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年年讲,天天讲!
具体到怎么讲?
天朝是从学习太祖思想、太宗理论开始,以马列为皮,资本为骨,枪杆子在手,天下我有!
而汉室,稍微变动一下就可以了。
反正天朝没有时空管理局,跑不来西汉找刘彻要版权费。
更重要的是,在这西元前的时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传媒,基本上是统治阶级说什么,下面就信什么。
简直没有比这样的时代更适合天朝模式的了!
义纵不知道这些,自然是对这出题人非常好奇和欣赏。
因为,他的立场决定了他天然的会对一切加强中央权力的行为有天然好感。
他将这张试卷看完,拿起最后一张卷子。
与前两张相比,这张卷子的题目就很少了。
一共只有四题。
但难度却是骤然上升!
因为它们考的赫然全都是数学!
第一道题还算正常,保持的是前面那些题目一样的风格:送分。
它问的问题,是算术的基础之一:请试叙勾股定理!
经过去年的考举,还不懂去买本九章算术的家伙,就是笨蛋白痴了!
当然,这一题的分数也是很低的,只有五分。
第二题也还相对正常,问的是一个关于土地面积的问题,这种要计算土地面积的事情,在基层衙门,是很常见也最普通的文案工作,无论是收税还是清查财产,都需要丈量土地面积。
至于第三题一映入义纵眼帘,义纵就有些感觉好笑了。
这不就是去年考举的那道无人解答出来的算术题吗?
看样子,当今天子,确实是很看重算术!
不然,也不会干出这种炒冷饭的事情了!
至于最后一题,义纵看完之后,却是长久的沉默。
因为,这道题目与前两天天子的求问百官公卿的诏书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语气与用词,稍微做了些改动。
简而易之,这其实是一道政治策问。
根本不存在固定答案,给多少分,完全看阅卷官的个人观感。
但义纵沉默的原因,并不在此。
让他沉默的原因是,在这道题的旁边,有一行字,非常清楚而且明显的标注了这道题的分数:八分!
而之前的那两道算术题,一道是七分,一道是八分。
换句话说,这个关乎国策的策问,在当今天子心目中地位与那两道算术题是一样的!
“陛下这是在用最郑重的态度表明他对算术的看重!”义纵立刻就想到了关键所在。
只是……
算术,真有那么重要吗?
义纵有些不确信。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节 考举(3)
经过考场门口的检查后,公孙弘拿着自己的考牌,在一个考场的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属于他的考棚。
说是考棚,其实就是个临时搭建起来遮阳的茅草棚子。
棚子里用木板隔开,分成四个座位。
每个座位下都有一张草席,一张案几。
案几上面摆放着三支笔,一个砚台,以及几张白纸。
公孙弘拿着自己手上的考牌看了看,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公孙弘坐下没一会,一位魁梧的年轻人,也走进了考棚,拿着考牌,打量了一会,然后,就坐到公孙弘的前面。
公孙弘抬头看了对方一眼,赶紧低下头,不再去看对方。
“晦气!”公孙弘摇摇头。
他几乎都不需要去求证,只从这魁梧的年轻人的衣着打扮上,就知道,此人是墨家的学子——当世除了墨家的人外,没有人会赤着脚来参考!
公孙弘不知道的是,这次考举,为了防止出现舞弊等行为,汉室的官员,绞尽了脑汁。
将冤家对头们塞到一起,算是其中一项预防性措施。
本次考举在排座次时,是秉着尽量将那些有宿仇的士子安排在一起,以相互监督和震慑。
毕竟,假如两个同派士子坐在一起,那作弊的可能就会大大上升。
相反,假如两个死对头坐在一起,即使其中想作弊,恐怕也不敢了!
不过,本次考举的士子来源构成中,有将近八成的士子是儒法两派。
剩下的才是黄老、墨等其他学派。
墨家学子更是少的可怜,总共只有几十个报名者。
是以,公孙弘能分配到一个墨家弟子,还真是他的运气!
绝大多数的儒法弟子,都是分配一个政敌进行监视。
譬如,谷梁派的士子后面坐的基本是公羊派的人。韩非子的门徒前面是申不害的传人。
通过这样的分配方式,负责本次考举座次排位的官员认为,舞弊的可能性已经被降到最低了!
公孙弘坐好以后,大概过了一刻钟。一个四百石左右的官员,就带着几个衙役,巡视过来。
他走进考棚,对着公孙弘等人拱手,道:“本官乃是兰台尚书。奉天子诏命,为本考场巡查之一,诸位士子倘有任何身体不适或者卷面问题,都可以随意摇响设置在诸位案几左侧的铃铛,本官手下的吏员,会立刻前来询问!另外,按照圣天子诏命,本次考举,倘有士子发现他人舞弊,检举成功者。一律加五分,这五分,可以加到任意某轮考举的成绩之上!”
