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看来真得引进标点符号了!
想及此,明中信从袖中拿出一张纸,递给明远。
明远好奇地望望明中信的袖口,信弟这真是百宝箱啊,一张接一张,真是神奇啊!
明远观瞧纸张,却发现正是一些奇怪的符号,“这是………………”
明中信一一为其解释,纸上正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主要有逗号、句号、冒号和引号,它们主要在书中负责进行断句。
“族兄,请看!”明中信将说本再次指给明远看。
“哦,……………”明远再次观瞧,却感觉加入这些符号后,一部说本读起来更加的通顺流畅易于理解。
“如何?”
却没有反映,却原来明远已经又一次进入了说本的世界,只顾看书,哪里还记得明中信。
明中信失笑,推一推明远。
“族兄,如何?”
“噢,不错,不错…………………”明远十分不舍地抬头望着明中信,眼中一片折服。
“咱们商量一下,这两个说本如何推向市场?”明中信向明远询问道。
“这…………,正如你所说,我们先印十回一本,再印二十回一本,依据说书人的说书进度来推向市场!将所印说本分别放在酒楼的二楼三楼,以此来吸引客人!”
“这都是我说的,你有什么建议?”
“这……………,可以,可以在酒楼外墙张贴一些纸张写明说本章回,还有将我们在二楼三楼的优惠写在纸上张贴,另外,………………………再在酒楼门前放放鞭炮,吸引老乡们,………………………再让小二大声念,争取让所有老乡们都知道。”
不错,不错,这位族兄管理书坊有些屈材,也是一位经营能手啊!但让他去经营酒楼,肯定不会去,这些读书人将身份看得很重,不会屈尊的!可惜了!不过以后书坊的经营倒是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了!
“咱们可以雇佣闲人在大街上到处敲锣打鼓,将这些意思大声宣传,那不是更能让老乡们知道地快吗?”明中信补充道。
“是啊,还可以将我们的计划进一步告诉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这样搞一次!”
………………………
二人不断讨论探讨,明远也不断给予明中信思路,明中信也不断对明远提出的思路进行补充。不知不觉中,明中信将各个商铺的一些思路拿出来,一起与明远探讨,明远也往往能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明中信有很大的启发,毕竟明远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啊!
不管如何,二人对将明家的书坊打造成集编、刻、售为一体的专业书行充满信心。
“好了,族兄,具体事宜你与吴掌柜联系吧,这里有件东西请你看看!”明中信从袖中取出一摞纸,递给明远。
“咦,信弟真是百宝箱吗?!”明远接过,一看,首页却是四个大字“幼学琼林”。
“好书,好书!”明远看完后连连称“好”,“这是你所作?!”
明中信点头应是。
“一朝开慧,不得了啊!”明远望着明中信,摇头叹道,然后再次低头沉溺于“幼学琼林”。
“族兄,族兄………………”
“啊?”明远不明所以地抬头望向明中信。
“族兄,你可以拿回去观瞧!”明中信言道,“此书可还能用于启蒙?”
“能,太能了!”明远瞪大眼睛,“这书不能,何书可以启蒙?!”
“那族兄可以拿回去慢慢观瞧,但却需先印两百本,用于学堂授课!”
“好,好!”明远将“幼学琼林”入袖中转身就跑,好似后面有人追赶一般。
“族兄,还有这……………”明中信一指旁边的《虞舜大传》、《武松传》两本说本。“这些也需印制两百本。”
“哦”明远尴尬地看了一眼明中信,拿起说本转身就走。
明中信好笑地看着远去的明远。
“少爷,还有何吩咐!”福伯请示道。
“对了,你选择一些忠心的、机灵的仆役,也进入学堂吧!”
“是!”
“还有,你将这拿去,按照上面准备!”明中信递给福伯一摞纸,吩咐道,“下去吧!”
福伯欠身退下。
明中信起身前往为祖母治病疗养。
此地民风淳朴,自然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格外静谧,一夜无话。
翌日,明府门前。
“请问,明府学堂是在这儿报名吗?”却见一位身着短衫,头戴四方巾,脚踏皂靴,年约十一二的少年上前探问。
“是啊!”看门仆役回应道。
“学生前来报名。”少年腼腆地说道。
“啊!”仆役转身冲向宅内,“有人报名来了,有人报名来了!”
