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若是说出为子孙计一类的话更是不合时宜。
不过子婴对此也早有思量,当即回到:“臣之所请,并非田宅也。
婴之封地饶阳,远之咸阳,且事务繁杂不甚其扰,臣请王上派遣吏员代为照看一二。”
第136章 伐楚之策
既然无法从钱财的角度减弱秦王对自己的怀疑,子婴只得从另一个方面去让秦王认为自己对于权势没有多大的欲望。
饶阳封地便是极为合适的一个凭借,连区区一个城池的事务都不愿搭理,那么则更加不会有什么谋逆之心了。
饶阳距离咸阳几千里远,又地处边疆,虽然是子婴的封地,然而以后恐怕没多少机会回去,子婴本就对封地的治理权限不太在意。
果不其然,子婴说完赵政立马笑着答到:“婴儿尽管放心,孤会派遣得力之士打理饶阳农桑,租赋之益只增不减!”
赵政的话,也算是表了态,虽然饶阳城今后相当于收归国有,只不过名义上仍然是子婴的封地,然而饶阳的租赋,仍然全部是子婴的,哪怕灾荒之年收不齐,不足之处也会由国家补足。
“臣谢王上隆恩!”子婴赶忙行礼作出一副欢喜的表情回道。
好在子婴之后,其余的将领并没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这一顿践行宴也得以正常进行下去。
饮宴之后,王翦同子婴便率领着倾国之兵向着楚国而去。
方至函谷关王翦便派人延请子婴前去商议攻楚事宜。
到了王翦的军帐之中,方一坐定王翦便出声询问道:“长安君以为,我军破楚当如何为之?”
“大将军想必早有破楚良策,又何须子婴班门弄斧。”子婴笑着回答道。
从秦王任命王翦为攻楚大将军,至今已经半年多的时间,看王翦老神自在的神情,说他对攻楚一事没有考虑,子婴绝对不信。
“不过有一些粗浅的想法罢了,长安君聪慧绝伦,故而王翦也想听一下君上对于破楚有何高见!”王翦继续说道。
子婴虽然年幼,然而破赵、攻燕都有赖于子婴的计谋,故而王翦虽然对攻楚已经有了全盘的考虑,还是专程将子婴请来询问他的意见。
王翦这一问,子婴也不好藏拙,若说攻楚之策最直接干脆的方案便是年前李信攻楚之时的策略,南下平舆之后,直接攻破楚国国都寿春,只不过具体操作上不同的将领有着不同的想法罢了。
顿了一顿,子婴脑海中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后慢慢说道:“婴认为,攻楚当行三步之策。”
“长安君请讲。”
子婴略一清喉咙,娓娓说道:“其一泰山压顶,合六十万众以泰山压顶之势,收复郢陈故地,并南取平舆。
其二守株待兔,攻破平舆之后,我军可据此而守之,静待楚军楚军汇集。
其三毕其功于一役,待得楚之精锐汇集,时机成熟我军可一举而歼之,如此大事可定。”
子婴的建议看似难以理解实则乃是子婴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
楚地幅员辽阔,占据了整个东南。而且由于楚国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境内其中有着许多自治权限较大的地区和部落存在。
如果不能一战而击溃楚国全部的全部精锐,导致秦军不得不逐个攻击楚国实力尚存的各个地域的话,攻灭楚国的难度和时间都将直线上升。
故而最好的方法便是让楚国尽量把各地的军队集中起来,一战而灭之,如此楚国虽大,然易取耳。
所以子婴的意见,一开始便是向楚国展露实力,以全部六十万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收复故土,拿下平舆,并作出随时有可能南下寿春之态,给楚王制造压力。
面对秦国的倾国之兵,楚国如果想保住寿春,此时能做的便只有从全国各地调集所有能够征调的军队,到前线与秦军决战。
而这也正是子婴所希望看到的,故而在子婴的意见中,秦军此时应给楚军充足的时间去集结兵力。
至于届时如何攻破楚军,则是另外的策略了。
ps:实在不好意思,心影这两天感冒了,今晚实在是头疼的厉害,一直没有存稿只能是写多少发多少,不足的明天一定补上,万望各位见谅。
第137章 兵下平舆
子婴说完,王翦立马便瞪圆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子婴。虽然子婴说的简单,没有过多解释,然而沙场一生的王翦自然能明白子婴的意图。
子婴的这一番计策,竟然和自己这一段时间以来绞尽脑汁方才想出的破楚之策别无二致。
而且看子婴的语调说辞,先前并没有腹稿,完完全全是一边想一边说,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能想出个大概,实在是让王翦大为惊叹。
“长安君之智,近乎于妖,王翦佩服!”顿了好一会,王翦方才回过神来向着子婴由衷地说道。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如此计策,王翦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大将军过奖了,子婴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子婴谦道,自己不过是根据历史上王翦攻楚之时的做法,反推了一下王翦的此举的缘由而已,顶多算是一个事后诸葛亮罢了。
攻楚的大致方略有了,剩下的不过就是一些细枝末节之事,两人略一讨论也就是了。
子婴刚出王翦的军帐便遇到了此役的副将蒙武,显然他也是来求见王翦的。
若说这蒙武,可谓是世代为将,蒙武的父亲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代秦王,期间多次领军出征,战功累累。
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如今赵政横扫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他的儿子便是有“忠信”之称的蒙恬、蒙毅兄弟,一个威震匈奴十余载,一个更是朝堂上的股肱大臣。
对于蒙氏一族对秦国的忠贞,子婴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极为的敬佩。
“见过饶阳君!”迎面看见子婴,蒙武虽然年龄远长于子婴,然而在身份上依然有所差距,故而赶忙先向子婴见礼。
子婴当即便回礼道:“蒙将军多礼了,蒙氏一族自蒙骜老将军起世代为国,子婴当是钦佩无比!”
