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因为秦舞阳先是在咸阳宫因为胆怯露出了马脚,恐惧之下在荆轲与秦王相博只时也未能相帮,这才导致刺秦一事功败垂成。
此时的太子丹,比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到哪里去。
说到这个太子丹,也是一悲催的主。虽然贵为燕国太子,如今更是深受燕王喜所宠信大权在握,然而他的前半生不可不谓之凄苦。
太子丹和秦王年龄相仿,二人年幼之时赵国虎威仍在,两人同时在赵国作质子,在邯郸之时共同的境遇让现今的秦王赵政和太子丹极为交好。
而后赵国衰落,秦国崛起,太子丹又被送到秦国做人质,虽然同样是做人质,然而此时秦王已经登基,太子丹本以为凭借着年少之时的情谊自己在秦国会过得比较舒适。
然而,太子丹在秦国的生活,比在赵国是更加不堪,甚至连行动的自由也没有,由此对秦王也是越加的怨恨。
直到前几年方才瞅准机会逃离秦国,回到了燕国。
然而此时秦国的一家独大之势已经不可避免。燕国弱小,太子丹想要报复秦王赵政的想法无异于水中花镜中月。
这两年韩赵接连为秦所灭,秦国陈兵边境,太子丹更是感觉如坐针毡,生怕那天秦国大军便打了过来。
“鞠师,您所谋划之事如何?”寝宫内,太子丹正着急的在大堂内背着手走来走去,从眼角的余光里猛然看见一人走了过来,快步冲了上去,握住这人的臂膀急切地问道。
这人正是太子丹的老师,鞠武。
作为太子丹最为信任之人,深知太子丹所忧虑之事的鞠武为太子丹献上了与魏结盟、联络齐楚代,献上粮食美女交好单于,共抗秦国的方案。
并为太子丹受以重托,负责联络各国事项。
“太子,诸国已联络妥当,一月后魏国上卿徒庆,楚国大司马景常,齐国安平君田震,代相赵名,将同往蓟城共商抗秦大事!至于北地单于些许美人布帛粮食足可无忧。”虽然太子丹急的心急火燎,鞠武依然不急不慢的说道。
太子丹听完双手一击,兴奋地说道:“如此甚好!有劳太傅了。”
“武,职责所在,尽职而已!”
韩赵两国接连覆灭,不止燕国,现存的几大国都感到了一定的危机。
秦国国土目前已经挺进中原,燕、魏、楚、齐四国都已与秦国国土相交,所有的国家都已经在秦国兵锋的威胁之下。
故而鞠武派人一提议,立马得到了各国的热烈响应,纷纷派除了可谓是阵容豪华的联盟使节。
“不过太傅之计,旷日弥久,诸国盟誓非须臾可达成。如今秦国屯兵燕郊,恐生变故。”太子丹继续说道:“吾有一速成之策,如有变乱,欲与先生之计共行之。”
“太子有何良策?”
“吾欲效曹沫齐桓之举,择一勇士入秦刺之,如若成秦国必乱,诸国之地可尽反,鞠师可有人选?”
太子丹说完,鞠武久久没有言语,他在思考太子丹计策的可行性。
自己所提出的各国合纵联盟之策,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哪怕之前六国具存之时,也不过堪与秦国相抗,现如今哪怕联盟事成,恐怕也只有防守之力而无反击之能。
就像太子所言,万一联盟之前情况有变,燕国必须要有另一套对策应对。
硬碰硬燕国绝对不是秦国的对手,便只能从其他的方面着手,这么一来太子的建议未尝不可作为后备之策,一并准备。
想到这里鞠武沉声言道:“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太子丹闻言大喜,问道。
“敬诺。”
终于回来了,前几日出差在外写的有些零散,而且少。对不住各位了,这几天少的字数心影一定补上。
多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第99章 国家大事
鞠武的动作不可谓不快,从太子寝宫出来之后当晚立即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田光的隐居之所。
燕国太傅鞠武,可以说是田光在朝中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来到田光庄园自有专人引导。
“你这老儿,国事繁忙怎么会有空闲来我这里?”二人虽然相熟,但田光也知晓鞠武公务繁忙,一般无事不会到自己这里来。
鞠武也不拖拉,当即将来意言明:“这次前来可不是为私事,而是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莫妄推辞!”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田光一生行侠仗义为的便是如此。
听闻太子丹欲与之相商国事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太子有召,田光敬奉教,不知太子有何事教吾?”
