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江带着春笺丽,绕了一个大圈,前去罗结山,在秦老的坟前祭拜。

    然后,便又继续南下,穿过了孔庙建筑群,度过了长河,在这过程中,又到铜州去看了一看。

    整个崆山都已被毁了大半,落雁湖尽毁,落佩湖和州学也受到了波及。

    小梦与春笺丽一同看着那残破的,往内凹去的崆山,一阵心惊。

    能把一整座名山砸成这个样子,如果是这样的陨石,直接砸入京城,那死的绝不仅仅只是大几千人。

    紧接着,宁江便带着她们,回到了临江郡。

    虽然想要低调些,但等他进入郡城时,整个郡城都为之轰动,知府率着本城的大小官员亲自迎接,连中三元的状元郎,这是本郡前所未有的喜讯,整个郡城张灯结彩,简直就像是过年一般热闹。

    宁江不过就是聊聊的应付了一下,当然,此刻新科状元郎因为他心爱的长公主死于天灾而伤心过度,甚至辞官返乡之事,早已传遍天下,更有好事的说书人编成评书,在酒楼里翻来覆去的说,听得那些闺中少女、一个个肝肠寸断。此刻,看到他无心应酬,倒也无人怪他,毕竟人家为了长公主的死,连翰林院的官都辞了。

    虽然如此,宁江毕竟是新科状元,在如今的大周王朝,改制过后,“官”与“阶”是分开的,即便他已辞去了翰林学士的官职,依旧拥有正四品的品阶,即便是本地知府,都还要比他差上两阶,更可况,一等他想开了,重回京城,再入翰林院,侍奉在天子身边,进而出将入相,也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当地的大小官员,自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回到高锁县后,更可以说是全城出迎,新任知县恨不得能够谗着脸跪在他的脚下帮他舔鞋,对此宁江也只能摇头。

    在这个科举决定一切的儒家天下,他不过就是会读书,其它什么事也不用做,其地位就已经远远的超过那些累死累活的地方父母官。而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也是朝堂和地方不断脱节的主因,只因为,不管在地方上的政绩有多出色,只要没能够在科场中取得好成绩,能够升上一两级就已经顶天了。

    正如补缺的举人,不管在治理乡郡中如何出色,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同知。

    这就导致,这些地方官方一上任,就已经触及了仕途的天花板,于是干脆将他们所有的权力和精力用在敛财上。而另一方面,那些进士,一外放就是知府、太守,根本没有多少治理地方的经验就要管理一郡甚至是一州,很多时候,也就轻而易举的被底下人架空而不自知。

    更有甚者,便是“三鼎甲”,作为读书人中学问最高的尖子,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地方上的磨砺,直接就是入翰林,上朝堂,混个几年,轻而易举的就成为了对整个天下做出决策的那一批人。因为没有真正的治国经验,却又绝不能承认自己的无知,于是“正刑与德,以事上天”是他们最常说的话,“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他们深信不疑的事,“天人感应说”与其说是最有效的治国理论,不如说是最简单的推脱手段,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几百年下来,朝堂上的那些人,甚至已真正的对这些东西深信不疑。

    这整个儒家天下,都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态,当这种病态变成了惯性,谁也没有勇气、没有能力将它改变时,或许,真的需要所谓的圣火,又或是革命的火焰将它洗涮一遍,才能够得到新生。

    就因为多了他这么一个状元郎,此时,整个宁氏一族,已经超越了高锁县的其它三家,成为了整个县城最大的家族,甚至到了他宁家的仆人犯了事,官府都不敢拿问的地步。对于这种情况,宁江也无心去管,即便是他想管也管不了,徒然的浪费时间。

    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依附到他名下的土地越来越多,许多是连着土地上耕种的贫民一同“转”过来了,这些连着土地一同买卖的贫民,实际上就是“佃奴”,大周王朝的法律上,是禁止佃奴的存在的,但事实上,佃奴早就已经遍布天下,他们名为民,实为奴,即便是宁江没有任何的官阶在身,打死自家的佃奴,最多也不过就是罚一点微不足道的银两。

    当然,这并不只是这个世界才拥有的现象,在另一个世界的南宋时期,即便是理论上比佃奴、佃仆多少高上一阶,与地主只有田地租用关系而没有人身依附关系的佃民,尚且“人命寖轻,富人敢于专杀”,甚至从律法上规定佃民无权控诉地主。

    作为儒家理学之代表性人物的朱熹更是主张,凡有狱讼,首先应当“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以下犯上,以卑凌尊,虽直不佑”,此后,凡是涉及佃民和地主的案件,无不强调“主佃名分”,以“一主一佃,名分晓然”、“主仆之分”等等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