“职之所在耳,秦国以国士待吾族,蒙氏一族当以死而报之!”蒙武继续说道:“长安君难道亦是来劝诫王翦老将军的?”
蒙武这么一提,子婴倒是纳了闷了,这还没出秦国呢,王翦也没做什么轻敌冒进之举,有何需要劝诫的。
“劝诫王老将军?”子婴疑问道。
蒙武见此,心道应是子婴尚且不知王翦的一些做法,正好拉上子婴一同劝诫一下,以免王翦的举动惹得秦王不喜。
当即叹了一口气言道:“长安君有所不知,大将军不但在践行之时当面向王上讨要良田美宅,这行军还不到楚国,大将军已经又派遣了数批信使,向王上讨要田宅,如此举动我等属下皆为将军忧之。
借伐楚一事要挟王上,索取良田美宅,我等唯恐大将军惹怒王上,故而相劝。”
子婴一听,这才明白了蒙武要来劝诫什么。嘴角不禁莞尔一笑,心道:“果然王翦是用的这一方法来,规避秦王的猜疑。”
当下便对蒙武言道:“如果将军求见大将军只为此事的话,那就不必去了。”
“长安君的意思是?”蒙武有些不解的问道。
“想必王上见到大将军求取田宅的信使,应是十分宽慰。”
子婴这句话更是让蒙武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只得把目光继续看向子婴。
“一个贪财好物的大将军,总好过一个野心勃勃的大将军。”子婴笑着说道,说罢便告辞离去,留下默然立在原地的蒙武自己。
而这一切也被军帐内的王翦看在眼中,听在耳里。
“长安君之智,实属妖孽!”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少年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洞察世故。
秦军短暂的休整之后,便继续向楚国进军。
秦军六十万大军扑下,楚国驻守郢陈等地的守军自然不能抵抗,没多少时日便重新回到了秦国的疆域之中。
唯一可惜的是秦王恨之入骨的昌平君熊启,早先一步逃出了郢陈故而此役未能竟其全功。
在攻下了郢陈之后秦军继续南下,取平舆地,然后便全部集结在平舆之南构筑防线,作出一副随时都有可能进攻的态势。
……
前线战报传来,此时的楚都寿春,立时乱作了一团,许多官宦之家当时便顾不上家业,举家逃离寿春。
平舆距离寿春实在是太近了,一旦秦军南下能够稍微阻挡下秦军的唯有一条淮水而已。
整整六十万大军,就像是悬在寿春头上的一把刀,一旦落下,寿春危矣。
如此近的距离,让这些人实在是没有安全感。
楚王负刍,当年便是靠暴力诛杀其弟楚哀王,这才登上的王位,自然也是一果决之君,再加上国内亦有项燕等名臣辅佐。
消息一传来,便立即在寿春城内派人安抚民众,并把逃出寿春贵族的田宅全部罚没。
随着秦军的按兵不动,寿春很快便重新平静了下来,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然而楚王宫中,楚王负刍面对秦国的大军压境却是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
“项卿,秦军突然按兵不动,不知有何阴谋?”得到秦军在平舆修筑工事的消息之后,楚王负刍焦急不安的向项燕询问到。
六十万军南下,其目的必然不会是同往常一样小打小闹,而是打了一战而灭楚的想法。
若是王翦的六十万大军直接扑下来,以寿春以北如今的防御,楚国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然而秦军却迟迟没有南下。
观之楚国大将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