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其他人则都是眼前一亮,商容不提邗沟还好,一提起邗沟,他们立刻就想起了,除了邗沟之外,还有大沟。
大沟是战国初期,魏国在大梁城附近修建的一条运河,主要用于灌溉以及军需物资的运输。
如今依然存在着,不过,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况。
原因很简单,当初,秦灭魏,秦将王翦就是引大沟水灌大梁城攻破的大梁,魏国由此灭亡。
到了汉代,开封附近的百姓觉得,这条运河不详,也就不怎么管它了。
然而,一旦国家决意修一条连通南北的运河。
那么,这条运河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
另外,当初,秦始皇征服吴越,在当地(主要是广陵附近)修建了一条运河,名为江南河。
这条运河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着连接南越与吴楚的灵渠,是不是也可以利用一二?
若未来,真的做到了,将南北的所有大小运河连通,长江大河以及其他支系的联系完全贯通。
这是天大的伟业啊!
所有参与者都可能名留青史,为万世瞩目!
尤其是那些法家出身的大臣们,现在已经激动的手舞足蹈,难以自抑了。
每一个法家官员心中都有着一颗伟大工程的梦。
从李悝开始,每一个法家官僚都痴迷于所有与伟大、庞大和奇迹的工程。
所以,他们建起了郑国渠,所以,他们建设了万里长城,所以,他们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
如今,一个更加伟大的工程出现在了他们眼前,人人都是如痴如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节 决策
对于少府和大农而言,任何超级工程,都是他们趋之若虞的政绩。
既然是政绩,那当然不存在反对意见。
甚至,在不少人眼里,天子的这个设想,已经上升到了关乎天下安危,国家稳定的地步。
必须修!
不修不是人!
要知道,当年,严熊主持龙首渠工程,如今,严熊已经是巨鹿郡郡守,有消息传闻,他很有可能在不久后调任河南郡为郡守。
而历来,河南郡郡守都是入朝的热门。
过去六十年,历任河南郡郡守有一半最终都成为了九卿。
剩下的,即使混的最惨的人,也在致仕前获得了封君的赏赐。
而主持昆明池的上林苑苑监司马安,也有传言说,他很可能在未来接任即将卸任少府卿的刘舍的职位。
至于褒斜道工程,虽然是两位国丈出资,但具体工作却是少府和大农在负责。
相关主持的官员,也全部都获得了升迁。
其中,甚至出现了从四百石迁跃到千石的奇迹!
这可是关中的千石实权官员啊!
外放的话,至少是郡尉的格局!
是以,在众人眼里,天子如今倡议的这个超级工程,简直就是一个自带升迁buff的工程。
能不能升官发财,赢娶贵妇美,走上人生巅峰,就看这一博了。
所以,很快群臣就取得了一致意见。
唯一的区别是先修那里?
关中出生的大臣,纷纷觉得,先修渭河运河,打通关中与大河,特别是雒阳的水上联系最为重要!
理由也很充足——自元德四年起,关中每年都需要从关东转输漕粮数百万石以满足长安和茂陵的需求(没办法,人口太多了!)
而为了从敖仓转运粮食入关,少府每年都需要花费一千万钱以上,就这还是因为运粮的民夫,统统都是战俘和奴隶,不要钱的缘故。
若可以修建起这条运河,那么,每年就可以节省数百万的支出,还可以将数千名免费劳动力放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去。
譬如说,九卿各衙门的官署是不是应该修的更漂亮一些?
要知道,如今茂陵的许多豪强建的宅院,那可是富丽堂皇,亮瞎人的狗眼啊!
而关东地区,尤其是梁、淮一带的官员,则觉得,淮泗破败已久,必须投入重资扶持啊!
就你们关中人是人,我们淮泗人不是人?
顶你个肺啊!
于是,毫无意外,这些渣渣立刻就因此而吵了起来。
让刘彻听的有些烦躁,干脆说道:“卿等不必再争执了,朕已经命归义单于去想办法解决工人之事,一旦解决,则两线同时施工!”
在这西元前的世界,最大的好处就是——完全不必去考虑其他民族/国家的死活。
甚至,在很多其他地方,许多统治者连自己的国民的死活也并不在乎。
旁的不说,刘彻就听说了,当年军臣西征,大夏人为了送走匈奴爸爸,直接拿着自己的国民和工匠以及女人,作为礼物送给了匈奴人。
据说,仅仅是工匠,就凑足了三千人之多!
所以,刘彻压根就不担心,夏义会没办法完成他交代下去的任务。
区区十来万奴隶,以幕南的人口数量来说,简直是轻松!
