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到包子,这就是一个比馒头更加庞大的销量。
几个人对于包子的评价,特别是赵信的讲述,让苗远充满了信心,第二天,苗起专门组织了400人做包子,加上原有蒸馒头,数量超过了1400人,因为老面制约的关系,一共完成了2。1万馒头和7000个肉馒头,总量不变,可是质量却提高了。
作为尝试的,说实话,相对于的普通的馒头,肉馒头卖相更好的,在去掉了的猪肉的腥臊的,去掉了发面的酸味的,整个包子的味道相当的好,肉以肥为主,在经过了简单的调整之后的,味道很是适宜。
昨天的馒头已经在保州创下了不小的名头,今天,很多昨天没有尝到的,闻名而来,看到不但有的馒头,包子也不错,味道很好,一个最起码3两以上馒头,皮薄馅大,里面还大部分都是肉馅,一口吃下去,满口留香。
对于封建时代来说,味道主要都是脂肪提供的,脂肪会提供天然的香味,除了少部分用的海带等提鲜之外,就没有使用过其他的味道了,好在,对于一般人而言,10文一个大肉包子,比较廉价,在大部分的城市之中的,一碗素面,也不过是10文到8文之间,只要加了一点点的肉末的肉面,起码要12文到15文之间,大一点的饭店甚至超过了25文。
在尝了肉包子的味道之后,第一个吃螃蟹的出现了之后,咬开包子,当封锁在包子内部的香味逸散开来,立刻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掀起了购买狂潮。
也有人注意到了是猪肉,可是这个猪肉跟其他的猪肉完全不一样,完全没有那种猪肉的腥臊的味道,反而带有一种特别的肉香的,这就凭空加强了包子的销量的。
当同样2。1万个馒头和7000个肉包子,全部卖完,特别是包子,卖的更快,比起馒头卖完的更早,甚至一些晚一点得到消息的,还意犹未尽。
昨天一天时间,销售了7 万个馒头,总销量在180贯左右,可是今天,总数加起来才2。8万个,馒头的总销量在57贯,包子只有馒头的三分之一,总销量却达到了70贯,肉包子销量更在馒头之上。
最关键的是,一个肉包子几乎可以赚到7。5文,也就是说,接近54贯利润,超过了7成,两样的利润加起来得,一天居然可以达到70贯,三分之一的包子,同样在净利润上面,碾压馒头。
就算是孙吉也动容了,禁军士兵,一月2。5贯钱,60升粮,当然了,最近有酝酿,伴随着粮价的上升,会提升到3贯左右,一个上午的时间,就70多,一个月最少在4000贯,这相当于2个营禁军的全部军饷,这还只是一千多妇女和普通人的劳动量,果然是点金手。
这点算什么,赵信淡淡的笑了,中国的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别说是后世看过无数的美食类栏目,就算是家常小菜,在这个时代,也是不传之秘。
宋朝已经有了炒菜,可是那只是针对汴梁的几座最著名的酒店,炒菜还是厨师的不传之秘,可是后世炒菜几乎是人人尽职的,哪怕是略懂厨艺的而普通厨师,都能够做几个家常菜。
哪怕是西红柿炒蛋这样的简单菜肴,在这个时代,恐怕就是樊楼,或者是其他知名酒楼的的不传之谜了,不过西红柿这个时代似乎没有,黄瓜是有,以黄瓜为主要材料的木须肉,应该会个非常畅销。
咨询时代,知识可以通过无数渠道,进行传播,赵信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和一些美食栏目,一些在后世都算是不传之秘的,在这个时代,更是点金手,可以换到无数的金钱。
如同祛除肉的腥臊一样,那是曾经台湾圈子里面,流传的关于猪肉的处理方法,既不会如同过水法,让猪肉经过加热凝固,改变它的结构,有可以很完美的去掉猪肉血性的,让猪肉在保持着生的前提下,又没有腥臊之味。
这样的方法,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顶尖厨师不知道多长时间,才摸索出来的东西,哪里简单了。
如果赵信真的想的话,哪怕凭借着现在,赵信手中掌握的这些菜谱,就能够创造出一个保州的樊楼出来的,一些秘制的菜肴,绝对可以让周围的客商,官宦和大家族的贵族吃的是流连忘返的。
只不过,这没有意义,一家酒店的开设,不是味道这么的简单的,打个比方吧的,按照薛玉所说的,这个包子的口味,跟樊楼的包子,不错上下,可是为什么樊楼的包子可以卖到一贯一个,而这些包子,最多也就是10文钱,想要到20文都不可能。
口味上真的有那么大的区别么,更多的其实是广告效应,这就是品牌效应,要想达到樊楼,不,应该是整个保州第一的程度,需要作出的努力很多,菜品的出色只是一个方面。
文化氛围,装修,吸引人的眼球,最后才是菜品,味道一说,众说纷纭,好吃的东西,应该是工人额,可是一定程度,也有一定的好吃,到了一定档次之后,包装和名声,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体系。
这一个上午,除了销量巨大,让苗远笑得合不拢嘴之外,赵信特别的提点过,苗远在保州成卖的时候,专门的留意情报的收集。
