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种情况在军队,就又不同了。
丘八大爷们,脾气大的很,尤其是越能打的军队,常常越傲气。
当年,太宗皇帝劳军细柳营,这群细柳营的骄兵悍将,就没有一个下跪的。
周亚夫更振振有词说:甲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相见。
好吧,刘彻也接受了这个设定。
最初在羽林卫和虎贲卫推行锤胸军礼。就是为了避免今天的尴尬。
反正跪不跪的无所谓。
忠心不是跪出来的,而是培养起来的。
刘彻面朝着诸将官,右手在胸前一礼,道:“免礼!”
身旁的王道连忙出列。朗声唱诺:“皇帝向细柳诸将致意!”
诸将佐立刻就是一凛,为首的都尉卫驰低头道:“陛下厚爱,末将等惶恐至极……”
“恭请陛下入营!”卫驰站到道路一侧。
很快就有着两队重骑兵,从营内驶出,分列营门两侧。
刘彻看了,也忍不住点点头。赞道:“将军们带的兵不错!”
这些士卒,骑着战马,列在两侧,一动不动,要知道,他们可是穿着全身的重甲,整个人都套在一个铁壳子里,更夸张的是,他们手上举着的骑枪,起码重达五十斤。
能保持一个动作不变,立在道路两侧,这样的骑卒,没有严格的训练和铁一样的纪律,是很难办到的。
尤其是封建时代,能做到这一点的更是少之又少。
历史上,戚继光雨中阅兵,三军列队,一动不动,震惊天下,四海威伏,成为明军最后的绝唱。
现在看来,今日的细柳营的纪律,已经不亚于戚家军了。
刘彻在众将以及随行大臣簇拥下,步行通过重骑兵们组成的铁塔林,走向细柳仓的内部。(注)
这汉室如今最精锐的军队的营房,即将向刘彻展露真容。
一直跟在刘彻身旁的骆郢,却是有些畏惧和害怕的低着头,不敢去看道路两侧的那些铁塔卫士。
作为闽越国世子,骆郢幼年之时,也曾见过闽越军队列阵。
当时,他的父亲曾骄傲的告诉,那是闽越国最强大的军队,曾经以一敌三,战胜过东海人,也曾抵御过南越人的进攻,是闽越的中流砥柱。
骆郢至今依然记得,当时他的所见所闻。
只是……
与汉朝的军队比起来……
骆郢看了看两侧的全身重甲的骑兵,再想想自己国中精锐身上穿的是布衣,最多是皮甲……
两者的装备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富翁与乞丐的区别。
而在纪律方面,闽越的精锐,更是被眼前这支汉军甩了十万八千里,几乎可以绕长安一百圈了。
闽越军队,列队时,除了不断的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外,还有着相互推搡的嚷嚷声。
当时,骆郢看着军列整齐,戈矛齐备,在心中也自以为这是天下有数的强军了。
但此刻,一个个沉默无言,静立两侧的卫士,却用着事实告诉他。
自家的所谓精锐,简直是土鸡瓦狗,蝼蚁一样的破烂。
骆郢作为闽越世子,当然清楚,一支令行禁止,沉默无言的军队,意味着什么。
七十年前,曾有过一支同样纪律严格的军队,从中国直扑闽越之地。
那支军队的名字叫秦军。
他们只有三万人,却在半年时间内,击破了闽越各部族的所有抵抗,直取东冶,在闽中设立郡县。
当时,他的祖父无诸、东海国的开国之主摇,还有已经灭亡的南海王,统统都匍匐在秦军面前瑟瑟发抖。
什么越人的骄傲、禹皇的尊严,勾践大王的伟业,统统被抛到了爪哇国。
甚至到了秦末,天下大乱。
秦的鄱阳令吴苪,以一县之力,就压服了闽中越人,让所有越人听从其号令。
这些事情,闽越国会瞒着他的人民,但不会瞒着贵族,更别说王族了。
只是,在修辞方面会有所委婉。
无非是先王忍辱负重巴拉巴拉什么的。
但这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只要中国天子觉得,闽越是个麻烦了。
那么,闽越的灭亡就在眼前!
七十年前,中国的始皇帝麾下的铁骑,踏平了三越,摧枯拉朽一般的击破了所有抵抗和不服。
越人流血数百里,但无济于事,只能选择做秦始皇的子民,为其帝国伟业添砖加瓦。
今天,倘若中国天子命令他的无敌铁军,进入闽越平叛。
闽越国能抵抗吗?
骆郢在心里摇了摇头!
中国军队,近乎不可战胜!
