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宋的优势是什么,守城,可是守城,总要有城可守吧,深入内部,大城林立,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都攻不进来,甚至金国突然袭击,攻破了开封,可是最终止步于长江前方,中原庞大的国土和一个个密集的城市,让游牧民族的铁骑,无法顺利的进入,金国如此,蒙古同样如此,不是来自中东的回回炮的出现,或许他们面临着城市的铜墙铁壁的,依然只能够望洋兴叹。

    在这个时代,辽国和西夏的攻城能力,还没有后来金国和蒙古的高度,北宋和西夏的争夺,更多的就是在边地,在一些草原和荒漠的地区,一些战略要点的争夺,几乎是几次反复。

    北宋如果取得优势,就会建城,固守一片区域,把防线和战线,大大的向前推进一步,西夏如果取得优势,在攻破城市之后,第一个选择就是毁城,有些地方,往复多年,城市建设和毁掉,不知道多少。

    北宋军方都知道,只要把城市建设好,连成链的话,西夏根本攻不下来,这是任何一个低级军官都知道的事情,可是偏偏,北宋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建设一个城市,耗费巨大,要坚固,不但使用各种砖石多,糯米浆还有人力也相当的庞大,除了城市,还有驻军,1万人,可以抵挡住5万人的攻击,可是超过5万人就很难了,单独一个城市就靡费巨大,如果驻军够多的话,那就更多了,这也是北宋后期,仅仅是一个西夏战场,每年耗费就超过3000万贯的根本原因。

    现在,水泥出现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粘合性很重要,可是廉价才是重点,水泥砂浆的价格跟黄泥桨差不多的,红砖的产量和廉价,比起土砖,只是稍稍上升了一个档次,这样的情况下,建城的成本,就在农户人家土胚房的基础上面,上升了不足50%。

    这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还是贵啊,因为哪怕多了50%,也不是普通农户能够承担的,一文钱要掰成八瓣来花。可是对于北宋来说,便宜啊,建城的费用,可能只是之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一加一不等于,再加以也不等于三,说的就是这样。

    同样地块,建设一座城,跟建设三座城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座那叫扼守要害,很容易被大军集火,可是三座城,不但驻兵的密度增加了,防御强度可不是3那么简单,各种战术更加灵活,三点成为一个固定的点,并且成为了一个防御面。

    点的防守,容易拔除,可是面的防守要怎么应对呢?面对着体系化,互相呼应,完全可以以任何一点为固定的支撑,吸引敌军,然后另外两点,或者包抄,或者破袭,中国的兵法韬略之下,能够做的手脚,能够产生的变数,可就巨大了。

    水泥和红砖,可以把以前建设城市的费用,降低三成,这一点,对于大规模兴建西北防御北宋来说,是天然的好消息的,哪怕没有棱堡,水泥的出现,让本就适合守城北宋,现在就更进一步了。

    赵信就这么的算了么,他深深知道,封建社会,无论是汉唐还是北宋,他们在防御上面,都是有误区的,他们不但加固了城防,也把城市作为了一个区域的核心,也就是说,城市的军事用途只是一部分,还有相当部分的民用用途。

    相反,欧洲却走上了另外的一条路,城市是城市,除非是类似首都这样的,或者是区域核心城市,这样的相对较少,可能100座城市才有一个,是军民一体的,不但民用设施相当的庞大,连军事设施也是如此。

    除了这些之外,大部分城市,确切的说是城堡,全部是单独的军事用途的。

    也就是说,这个城堡之中,很少驻扎的平民,最多就是骑士以上贵族和他们的家眷,剩下全部都是专门的武装力量。

    专业,代表着强大,历史上围城的惨剧,或多或少跟内部有平民有关,当所有粮食都吃光了的,最终不是军心尽丧的城破,就是吃人的丧心病狂。

    打个比方吧,一个3万人的城市,只有5000驻军,跟一个7000驻军,一个平民没有的城市,在粮食一样的前提下,谁守卫的时间长。

    边境军州,特别是新附的区域,军民结合完全没有必要,城市起不到多少军民结合作用,反倒不如专业的军事用途。

    在专业军事用途的城堡之中,赵信当然知道古代城堡最可怕的棱堡,赵信在送上水泥的同时,还把最适合水泥的棱堡拿出来,两者珠联璧合之下,立刻变成了丧心病狂的组合。

 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

    棱堡的出现,跟水泥是珠联璧合,那已经不是强大了,是强大到丧心病狂,高度在任何战争之中,都是一个天然的优势,哪怕到了拥有大炮和机枪的热武器时代,一战二战的之中,高地也都是必须争夺的战略要点,只要拥有了一个高地,最少说,周围的区域,都是在控制的范围之中。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棱堡就是这样明显的高地,还不属于是天然的,虽然有些棱堡会依托一定的高度,可是大部分都是人造的。

