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而且奴才还可以从贺赖等部族之中借来数千骑,如此足够血洗羌人和小月氏了!”
而这也正是且渠且雕难的目的。
他就是要借此,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河西。
并且借此机会,组成属于自己的万骑,以待将来。
但军臣却哪里知道这些?
他一听且渠且雕难的说法,顿时就笑了起来,赞道:“好奴才!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
至于且渠且雕难会不会因此坐大?
这就不在军臣的考虑之中了。
原因很简单,军臣依然有足够的自信,凭借自己手里的王庭本部和左贤王的本部万骑,镇压全世界。
只要不是面对汉朝的主力军团甚至是神骑,军臣有把握击败一切敌人和挑战者。
况且,现在的匈奴帝国,却确实需要新的打手。
这且渠且雕难这个奴才一直以来相当恭顺,他想要发展,想要壮大。
那就去发展壮大好了。
且渠且雕难闻言大喜,连忙磕头道:“奴才一定会为大单于将此事办妥!”
那河西走廊的崇山峻岭之中,潜藏和躲藏着数以万计的羌人!
这些羌人,地位卑下,比匈奴还愚昧,甚至许多还停留在更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
正因为如此,匈奴人一直无法剿灭他们。
因为,他们远比匈奴更难忍受苦难和艰苦的环境。
然而,且渠且雕难知道,他们更是他现在最好的扩充对象。
哪怕是将羌人和小月氏的残余男丁抓回来当奴隶,都可以让他的力量大增,更何况,这些人还是相对不错的战士!
……………………………………
本来想至少2万的,可惜,昨天晚上忽然起了风疹,全身都痒的难受,一晚上没睡,唉~
求月票支援~后面追的很急!
另外卫信弓重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节 调整(1)
长安城,未央宫。
刘彻的撵车缓缓驶入北阙的宫墙之中。
掀开车帘,望了望车外的风光。
刘彻也是叹了口气。
本来,正常来说,在石渠阁之后,他大约可以休假一个月——要等五月下旬,他才会返回长安,继续主持朝政,同时审议今年的考举题目。
但,一个秦朝遗民归来的事情,使得他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年度假期。
“去将丞相以及御史大夫还有九卿们都召集入宫……”刘彻对汲黯吩咐:“朕今日先与诸卿谈谈朕离开长安这些日子的天下政务……”
这是自然的,刘彻去了甘泉宫后,除了大事之外,其他一切小事,全部都交给了三公九卿来主持。
这既是刘彻对现行体制的信任,同时也是他想要推进和摸索汉朝版的内阁制度的努力尝试。
目前来看,这个体系运行很正常。
至少,通过绣衣卫的监控,刘彻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
不过,刘彻不像宋明的皇帝,只放权而不问责。
刘彻一直认为:朕给你权力,就是让你办事的,有权都办不好事情,朕要你何用?
所以,每次度假归来,他都会第一时间召集三公九卿,让他们报告这段时间推行的政策有什么成绩?
没有的成绩的,轻则训斥、罚俸,削减食邑,重则回家种田!
这也是老刘家的传统了。
打刘邦开始就是如此!
不过在刘彻手里变得更系统更细致也更精密。
汲黯闻言,拜道:“陛下回宫前,臣就已经通知了丞相及诸位明公,现下诸卿皆已在宣室殿待诏……”
“善!”刘彻不禁满意的点点头:“卿真朕肱骨也!”
汲黯这个尚书令,刘彻用的非常顺手,无论大小事务,汲黯都能及时的为刘彻办好。
不过……
刘彻看了看汲黯,问道:“爱卿可否想过出外为郡守?”
这也是刘彻一直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汲黯在未来,肯定不能一直做这个尚书令。
这不仅仅不利于他自己的发展和前途,其实对这个国家来说也很不利。
毕竟,他的位置太敏感,接触的东西也太多。
他若长期的霸占着尚书令的位置,即使刘彻信得过他,恐怕其他人也未必能信得过他了。
要知道,如今,尚书令虽然秩比也就是准两千石。
但是职权却是堪比三公,坊间人称‘小相’。
因为,尚书令几乎无所不管,无所不作。
对内,尚书令负责带领尚书郎们与三公九卿各衙署以及天下郡国对接,汇总一切奏疏和文书。
除了少数人的奏疏和拥有直奏权的人物的奏疏外,其他一切人的报告和奏疏都需要通过尚书令来传递给刘彻。
而刘彻每天所看的奏疏数量肯定是有限的。
这就意味着,汲黯其实可以决定,谁的奏疏可以立刻到刘彻面前,而谁的奏疏又会沉沦到兰台的文牍,甚至被埋进石渠阁的档案室,永无天日!