闽越的抵抗,除了白白牺牲外,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更麻烦的是……
闽越境内,并非只有一他骆郢家是受到了汉朝册封的越王。
东海国那个汉朝的走狗就不说了,就是闽越国之中,也有许多部族首领,是有着汉朝天子册封的玺书。
一旦汉军打过来,这些家伙肯定会抢着当带路党。
“不!孤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骆郢在心里发誓:“闽越先王的宗庙,闽越的社稷,不能在孤手里断绝,孤一定要想办法,阻止那样可怕的事情发生!”
那怎么做才可以保全闽越呢?
骆郢的思维开始剧烈的活动起来。
“首先,要恭顺,要臣服,要与长安保持一致……”骆郢在心里想着。
这倒不难。
三越在理论上都是汉朝爸爸保护下的藩国。
先王无诸在位时,曾经深得长安赞许。
至今,闽越国中,汉化氛围非常浓厚,就是他骆郢的父王,也是以汉朝服临朝,上层贵族几乎都以学习汉文化为荣。
这样的决定,在闽越国内,并不会有人反对。
“其次,要极力的怂恿南越人反汉,让汉朝皇帝厌恶南越人,这样,我闽越就有了为汉朝效力的机会……”骆郢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这一条至关重要的关键。
在野外遇到熊怎么办?跑的比你的同伴快就行了!
骆郢虽然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但也大概明白这么个道理。
万一老虎要吃人了。
那就先给他找个猎杀的目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三十八节 无题
细柳营的内部,是一个极为宽广的深谷。
不,准确的说,应当是在无数万年以前,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而出的峡谷。
在深谷的另一端,渭河潺潺流过。
两千多年后的一九九四年,天朝曾经发掘了另外一个与细柳仓齐名的汉初仓储基地‘澄邑仓’的遗址。
当时发掘出来的‘澄邑仓’遗址,吓坏了无数考古学家。
仅仅是遗址部分,东西长约一千米,南北长约一千五百米。从中发掘出了无数精美的文物以及大量的汉代民用品,更发现了不止一个手工业作坊遗址,特别是在‘澄邑仓’北部,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汉代淘窑。
此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澄邑仓在渭南的蒲城,远离长安,其规模就如同一个城市一样了。
近在长安的细柳仓,就简直是一个完全军事化的要塞城市了。
走进细柳仓的内部,映入刘彻眼帘的,首先就是那整齐排列的军营。
汉军在细柳仓中驻扎了包括细柳营这支野战军在内的将近一万军人,另外还有大约千名少府各司曹的主管官员、技术官员以及上万工人居住于此。
整齐、干净的营房,密密麻麻,向着深谷深处延伸。
只是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刘彻发现,这细柳仓至少延绵两三公里。
不过,这不奇怪。
后世三国时期,曹魏士人如淳引用‘长安图’描述细柳仓的遗址说:细柳仓在渭北,近石缴。
三辅黄图描述说:在长安西,渭水北,石缴西,有细柳仓。
这些可能还不够形象。
那么,考古发现,足以证明细柳仓曾经的宏大。
西元一九八九年,陕西省考古队在咸阳区西部的两寺渡村发现了细柳仓遗址。超过八千平米!
但这还仅仅只是细柳仓的仓储部分遗址。
细柳营的军营驻地,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如今,刘彻站在这细柳营的军营内部,环视整个大营。颇有种发现历史的感觉。
刘彻走近军营,伸手在营墙上摸了摸。
汉代的军营常驻地,基本都是以砖石砌成。
细柳营也不例外。
“一个营房,住几位士卒?”刘彻没有进入军营内部查看,而是问着随同视察的都尉卫驰。
“回禀陛下。赖陛下仁德,关爱士卒,如今一间军营,住士卒十人……”卫驰立刻就笑着回答,对于当今天子,将军们可都是爱死了。
登基以来,就没短过半个钱的拨款。
特别是对于士卒的关照,可谓是体贴至极!
即位后立即就恩旨给士卒每日的伙食增加了一两米!
这可是一两米啊!
每人一个月下来就是两斤多,一年下来就是半石多!
汉室军队何止百万,相当于给军队增加了差不多千万钱的军费!
真正是大手笔!
而对于细柳营这样的王牌。那就更是无微不至了。
前不久,还有天使押送着整整数百石的豆油前来细柳营,给士卒们加餐。
据说以后,每月都会有百石以上的豆油补给。
细柳营跟大多数的汉室野战军一样,都是由军官们从自己的乡族子弟里挑选出来,手把手的教出来的。
同袍之情,自然很深厚。
当然,更主要的是,此时的军官们还没点亮:吃空额,喝兵血这个科技树。
大家推崇的是:岂曰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哪怕是郡兵之中,手足同袍之情,也是非常深厚。
古有吴起。为士卒吸脓,近有周亚夫,拿着自己的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