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政黝黑的方脸上,微微一红,颇有些羞涩,想了想,他还是选择了拒绝:“多谢两位将军厚爱,但我墨家有规矩,外出办事,不赴宴,不饮酒,不享乐,如有违反者,将受墨规处置!”

    薄世与徐偃闻言也不勉强。

    现在,虽然还没有成语墨守成规。

    但随着墨家在长安复兴,无论贵族还是官僚,都已经知道,墨家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组织结构和制约性极强的内部纪律的组织。

    墨家的墨者们,恪守自己的思想与理念,并将之贯彻到生活中。

    他们还有着强大的感染力。

    徐偃就知道,现在,已经有一位列侯的世子,被墨家的学说所吸引,加入了墨家。

    这个事情,让整个长安都为之震动!

    这意味着,自秦亡之后,墨家再次在国家的金字塔顶端,有了他们的代言人。

    而且,那位列侯世子,可不是什么打酱油的列侯继承人。

    他可是高皇帝一百零八功臣之一的广阿候继承人。

    初代广阿候任敖,是高皇帝在世,极为信任的臣子。

    虽然,这位广阿懿候在整个楚汉争霸和随后的多次平叛战争中,没有什么亮点。

    但人家可是给高皇帝看老家的!

    任敖是在丰沛就跟着高皇帝起兵的老臣子。

    高皇帝起兵后,他做了三年的丰县县令,楚汉争霸,他又被派去守备上党,陈烯反叛的时候,就是任敖在上党扛住了叛军的攻击。

    然后。就借着这个战功,任敖进了长安,做了御史大夫。

    历代以来,广阿候家族。都跟刘氏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宗皇帝从代入京,承继大统。

    广阿夷候任竟,就是内史。

    先帝在位的时候,本代广阿候任但,做了给事黄门侍郎的位置。

    虽然广阿任家的官职。一代比一代低。

    但,任家每一代,都是天子亲信。

    从御史大夫,到内史,再到给事黄门侍郎。

    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

    而广阿任家的世子,倒向墨家,这几乎宣告了,墨家的王者归来。

    时隔八十年,墨家再次拥有了成为显学的潜力。

    什么是显学?

    孟子当年就很好的描述了显学的面貌: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于墨。

    简单的来说,显学学派,就是一个能参与制定和讨论‘普世价值到底包括哪些’的学派。

    当今天下,唯一的显学,就是黄老学。

    其他什么儒法,只是次一级的学派,最多只能影响郡国事务。

    到了朝堂上,他们的声音就被黄老学所淹没了。

    作为列侯阶级的成员,无论是徐偃还是薄世。都不想站队,跟墨家的人走的太近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要知道,傻子都看出来了。广阿任家倒向墨家,与其说是任家的那位世子忽然间就觉得:我这辈子都干了些什么啊?不行,我要改过自新,为人民服务。

    于是就被墨家洗脑了!

    倒不如说是天子硬逼着任家去给墨家站台。

    让墨家获得一张能在朝堂上发言的入场券。

    就像当年太宗皇帝想扶持法家一样,强行让东阳候张相如给法家站台。

    还利用儒家,给晁错发了一张好人卡。

    这种故技。大家又不是傻子,当然看得出来。

    更别说,广阿任家这一手玩的太明显了!

    堂堂列侯世子,居然亲自跑去墨苑,找了墨家钜子,请求入伙。

    这蒙谁呢?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列侯世子,哪个能受得了墨家的清规戒律和严苛法令——要知道,墨家对成员的要求,是高于法律的,甚至比秦法还严苛。

    锦衣玉食的列侯公子,能吃的了那个苦?

    列侯们纷纷表示:呵呵,你这骗鬼呢!

    所以,吕政拒绝后,薄世跟徐偃也乐得如此,面子上能过得去就可以了。

    下了船,薄世还没得及适应平地的状况。

    一堆的濊人贵族就在沧海君的率领下,围了上来。

    一个个跟个好奇宝宝一样,盯着那张在甲板上,被数十位工匠围着检查的拖网,一个个哈喇子都快流到下巴上了。

    对于濊人来说,那张拖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宝物,无所不能的神器。

    这么说吧,拖网在濊人眼中,大抵就等同于古代中国人发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化肥工厂。

    这是圣物啊!

    不惜一切,哪怕把最后一条**当掉,也要弄一具回家!

    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弄呢?

    这就很重要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新化令薄世还是新来的那位汉朝贵族,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决定权,但他们有建议权啊!

