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虽然名单早就在刘彻跟周亚夫以及晁错三人的黑箱操作下拟好了,甚至早就递交给了东宫,得到了东宫的同意,但必要的过场还是走一走的。
至少得唬弄一下天下人,让大家都以为,老刘家的封赏,全部都是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但也就仅仅是走一下过场。
丞相周亚夫立刻就拿出一份早就拟好的奏疏,呈递在手上,拜道:“启奏陛下,臣亚夫与群臣共议,臣等皆以为:仁宗孝景皇帝立大德于天下,施隆恩于四海,嘉元元,抚孤寡,内除贼臣,外御夷狄。实乃万古难得一见之圣天子。今江都国中尉臣嘉、大鸿胪臣浑邪,赵内史臣嘉,故将军特进元老臣布,楚太傅臣夷吾。赵丞相臣建德等辅佐先帝,施仁政,抚孤寡,除贼臣,有功社稷。宜当嘉为列侯……今大农臣不疑,卫尉臣广等,宜为封君……此臣等之愚见浅识,奏于陛下,呈于御前,臣丞相亚夫,御史大夫臣错,昧死以请,请布告天下,以示陛下追慕先帝功臣之大德!”
刘彻装模作样的考虑一下后。就道:“可!请丞相并百官共议,拟定封号,著于竹帛,咸告天下!”
于是群臣纷纷喜气洋洋的叩首拜道:“陛下永思孝道,臣等顿首顿首,为天下贺!”
当天,汉室一口气诞生了七位全新的列侯。
他们是商陵候赵夷吾,山阳候张尚,江阳候苏嘉,俞候栾布。建平候陈嘉,平曲候公孙昆邪,新市候王慎。
这七位全新的列侯本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七人的后代,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英雄人杰和政坛巨头。
譬如,商陵候赵夷吾的长子,名为赵周,历史上曾经出任过小猪的丞相。
平曲候公孙昆邪的儿子,后来是卫青集团里最有名的拖油瓶,其打酱油的厉害。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在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山阳候苏嘉的幼子。
这个目前还在襁褓中,名为苏武的婴儿,在曾经的历史上,最终成为了汉人骨气和节操的代言人。
除这七位列侯之外,新的封君们,也都是大有来历。
内史田叔受封为长信君,食邑三百户,可以确定,等他退休致仕,最起码一个关内侯是跑不了。
卫尉李广,受封为建武君,从这个封号就能看出,刘彻对其的期望值很高。
大农令直不疑,被封为阳和君。
总计受封封君人数十一人。
也因此,本次分封封君,成为了汉室成立以来,一次性敕封封君人数最多的一次。
另外,还有四人,中了个安慰奖,受封为关内侯。
鼓励奖获得者,则多达二十余人,全部得以成为七大夫以上的高爵。
除了李广和公孙昆邪比较让人意外外,其他人都符合了事前朝野的预测。
李广让人意外的地方不是因为他只得到了一个两百二十户的建武君封号,而是——他居然能被敕封为封君?
这让无数人的眼睛都碎了一地。
在事前的预测中,李广可是会颗粒无收的。
至于公孙昆邪,那就更让人意外了。
要知道,公孙昆邪刚刚结束了一个长达一年的病假,讲道理的话,最多能捞个封君。
但此次居然被封为列侯,这确实出乎了人们的想象。
但他们哪里知道,公孙昆邪的列侯爵位,是所有受封臣子中最稳定最不意外的。
因为刘彻通过魏尚、义纵的情报以及从伊稚斜那里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中知道,公孙昆邪的这个故昆邪部族世子的身份,还是很有卖点的。
在长城之内生活的四支羌人部族以及长城外的昆邪部族里,公孙昆邪的身份,依然有号召力。
即使只是出于统战考虑,也得丢根骨头给他啃啃。
更别说,最近一年,公孙昆邪反省的很不错。
几乎每五天,给刘彻上一道深刻反省自己错误的折子,每一个月,来宫里请安一次,都跪舔到这个地步了,再揪着不放也不合适。
另外,公孙贺在江都国,也还干的不错,最起码没拖后腿,还做成了一些事情。
加上,当年吴楚叛乱,公孙昆邪确实出了不少力,立下了不少功劳。
出于这些考虑,公孙昆邪的列侯爵位来的就很正常了。
受封仪式结束后,就是惯例的地方郡守述职和诸侯王的朝请。
地方上,刘彻目前主要关注南阳郡的冶铁基地建设情况。
张汤这次没有回京,只是派了副手宁成回来报告。
虽然张汤没有亲自回来报告,但宁成带回来的各种文书和档案,就足足堆了整整一车——全部是白纸。
单单是这一车公文,就足足抵得上过去数十车的文档了。
这些文档中,有一半,都是关于冶铁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各种耗费用度支出的账单。
这就是法家官僚做事的特点了。
法家的官僚,就算捞钱,也会在程序上做的非常漂亮,让人挑不出错来。
刘彻将南阳郡的这些档案账薄。移交给汲黯,要求兰台在七日内审核完毕,给出简报。