    然而即便如此,也仍然有许多平民,争着依附过来,把自家的土地赠送给他,为的就是减免田税。

    只因为,在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中,大量的地方乡绅因为各种原因免于交税,但是朝廷定下的税赋却是逐年增多,这就使得,那些拥有土地的平民,竟比被迫将土地送给乡绅,为仆为奴的佃民、佃仆还要凄惨,一旦交不起税赋,马上就是下罪入狱,而一旦入狱之后,还能够回来的少之又少。

    连人带田依附那些免交田赋的地主,为奴为仆,虽然日子也不好过,但至少不用直接面对官府。为了保证自己的田地里有足够的劳作力,至少在其它方面,他们的主子会适当的庇护他们。而在这种病态的、扭曲的潜规则下,一方面,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官府反而越来越难以收到税赋。

    正如此刻,成为了状元郎的宁江,大量的土地依附而来,他名下的这些田地减免掉的税负,也必然的会转嫁到其他人身上,迫使更多的人卖田卖地卖女儿,他的田地、奴仆也就进一步膨胀。换句话说,在他成为状元郎的这一刻,虽然他什么事也没做,他的财产、奴仆就已经在成倍数的增加,而不以他自身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鸾梅还在这里,基本上,宁江就是现在的她所要打倒的对象……(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章 江南尽处双蝶舞

    (全本小说网,。)

    铜州一带,位于长河下游,属于鱼米之乡,虽然土地兼并也已极其严重,毕竟大家也都还能够过活,西南一带,却因为连续几年的旱灾,早已是一片惨象。

    去年好不容易才被镇压下去的龙炎湖暴乱,因为京城出现的天灾,让找到借口的人们再次掀起浪潮。而这一次,朝廷因为“上天警示”,无复先前残酷镇压的果敢,到底是该继续派兵强行镇压,还是赶紧“正刑与德,以事上天”?朝堂上的官员们陷入了无意义的争执当中,而在他们争论的这两个月中,再次出现的暴乱,正在快速扩散,已经波及到了施州、会州、沣州,而且有愈演愈烈之事。

    在宁江的记忆中,上一世里要到文帝星崩溃才会再次出现的西南方七路烟尘,藉着陨石砸京城的契机,算是提前爆发了。

    虽然如此,那也不是现在的他所能够顾及得到的事,又或者说,爆发就爆发吧,对他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反正,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

    第一次来到宁家兄妹出生长大的地方的春笺丽很是好奇,她还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土,能够养育得出宁江这样子的混蛋?不过在这里住了两日后,她却觉得蛮失望的,因为这个地方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奇特。

    不管怎么看,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宁江,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小财主啊?

    后来,宁氏兄妹又带着她,一同登上了小鹦鹉洲,进入了小隋侯宫,对于这个藏着宝藏的所在,春笺丽倒是觉得蛮惊奇的,也很好奇这样的地方怎么会被他们找到?

    宁江对自己的所谓家乡,其实并没有什么留恋,如果不是原本就准备南下,他甚至不打算回到这里。只是,竟然要到江南去,那就干脆回家一趟,而主要的目的,便是将小隋侯宫里的这些珠宝取出,转交给秦川五义,让他们作为天地会的发展资金。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有钱好办事”,这一点终究是万古不易的。

    推脱掉了一切应酬,对于高锁宁氏的事物,也基本上没有去管它,正如两年前,他差点被夺去家产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站在他这一边,现在大家齐齐的趋附过来,对他们兄妹各种巴结跪舔,说到底也不过就是趋炎附势罢了。悄悄的将小隋侯宫里的宝藏运出,通过秦川五义转入了天地会后,宁江便带着小梦和春笺丽再一次的,离开了临江郡,只是这一次,他们却是往南走。

    就这般,他们穿过了会州地界,又转向西南,进入了池州……

    ***

    会州与池州,算是真正的江南水乡,这里水多山少,到处都是田园村舍,风景秀丽,相比起其他地方,要富庶许多。

    然而,再往南,逐渐接近越岭……也就是“南岭”,山岭逐渐的多了起来,到处都是荒山野岭。南越北蛮,在许久以前,越岭一带,与西岭一般,同样到处都是毒虫猛兽,瘴气延绵,在这里住着的百越,跟北方的蛮人一般,都是属于化外之民,不过现在,越岭一带基本上都已开发,虽然依旧有些山高皇帝远,但朝廷对这里的掌控,已远远超过了西岭、北罗等地,而所谓的“越民”,也早就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和普通的华夏子民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早就成为了华夏子民的一份子。

    与宁江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相比,这个世界里的“越岭”,与另一个世界的五岭在地貌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个世界的“岭南”,通常指的是西岭以南,从地理上来说,差不多算是另一个世界的广西、越南一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