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不止是要拿下这河间地,恢复秦赵故土……”义纵对着几位心里面还有所疑虑的将官们说道:“更要击败匈奴,征服草原,不仅仅要征服草原,还要将草原化为诸夏……这不仅仅需要用马刀来解决问题,还需要用仁政,来收复人心!”
“我军乃是王师,乃是拯救草原诸部族于匈奴残暴统治之下的拯救者!”义纵对这些满脑子夷夏不两立思想的拥泵说道:“自古中国,新拓一土,带去的绝不是死亡、杀戮和流血,而是文明、秩序以及王道!”
“这是诸夏与夷狄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这些将官听着,都是沉默不语。
他们中有许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义纵的做法。
过去七天,义纵对待那些归降的匈奴人,好的有些过分了。
旁的不说,车骑将军甚至将本来属于汉军的一些补给物资,譬如宝贵的防冻油以及药材,都赐给了一些匈奴妇孺。
他甚至还命令汉军的随军军医,救治那些匈奴伤兵。
将许多宝贵的救命药材,用了那些连彘狗都不如的夷狄身上。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认为车骑将军大抵是脑子糊涂了。
什么文明?秩序?
马刀之下,不服从者杀光就是了!
从前,匈奴入侵汉地,可从不会跟汉家百姓客气,更不会讲什么仁义道德!
但,义纵是车骑将军,还是天子的外戚,皇长子的舅舅。
众人根本不可能反驳。
义纵看着这些人的神色,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也是当今陛下用力过猛的结果。
这些年来,当今天子不断煽动和鼓动公羊派和法家,宣扬大复仇理念。
结果就是,军队里的诸夏民族主义思想如同烈火烹油一般沸腾。
哪怕本身不是诸夏民族主义者,只要进入军队这个大熔炉,也会被同化。
不同化的,就会被排挤,被打压,被挤得毫无生存空间。
在很多时候,这都是有益的。
但,在汉家逐渐兴盛,并且即将君临天下时,这却会造成一些障碍。
不过,好在诸夏民族,自古都有着足够的包容心和同情心。
这是文明的体现。
义纵就知道,虽然眼前,这些军官看上去一个个都很不满意自己善待匈奴战俘的决定。
但是,在私底下,这些将官也没有故意的去苛责和虐待战俘。
甚至还有人,曾经将自己的笑容和善意,留给了那些匈奴的妇孺。
这是诸夏的先王和先民们,早就已经注入诸夏民族子孙骨髓深处的基因。
义纵曾经当过绿林好汉,他最是清楚这一点。
连盗贼都讲究‘盗亦有道’的诸夏民族,再激进,也激进不到哪里去。
这是诸夏民族本身的思想和文明所导致的必然。
当初,襄公复九世之仇,也不过是灭亡纪国社稷,但对纪国百姓和大臣贵族,也是秋毫无犯。
秦楚百年仇怨,项羽入咸阳,也只是火烧阿房宫,也没有搞什么咸阳三日,雍县七屠。
即使如此,也导致了项羽为秦人所恨,最终导致了亥下悲歌。
哪怕是韩信受胯下之辱,也没有在功成名就后对那个当年侮辱他的游侠打击报复。
所以,义纵也只是笑笑,道:“诸君,这也是陛下的意思,我军乃王师,王师收复故土,拯救被匈奴暴政蹂躏和盘剥的诸族,自当以王道行之!”
“当然……”义纵严肃的道:“倘若夷狄之辈冥顽不灵,负隅顽抗,不接受王化,也不肯接受陛下的雨露恩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吾等自可代天行道!”
所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汉家又不是小受,更不是圣母。
被人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伸上去。
那不是王道,而是畜生道。
自古以来,诸夏的扩张,从来都不是用单一手段进行扩张。
太公望治齐,不仅仅用王道,更用霸道。
愿受中国文字、制度、礼仪者,自然是诸夏,不愿意的,自然是敌人!
自古以来,诸夏对于自己的敌人,从来不惮于施展雷霆手段。
不然,当年,原本生活在齐鲁的濊人,怎么会夹着尾巴,逃去了安东的寒苦之地?
诸将听着义纵的话,都是若有所思。
有些聪明人甚至已经听出了猫腻。
王师出塞,自然不止是要收复故土。
更要将战火烧到匈奴的腹心和老巢去。
在这个过程之中,汉家虽然不惧匈奴和他的仆从们。
但是,假如能分化瓦解匈奴的联盟,这自然是最好不过。
而且,在未来,汉家还将面临如何统治这数万里草原的难题。
有见识的将官,自然清楚,自古以来,草原无常主。
一个霸主衰落了,另外一个就会在旧霸主的尸骸上重生。
中国不可能将自己的力量,无休止的用在草原之上。
所以,针对匈奴,不仅仅要用军事解决,更需要政治手段来安抚来怀柔。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不能让草原上的人认为‘汉朝人是来灭亡引弓之民的’。
草原诸族一旦产生了这样的认知。
那么,汉家要付出多少牺牲才能消灭反抗?
