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长平之战时候相反,这一次王龁成为了防御的一方,而廉颇则成为了进攻一方。
两支大军从刚刚接触开始就爆发了极为激烈的大战,赵军在廉颇的率领下对着秦军发动了猛烈无比的攻势,但是秦军在王龁的指挥下也同样是坚守阵地。
双方连日来激战无数,但赵军始终没有突破秦军王城防线。
就在秦赵两军相持的消息传到中原不久,魏国和齐国先后出兵,开始和秦国东西夹击赵国。
在齐王建的命令下,齐军大将匡梁率领着十五万齐国技击之士从高唐城出击,连续渡过黄河两条干流,兵锋直指邯郸北部的巨鹿。
而另外一边,魏王圉委任魏国相邦信陵君魏无忌作为主帅,同样率领十五万魏军自邺城出击,猛攻漳水以北的赵国南长城防线。
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原本已经平静了一年的中原大地上兵戈再起,除了韩、燕两国尚无动静之外,其他五大强国纷纷卷入了战火之中。
赵丹坐在龙台正殿上,脸色十分的平静。
“韩非,若是以参谋部的计算,齐、魏二军能否突破巨鹿和南长城防线?”
由于庞煖已经亲自赶赴南长城去应对魏无忌,而另外一名大将剧辛则赶赴北边去防守匡梁,因此参谋部的领导权再一次的回到了韩非这个创始人的手中。
在听到了赵丹的询问之后,韩非躬身道:“回大王,根据参谋部多次演算,若是匡梁和魏无忌不犯太大失误,那么一旦南北两道防线之中任何一道被攻破,另外一道防线上的将士都必须回防邯郸。由此看来,邯郸被围将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听到了这番话之后,赵丹的瞳孔就不由得微微一缩。
这个答案还真不是赵丹所希望得到的。
韩非见赵丹陷入沉吟之中,便忍不住劝道:“大王,若是事不可为,不如暂时退入上党或者晋阳,即便邯郸失守,只要关中方面获得胜利,那么赵国在这次战争之中便一定不会损失任何领土。”
赵丹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寡人乃是赵国国君,若是有敌人来袭,寡人理当坐镇邯郸城中,焉有做那逃兵之理?此事不必再提!”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又继续问道:“若是以参谋部的推断来看,关中方面的战局如何?”
韩非道:“如今的秦国已经两度败于赵国之手,若是秦国此番不得援军,那么关中方面廉颇大将军必定能够凯旋而归!”
赵丹道:“寡人要的是胜利的时间!”
韩非犹豫片刻,然后才道:“至少三个月。”
“三个月……”赵丹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三个月,其实也就一百天的时间。
如果以大军作战来说,仅仅一百天时间那还真不算太多。
但是赵丹的心里也很清楚,韩非给出的这个答案,其实也就是按照最快来计算的,如果战事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乐观,时间说不得又要拖延许久。
再说了,打仗这种事情,虽然说可以靠着战前的推演去估算双方的胜率和实力,但是完全的尽善尽美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可能一个小小的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一支大军崩盘,甚至由此危及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啊,在这个大争之世,即便是如赵国这般天下第一的强国,也不是没有翻车的可能啊。
毕竟在赵国之前,魏国、楚国、齐国以及被赵丹击败的秦国,统统都是从第一的宝座被拉下来的。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赌博!
赢了,就可以成功更近一步,不停的赢下去,那么便会不停的朝着最终的目标靠近。
赵丹觉得,自己所率领的这个赵国以潜力而论,其实已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打开地图的话就会发现,全盛时期曾经吊打所有不服的春秋霸主晋国,其疆域的百分之八十都已经落入了赵国的手中。
不仅如此,赵国比起曾经的晋国来说更多了北方五郡、中山国故地还有河套两郡。
所以现在的这个赵国,无论是领土面积、人口还是军队的装备、将领的水平以及整体的战斗力等各方面来看,都要超过原先的晋国许多。
这是一个从晋国分裂出来,但却远比当年的晋国更强大的赵国!
但必须也要承认的是,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时代也是不停在发展的,赵国虽然是比晋国强了,但是赵国所面对的对手,同样也比晋国当年所面对的对手要强上许多!
所以现在赵丹所面对的困境,其实就和晋国当年所面对的困境差不多,甚至可能还要更糟糕一些。
毕竟晋国当年还有吴国这么一个盟友在背后牵制楚国,可现在赵国却一个盟友都没有,还要面对来自其他三大强邻的群起而攻之。
而且赵丹一点都不怀疑,一旦赵国露出败像,那么如今还在摇摆不定的韩国、燕国甚至是楚国都会立刻转变立场加入到赵国的敌人之中,踩在赵国的尸体上来一次超级盛大的狂欢派对,就好像二十几年前战国诸雄对齐国所做的那样!