“大呼小叫的干吗!成何体统!”福伯阴沉着脸望着仆役。
“管家,外面有人要报名!”仆役一指外面。
“好了,前面带路!”福伯说着往外就走。
福伯来到少年面前,“是你要报名吗?随我来!”
第九章 学堂招生(一)
二人穿堂过室,来到一座天井当中,此为一座四合院型,一间房门口,放置一张桌子,桌后坐着一位仆役。
“管家来了!”仆役欠身问候道。
“没事,坐,我带一位学员过来,你且为他登记,发放物品。”福伯吩咐道。
“是!”
福伯转身对少年道,“你且先行登记住下,过后统一安排!”
“姓名?”
“李****”
“年龄?”
“十一”
“住址?”
“西关村”
“特长?”
“什么?!”、
“就是你有什么手艺或会干什么?”
李****一脸朦样。
“或者你会哪些乐器或者……………,反正就是你觉得你比别人强一些的技艺。”
“我会太祖长拳,算吗?”
“算!”仆役低头继续登记。
“你希望学哪样?”
“学堂要传授哪几样技艺?”李****反问道。
“账房、种植、厨师、技工、武艺。”
“还有武艺?”
“当然!无家少爷无所不能!”仆役与荣有哉道。
“那我希望学帐房。”李****的选择不出所料。
“给!”仆役递过一块东西。
李****接在手中,低头观瞧,却是一个木牌,上书“壹”,翻过背面写着“天字号房001床”。
“请问,天字号房在哪?”
“哪,不就在正房那吗?!”仆役一指。
却原来,天字号房正是此处小院正房。
李****迈步来到天字号房,门匾处写着一个大大的“天”字,两面门柱上书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副对联。
“这正是明府的一片苦心,并不是说你进入明府学堂就能够一帆风顺,学会一门手艺,而是说你必须坚持不懈地经过一番勤奋刻苦的学习,才会有所收获,取得成功。可谓是在潜移默化中的劝学。”
推开房门,却见,映入眼帘的,正是房中紧靠墙边转周围一张张床铺紧紧相连,每张床铺分为上下铺,每个铺上面整整齐齐放置着一张褥子、一张床单、一块被子、一个枕头、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铺下面放置着两个洗脸盆,里面好像有些东西,但看不仔细。
“001床?”李****找到自己的床位,却正是靠窗边下铺。
摸着雪白的床单,李****一阵激动,在家从未用过如此干净整洁的东西。
“对了,你先看看堂规!吃饭再叫你!”仆役探头道。
“学生谨记。”李****站起身形行礼。
拿起床上薄薄的小册子,上书“学堂堂规”
一、爱国爱家爱学堂。二、好学多问肯钻研。三、勤劳笃行乐奉献。四、明礼守法讲品德。五、孝亲尊师善待人。六、诚实守信有担当。七、自强自律健身心。八、珍爱生命保友朋。九、勤俭节约护学堂。
附:细则: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此堂规每位学员都得熟记,并身体力行。
待李****看完,一阵讶异,此堂规将坐起行都进行了规定,正是君子所应遵循的细则。
明府真不愧为书香门弟!
李****一阵折服,更加坚定了在明府学堂学习的信念。
乘着还未有多少人来报名,李****去其他几房中看看。
地字号房,一副对联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字号房,一副对联为“智慧源泉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皆为劝学,可见明府的苦心。房中设置三房如出一辙,并无差别。
“学员,请回房背会堂规,之后会考核。”仆役过来劝说道。
随后,一位位学员来报名,安置,渐渐,天字号房满、地字号房满、人字号房只为半数。之后截至黄昏,再无一人前来报名。
“少爷,报名之事已经截止。您看?”福伯禀报。
“咱们去看看吧!”明中信抬腿往外行去。
“少爷,少爷,老夫人快不行了……………………………”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什么?………………”明中信面色大变,抬腿窜出了房门。
奔跑过来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