    棱堡的可怕,在于他把区域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这其实也是兵法之中的应用,两军如果看似实力差不多,名将却可以通过调动,把优势兵力集中起来,在多数时候,以多打少,最终逐步的蚕食,获得的胜利。

    甚至看似平等,甚至不对等的战斗双方,一方在取得了区域优势之后,逐步的累积优势,获得胜利。

    棱堡的可怕在于,它在每一个地方都贯彻了这个理念,先不说30米高的高度,这对于攻城一方,这绝对是必须要承受的静损失,就算是勉强的登上了城头,面临的,也是3倍,甚至5倍的敌人。

    在好容易登上城头,消耗了巨大体力和士气之后,面临着这个,这已经不再是困难模式了,那是地狱模式的,这也是棱堡防御可怕之处。

    没什么十则攻之,面临着棱堡的可怕防御,甚至连换都做不到,有能力够得到棱堡的工程器根本不存在,同级别的射手,又无法够得到棱堡,这不是七八米高的城墙,优势有,却不算大,三倍高的棱堡,同级别弓箭的射程会差30米以上,这已经是一个档次的差别。

    一个在大炮诞生之前,可以用几百人,挡住几万人,甚至是几十万人的攻击,只要是军心和军粮不断,就可以一直守卫下去的防御工事,那就不是改变了,那是翻天覆地的巨变,让北宋的实力发挥到了极致。

    之前建立一个坚固的寨子,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现在,一个防御力惊人的棱堡,只用半个月,或者多一点的时间就可以建成,北宋的守城能力加上棱堡的可怕,珠联璧合之下,让以骑兵为主的西夏和辽国疯了。

    最关键的是,不同于以前的城市防御,棱堡的造价非常之低,几乎跟以前的军寨差不多,你没看错,就是这样。

    按理说,棱堡30米的高度,造价应该更高,没错,棱堡在单独一个平面的造价,比城市高,而且高很多,可城市之所以造价高,是因为大。

    在这个里面,北宋,甚至整个中国的封建王朝,都走入了误区之中,西北的重要城市,城防的周长,都会超过3公里,只有足够的面积,才能够驻扎足够的军队,才能够保证军民两个方面的应用。

    可是棱堡不一样,最小的棱堡只有一两百米的周长,大一点的,可能也不超过400米,这样的周长条件下,棱堡单纯到每一个区域的造价,棱堡会高,而且高很多,可是总面积,只有最小的城市的面积的二三十分之一,哪怕单独的造价暴涨,一个棱堡的总价格都不会很高。

    这样堡垒,防御力一点不少,驻军比以前的军寨更少,强大的防御力,哪怕驻扎了500军队,也足以抵挡住数万大军的攻击,这才是棱堡真正的可怕之处,当防御的强悍,到达了棱堡这个高度的时候,棱堡本身就是一个威力强大的武器。

    就一如抗战时期的日本碉堡一样,在中前期,一直是敌后作战的噩梦,多少抗日志士,在穿越堡垒封锁线的时候,被发现,英勇就义,看起来,这样的堡垒战,分散了兵力,在兵法之中,这是大忌,一旦遭到分割攻击,很容易被各个击破的。

    可是有一个前提,要能够击破了才行,在没有大型火炮,甚至连37战防炮都很少的北方军队,根本拿碉堡没办法,偶尔几次攻破,也是冒着机枪和火力,用炸药包冲到碉堡之下,可是这样的方法,对付一些小型的碉堡还可以,稍稍大型一点的,就没办法。

    棱堡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这样,他不可攻破的性质,比碉堡更加的可怕,哪怕是百万大军,能够摆在面前的,也就是几百人,跟棱堡能够相当就不错了,再加上防箭的锁甲,长弓的应用,几乎把武器的性能和棱堡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最终一款防御性质的武器,成为了可怕的攻击武器,在北宋丰厚的金钱的支持下,用城堡链死死的禁锢了西夏和辽国。

    能够在北宋这个时间,立足的,无论是西夏,还是辽国,都不是简单的,无论是西夏的立国者元昊,还是辽国国君,特别是元昊,几乎一辈子就如同开挂了一样,多少次十死无生的局面,都会被他们搬回来。

    各国的学习能力相当的强,一些出色的装备,很快就会被复制出来,就算是一些独特的装备,很容易被学到,最多,就是材质上面的差别。

    神臂弩在西夏出现了之后,就被北宋学到了,可惜一直都没有掌握到机巧,后来当实物和图纸拿到之后,迅速变化,成为了北宋最强的步兵武器。

    除了相互学习,情报渗透能力也很可怕,看起来有些平淡的战局,比如说1044年的辽国西夏大战,西夏之所以取胜,战略上面的成功是重点,可是少了情报支持,西夏如何的把军队秘密的送入到位,如何把握到辽国的一些情况,坚壁清野,也要知道辽国军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