而对外,兰台的职责就更大了。
几乎所有外藩的奏请,都肯定要走兰台。
而且,兰台尚书们会针对藩国的现状,进行研究。
这就意味着,汲黯只要玩玩文字游戏,就很可能决定一个藩国甚至是诸侯国的未来。
汲黯闻言,连忙道:“一切唯陛下之命……”
他当然舍不得离开尚书令的位置。
在这个位置上,他不仅仅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开阔了视野,想清楚了许多过去无法理解的问题。
汲黯甚至觉得,他若在这个位置上呆个二十年、三十年,说不定可以成为类似老子、尹文子、慎子那样的顶级学霸。
但他同样清楚,现在的汉室,所有职位都有任期限制。
丞相周亚夫都据说要以身作则,提前致仕。
连劳苦功高的丞相也需要如此,何况他这个小虾米?
刘彻看着汲黯道:“河南郡守陈文明年就要致仕了,朕打算让卿去河南走一趟……”
河南是目前刘彻最关注的三个地区之一。
其他两个分别是安东与南阳。
南阳是中国最大的国营重工业基地,从今年开始,年产生铁恐怕要突破一百五十万斤之巨,同时还能出产精铁十万斤,粗钢约三万斤。
仅此一地的生铁产量,换算成后世的标准,就是至少三万吨。
已经达到了工业革命前夕英国的全年生铁产量的总和!
但,这样的产量,对于中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却是远远不够!
仅仅是军队,每年的生铁需求就是数十万斤!
而农业方面,起码数百万斤的生铁需求,则表明,南阳的重工业基地还远未成形!
而安东就更不用说了,哪里已经孕育着未来的中国式的资产阶级和殖民主义的萌芽。
但河南郡却是另外一个模板。
在没有开凿大运河的今天,河南郡的雒阳,就是天下南北交通网络的枢纽。
当年的商业氛围,自古就非常发达。
著名的成语‘债台高筑’,足以证明,此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一个商业化的地区。
而近年以来,随着安东的大开发和南阳的工业崛起,河南郡的环境也越发的复杂起来。
先前,刘彻曾经派遣郅都坐镇当地,勉勉强强,镇压住了当地的地主豪强和贵族士大夫。
但郅都一走,当地的地主豪强和士大夫力量就重新抬头了。
看看重民学派吧……
人家都明目张胆的喊出了‘风可进,雨可进,县道不能进’,要保护私人财产安全了。
这在中国,至少在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也注定是一个笑话。
所以,刘彻打算让汲黯过去,好好教育教育他们。
同时,也有着锻炼汲黯的意思。
毕竟,能在河南郡站稳脚跟,那就说明,可以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了。
你还别不信!
这确实是事实!
有汉以来,历任河南郡郡守,但凡只要做出政绩的,最终都进入长安,成为朝臣甚至是九卿了!
从这个方面来说,河南郡就是西汉的魔都。
干好了,迟早可以入常!
不过,当地也是有名的马蜂窝,一个不小心,就要惹上一身麻烦。
雒阳人民,自古就傲娇的很!
汲黯自然知道,河南是一块试金石。
而且是天下成色最高的试金石!
所以,他立刻拜道:“请陛下准臣自兰台之中挑选幕僚和主官……”
刘彻自然不无不可的点了点头。
………………………………………………
半个时辰后,刘彻在宣室殿之中,见到了自己的三公九卿。
群臣恭身见礼之后,各自落座。
而刘彻则跟往常一样,拿起了各位九卿大臣呈递上来的报告看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夏五月了。
距离冬小麦的收获之期已经临近,所以,少府、大农和丞相府的报告,都是有关保障冬小麦收获工作的事情。
在关中,这倒不需要费什么力气。
因为关中有着整个世界最发达的官僚系统。
譬如,尽管距离冬小麦收获还有一段时间,但少府和大农下辖的官仓,就已经全部做好了准备。
从军队抽调的兵丁也已经全部到位。
但在北方和关东,这个事情无疑就很考验汉室的组织协调能力了。
毕竟,除了收割、征税和入仓外,还得加紧督促和鼓励百姓,种植大豆等作物。
随着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样的事情,也渐渐成为汉室政府的年度主要工作。
刘彻将少府和大农以及丞相府的报告看完,然后嘱托道:“民以食为天,诸卿要加强对燕赵以及代上地区的冬小麦收割、入仓工作的准备!”
“诺!”群臣自然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