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地都找不到。”
所谓树倒猢狲散,说的就是现在的满清。
这些年爱新觉罗氏对女真人的统治,也是十分残酷的。
在辽东,满清以爱新觉罗氏贵族为主体。被后金征服的女真部族除了极少数贵族能和爱新觉罗氏通婚,其他的都沦为了最底层。
在战场上,爱新觉罗氏往往逼迫其他女真部落的勇士作为“死士”冲锋。这些死士穿着重加登先陷阵,干的是九死一生的活。如果死士害怕,逃亡或者后退,满清甚至会把这些死士的整个部落屠光作为报复。
若是在李植之前的时代,最底层的女真人还能跟随皇太极入关抢劫。大明的官军畏惧后金或者清军不敢接战,女真人可以抢个盆满钵满。然而自从李植崛起以后,这抢劫的买卖也干不成了,其他部落的女真人对爱新觉罗氏是越来越不满。
如果多尔衮在阿勒楚喀还不能打一个胜仗,还要继续北逃的话,恐怕不但汉人要逃亡,甚至其他的女真部落都要反咬爱新觉罗氏一口。
满清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阿勒楚喀,也只能在阿勒楚喀。再往北面退,就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槌的下场。事情如果到了那一步,爱新觉罗氏会陷入万劫不复的下场。说不定比接受李植的投降条件,男子为奴女子为婢更惨。
多尔衮坐在包裹着虎皮的大椅上,双手紧紧握着扶手,脸色惨白。
礼亲王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已经六十二岁了。这些年他本来已经渐渐不再管事,但在这爱新觉罗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又回到了决策层,和多尔衮等人一起议事。
然而他毕竟已经老了。
听到杜度的话,代善仿佛是心头被人锤了一下,竟有些走投无路的苍凉。他一下子全身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用他那苍老的声音朝屋子的大门口匍匐跪拜:“父汗!父汗莫走,父汗你不能不管我们。”
六十二岁的代善已经彻底被恐惧打垮了,竟对着无人的屋门口喊努尔哈赤,仿佛只有努尔哈赤的神灵可以救爱新觉罗氏。
屋内的诸王和贝勒看到这一幕,盯着空无一人的屋子门口,一个个面无人色,仿佛努尔哈赤真的站在那里。
多尔衮闭上了眼睛,许久才把眼睛睁开。
“到了此时此刻,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待李植的兵马出了营寨,我们便以六万追随父汗在萨尔浒起家的勇士猛冲李植的中军。我们万众一心,一次把李植的中军冲垮。只要阵斩李植,李植的四万兵马会不战自溃。”
####
九月初五,郑开成的一万破虏师兵士到达了战场。
满清的十二万兵马担心被前后夹击,撤掉了对李植营寨的包围,列阵在李植营寨的北面。
十二万大军和李植的四万四千北伐军对峙,几万面大小旗帜在几里长的战场阵线上飘扬,仿佛是一片沸腾的海洋。
李植准备攻击多尔衮的大军,指挥四万步枪手列出了回形阵。
回形阵的中央,李老四看了看鞑子的布阵,朝李植拱手说道:“东家,我看鞑子的布阵,是要冲击我们的正面,想杀进我们的中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五十五章 阿济格
李植看了看鞑子的布阵,说道:“调神射手到正面来,散布在其他的士兵队列中。”
传令兵立即驰骋出去,没一会,两千五百名神射手就全部布置在回形阵的正面。
李植这次在原野上摆出了大型回形阵,放下了四万名士兵。李植的虎贲军士兵站得很密,每个人只占据半米的宽度。加上三百门大炮的宽度,回形阵的每个边边长都是一千八百米左右,战场宽度近四里。
二千五百名神射手将一些普通士兵替换下去,站进了正面的三排轮射阵中,准备应对鞑子铁骑的挑战。
韦老大作为神枪手的一员,也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旁边的另一个神枪手见韦老大忙着检查步枪看也不看前面的战场,忍不住问道:“韦老大,前面的鞑子就要冲过来了,你站在第一排不害怕?”
韦老大看了看说话的袍泽,说道:“怕什么?鞑子见了我们就逃,都逃到这么极北的地方来了。只有他们怕我们的道理,我们怕他们作甚?便是站在第一排,我韦老大也不会有危险。”
那个神枪手说道:“万一鞑子冲上来了呢。”
韦老大想也不想地说道:“便是冲上来了也不怕,我韦老大是个班长,若是战死了,我爹妈可以得一百五十两伤亡补偿,以后每个月有三两七钱的抚恤金,足够他们安度老年了。”
那个神枪手见韦老大心这么大,嘿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韦老大不再搭理这个神枪手,又去算他枪托上刻的“战功”去了。韦老大的枪托上刻着八个痕,代表着韦老大的八次击杀,这是韦老大最大的惦记。
据说击杀了二十个敌人,就一定能做到排长。韦老大总琢磨着要是能做到排长,就能回村里把自己的发小全招进虎贲军了。
所谓苟富贵,莫相忘。
中军处,李老四往前一指,大声说道:“东家,鞑子动了!”
