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还听说王家、李家也参与到这个事件去了!”
“什么?你们哪听说的!”众人纷纷向传播这些新消息的人望去。
“真的,我在旁边茶楼听说的!”
“我在知味酒楼听说的!“
“我在名轩阁听说的!”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插言。
“黄家?王家!李家!”众人沉吟,对啊,还真忘记了,咱l县还有几大乡绅家族啊!要说这些家族对案首无觊觎之心,那可是笑话!
“就是,有这几家的话,岂容明中信如此轻易内定,这几家也不会让啊!”有自觉明智之人分析道。
“但这几家为何现在也无动静呢?”有人提醒道。
对啊!这些谣言可涉及到了这几家,可为何至今无人出来避谣呢?
同样的,柳知县也很是头痛,这些谣言唯一一个中心就是他,哪个里面都有他,不过只是人们不敢提及他而已。
但人们也在时刻观察着他,看着他,只要他有一步行差踏错,也许他的仕途生涯就会产生波折。
在此关头,他更得随时保持清醒,考虑周详,因此,他不敢随便确定录取人员及名次!
“东主,明中信在明府门前贴了公告!”钱师爷风风火火进来奏报道。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告风波
柳知县一惊,这明中信又出什么幺蛾子?
“什么公告?”
“他在公告中表示,如果第一场通过,他还将参加余下三场县试,并恳请县尊大人将他的所有试卷皆予以公示,让所有本次考生检验自己是否符合录取名次。如有参加县试学子认为他不符合录取名次,可以书面公示,说出理由,如果理由有理有据,被众位考生同意,并被县尊大人认可,他愿意退出本次县试,下次再考!”
“他这是要破釜沉舟啊!”柳知县也被明中信的大手笔所惊,一时间竟呆住了。
毕竟,将自己的试卷公诸于众,这是要有多大的自信,才敢如此做,他难道就不怕人们专门挑刺吗?要知道,文无第一啊,l县读书人岂能让你把他们比下去。不知他是自信爆棚,还是有些傻!
不过随之,柳知县松了口气,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再左右为难了,只要秉公录取,就不用再担心有人怀疑他徇私舞弊了,而且还能够给人们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印象。
这次,明中信又为自己解了围,这种既能给自己带来政绩,又不给自己添麻烦,还能为自己解决麻烦的人,自己又怎能不对他另眼相看呢!
“既然他如此要求,那么就发个公告,昭示百姓,如他所愿!”柳知县捻须微笑道。
钱师爷张张嘴想要说话,但是,见到柳知县如此高兴,也就无奈作罢,低头应命。
对于l县百姓来说,今日又将跌宕起伏的一天。
一大早,明府居然贴出公告:
“明某中信不才,近日听闻明某居然内定为县案首,明某大愕,如此大的事明某居然今日才知道,怪哉,本人不知,别人从何得之。听到如此荒谬之事,明某不屑辨之。故决定。
如果明某有幸县试第一场通过,本人还将参加余下三场县试,并恳请县尊大人将明某所有试卷公之于众,让所有读书人检验明某是否符合录取名次。如有参加县试学子认为明某不符合录取名次,可以说出理由,如果理由有理有据,并被各位读书人认可,明某愿放弃县试,下次再考!”
更劲爆的是,县衙居然也做出了公示:
听闻考生明中信要求将自己试卷予以公示,经县尊大人与诸位考官仔细商讨,最终决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次县试将会把每场前三名试卷予以公示,请各位予以品鉴!
众人为之哗然,继而鼓掌欢迎县尊大人做出如此符合民意的事。
确实,读书人谁会心服其他人,就是县试前三名也得看看他们是否名符其实。
并且,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去看,努力从试卷中寻找瑕疵,只要找到可以攻击的瑕疵,他们一定会大张旗鼓大肆宣言,从而借机彰显自己。
而今,县衙居然决定公示每场前三名的试卷,这就给了他们机会。
如果公示,前三名的试卷将经受大家的检验,每位考生可以从中借鉴人家比自己强的地方,也许会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水平。
在此氛围之下,这前三名绝对得是考生中的翘楚,否则绝过不了众位考生这一关。
如此一来,也许本次县试录取的童生将是l县史上最公正、最名符其实的一期考生。
众人对此充满了期待。
这两个公告一出,谣言瞬间为之一清,人们也不再议论,反而皆期待起即将到来的发案。
他们都想看看,明中信是否入圈,或者入圈后,是否如其所言还要参加二场、三场考试。
众人皆知,县试第一场如果录取名次在前二十名内就无须再考第二场的初覆,第三场的再覆。只要在第四场不作死,这二十人一定会被录取的。所以,就算考第四场都不过是为荣誉而战,确定名次而已。
要在连续四场排名第一,那也是很难的。
县案首一般只不过是在第一场录取的前二十名内,取第一场和第四场的成绩,综合判定第一者即为县案首。
就在明府、县衙分别发出公告后,明府众人听闻此事,皆是大吃一惊,都未想到明中信敢玩得这么大。
于是,纷纷放下手头事情,聚集于明府,向明中信询问,这是他的意思?还是县尊大人为摆脱嫌疑逼迫于他?