军队之中,没有太多的问题,也没有所谓的流言蜚语,更多的只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或许,真的没有开始,这种可能性很打。
影响一个忠于大宋的禁军反叛,不但需要中级以上的官员的配合,也需要的不短的时间准备,看样子,现在对手还停留在寻找合适的中级,甚至是高级军官的身上,只有活动了这一部分人,才能够进而影响其他,想来,一切还没有开始。
赵信专门让苗远注意的韦贵,也没有太多的消息,只是知道,韦贵是云翼军的巡检,在云翼军之中,威信不低,属于是最重要的几个军官之一,其他的消息,或许因为时间短的缘故,还不多。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揽心
历史上面的记载,赵信当然要利用上,在驻军的消息之中,对于朱贵重点的调查,总能够寻到一些蛛丝马迹,确定对手动手的时间,或许,可以解决这个危机。(全本小说网,https://。)
馒头和包子,成为了两大拳头产品,或许会对城内的一些饭店产生冲击,却不会影响到那些大饭店,多是一些普通的小店,对于此,赵信也很无奈,他必须要赚到钱。
就跟工业化大生产一样,工业机器开启之后,必然会砸掉个人手工业的饭碗,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给赵信时间的话,他可以开出更多的路,创造更多的财富,可是此时此刻,在危险没有办法接触之前,在自保之前的,他必须要的坚持下去的。
今天的收入不少,两天的利润加起来,几乎达到了百贯,除了一部分用来支付赵信的发泡剂之外,还剩下的大部分的利润,这一部分,苗远主动的分出来,拿出了一半,交给赵信。
在苗远看来,无论是馒头还是包子,都是赵信推动的,没有赵信的发泡剂,没有处理猪肉的方法,苗家庄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收入,他专门的兑换了一定的银子,交给了赵信。
苗远的态度,让赵信有些不好意思,他总不能说,他已经在发泡剂上面,把钱都抽走了,剩下的,只是小钱,他沉吟了一下,道:“不用,我不缺这么点,既然是我出的点子,我定几个规矩好了!”
“当然,四少爷请说。”苗远此时,真正把赵信看成是衣食父母,不是所谓的四少爷,四少爷地位很高,不能给他带来财富。
“这笔生意,是苗家庄的,所以,工钱要高。”
“工钱高?”苗远有些奇怪的问道。
“按照壮劳力的工钱,为基本,给予浮动的。”
壮劳力,苗起略微有些的皱眉,壮劳力的工钱,一天最少70文,多的话,可以达到100文,1200人,就是120贯的支出,这也太庞大了一点。这有些让他肉疼,按他想的,每人每天30文,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一个月900文,对于只能够缝缝补补,浆浆洗洗的女人而言,已经非常多了。
赵信当然知道,这个支出很庞大,可是从包子上市之后,利润就开始提升了,只要没有发面的限制,基本上可以保证8万的馒头和4万包子,一天的利润就可以超过300贯,只有四成的支出,是可以接受的。
“怎么不愿意?”
“当然愿意。”苗远说道:“只是利润不到120贯怎么办?”
“可以按照比例,你按照利润的4成来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赵信道。
赵信比苗起会算,他当然知道,这几乎是四成的利润了,可是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过分的压榨,只会离心离德,他需要一个稳定苗家庄,不是一个赚钱的工具,一个通过压榨的方法,挣钱的工具。
真的赚钱的话,很多东西都可以,只要他把蒸馒头的方法,公开出来,光是卖纯碱,都可以换的万贯家财。
馒头之所以在饮食结构之中,不如大米,是因为馒头是粗粮,还不好吃的,米是细粮,容易消化,馒头解决了酸的问题,还柔软蓬松的话,口感也不错,这种情况之下,最少在北方,面粉代替的大米将会成为可能,造成粮食结构的改变,减少百姓的生活成本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就拿现在的发泡剂的价格,一个馒头使用的发泡剂是一文钱。按照整个北方5000万人口来说的的,按照一个人一天3个馒头,这就是一个庞大的无以复加的数字,1。5亿钱,也就是15万贯每天,一年几乎要超过宋朝的岁入了,五六千万。
当然了,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先不说卡牌系统能不能吃得消,按照10分钟一担来算,一天24小时,最多也就是144担,一天极限也只是1。44万贯,跟15万贯相比,差了十倍,也就是说,在具现纯碱这一块上,一年也就是四五百万贯的利润,差了十倍以上。
有了后世的眼光,加上卡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