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起那套百褶裙反复看,女儿的姑姑笑着说道:“这百褶裙好稀奇,怎么不是前襟后襟缝起来的,只有背后中间有一道缝线,这么好看。”
见未来的姑姑夸奖自己的嫁妆,徐氏的女儿心里一喜,看向了娘亲。
徐氏走到姑姑面前,麻利地说道:“这是李家宽布做出来,前襟后襟裁剪时候就连在一起的,自然不需要再缝一线!”
“还有这样的布?那不时以后做衣服都不用缝两道线了,都只在背后缝一条线就好了?”
“是呀!”
“这李家宽布真是个好东西,亲家娘你哪里买的?”
“我在董家布庄买的。”
“我过几日也去买几尺来做衣服。”
李植的宽布有种种好处,在市场上很流行,收棉布的董至义也就乐于收购李植的棉布,李植的宽布便不愁销路了。算下来,织坊一个月能织出七千五百匹宽布,折合普通布匹一万五千匹。这些布匹李植以九钱一匹的价格卖给董家,再刨去棉纱成本和人工开支,织坊一个月能为李植带来一千四百多两的利润。
织坊虽然比不上肥皂的暴利,但也成为了李植财务上一个重要板块。
加上肥皂生意一个月三千两的利润,李植如今每个月能赚到四千四百多两。即便在富商云集的天津卫,李植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实业家了。
有了钱还必须有保卫这些钱的力量,否则光有钱当真是一件坏事。为了震慑觊觎自己产业的小人,李植又招募了六十个人加派到自己的家丁队里。加上原先招募的十多个人,李植已经有七十多个家丁了。
这些家丁,李植以十人为一组,从第一批十个家丁中选取武艺较好的人担任组长。七组家丁,其中两组驻扎在肥皂作坊,由钟峰率领。一组驻扎在李植家,李植直接管理,用以保护李植的家庭财产。另外四组驻扎在织坊,由李老四率领。
李植这几个月观察下来,发现李老四虽然出身苦,但十分忠诚可靠。武艺可以训练,但忠诚却难得。而且李植未来准备用火器武装自己的家丁,对于使用火枪和大炮的军人来说,个人的武力并不十分重要。李植把四十个家丁交给李老四,心里放心。
李老四和钟峰担任队长,月钱自然就要提高,李植分别给两人五两和三两一个月。
得了这么高的月钱,李老四更加感激李植,做事更加用心,唯恐哪里疏漏了对不起李植的月钱。钟峰加入李植的队伍不久,没有立功,还不宜给予太高的月钱,暂时拿三两银子的月钱担任队长。
这些家丁轮流在织坊站岗巡逻,闲时就训练队列作战。李植提供足够的肉荤给家丁们,家丁们不缺乏蛋白质,身体越练越强壮。练一个月下来,家丁们在突刺木球的项目中基本上都能十刺中五。
不列突刺的时候,李植又让这些家丁练习队列,组成西班牙方阵。西班牙方阵是这个时代经过战火考验的队列战法,李植当然会拿来使用。他让家丁们按照西班牙方阵的样子列成两排,第一排往右刺杀敌人,第二排直刺对面的敌人。
李植要求很严格,要求家丁们练到几十人如一人,能用长棍或长枪完成进攻和防御。
李老四和钟峰都很勤勉,带头苦练。加上有高薪加高福利,这些家丁们练得很用心。估计再练几个月,这些家丁们就能成为出色的阵列战士了。
忙完了家丁队的扩张,李植开始制造珍妮纺纱机。
在后世的历史上,随着飞梭织布机的出现织布的效率大幅提高,棉纱就有些供不应求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在一七六四年发明了一种新式的纺纱机。和原来的纺纱机不同,这种纺纱机将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极大地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哈格里夫斯以女儿的名字命名了这种新机器,便是闻名世界的珍妮纺纱机。
明末也有多锭的纺纱机,但是这些机器依然横置纱锭,最多只能排列五个纱锭。实际上明末五锭的纺纱机都未普及,市面上更多的纺纱机都是四锭的。
李植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当然了解过纺纱机的构造原理,便是珍妮纺纱机他也会做。他把家里一间厢房当作实验室,找来几个铁匠木匠分别打造各个部件,自己带着李兴把各个部件组装,花了两天,便做出了一台二十锭的珍妮纺纱机。
这种珍妮纺纱机构造简单,但设计十分巧妙。纺纱时候,只要操作者转动纺纱机的大转轮,带动转轴,转轴就会通过绳套转动锭杆。完成后这一步后,小小的倒转一下大转轮再顺转,使的纱线从锭杆钩上脱下。最后放下锭子压板使锭子与锭杆同轴转动,将纱线卷绕到锭子上,便完成整个过程,将棉花纺成棉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九章 纱厂
李植这种新机器的效率,是明代纺纱机的四、五倍。
不仅如此,珍妮纺纱机纺出的棉纱粗细一致,用这种棉纱织出的棉布均匀细密,质量要好于明末的普通棉布。
珍妮纺纱机,让李兴又吃了一大惊。
“大哥,你这机器也太神了,比娘的纺纱机要快上四、五倍,而且这纺出来的纱都一般粗细十分匀称!你都是怎么想到这些机器的?你这一下子改变了一个行当啊。”
李植笑着眨了眨眼睛,说道:“一个老道士教我的!”