这个代价不是现在的汉家能承担得了的。
况且……
许多人想到了忠勇军,想到了楼烦军。
“或许,忠勇军模式和楼烦军模式的不同,都是陛下在实验?”有人在心里想着。
而经过此次谈话后,汉军高层终于统一的认识。
一天后,义纵率领的汉军主力,穿越了宜梁前方的一个巨大的湖泊群。
这个湖泊群,在匈奴语言里,被称为‘乌海’。
大抵是因为这个巨大的湖泊群的湖水,有些时候会变黑的缘故。
所以匈奴人认为此地被诅咒了,很少有牧民愿意来此放牧。
所以,常年人迹罕至。
但是,此地丰沛的水草和富饶的土地,却给汉军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地图上标识此地!”就连义纵也忍不住下令:“等到班师回朝,吾定要向陛下申请,将此地划归给我羽林卫,作为屯垦地之地!此地至少可以开垦十万亩土地,还可以建立一个年养上万战马的马场!”
众人听了,都是纷纷点头赞许。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零八节 高阙会战(1)
**
********
穿越名为‘乌海’的湖泊群后,滔滔北河,就已经近在眼前。
在事实上,‘乌海’与北河是孪生姊妹。
乌海是北河泛滥时的产物,在某些时候,北河会与乌海贯通,形成一个巨大的泽国。
沿着北河向上溯源一百里,鸿鹄塞就出现在了汉军的眼前。
鸿鹄塞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景,只剩下了一片残垣断壁。
匈奴人不懂得维护要塞,只是简单的维持着它的存在。
而不久前,汉匈的争夺,彻底让这个赵武灵王的遗迹,化为废墟。
望着这个曾经宏伟的塞城,义纵有些沉吟。
自出塞以来,义纵看到了许多秦赵的故城今天的凄凉模样。
九原城,只剩下了两面低矮的土墙。
稒阳城,彻底的消失不见,只留下了几片散落在草丛中的瓦片。
现在,就连鸿鹄塞,也成为了废墟。
那么高阙城呢?
曾经被秦人精心维护,视为秦长城的支点的高阙城,又将是一个怎样的面目?
还有,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雄城,不过七八十年,就沦为为废墟。
就像殷商的朝歌,宗周的镐京,被青草覆盖,为黄土掩埋。
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朽的事物吗?
这让义纵有些感慨,也有些害怕。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视为仇敌的周阳由。
当年,他活着,就是为了向周阳由复仇。
可现在,周阳由恐怕已经连骨头都朽烂了。
英雄豪杰,不世之功,万丈坚城,不朽霸业,最终都随时间而消散。
义纵害怕,千百年后,人们会忘记他和他今天的事业。
就像义纵崇拜的那位燕国大将秦开一般。
“或许,我该向陛下建议,将来在这河间之地,建立一个纪念性质的建筑,永远纪念那些长眠于此的英雄……”义纵闪动着双眸:“就如同在仁川港矗立的楼船雕像群……”
这样的建议,在马邑之战后,就曾经被人提起。
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只是提议,甚至无法进入朝议。
但,此番拿下高阙后,义纵相信,再无人敢阻拦相关提议了。
谁阻拦,谁就是在与天下人为敌。
义纵统帅的大军抵达,鸿鹄塞中,留守的程不识部骑兵立刻出迎。
“末将见过车骑将军!”留守鸿鹄塞的是一位汉军的骑司马,他来到义纵面前,行了个军礼,报告道:“程将军请末将转告将军:高阙城,已经不足为患,请将军做好在高阙城破后,追杀匈奴残敌的准备!”
义纵点点头,他已经知道,在河对面,汉军正在建造一种可怕的攻城武器。
按照墨家的说法,在那种武器面前,连函谷关都将不堪一击。
至于高阙?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武器,但墨家从不撒谎,更不会有人敢在这种大事上面撒谎欺骗。
所以,高阙必然陷落。
而汉军,尤其是义纵所部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在高阙城破后,尽可能的将匈奴人留在高阙附近。
这也是天子下达的本次高阙会战的战略任务——汉军的战略,不仅仅只是要攻陷高阙,重夺秦赵故地。
更是要尽可能的通过高阙会战,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河阴之战,只是重创了匈奴两个万骑,歼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