同时,刘彻命令宁成。向满朝文武,仔细讲解南阳郡过去一年的开支和冶铁基地的建设情况。
毕竟,南阳郡的这个冶铁基地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额度,将会是汉室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国家对工业的投资。
其总投资额和附加项目的开支。甚至可能会超过当年萧何营建未央宫和长乐宫的规模。
不把问题讲清楚,把南阳的冶铁基地的重要性摆出来,争取朝野群臣的支持和保驾护航,刘彻比较担心,日后有些二货在这中间使坏或者大捞特捞。
尤其是外戚薄窦陈。
把问题讲清楚了,说明白了,还有人敢在这里面伸手,那就不要怪刘彻无情,挥泪斩马谡。
宁成准备的很充分。
当着群臣的面,宁成将南阳郡目前已经动工的项目:最终总计可能多大一百三十二座高炉的计划摆在了群臣面前。
“建成后。南阳郡每岁可产粗铁至少一百五十万斤,精铁十余万斤,钢数万斤……”宁成不止用嘴巴说,他还带来了一张绘制在纸上的南阳冶铁基地的想象图拿了出来。
无数列侯将军,看着那个绘在纸上的巨型冶铁工业园,全部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宁成指着纸上的工业园,继续为大臣描绘美好未来:“冶铁基地建成后,下官等还将在基地附近,建设各式军械作坊上百家,岁产胸甲数百具。弩具数万,戈矛剑戟无数,箭簇不可计数,足可满足未来朝廷五成以上的军需!”
听到这里。列侯将军们顿时全部从心里决定要全力支持这个计划。
因为,这等于朝廷在南阳郡重新建立了一个不亚于少府的军械军工基地。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疑虑。
“投资也太大了吧……”不少大臣在心里嘀咕。
南阳郡的这个冶铁基地,不仅仅每年要将南阳的赋税收入全部吞掉,还要中央财政拨款数万万的金钱,并且提供上万的熟练工匠。
总建设成本高达数十万万钱。建设周期更是长达五年(虽然宁成保证,明年六月,首批三十座高炉就将开始冶炼)。
但风险还是太大了。
万一建成后不如预期,朝廷就要背上沉重的财政压力。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个基地只要建成了。
那么,汉室就能在十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并且从此多了一个全新的财税来源。
所以,反对的声音很小。
谈完南阳郡后,在南阳郡的庞大投资计划面前,其他郡县的报告就显得很无力,甚至不值得太过关注了。
但随后的诸侯王朝请程序中,刘彻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今年,除了代王和燕王外,其他诸侯王没有朝请。
但是……
刘彻还有三个亲爱的弟弟至今没有封王,滞留在长安未央宫。
当然,还包括他们的老妈。
皇十弟刘彘,今年六岁,皇十一弟刘越今年三岁,皇十二弟刘寄更是未满两岁。
当三个粉嘟嘟,扎着总角辫,甚至还需要下人搀扶的皇弟,蹦蹦跳跳的来到殿中,脆生生的喊着:“臣弟等恭问陛下圣安!”的时候,刘彻的脸色,顿时就有些尴尬了。
倒不是别的原因。
而是因为,亲爱的弟弟们,尤其是刘彘,已然到了可以封王的年纪了。
他都六岁了!
去年还可以说‘朕幸爱吾弟,欲慰留长安,以尽长兄之责,享兄弟手足之情’。
但今年就不行了。
六岁的皇弟,还不赶快封出去。
世人看了,只会有两个念头:
第一,天子不喜其弟,故不封之,特辱其也。
第二:陛下恨屋及乌,因其母故,故不封。
不管哪种情况,都是要被人喷的。
以长凌幼,以大欺小,仗势凌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不齿的行为。
甚至东宫都有些忍耐不住了。
尤其是薄太后,已经几次三番催促刘彻,要早作打算。
但刘彻真不敢早作打算。
这三个弟弟倒是没什么,都还不懂事,能知道些什么?
且这么小的年纪,也不构成对皇权的威胁。
但问题是他们的老妈子啊。
万一出去了给皇帝老爹戴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老刘家的脸都要丢到爪哇国去了。
看着三个粉嘟嘟的可爱弟弟,刘彻在心里叹了口气,他清楚,已经拖不下去了。
再拖着,万一王娡姐妹跑去哭庙,这就要出大丑了。
而王娡姐妹绝对有哭庙的胆子和智慧!
挠了挠头,刘彻将视线移向了辽东、新化,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妥。
幼弟远封,本来就容易让人非议。
“看来,只能把淮南跟赵国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