待得到明中信的答复,确为他自作主张时,众人纷纷埋怨于他。
“中信,你此事做得太过了!”明有仁叹息道,“本来,以你的才学要取这案首也并非不可能,但如今要考四场,要想获得县案首,就必须四场成绩皆为第一,或四场综合成绩第一。这却是难上加难了!”
明中信微笑不语。
众人恶狠狠望着他,皆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因为,他们的命运早已与明中信连在了一起,可说是患难相随、兴衰与共了。
如此,岂能不为之操心!
“诸位,中信此举,一为消除谣言,二为消弥隐患,三为造势。”明中信淡定地解释道。
“何解?”孙宇疑惑地问道。
“这第一第二大家皆能理解,我就不说了。单说这第三。此造势者,皆因中信志在县案首,要想在此谣言中获得案首,难于登天,而且即使知县大人力挺点中信为案首,也难堵悠悠众口。”
众人纷纷点头,而孙宇、明有仁陷入了沉思。
“而现在中信试卷皆公告之,众位读书人观看对比之下,如果皆觉中信实至名归,那还需要再担心案首之名吗?此即为中信所说造势。”
“试想一下,在此大势之下,只要中信四场应试皆为第一,众人心服口服之下,中信的案首之名将为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明中信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
明有仁与孙宇对视一眼,眼神深处深深为之震惊,中信居然有此气魄,剑指四场第一,太牛了!
对于公告既成事实,而明中信又如此自信爆棚,众人还能有何话说,只能一起祝福于他,祈祷上天真的让他实现此宏伟目标了!
在这纷纷扰扰中,县试终于发案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场“发案”
福伯来到县衙门前,却见几百名考生将县衙围了个水泄不通,静侯县衙发案。
吱呀一声,县衙大门开启。
顿时,众考生一阵骚动,纷纷前拥。
却见一队炮手出来,随之,鼓乐手也出来了,这是要放炮发案了。
衙门里的衙役,手上拿着案纸,静候鸣炮。
咚…………咚,噼里啪啦,一阵鞭炮过后,鼓乐齐鸣。
衙役上前将案纸贴于墙壁之上。
众人一拥而上。
县试发案,为圈案,分内外两圈,内圈录取二十名,是第一场考试通过的考生,不需再参加二三场考试。外圈录取三十名,需参加第二场初覆。
第二张为副榜,可参加二场的初覆。
未上榜人员即未取中,称为出圈。
福伯随众位读书人上前,心中忐忑不已,找寻少爷的座号,查看少爷的名次。
“千万要中,千万要中,千万要中啊!”福伯心中祈祷着,默念着少爷的座号,从副榜一一看起。
一个个座号过去,没有少爷,还是没有,福伯心中越来越焦急。
“苍天啊,你怎么如此不长眼!”一个读书人哭天抢地,跪倒在地。
显然,这人未中。
“中了,中了,我中了!”另一个考生大喜过望,高声呼喝,挤出人群,狂奔而去。
一时间,现场乱了,悲喜之声不绝于耳。
福伯的心也乱了,心情复杂地望望这些考生!
不管别人如何,我家少爷一定会中的!
他摇摇头,定定神,继续看榜。
没有,没有,还是没有!福伯的心越来越沉。
难道这次少爷依旧没有考中?然而,他并不死心,继续找,继续找。
副榜查完了,没有!
外圈查完了,没有!
难道在内圈?福伯摇摇头,揉揉眼睛,继续吧!
一个个看去,核对,呀!
内圈案纸正中,一个号码映入福伯眼帘。
丙字叁号。
福伯揉揉眼睛,仔细确认,不错,正是丙字叁号。
少爷中了,少爷中了,还是内圈前二十名。福伯激动万分,心中大喊,但却无法叫出声,皆因少爷已经吩咐,即使通过,也不能高调,应低调处置。
回去禀报后,由少爷决定。
福伯抱着激动的心情,转身挤出人群,先是疾步前行,最后干脆快步跑了起来。
待来到明府门前,福伯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心情。
疾声大叫,“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