“明日先生随我进宫,便可自知。”鞠武言道。
第二日一大早,田光便随着鞠武来到了太子丹的居处。
太子丹对于鞠武可以说是无比的信任,按鞠武的性格如果田光不堪胜任,那么他绝对不会推荐给自己。既然鞠武向自己推荐这个田光,那么说明至少在鞠武心中,田光绝对有能力完成这件事。
太子丹虽然在性格上有些偏执,然而对于名士绝对是恭恭敬敬。
一大早太子丹便早早的在自己宫前等待着田光的到来,田光到了之后毕恭毕敬的弯着腰,倒退而行为田光引路,一直到田光进了正堂。
而后亲手为田光拂净座位上的尘土,方才请田光上座。
太子丹一系列的举动,自然是令田光感动莫名。
“太子如此盛情,田光受之有愧,不知太子有何吩咐,吾必竭死而为!”田光郑重的说道。
“不敢瞒先生,以如今之势燕秦必不两立,然我燕国疲弱,难以正应其锋,孤欲请先生入秦,行刺秦王为我燕国求得一线生机!”太子丹向着田光长揖道。
太子丹说完,田光有些面露难色。
“还请先生助我!”太子丹继续言道:“先生之后孤愿以上卿待之。”
毕竟这事如果应下来,无论成功与否,田光恐怕都是有去无回,太子丹以为田光乃是担忧自己的生死和子嗣的延续。
不曾想太子丹说完,田光立马便变了颜色:“太子言重,田光绝非贪生怕死之人,至于儿孙自有生计。
太子可曾听闻,骐骥壮年之时,可一日千里,绝尘寰。而至暮年,驽马亦不及也。
今太子闻光盛年之事,却未知光已年衰精消矣,故而不敢应承太子,唯恐耽误国事!”
“难道是天要亡我燕国。”太子丹听罢仰身长叹,一脸沮丧的言道:“闻听先生交游天下,不知可有智勇之士如先生少壮之时,可代为先生使秦者乎?”
略微一顿田光继续说道:“光前来之时听闻,太子有壮士二十余,皆豪勇之士,光虽老迈然颇有几分相人之明,可谓太子视之。”
田光这话倒是不假,正所谓人老成精,田光这一辈子见过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一般人在他眼前走上几个回合,便可以将他的性格揣测个差不离。
太子丹显然也听鞠武提起过田光颇有识人之明,否则在田光以老迈为由拒绝刺秦之后,也不会让田光提议其他人选。
太子丹所养的的这二十名门客,皆是四下访得的奇人异士,平日里待遇甚厚,虽然勇武但是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往事,太子丹贸然间也不敢重用,田光愿意代为相之,那便再好不过了。
说不得自己的门客里便有可用之人!
二十多人太子丹也不好意思一一让田光相面。便只将门客之中最受自己重视的三人夏扶、宋意、秦舞阳召到了殿上。
三人来到殿上之后田光先是问了下三人的姓名,而后围着三人行走数圈。
“竖子狂徒!”突然间田光对着三人叫骂了起来,一口一句“竖子”,忽而又骂道三人胆小怕事,可以说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如若不是在太子丹府上,而田光看上去不过是一个弱不禁风的老者,三人早就忍不住怒火上去揍他一顿了。
骂着骂着田光突然又停了下来,转身面向太子丹施礼说道:“臣窃观太子客,无一可用之人。夏扶血勇之人。一怒则面红耳赤;宋意脉勇之人,怒时面色铁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色泛白。怒形于面,易使人觉之,难以成事?光虽不济,然可向太子荐之二人,可以当之大任!”
“还请先生教之!”太子丹赶忙问道。
“光相识有卫人荆卿者,乃神勇之人也,其喜怒不形于色,胜此三人。另有赵人李均,乃墨家门徒,机关纵横之术不亚于吾,且此二人皆与秦国有破国亡家之仇,可堪大任!”田光凝重的说道。
不出子婴所料,田光果然向太子丹推荐了他和荆轲二人。
太子丹闻言大喜:“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李卿,可乎?”
“敬诺。”
说罢太子丹便亲自送田光出了宫门,并拍自己的宫中内侍为田光赶马。
田光临上车之际,太子丹附到田光耳边小声言道:“近日丹与先生所言,皆国之大事,还望先生勿与他人言之。”
田光听罢意味深长的笑着应了下来。
回到了自己的庄园,田光便着人将子婴和荆轲请了过来。
“吾知卿二人皆负血海深仇,今有一计可报之,不知卿可愿否?”二人刚到,田光当即开门见山的提到。
“吾无日无夜不记此血海深仇,每每忆起切之入骨,如可报此仇,何不愿耳。”荆轲当即回到,子婴亦是如此附和。
“今太子丹欲谋燕秦之事,然不知吾已老迈不堪,欲将大事付于老朽,故吾将二卿荐于殿下,如欲报大仇,可往之一见。”田光回道。
荆轲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他浪迹蓟城数年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够结交权贵,借以报移国亡家之仇。
听田光的意思,他已经向太子丹推荐了自己,自然是无比的兴奋。
“多谢先生举荐,荆轲/子婴这便前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