李兴摇头说道:“又是老道士,那老道士人再好,这懂得的也太多了吧。莫非他是个渡劫成仙的真人,天上地下无所不知?”
李植答道:“那还真有可能,我那时在海边看到他,只觉得他仙风道骨的,手上拿着一把拂尘,说不得已经成仙。”
李兴啐道:“仙人都是在山里住的,哪有海边的仙人?”
李兴也不傻,对李植的话实在难以相信。道士炼丹倒是有的,哪有道士懂这么多机器的,李兴不信。不过哥哥的表现又让他不得不信,不是别人教的,难道大哥自己想出这么多精妙的机器来?那就更不可思议了。
这些新发明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可以改变这个时代的东西啊。
“我这个仙人与众不同,是喜欢海的。”顿了顿,李植问道:“李兴,你喜欢这些纺织机械吗?”
“喜欢啊,这些机械太精妙了,看上去就让人喜欢。”
见弟弟的思想单纯,李植笑了笑,说道:“我要在织布厂旁边建一个纺纱厂,我都让你管,让你管这些机器,再管近千工人,你管得来么?”
李植想实现的东西太多,要铺开的摊子很大,精力不够。织布厂和纺纱厂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为李植管理,弟弟李兴虽然还年幼,但管理纺织工厂也没有什么难事要处理,弟弟忠实可靠,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了。
听到李植的话,李兴想了想就点头说道:“好啊。这些工人好管,拿了大哥这许多月钱,这些人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的生怕被我们赶出去,一个个都十分听话非常好管理。不过你让我去管织坊,肥皂作坊怎么办?”
李植想了想说道:“肥皂作坊你不用担心,我自然找到人管理。”顿了顿,李植又说道:“让你管这么多人,我给你十五两银子一个月做零花钱。”
“大哥你太义气了!”
听到李植的话,李兴喜上眉梢,差点从地上跳起来。
珍妮纺纱机试验性制造成功后,李植找来泥瓦匠和木匠,挨着城东的织坊又建起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围上围墙。他又找来一百多个铁匠木匠打造珍妮纺纱机的部件,在一个月内造出四百台纺纱机。
当然,为了保密,这些纺纱机不同部位的打造李植是交给不同的匠人的,最后找亲戚组装在一起。而且对纺纱机的关键部位李植都用木板遮住,不让纺纱工看到纱机的秘密。
四月中旬,李植的纺纱机全部做好,纺纱工厂便已准备妥当可以开工了。李植再次发布告示,又从天津城中招募了四百个幸运儿,清一色二两月钱,三餐有肉的待遇。
纺纱厂开工的第一天,李植就召集所有纱工集会,再次强调了一次保密条例。
纺纱厂门口的黄泥地上,李植站在一个小小的主席台上,大声对四百纺纱工说道:“诸位回答我,二两月钱,三餐有肉的待遇,够不够好?”
李植经过面试,录取的纺纱工都是老实人。听到李植的问题,这些纱工纷纷答道:
“这样的待遇十分好了!”
“东家给的待遇好极了,我都靠东家翻身了!”
“再找不到比这好的待遇了!进了东家门下,我在亲友面前都挺直了腰杆了!”
听到纺纱工人们的回答,李植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既然满意纱厂的待遇,就要记得一条,纺纱厂的机器,你们是不能议论的,也绝不能对外面的人泄露纺纱机的秘密。”
“一旦有人违反保密条例,绝对会被纱厂扫地出门!”
“我再强调一次,但凡透露一点纱厂的机械给其他人等的,立即扫地出门!”
听到李植严肃的警告,纺纱工人们都不敢说话。一时间,站着四百人的黄泥地上陷入了一片沉默。
李植大声问道:“你们明白了么?”
听到李植询问,众人才大声答道:“我们明白了!”
“东家放心,我们明白的!”
“我们绝不会背叛东家的!”
听到众人的回答,李植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说道:“明白了就好。好了,所有人进厂,开始进厂熟悉机器吧!”
在纺纱厂里将新工人培训了几天,纺纱工厂便开始运转了。
培训的时候,纺纱厂的新工人都对珍妮纺纱机无比惊讶。他们哪里见过效率这么高的纱机?一个个都对东家,也就是李植,惊为天人。
有了纺纱厂,如今李植只需要购进去过籽的棉花,就能向织布厂供给棉纱。比起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