更何况,还有着北匈奴帮忙……
前不久,刘彻就接到了龙城的飞鸽传书,程郑婴和卓王孙的代表兴高采烈的报告他:有人向他们订购了一批数量庞大的军械。
包括上万张弓、数十万支箭矢,还有皮甲五千件、武器数千件。
这可真是超级合同啊!
自然,价格也是很感人的。
一张弓,就需要一个壮年男奴或者年轻女奴来交换……
整个合同,对方总共需要支付超过十万男女奴隶!
买家是谁,已经不用猜了。
除了在燕蓟之战,输掉了内裤,丢掉其大部分武器装备的北匈奴还能有谁?
毕竟,北匈奴正准备再次西征,但问题是——他们在燕蓟之战,不仅仅损失了大量青壮和精锐、牲畜。
更蒙受了重大装备损失,汉军仅仅是缴获的武器和甲胄,就堆积如山,至少有十几万件武器和数以万计的甲胄被汉军缴获。
而他们自己的产能有限的很,假如要靠他们自己凑,恐怕到死那一天也凑不齐。
没办法,只能找汉室交易喽。
而刘彻,其实也很头疼!
匈奴人的那些兵器,像是青铜铤啊角弓啊皮甲啊青铜盔啊什么的,汉室真是瞧不上眼!
少府的官员在监视了缴获的武器后,连回炉它们的想法也没有了。
这些渣渣武器,工艺低劣,材质感人,几乎毫无可取之处。
本来,少府都已经打算将这些东西,统统当成垃圾廉价处理,甩卖给南越、闽越,随便换点东西,或者干脆在长安按石拍卖,给商人去处理。
但被刘彻拦住了。
这些武器,汉军虽然看不上眼。
甚至可能连战国时期的列国军队也瞧不上眼。
但,匈奴人肯定会想要的。
现在,人家不就跑上门来寻求交易了吗?
所以,这个买卖算是皆大欢喜。
匈奴人买到了他们失去的军械,而汉室则处理掉了那些连回炉都没什么价值的东西,顺便发了一笔小财,解决掉了工程人口的缺口和单身汉们的老婆问题。
真可谓是双赢!
至于匈奴人一时半会去哪里找这么多优质人口?
那与汉室并没有什么干系。
也正是因为马上就要入账这么多廉价劳动力,刘彻才会去起开凿运河的念头!
“若每年都可以得到十万以上的劳动力,何愁大运河不成?”刘彻也是感慨万千。
发展到现在,汉室的各个阶层都已经习惯了使用廉价的夷狄奴工。
无论是在安东的屯垦团,还是在海上的捕鲸业,又或者是工坊、高炉之间,矿山与田地之中。
廉价、皮实的夷狄奴工,总是最优选项。
而广大单身汉,娶不起老婆的各种农民,也是喜迎天子送温暖,嘉以细君妻之。
这几年来,至少在关中和安东的屯垦团之中,刘彻成功的消灭了十八岁以上的单身汪。
娶不起老婆?没关系!去亭长那里报个备,就可以等着国家分配了……
还是异域女子,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大洋马呢!
娶回家里,生一群小子,还不是美滋滋?
唯一比较头疼的,大约就是娶老婆,得跟官府借钱。
一个夷狄细君,均价一万到两万钱不等,子息十一,每年都得还贷,还不起就得去工坊或者少府做工偿还。
但,娶老婆欠债,这算什么?
广大单身汪纷纷表示,就算再高十倍,哥也能接受!
而借此,民族融合悄无声息的发生着、进行着。
未来汉室,就算出现一个混血的九卿,或者黄须大将军,也并不奇怪。
不过,汉室的这种奴隶贸易,还是与后世西方玩的奴隶贸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安东那边,所有奴工都已经变成了‘派遣制度’。
内地虽然相对残忍、冷酷一些。
但,对于自己的财产和工具,在一般情况下,人民还是很爱惜的。
或许再过两三代,今天这些奴工,都可能成为自由民。
所以,刘彻留了个心眼。
同文同种的男性夷狄,可以同化的,则控制相对宽松,也享有一些基本权力和保护。
至于那些奇奇怪怪的家伙,想进入长城之内?
先切小jj……
这一次也不例外,而且,做这个事情的人,刘彻都选好了——归义单于夏义。
这样一来,日后也没有人能指责汉室!
做这种事情的王八蛋是匈奴人!
而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在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圣母会去怜悯夷狄奴工的悲惨遭遇。
现在,若是有人敢于质疑这个政策。
那么,那些因此受益的人群,必定会将对方喷个半身不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