这尚书话音刚落,整个考棚,立刻就是嗡嗡嗡的议论了起来。
五分啊!
还是可以加到任何轮次的考举成绩上的分数!
无数人的眼睛都红了起来。
狠狠的盯着自己前面或者周围的人,甚至有人在心里无比希望,有人二货作弊,然后被自己抓到。
那尚书却不管这些,继续道:“还有半个时辰,考举就要开始了。现在,本官来宣布本次考举的一些规矩!”
这尚书面朝未央宫方向拱手,道:“圣天子诏命,本次考举禁止士子喧哗。交谈、吵闹乃至于斗殴,但有违反者,一律零分!另外,凡有作弊、未经许可走动者,除将剥夺考试资格外,还将交付廷尉衙门处置。尔等,可都听清楚了?”
“清楚了!”附近几个考棚中的数十个士子纷纷拱手道。
这尚书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来,继续道:“考举,为国抡才,诸君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社稷的支柱,因此,圣天子特地恩旨,为诸君准备了解暑的汤药以及绿豆粥,另外,在考场中,每五百步,都设有一个医馆,坐馆者,俱是太医官,倘有士子有任何不适,皆可在本官属下吏员陪同下,前往诊治!”
“圣天子洪恩,吾等铭感五内!”诸士子纷纷感动的鞠躬。
“好了,吾就不打扰诸君准备考举了!”这尚书负者手,带着手下离开。
他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尤其是,他马上将要去校场中原本的将军官邸去领受试卷,为发放给士子们做准备。
………………………………………………………………
而在长安城的士子们,摩拳擦掌的为自己的未来做着准备的时候。
一支庞大的异族队伍,正行走在萧关外的驰道上。
这支队伍中,有着超过三千人的骑兵。
这些骑兵,虽然全部换上了汉室的衣冠,穿上了长袍,衣襟右衽,但只从外表就能看出,这些人绝非中国人。
甚至其中有不少金发碧眼,浑身上下都长满了浓密毛发的奇异男子。
这支队伍,就是依照汉匈最新协议,护送着匈奴单于之女,被封为北海阏氏的夏胭脂前往长安的匈奴和亲队伍。
“阏氏,已经过了萧关了,再有一天,就将到达汉人的国都了!”一个侍女轻声的对坐在马车中的一个女子禀报着。
这女子身穿着大红的汉室传统嫁衣,头发盘起,做了个汉人女子最为喜欢的鬟,其上插着珠玉,她大概十六七岁,但却身材高挑,体态丰满,尤其是胸前的伟岸,比一般的中国妇女还要高耸饱满。
最重要的是,仅以面貌来看,她确实是个难得的美女!
夏胭脂抬起头,轻轻掀开车帘,车窗外,属于她的奴隶、牲畜以及亲卫,延绵数里之长,几百名汉朝的骑兵,策马在道路左右,即好奇又戒备的打量着这支和亲的送嫁队伍。
“汉朝的皇帝,是个怎样的男人?”夏胭脂不免在心中思考了起来。
对游牧民族的女子来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样的农耕民族思维,完全不存在。
草原上的女子,只会服从强者。
谁强,她们就听谁的!
自古以来,她们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生存下来的。
是以,夏胭脂对于嫁来汉朝这个陌生的国度并没什么抗拒心理。
相反,她还颇为期待。
汉朝的强大,她自然清楚,这一路上所见的汉朝都市,更是让夏胭脂在心中震撼无比——与汉朝的城市相比,匈奴的单于庭就好比一个破落杂乱的小山沟。
所以,夏胭脂心中,已经悄悄的对自己婚后的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一十一节 考举(4)
沿着北阙的台阶,刘彻一步步登上城楼。
值班的军官连忙迎上前来:“恭迎陛下!”说着就行了个新式军礼。
刘彻看了眼这位军官,心里头马上就闪过此人的资料:许进,清河郡人,未央宫北阙屯门校尉,曾经在云中郡服役,是故云中郡太守魏尚举荐的武将,假如不出意外,在长安服役两年后,他就将回转云中,至少担任一部都尉。
登基半年以来,刘彻到现在,已经将整个未央宫与长乐宫的宿卫部队,司马以上军官的个人资料以及性格与外貌,牢牢的记在心中。
各宫门卫戍部队与重要区域的巡逻卫队,每一个新来的士兵,刘彻不管怎么忙,都是亲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