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从道正在那里担心,台上突然传来一声清唱:“本公要在这鲫鱼沟修建水坝,灌溉良田二十七万亩,富裕一方百姓!”
听到这句清唱,台下的百姓们又沸腾了。百姓们仿佛看到了山东在津国公治下越来越繁荣的未来,大声叫好。那个怒视沈从道的小商贩也被沸腾的人群感染,不再瞪着沈从道,往台上看去。
沈从道暗道就是这一刻了,再不溜就走不掉了。他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拖着家仆就往外面走去。在聚精会神看戏的观众中用力挤出一条道路,沈从道像是被人追杀一样,慌不择路地逃出了茶馆。
####
十月十日,李植坐在津国公府怀德殿中,召见在法庭中担任最高法庭大法官的崔文信。
这崔文信是崔合的叔叔,崔文定的弟弟。说起来就是李欢的叔外祖父。崔文信比崔文定小五岁,如今不过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
这崔文信性格有些古板,不似他哥哥崔文定那样春风。李植之前让他在法庭里面做法官,他倒是铁面无私十分称职。所谓人才难得,李植想在自己的亲族朋友中找出这么死板的人物也是不容易的。李植观察了一段时间,决定让他担任更重要的官职。
李植决定让崔文信担任幕府廉政署大使,专门审查贪污舞弊的官员。
如今李植的事业越做越大,却一直是依靠李植的个人能力管理官僚,没有建立内部监督体制。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李植虽然在提拔官员时候注重个人品质的观察,但是免不了有害群之马当了官后就腐败堕落。
如今李植管理天津、山东两个省份,如果官僚队伍腐败,那么李植的事业就会变成无土之木,最终将轰然倒塌。
李植笑着对崔文信说道:“崔文信,以后你就负责接受群众举报,详细调查有问题的官僚。就算没有群众举报,只要你觉得哪个官员有问题,请示我之后也可以主动审查。一定要把官员队伍中的害虫抓出来。”
崔文信板着脸,正要说话,却看到韩金信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李植见韩金信的焦急样子,知道有大事,转身问道:“韩金信,什么事情这么焦急?”
韩金信跪伏在李植面前行了一礼,爬起来说道:“国公爷,倭国的幕府似乎有意禁止我们的李家精布进口。这一股思潮十分汹涌,最新的消息:已经有几个亲藩大名中向倭国的幕府将军提出禁布建议,恐怕要不了多久,倭国就真的会禁止我们的精布贸易。”
李植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紧皱。
如今和日本之间的精布贸易,是李植工业和贸易的重头戏——自从李植崇祯十四年在天津均平田赋后,大江南北的读书人和士绅就有意无意地排斥李植的产品。而李植精布,从那之后起就基本上全销往日本。
如今李植的纺织工厂有工人二万,月产布三十五万匹,以一两银子每匹的出厂价计算,这一年下来就是一百一十万两银子的利润。再加上贩卖到日本去有贸易价差,利润更高。
如果这个贸易突然中断,不但会造成李植收入锐减,更会在范家庄造成两万人失业,一下子就会让范家庄的富庶化为乌有。
韩金信说道:“国公爷,日本的纺织工厂被我们的廉价精布打得溃不成军,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崩溃。几个倭国亲藩大名说不禁止精布,日本各地的经济要持续萧条。”
“恐怕要不了多久,倭国幕府就要全面禁止李家精布进口。”
李植看着怀德殿门口的风景,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如果日本禁止我们的李家精布贸易,就是对本公宣战!”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光
日本“首都”江户城中,本丸御殿内,德川幕府的两位“大老”和五位“老中”端坐在御殿两侧光滑的木地板上,眉头紧蹙。
日本目前的统治者是德川幕府,这个政权是在一六零三年由德川家康创建的。德川家康以几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和健康,熬死了日本的两位霸主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赢得了决定性的关原之战,最终在日本建立了统治全国的幕府制度。
到了如今的崇祯十六年,也就是一六四三年,德川家康早已经死去。现在德川幕府的最高统治者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也就是德川家康的孙子。
德川幕府并不像明朝政府那样中央集权管理国家,德川幕府下面更有许多分封诸侯。这些日本诸侯被称为“大名”,在地方上高度自治俨如小国,拥有军事、司法和行政权力。
比如万历三十七年,日本诸侯“萨摩藩”就私自出兵琉球,把这个历来向大明朝贡的海上小国变成了萨摩藩的领土。而德川幕府在事后得知消息后,也默认了萨摩藩占领琉球的事实。
