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便抱着昏迷不醒的摩撒,走出了大帐。
西丁一走,摩尔丁长长的吸了一口气,默默地攥紧了拳头,陡然间气势突变,仿佛突然换了一个人一样。
“头曼,你想拿我摩尔丁首先下刀,吾虽然战不胜你,也定然要将你的爪牙咯断。”
在摩尔丁看来,头曼定然是准备对一些不为于王族所属的大部落下手了,而他摩尔丁则是头曼选择的第一个对象。
第341章 左谷蠡王的反应
既然头曼已经开始动手,那接下来的手段定然是接连不断地,与其默默的被头曼一点点的削弱,最终死无葬身之地,还不如轰轰烈烈的与之战上一场。
他摩尔丁这几年一直本本分分的,看来许多人已经忘记了,在头曼一统草原之前,他摩尔丁在整个草原上可是有着“血狼”的称呼。
被人逼到了这个份上,而不反击可不是狼的信条!
……
虽然传来了左谷蠡王王庭被秦军全灭的消息,然而匈奴每天例行的“攻城运动”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依然是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一排排的匈奴勇士扛着冒顿发明的简易版云梯,去游荡一番。
虽然根本没什么效果。
然而就在匈奴今日的例行攻城进行完了,秦军开始打扫城头之时,却发现了一些异常。
由于防守战对箭矢的消耗量比较大,匈奴人射上墙头损伤不大可以继续使用的箭矢,都会被专门收集起来重复利用。
然而这一次他们却在一些箭矢上发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
由于军士们并不通晓匈奴语言,便把这一现象层层上报,一直撑呈到了蒙恬的案头上。
“你可识得这箭杆上的文字?"
冒顿出声询问道。
站在他面前的是随军匈奴向导之一,与匈奴人打交道多年的他对匈奴人的文字自然是极为熟悉。
这向导取过几支箭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颇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回将军,这些箭杆上的匈奴文字都是一样的,言之,今夜月上中天之时,他会举部攻打头曼单于所属,希望我们能够出兵相助。”
听完想到的话语,蒙恬、李信、辛胜三位在座的秦军将领,互相看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一些疑惑。
“这里面没有说明他的身份和缘由吗?”蒙恬出声询问道。
这向导摇了摇头说道:“没有,这些箭杆上除了这些内容,其余的一概没有提及。”
“好了你退下吧。”蒙恬挥手让向导退下之后说道:“两位将军认为这消息的可信度有多少?”
辛胜和李信对视了一眼之后会心一笑说道:“将军早就知道,又何必在问我二人。”
说完三人同时哈哈一笑,笑的极为爽朗。
当下便安排秦军立即开始备战。
若是在中原,几个人还会思索一番这里面会不会有诈,然而不是他们看不起匈奴人,而是匈奴人的智商实在不在线上。
若是匈奴什么时候都能够想出这等计谋了,这就九原城守的早就不这么轻松了。
而且到底是不是真的叛乱,几个人还是分的清楚的,到时候先观察一番,确定了之后秦军再出去捡便宜就是了。
……
是夜,大部分的匈奴人早已经进入了梦乡,唯有一队队的巡逻卫士走过的声音在营地里想起。
然而与大多数的匈奴营地不同的是,左谷蠡王的驻扎地却是略显喧嚣,不过由于匈奴扎营是按照部落在不同的方位驻扎的,左谷蠡王营地的喧嚣,暂时并没有被其余的部落注意到。
左谷蠡王在匈奴诸王中位列第二,是仅次于左贤王的上王,麾下足有两万五千人马。
然而在今晚,这两万五千人却仿佛一股暗流一般的跨上了战马,向着头曼王庭直属军队的驻地杀去。
以摩尔丁的脑袋根本没有掩饰的打算,两万多人骑着战马一路呼和着复仇一类的话语,便情绪激愤的向着单于本部杀去。
没错,摩尔丁和麾下所说的是,自己部落留守的所有老弱妇孺他们的家人都被单于趁他们不在的时机派人害死了。
所以现在的这支军队完完全全是一只燃烧着复仇火焰的大军。
摩尔丁如此没有丝毫掩饰的举动,很快便引起了其余部落和头曼本部的注意,摸不着头脑的头曼单于立即派自己麾下的僮仆都尉前往训斥。
然而头曼派去的僮仆都尉面对一心准备和头曼磕个头破血流的摩尔丁,话都没说完就被斩于马下。
看摩尔丁一副要过来拼命的样子,头曼无奈也只能连夜召集军队准备迎战左谷蠡王部。
同时头曼立即给其余诸王下达了左谷蠡王叛乱,立即率军相助的命令。
一时间整个匈奴驻地颇有一种人仰马翻的感觉。
虽然接到单于的命令,各大部落的族主都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然而头曼终究不会拿这等事情开玩笑。
等他们召集好人马,赶到之时左谷蠡王部落和头曼本部早已经战在了一起。
“看这样子,好像是真的。”
说话的是李信,九原城墙上,一晚上没睡一直注意着匈奴各个部落动静的蒙恬、李信、辛胜三人,看到匈奴部落的动静,果然是发生了叛乱。
都乱成这样了,自然不可能造假,别说匈奴这等未开化的民族,就是他们三人碰到这样的情况,假的也成真的了,乱到这个程度已经根本没法有效控制了。
“传令,留一万人守城,其余三军齐动!”