“砰!”赵丹面沉似水,重重的一拳砸在了桌案上。
“寡人的赵国,绝对不能够成为第二个齐国,寡人也绝对不会是第二个齐湣王!”
第三百九十二章 无论生死,愿随侍大王身边(第二更)
《道德经》曾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对于赵国来说,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一次又一次的开疆拓土无疑就是“福”。
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福气之中,赵国的祸也就悄然到来了。
自从时代的车轮自春秋滚滚驶入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兼并也就变得更加的惨烈和残酷。
春秋时代,大家起码都还要点脸,但是到了战国时代,诸侯国们为了生存和壮大,已经完全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脸?不好意思,要脸的早都死光光啦!
美人计、暗杀、反间、离间、威逼利诱……等等等等,翻开战国时代两百多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所有人类历史上所能够使用的阴谋诡计,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最卑鄙无耻、最黑暗残酷的景象,都曾经在这片土地里上演过,绝无缺席。
正是这无比残酷的时代让诸国不得不拼了命的想要让自己更加的强大,这才最终激发出了秦王朝这么一个前无古人的超级大一统王朝,开创了华夏之后两千年的煌煌乐章。
当然了,对于赵丹来说,秦王朝这种事情就拉倒吧……只有赵王朝才是唯一的选择!
有时候赵丹自己也在想,如果自己能够穿越成赵异人的话,这事情应该就简单许多了……
天意弄人啊。
无论如何,既然成为了赵国的国君,那么赵丹自然就不会对那该死的历史和史书上的命运束手就擒。
事实上,现在的赵丹已经成功的改变了史书上所记载的许多东西。
但这还不够。
赵国还需要更多的胜利,赵丹也还需要更多的胜利。
如今的赵国强则强矣,但却远远没有到那种能够一览众山小的地步。
在赵丹看来,只有当赵国能够达到历史上秦国在长平之战获胜后的那种对东方六国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之时,那赵丹才能够稍微的松一口气。
眼下的赵国还远远不够啊,甚至连让赵丹松一口气的资格都还没有。
要知道当时在长平之战获胜后的秦国,那可是连六国合纵都能够以一国之力而应对的。
但赵国现在单单是面对三个国家的联手来袭,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败北不敌的感觉了。
说实话,赵丹真的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但即便再不喜欢这种感觉,赵丹也仍旧在随后的赵国朝堂会议之中下了死命令。
“给寡人传令庞煖、剧辛,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除非能够一举全歼敌军,否则的话绝对不能够轻易出击,只需要给寡人死死的守好南长城和巨鹿就行!”
对于赵丹来说,关中方向才是真正的主攻点,邯郸虽然很重要,但正是因为这份重要,所以邯郸方向就只能守,而且必须守住。
说实话,赵丹这时候突然觉得赵国的先祖选择邯郸这么一个地方来当首都,实在是有些欠考虑了。
邯郸这个地方虽然地处中原,但是距离最强的敌人秦国实在太远,而距离魏国、齐国这些二五仔又实在太近了!
当然了,即便如此,赵丹也并没有考虑过要将都城迁回中牟或者晋阳。
中牟距离邯郸不过一两百里,和邯郸基本没差。
而晋阳则位于太原盆地之中,既远离中原又远离关中,可以说是一个——更加差劲的选择。
说白了,还是赵国的地理问题啊。
其实赵丹的眼下还真就有一个很不错的地方能够作为赵国的首都,那就是当年晋国的老巢河东郡。
在河东郡之中定都,既能够压制秦国,又能够确保从中原方面来的敌人不能够轻易的威胁到首都。
当年晋国就是定都在河东郡之中,凭借着这份地利而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中占尽了便宜,让楚、齐、秦等对手徒呼奈何。
事实上赵丹已经不止一次的考虑要迁都河东郡了,可问题在于河东郡才刚刚打下来,而且赵国国库空虚,并没有如此巨额的金钱来支撑迁都行动,所以赵丹也就消了这个想法。
但到了现在,这个迁都的想法却又不可遏制的自赵丹的脑海之中浮现了出来……
当然了,也就是想想罢了。
这社会就是这样,没钱啥都干不了,无论你是乞丐还是国君。
会议过后,赵丹有些心烦意乱的站了起来,打算到花园之中透透气。
此刻正是春末,各种各样的鲜花在赵丹的面前盛开,百花争艳,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