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让二叔李道继续管理越来越庞大的官办工厂,构建越来越臃肿的管理机构,李植更倾向于使用专利制度把产品生产释放到民间。如果让有管理能力的民间人才参加到工业生产中来,整个社会的效率会比官办巨型工厂效率更高。
李植问道:“你叫什么?”
作坊主答道:“回国公爷,小民叫章良。”
李植笑道:“章良,以后你生产本公发明的收割机,每台要付四十两专利使用费给本公。”
作坊主想了一会,点头说道:“国公爷发明的机器愿意给我们生产,我们自然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是交给国公四十两专利费,我们也还有十三两利润。”
李植笑道:“你一台机器成本只花二十七两成本,十三两利润是暴利,差不多是百分之五十的暴利!我建议你扩大生产!”
作坊主章良看了看李植,说道:“回国公爷,小民也想多买几台蒸汽机,每月多生产几十台收割机。只是小民全部家当都投在这个作坊上了,哪里还有钱扩大生产?”顿了顿,章良说道:“到银行贷款是一个法子,不过我家并没有那么多房产、田产做抵押,银行不会贷款给我。”
李植点头说道:“银行贷款确实不行,银行只赚取最高一分的利息,是无法承担你这样创业风险的。我建议你发行股票,向社会大众集资。”
章良愣了愣,问道:“何谓股票?”
李植笑道:“说来话长,到时候我再派人跟你解释。我这些天就建一个股票交易所出来,到时候你做我交易所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
五月十五,李植带着李欢去即将开业的股票交易所。
李欢已经九岁了,李植年初送给了他一匹一岁半的小马,李欢从此有了坐骑。李欢十分喜欢这匹小马,很快就学会了骑马。他觉得小马不够威风,还跟府里管事的管家要来一朵红绸花挂在小马的额头上,看上去就和新郎官的坐骑一样。
李植带着李欢走在路上,路人都十分欢喜地看着李欢这个国公世子。李植治下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富,但是李植总有一天会老去死去。国公的继承人是百姓好日子的保证,不少百姓站在两边,欣喜地朝李植父子作揖行礼。
骑在马上,李欢突然问道:“爹爹,何谓股票?”
“股票就是有发展前途的作坊或者工厂因为缺乏资金,向社会上的公众募集资金后,给予公众的募资凭证。这种凭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李植见李欢没明白,说道:“你知道合伙经营吧?”
李欢赶紧点头答道:“知道!”
“股票就是合伙经营的一种,不过参伙的人更多,单个合伙人的资金更少。”
李欢恍然大悟,说道:“我明白了,爹爹。上市公司就是一个合伙买卖。不过合伙者更多,动辄几百几千人合伙,每个人的参伙份额由股票证明。这种参伙份额可以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李植愣了愣,没想到九岁的李欢这么快就明白了股票的意思。
这个儿子当真聪明。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八十二章 股票
李植看了看李欢,问道:“李欢,若是天下太平,你觉得是做上市公司的东家好,还是做官好?”
李欢想了想,说道:“爹爹,我觉得做官好!”
李植皱眉问道:“为何做官好?”
李欢抬起下巴,认真地说道:“即便天下太平,做东家也只能扬善,但做官既可以扬善也可以惩恶。只有不断地惩治屑小,鼓励美善,才能守得住太平盛世。我不但要做官,而且要做大官。”
李植看着李欢,笑了起来,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
五月十八日,顾老二冲进了新开张的股票交易所。
之所以说顾老二是“冲”进去的,是因为那交易所中的人实在太多。四百平方米的大厅中人头涌动,三米宽的大门口挤满了人,人们一个个握着钞票,睁大着眼睛看着大厅上方的股票价格。顾老二每挪动一步,都要和至少把两个人挤到自己身后才能前进。
津国公在报纸上宣传了五天股票交易所,说这是一个让天津和山东百姓参与到“工业大生产”,获取“社会大生产红利”的好办法。手边有闲钱的天津百姓们闻风而动,一个个全挤到交易所来买股票。
山东的百姓没什么钱,不过天津的百姓是十分富裕的。这年头农夫一年都收入几十两,谁家没有几十两,百余两储蓄啊?拿来买股票最好不过了。
不过桌子后面的工作人员办公区并不拥挤。一个交易所吏员突然大喊了一声:“章良收割机公司这次发行的股票全部售出,价格上涨一钱,每股一两三钱一分!”
听到吏员的喊话声,大厅里“轰”一声全议论开了。已经买了章良公司股票的人兴奋地满脸通红,大声和别人吹嘘着自己的眼光。
“章良的招股说明书上说了,他这个厂上市融资后今年预计能生产收割机三千六百台,盈利将达到四万六千两。如果说章良用八成资金拿来分红的话,每股能分股息二钱一分。按现在的股价,每年能拿到股价一成五的分红!”