    天子远在长安,这新化濊人部族里,他能记得的名字,估计也就一个沧海君了。

    其他人在天子那里,估计也就是路人甲乙丙丁。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新化令薄世,还是新来的那位年轻贵族,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长安的判断。

    大家都很清楚,这样的圣物和神器,长安赏赐,不会太多。

    最多也就两具到三具左右。

    其中,沧海君绝对能在其中至少拿到一具,甚至可能包圆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可没有人希望,好处都被沧海君家族拿光了。

    所以,濊人贵族们,这个时候,在薄世跟徐偃面前,真是跟孔雀开屏一样,各种肉麻巴结跪舔的话,不要钱的往外撒。

    归根结底,只为了表现一个面貌:我是真。狗腿子,汉朝爸爸,请收下我的膝盖吧!

    但可惜,薄世跟徐偃,现在都没心思关注这些。

    他们现在只想做一件事情——马上将所有捕获的渔获,称重,然后飞书长安报喜。

    给皇帝报喜或者报捷,自古以来,都是升官发财的不二途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零五节 战略

    七月的长安,毫无疑问就是一个大火炉。

    所以,刘彻很没节操的躲到了甘泉宫。

    甚至连考举都没有回长安去主持,而是将之丢给了汲黯跟颜异负责。

    如今,考举已经结束。

    今年总共有九千一百多人报名参考,其中约有三千人是回锅肉。

    总共录取了大约四千人。

    其中有一千人,将被分配到军队。

    剩下的人,除了少数的贵族和大臣子弟,其余人都将前往郡国基层赴任。

    这是考举制度诞生以来的最大的一个挑战。

    离开了关中这个刘氏的大本营,去到情况错综复杂,利益阶层盘根错节的地方,还是要出任那些直接与地方豪族、百姓打交道的亲民官。

    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刘彻觉得,今年这分配到地方郡国的两千多名士子,三五年后,能继续生存在官场的人数,可能只有几百人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但刘彻害怕,将来这些考举士子,抱团取暖,官官相护。

    这是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发生过的事情。

    什么同窗同乡同年同门,各种乱七八糟的关系,将整个官场笼罩进去。

    所以,刘彻就又给考举制度打了个补丁:他规定,禁止两个相邻的官员,出自同一学派,同时,假如任何衙门,倘若主官是法家,那副手,就只能从黄老、儒、墨等学派中产生。

    这个补丁打下去,虽然没办法避免将来不会出现官官相护,抱团取暖的事情。

    但至少,增加了类似事情出现的难度。

    反正以目前的局面来看。刘彻不觉得,一个法家的县令能跟一个儒家的县丞同流合污,欺上瞒下。

    而且类似的设计,也能让整个体制。保持一定的活力。

    更不会出现一家独大,朝堂变成某个学派的一言堂的局面。

    有竞争,才有活力嘛。

    最近的内政方面,也就考举值得刘彻多关注关注了。

    剩下的事情,自有丞相和九卿处理。

    但来自北方的匈奴的情报。却显然让刘彻没办法安安心心的在甘泉宫泡温泉了。

    进入七月,东胡王卢它之那边,就源源不断的向汉室传递起了匈奴内部的消息。

    不得不说,卢它之这个双面间谍玩的很嗨啊。

    吃完原告吃被告,脚踩两条船。

    看似在走钢丝,其实安全的很。

    假如匈奴想动他,那么汉室就会立刻给予这位‘身在匈奴心在汉’的忠臣庇护,他马上就能跑到长城里面来避难。

    现在,汉室政权,依然在长安的戚里。为这位‘长安候、燕王’的后代,保留着官邸。

    他的堂兄弟们,依然活跃在长安,并且受到了汉室政府的优待。

    而汉室就更不会动他了。

    这么一个宝贝,别说动他一个指头了。

    就是连责罚都舍不得啊!

    毕竟,除了卢它之,汉室没有第二个能准确弄到匈奴高层情报和信息的渠道。

    而且,卢它之的存在,还相当于汉室插了个眼在草原上。

    虽然这个眼有时候会失灵——五年前,他就失灵了。

    但有眼总比没眼好!

    万一能发挥作用呢?

    所以。在汉室这边,卢它之只要回来,最起码就是一个列侯的位置。

    正是因为瞧准了这一点,卢它之在匈奴与汉朝。两边当起了双面间谍。

    哦,不,现在,应该是三面间谍了。

    拿着手上,卢它之传回来的情报,刘彻嘴角露出了冷笑。

    “匈奴人跟乌孙人打了起来了……”

    “卢它之可弄不到这么详细的战报……”

    用屁股想都能知道。匈奴在西方的军事行动,压根轮不到窝在幕南的东胡王卢它之过问和知晓。

    卢它之或许能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