李植举起望远镜顺着李老四的手势看过去,果然看到鞑子浩浩荡荡的阵线上,左右翼的步兵朝虎贲军包抄过来。鞑子的左右两翼大概出动了六万人,有骑兵也有步兵,一点一点地朝李植这边攻过来。
鞑子十二万人列阵长达十几里,左右翼的六万人包抄过来,自然会遇上虎贲师回形阵的左右两侧。
鞑子的六万人两翼兵马走得很慢,似乎并不急着冲入虎贲军的射程内。李植觉得这六万兵马无法威胁自己的左右两侧。这六万兵马虽然有一些骑兵,但更多的是临时召集的旗丁,除了手上一把钢刀连绵甲都没有,在步枪的连番射击下就是炮灰的命。左右两侧的二万步枪手严阵以待,能把这六万兵马打残。
多尔衮的杀手锏,必然是在正前方。
果然,等六万两翼兵马走了一半的路程,正前方的多尔衮中军吹响了号角。六万鞑子骑兵动了。
多尔衮站在六万骑兵的后面,一脸的悲壮。
这六万骑兵,全是随父汗努尔哈赤在萨尔浒起事的旗丁的子侄,是爱新觉罗氏统治的中坚力量。萨尔浒大战距今已经二十五年,当初的六万人本来应该繁衍成更多的人口,但满清这些年两次败在范家庄,大败在青山口,又输了锦州的决战,这些铁杆旗丁的损失也很大,如今只剩下六万人。
这六万人较为富庶,人人有马。有些人有甲胄,有些人只有钢刀角弓。他们是多尔衮最后一张王牌。
多尔衮希望创造奇迹,用这六万人冲破李植的回形阵,冲到李植的中军除击斩李植。
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已经豁出去了。罪人阿济格、郑亲王济尔哈朗、安平郡王杜度、甚至连礼亲王代善都是一身铁甲戎装,在中军处朝多尔衮躬身作揖。
“皇上,我们去了!”
多尔衮看着自己的兄弟,叔父和子侄们,艰难的点了点头。
一众亲王、郡王和贝勒们翻身上马,骑进了六万人冲锋的队列中。李植不接受投降,努尔哈赤的子侄们只能战斗到最后。这些爱新觉罗氏的贵族们要用生命挑战李植的火枪阵,要率领满清最后的死士发起决死的冲锋。
长长的号角声猛地吹响。
时间到了。
看着驰骋而去的六万骑兵,多尔衮突然流下了两行热泪。
这是我大清的最后一战了。
在一众亲王、郡王和贝勒的率领下,六万大清勇士摆出了巨大的锋矢阵形,越起越快,朝五里外李植的回形阵冲去。
祖大寿用望远镜看着鞑清的骑兵们,突然被骑兵中的一个身影吸引,看了好久。
“阿济格!”
祖大寿曾经在走投无路时候伪降过后金,后来又逃了回来。那时候皇太极为了示好辽西将门,隆重地欢迎过祖大寿。所以祖大寿见过鞑清的诸王和贝勒,此时一眼就认出了冲在最前面的英亲王阿济格。
当然,祖大寿不知道,阿济格现在已经被降为罪人。他身上没有鎏金盔甲,身边没有强悍的亲卫。他冲在骑兵的第一线,不断嘶吼着叫嚷着鼓舞着身边的旗丁们。他身前只有一层骑兵。让祖大寿认出他的,是他那鼓舞士气嘶吼时候的决死模样。
因为阿济格的身先士卒,他身边的几百鞑子都英勇了许多,排着严整的冲锋锋矢阵。
祖大寿转身朝李植说道:“国公爷,鞑子这次是拼命了,竟然让英亲王阿济格冲在最前面。”
冲击虎贲军时候冲在最前面,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阿济格犯下大错导致骚扰粮道的计策失败,导致爱新觉罗氏陷入可能要整族灭亡的困境,也没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了。也许冲在前面为了其他的族人战死,可以让族人原谅他的莽撞和失误。
李植听到祖大寿的话,看了一眼阿济格的方向,冷笑了一声。
“蛮勇夷狄。”
铁蹄滚滚,努尔哈赤家族的勇士为了生存战斗在最后一刻,嘶吼着冲了过来。几十万只马蹄在东北平原的荒原上扬起了滚滚烟尘,让大地都微微颤抖。距离二里,七百米,五百米,阿济格冲在第一线,眼看就要杀进虎贲军神射手的射程内。
韦老大刚好是站在回形阵的中央,他瞄准了显然是个大军官的阿济格。如果击杀这个大军官,显然可以在枪托上一次刻下两道军功。
距离四百五十米,射击的号角声还没有吹响,韦老大就抢先摁下了扳机。
战场上响起“啪!”一声轻响。
阿济格头部中弹,血溅的几尺高,一声不吭地倒下了马,一下子就被后面的铁骑踩死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五十六章 杜度
米尼步枪是一种线膛枪,有效射程其实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