蒙恬下令道。
已经封闭了近两个月的九原城门缓缓的被升了起来,然而此时的匈奴人哪还有心思注意秦人的动静。
这一会打的他们自己都已经糊里糊涂的了。
匈奴的服饰都相差无几,各个部落之间本来有一些装饰上的细微差别,然而在这夜里虽然有着一些月光挥洒,可怎么能看的清楚。
虽然左谷蠡王的两万人马和其余各部族加起来相比必成比例,然而此刻打成一团的匈奴人那还看分的清楚彼此。
谁也不敢保证对面的人是不是左谷蠡王部落的人,保护自己的最佳手段便是提前把眼前的人斩杀。
就在这时,秦军以三万车兵为中军,骑兵部队位左右两翼,步卒为后军,尽出九原向着混战中的匈奴人杀去。
秦军的穿着装饰自然不会认错,看着自己“朝思暮想”的秦军终于从九原这个乌龟壳中出来了,数位族长纷纷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向着秦军冲杀去。
然而在后面捣乱的左谷蠡王,可不会就此在秦军的压力下休兵,在他看来不论是秦军还是头曼的军队都是自己仇人。
之所以传信告诉秦军今晚的消息,只不过是想把秦军拉下水罢了,毕竟单凭自己哪怕属下战至最后一人,也很难让有诸多部族相助的单于王庭直属伤筋动骨。
但是再加上秦军就不一定了。
第342章 镜花水月
一场混战一直打到天边出现第一抹亮光这才慢慢停歇。
随着摩尔丁的战死,没有了主心骨的左谷蠡王部落的勇士们一批批的向头曼方投降甚至倒戈。
而秦军在察觉战场形式有变时,便第一时间退回九原城。
没有了秦军的骚扰,坚持顽抗左谷蠡王属下在天色大亮的情况下更是掀不起多少浪花。
这场糊里糊涂混战的战损也很快统计了出来,头曼一看差点喷了一口老血。
仅仅半个晚上而已,但是匈奴的战损实在是让他有些肉疼。
发动叛乱的左谷蠡王部两万五千人马仅仅剩下七千余人。而匈奴本部在左谷蠡王部和秦军的双重打击下战损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四万人!
相当于一晚上匈奴便折损了将近六万勇士。‘
再加上死在子婴手上的五千匈奴军队和正在追击子婴的一万人,如今仍在九原城下的匈奴军甚至已经不足十万。
这样的数量已经和九原城的秦军守军相差无几。
若不是因为匈奴军全部是来去如风的骑兵的话,恐怕都得担心秦军会不会全军出动与自己决战了。
……
此刻,头曼单于攻下九原城的心,第一次有了动摇。
看九原的情况,短时内是绝对无法拿下的。
继续攻城,损兵折将是肯定的,等到自己的兵力损失过大时,还能不能吃下城内的那支秦军就难说了。
从昨晚的情况来看,九原城内的秦军,比自己年少时遇到过的赵军战力可是强了不止一筹。
而且如今的匈奴可以说损失惨重,甚至比之前他刚刚经过数年的战争统一匈奴时更为虚弱。
哪怕是能够战胜这支秦军,重新将秦军驱逐出河套地区,那等损失不是实力大损的匈奴能够承受的。
草原上可不止他匈奴一个民族,东边的东胡和西方的大月氏,可一直对匈奴占据的中央草原虎视眈眈。
可是就此撤退的话对他在草原上的威望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十几万人千里迢迢的来到了九原城下,不但没有取得一点战果而且接连损兵折将。
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草原,他的名字定然会成为草原上的笑料。
就在头曼纠结之时,他的近卫突然间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单于,太子飞鹰急书!”
头曼一听这话,心神立马舒缓了一些,看来那只为祸后方的秦军已经被诛灭了。
要知道能够传信的鹰隼可不是那么好培育的,需要养鹰人从鹰隼幼小之时便与之朝夕相处培养感情。
而且需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设下鹰房,这只鹰在带离养鹰人和鹰房之后才会飞回。
哪怕整个匈奴也没有几只能够传信的鹰隼。
冒顿离去之时,也只是带着一只鹰隼而已,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不会动用这只鹰隼。
负责追击秦军的冒顿最重要的事自然是将这只秦军全部消灭了。
至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