,松香皂横空出世。
男人也有清洁的需求,用肥皂太low了,松香皂这种淡淡的,文墨气息的香味,简直是读书人的首选,顿时,首先在府学,然后读书人之中,进而扩展到了整个富裕阶层,松香皂成为了品格和品位的代名词,也同样后劲十足。
赵信在最初销售停滞的阶段,一点都没有停下来生产,不过,第一手的资料让他判断错误,松香皂生产的多,紫罗兰和胭脂生产的少,好在,第一波销售之后,他迅速的调整了的生产的比例,再加上更多的人手,50人的工坊,每天生产的香皂数量,是之前的五倍,也让比例合适了起来。
最终,在销量稳定的前提下,每天的2000斤,也有了明确的配额,200斤的紫罗兰,250斤的胭脂,200斤的沉香和350斤的松香皂,剩下的1000斤,全部都是肥皂,这样的还是供不应求,可是赵信保持了销售的饥渴,没有盲目的上量。
原因很简单,这不是最终的销量,肥皂和香皂本身就是消耗品,这是引发的风潮,人们在没有的前提下,疯狂的购买,可以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饱和了之后,上的量就有问题了,到时候卖不出去了,就会积压。
不同于馒头包子这种,这顿吃了,下顿还要吃的,每天的消耗都很大,可是肥皂和香皂这玩意,有些人用的多一点,有些人用的少一点,根本无法判断,赵信现在只是根据常规,做了一个简单的预判,2000斤可能对于保州来说,多,而且多了不少。
保州有多少人口,哪怕拓展到整个保州的所有府县,总共下来,也不可能消费这么多,又三四分之一都算是不错了。
肥皂的消费水平不高,到后世,人人都有很多衣服,洗衣粉和肥皂的平均使用量也不多,更别说北宋这个农耕社会,大部分人的收入不高,肥皂哪怕引起狂潮,也不可能成为每件衣服洗涤都要使用的东西。
赵信很清楚这一点,他也知道的,保州消耗不了这么多,依然保持了2000斤的产量,原因很简单,他在等一个契机。
终于,这个契机是等到了,在香皂引发狂潮的第五天,位于保州城,并不太热闹街区,迎来了3位特殊的客人。
之前几天的销售狂潮,在新的香皂还没有抵达之前,目前香皂店里,只有松香皂和沉香皂,还有少部分的剩余,其他的全部都一扫而光了。
店铺之中没多少商品,所以几个伙计也是懒洋洋的,正在这时候几个人进来,但是,伙计们都坐起身来。
经过了几天的热销,特别是见的人多了,这三个人显然不简单,负责接待的伙计,赶快的迎上去,经过了简单的寒暄,他们发现,这些人来自于大名府,他们到来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订购肥皂和香皂而来,而且数量巨大。
赵信一直等待的,就是这个,他很清楚,保州支撑不了肥皂的生意,肥皂跟馒头包子最大的不同是,他是商品,商品就可以对外销售,哪怕在其他地方,他们的实力不够,可是只要有眼光的人,看懂这个肥皂的远景的,就会过来,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从销售的环节脱身出来,彻底的变成生产商。
一个保州,哪怕是全部占据的,能够有多少市场,可是只要这个流通起来,从大名府,到汴梁,再到整个北宋,哪怕占据一点点的市场,这个也比馒头包子可怕的多。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订单和聪明人
保州城是保州的首府,相对于保州来说,四京之一的大名府,可是大城市。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大名府不但是统帅整个北方防御的中心,每每辽宋出现危机的时候,北宋都会派遣宰抚一级,来到大名府督战,韩琦,富避,这些能文能武重臣,都有权知大名府的先例,大名府也是少数权知地方,并不怎么贬值的位置。
辽宋从澶渊之盟,开始了长达80年的对持,基本上,到了的北宋末年和辽国末年,都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动乱,可是数百万军队,集中在这里,成为了军队最为密集的地方,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商贩。
在古代,军队,就是最大的客户,军队不事生产,专门负责打仗,再加上北宋对于禁军和普通军队,待遇较高,军队也成为了高消费的代名词,跟随着军队,一条条的商路应运而生,这其中,扼守住京杭大运河,是南来北往的商业核心的大名府,就脱颖而出了。
单纯商业上面,也就是东京汴梁能够与之相比,还是基于首都的关系,其他的几个京都,甚至是江南的苏杭,都步入大名府。
这几个大名府的商人,看起来气宇轩扬的,就连举手投足之下,都显得大气,伙计们也不敢怠慢,哪怕最近有些懈怠了,也打起精神的伺候着。
这几个商人实际上,已经有了目标,稍稍的在店铺里面看了一下,店铺之中,紫罗兰和胭脂都已经卖光了,只留下了两块样品,这几个商人仔细的看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伙计们提要求。
一张口,就是求购大量的订单,以紫罗兰和胭脂为主,包括肥皂香皂在内,差不多5000贯,特别定明了胭脂跟紫罗兰的量,几乎占据了总量的一半以上。
5000贯,对于刚刚见识到的十几个二十个买的,最多也就是四五十贯的伙计们来说,5000贯,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略微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些商人眼光确实毒辣,胭脂和紫罗兰,是绝对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