“一成五的分红!是银行利息的五倍!”
“我看章良还要涨!”
负责报价的吏员喊完话,就用梯子爬上“牌价区”,用抹布擦掉章良公司后面的股价,用粉笔将新的股价写了上去。
说起来,这粉笔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叫作钟明志粉笔公司。这家公司一口气把津国公的粉笔专利买下了,大规模向天津和山东的学校提供粉笔。虽然钟明志公司没有章良公司那么火热,但也是交易所里热门的交易品种之一。
听到吏员的报价,有些没有买章良公司股票的人十分地羡慕,抓耳挠腮地考虑要不要跟进买一些。然而这些人又担心自己一买股价就跌下去。因为交易所里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在涨,郑成功运输船队公司开盘后就一直在跌。
“郑成功最新价,三钱八分!”
随着吏员的一声高喊,交易所里响起一片叹气声。
一个握着郑成功公司股票的中年人听到吏员的报价,急得满头是汗。郑成功开盘价四钱,目前一天已经跌了二分,令购买了股票的人心急如焚。
郑成功这次成立上市公司募资三十万两,资金用途是将船队中的五艘大帆船改造成轮船。结果到现在为止只筹集了五万两,还有二十五万两的股票卖不出。已经卖出去的股票也是节节下跌。
虽然郑家现在已经是国公爷体系内的力量,但大家似乎都不看好曾经和国公爷作对的郑家人。
顾老二却不关心这些公司的股价,他好不容易挤到交易台前,看了看那个台子后面的招牌:“井边坊崔氏股票行”。
这是国公爷妻家开的股票行,是股票交易所的八家做市商之一。
顾老二正准备买股票,却突然被人从后面拍了拍肩膀。顾老二回头一看,看到了和自已一起去辽东的齐工继。
顾老二和齐工继打了一声招呼:“齐老哥,你买了什么股票!”
齐工继得意地举了举手上的股票:“章良收割机公司。已经涨了一钱了!”
齐工继凑到顾老二耳边说道:“绝对机密消息,章良公司是津国公亲自点名上市的优质公司。国公爷这半个月去公司章良看了两次!赞不绝口。”
又拍了拍顾老二的肩膀,齐工继说道:“顾贤弟不趁现在股价还低,追买一些?”
顾老二笑着摇了摇头,挤到了柜台前。他从怀里掏出两百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一两”钞票,交到股票行的办事员手上:“我买四百股‘陈德阳农田服务队公司’的股票。”
那个办事员看了看牌价区的“陈德阳”股票价格,说道:“这位客商,陈德阳公司这次募集十五万两银子,目前只卖了五万一千两。你确定要买陈德阳的股票!”
顾老二点头说道:“买,就买陈德阳的股票。”
那个办事员不再多说,接过了顾老二手上的钞票,开始给顾老二办手续。
齐工继看着顾老二的动作,在那里琢磨顾老二的动机。他突然一拍顾老二肩膀,说道:“你家的辽东田庄是承包给这个陈德阳的?”
顾老二哈哈一笑,说道:“齐老哥好眼力!”
顿了顿,顾老二说道:“这陈德阳服务队做事实在是不错,我去辽东看了两次,那个服务队管理得太好了。我家的农庄被他经营得井井有条,水渠水车全部建得笔直。我看就算用人种也没有陈德阳种的好。服务队的小队长跟我说今年每亩能收七斗五升的麦子。”
“这样的好服务队,没有不发财的道理。我算过服务队的账,他们一年的毛利超过三成,妥妥的暴利。我买他们的股票不在乎涨不涨,就等着拿这服务队的分红。”
齐工继见顾老二说得这么好,有些动心。
“我还有五十两银子闲钱,我也跟贤弟一起买点?”
顾老二笑了笑,没有回答齐工继的话,而是从办事员那里接过了四百张股票凭证。办事员又递过来一本股东账册,让顾老二核对他的股票数,然后让顾老二摁了指印。
顾老二买完了股票,和齐工继打了个招呼就挤出去了。
齐工继一个人站在那里想了想,最后一拍手,从怀里掏出五十两银子塞给了办事员。
顾老二走回家里,心情很好。他反正今天请了假,所以也没有去纺织厂上班。小儿子小女儿都去学校上课去了,只有大儿子顾为升在那里看一本阮大铖写的《春灯谜》,一边看一边笑。
顾老二从厨房里取出一盘炒黄豆,又拿出一瓶浙江金华老酒,从柜子上取出前几天没时间看的《天津日报》,一边吃豆一边看报,一边吃起酒来。
坐了半天,顾老二却看到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