德川家,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名,一个日本最大的大名。
但无论如何,这些藩镇再独立,名义上都是听命于德川幕府的,受制于德川幕府的种种制度安排。
而德川幕府的统治,则由两名大老和五名老中管理。
基本上,大老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次辅,而老中则相当于内阁阁老。
此时在御殿中,七位幕府高官端坐在地板上,面色凝重。
如今在日本,禁止大明李家精布的诉求已经变成一股思潮,席卷整个日本国。
日本的经济和大明一样,也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德川家光在约束百姓生活制度的《庆安御触书》中就规定:“男子耕田,女子纺布”。
然而这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近些年受到李植工业化大生产的严重冲击。大明李家的精布物美价廉,几乎是势如破竹地冲破了日本农家的纺织业。日本银产丰富,绵价纱价都较高,和廉价精致的李家精布比起来毫无可比性。
一时之间,日本国无论南北,人人皆买精布,人人皆穿精布衣服。日本国本土生产的粗布,完全失去了市场。
一些原先靠妇女纺织补贴家用的农民,顿时陷入了穷困中。
不仅农家纺织被李家精布打败,即便是纺织工场也在精布的冲击下纷纷破产。这些纺织工场的生存主要是依赖规模效应,技术上并无先进之处,完全不是范家庄纺织工厂的对手。在日本京都附近,一些原先依靠纺织业繁荣的市镇渐渐衰败,乃至于城去人空。
在十七世纪的自然经济下,百姓的需求无非是衣食住行,纺织业可谓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纺织业被李植打败后,农村市镇失去了一个重要经济来源。连锁效应下,整个日本的经济都萧条了许多。
日本以前向大明进口的商品,都是生丝、瓷器等奢侈品,并不冲击日本的本土产业。如今李家精布打垮了日本的纺织业,导致百姓穷困,便渐渐引起了日本武士阶层的注意。不少武士都主张禁止大明的精布进口。
这股思潮渐渐酝酿,在崇祯十六年十月,变成了一股浪潮。十月初,几个深受幕府将军器重的亲藩大名联名上书,要求德川将军禁止精布进口,给日本国内纺织业生存空间。
德川幕府并不是一个性格开放的政权。实际上,德川幕府天生具有一股自闭性。这些年,德川幕府不断发布“锁国令”,禁止西方国家在日本传教和贸易。德川幕府不许日本百姓出海经商,也不许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入港,只和大明、荷兰的商人通商。
这几个亲藩大名上书后,日本的武士阶级纷纷表示赞同。十月中旬,江户城的三千各藩藩士又联名上书,要求禁止李家精布,重振日本的纺织业。
七名幕府高官正在那里等待,突然御殿的侧门被推开。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穿着绢直垂,戴着乌帽子走进了御殿中。
面无表情地坐在了御殿上首较高的小台子上,德川家光朗朗说道:“今日召集诸位来,是议论禁止李家精布一事。”
大老酒井忠胜把头一低,以拳撑住身子,不更改盘腿坐地的姿势,快速地移动身躯从两侧移到了御殿中间的地板上,低头说道:“殿下,我以为,大名和藩士的上书言之有理。这些年来,全国的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如果不禁止李家精布,市镇会越来越萧条,百姓将陷入贫困之中,无力生儿育女。”
另一名“大老”土井利胜则有不同观点,他挪到了御殿中间,担忧地说道:“殿下,我以为不能随意禁止大明精布。李植的强盛远盛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几天前李植的使者已经到达江户,宣称一旦精布被禁止,就将对我日本国宣战。”
酒井忠胜不屑地说道:“土井殿,李植只是大明的一个国公,兵力只有三万,难道我堂堂日本国还会畏惧他不成?”
土井利胜抬头说道:“殿下,庆长文禄之役我日本出动二十万兵马和大明鏖战,大明以十万兵马就拦住了丰臣殿。李植虽然只有三万兵马,但我听闻明国的海商说过,李植这三万兵马相当于十几万明军,绝不可小视。”
“而且我听明国海商说,李植刚刚在海上大败郑芝龙,可见其水军也十分强盛。一旦开战,恐怕我日本国的水军无力抵挡。”
酒井忠胜哈哈大笑,说道:“土井殿,你是被李植吓破了胆了吧。李植再强,难道可能率领几万人跨海攻到日本来?那时候我日本以全国之力越对马海峡海攻打朝鲜都无法保证后勤。李植一个明国国公,若跨茫茫东海攻来,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土井利胜不再和酒井忠胜纠缠,大声说道:“殿下,不可轻易对抗李植!”
德川家光看了看土井利胜,没有说话。
许久,他才缓缓说道:“大名和藩士的请愿情有可原,精布摧毁全国纺织业,不可不禁。”
“禁止李植的船队在长崎的精布贸易。若在长崎再发现贩卖到我国的精布,一律烧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