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7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器嘛!二人自是见过的,但如探子回报的连续发射,还威力巨大,更有那抛掷的火弹,这些令他们心惊肉跳,岂能不探个究竟?

    然而,王守仁口严之极,居然并不露底,这就难了!毕竟,人家是钦差,无法逼迫于他,更何况,如果咱们逼得急了,人家来一句,朝廷机密,咱们岂不是要抓瞎?

    看来,这小子是有准备啊!罢了,小心查探就是了!就不信咱们无孔不入的探子会探查不出来!

    二人心中有底,也就不再纠缠于这个话题。

    王守仁见二人转移话题,不再套他的话,心中也松了口气,毕竟,在两个官场老油子的多番试探之下,他的心理压力可是巨大的,此番转移话题,他可是松了口大气的!

    接下来,就是正儿八经的云南行省赈灾防疫的整体汇报了,王守仁口述,旁边的兵部侍郎自然是让人记述,虽然此事与兵部无关,但是,这毕竟事关云南的安危之事,兵部也得有所备案,更何况,此次王守仁云南赈灾防疫之时的军队配合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当然,已经有探子回报他们,但毕竟不如经历此事的当事人清楚明了其中的细节,故此,众人听得倒也是津津有味。

    公事完毕,王守仁将明中信那番嘱托也告知了二位南京朝廷的大佬,当然,他此番相告也是有他的小心思的,如果这二位权重之人关注一下,对云南宜良学堂及其人员也是有极其巨大的帮助的!

    王守仁这么聪明的人,岂能不知道借势?这也算是为明中信手尾做的一点补充吧!也算是报答一下明中信此前的维护之情!

    但是当二位大人问及遇袭之事,王守仁面色瞬间骤变,苍白无比,毕竟,那段经历对他来说,可说是震憾极大,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危险来临之际,居然首先想到的是将他这位最高统帅救出生天,而将自身安危置于危险境地,事实证明,那个境地乃是生与死的边缘,至今他回想起来都震憾莫名,是什么令得这个十五岁的未曾遭遇过大难的少年有那般勇气,舍已为人!相信这一辈子,王守仁都不会忘记那遍体鳞伤的明中信身中数箭,肩披钢刀倒在地上的情形!

    那一幕,是如此的震憾!午夜梦回,每日都浮现在他眼前,是那般的难以忘记!

    在他充满感情的描述当中,二位大人也被震憾了,他们虽然经历沙场,见惯了生死,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就有如此反应,如此牺牲精神,他们是怎么都想不到的,听着王守仁充满感情的描述,他们仿佛被带到了那个血与火的战场,令他们见到了那震憾无比的一幕。

    这也令得他们二人对明中信的感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一个有血有肉的明中信霍然呈现于他们面前!

    待得王守仁讲述完毕,大堂之中陷入了极度安静当中,仿佛在向那个场影致敬,在向明中信表达钦佩之情。

    一应人等久久无语,震憾莫名!

    这,是明中信留在魏国公与张悦,以及兵部众官员心目中的最后形象!

    之后,王守仁告辞而去,在南京城外休整两日,重新上路。

    当然,此时南疆的叛乱依旧如火如荼,而南京朝廷也在不断调兵遣将,震压叛乱。

    但这一切,与王守仁、明中信、李兵、吴起以及学员们,再无关联。

    他们一路北上,向京师进发。

 第七百八十七章 亲友担忧

    且说钦差卫队这回转京师的一路之上,与之前南下时简直是天差地别。

    过往路途的各府各城官员们纷纷出城迎候,即便他们想要低调地回京都无法实现。

    只因为,王守仁这一次南下,在云南行省的赈灾防疫功绩太过耀眼了,谁都知晓,王守仁只要回京,必然得到重用,现在正是烧冷灶的时候,作为一个官场的想要上进的老油子,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毕竟,一个官场新贵即将出现,即便现在不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也算有过一个交情,今后有事也好上门求助了。

    更何况,这个官场新贵还有一个极好的身份,钦差大人,这就令他们更加有理由前去讨扰于他。

    于是,王守仁这一路可就不得安宁了。

    但他还不能推辞,毕竟,作为一个官场新人,如果摆架子不与官员们打交道,传出去的口碑可就难听了!

    不尊重官场老前辈,桀骜不驯,目中无人,一系列评语如果在官场之中传遍,只怕会影响他今后的仕途,于是,王守仁在无奈中不断与各地官员周旋,应酬!

    李兵与吴起倒是也烦这些家伙,但是,为的王守仁今后的仕途之路,他们也不敢随便得罪人,只能憋屈地忍着,但是他们还不得不留在王守仁左右保护于他,毕竟,那弥勒会可是有偷袭钦差大人先例的,故而,他们不敢懈怠,反而在有官员前来拜访之时,更加尽职尽责地护卫左右。

    好在,一路之上,那弥勒会仿佛销声匿迹一般,再也没有出什么幺蛾子,这也令得他们松了口气。

    就这样,一路上的应酬令他们烦不胜烦,还不能推辞,既然没能力推辞,那就躺下来享受吧!

    于是,王守仁也就放开了,除了那些送来贵重礼品的官员,义正言辞地予以拒绝以外,那些小小的不值什么钱的礼品他倒也是来者不拒,至于宴会,那就能推则推,不能推辞的,也就前去应付几下,实在不想去的,就以怕弥勒会偷袭为由推掉了。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起码,在官场之中多了一些人脉,这,算是唯一的一些好处了!

    奇怪的是,弥勒会为何没有袭扰钦差卫队呢?这一点令王守仁等人万分不解!毕竟,沐王爷传来信息,说是那位特使不知为何,居然在最后的战斗中不知所踪,还提醒他要千万注意,毕竟,云南之事被他破坏,相信心然心中异常恼火,备不住就会抛却一切,在王守仁回京之路上予以报复,不可不防!

    但现在这是什么情况,难道,那位特使已经放弃了?

    不,一定不会!王守仁心中赌定,那种才智高绝之辈,必然心性异常坚毅,绝不会被一次失败打击到,必然在酝酿更加阴毒的阴谋!

    于是,王守仁更加小心了,暗中吩咐李兵、吴起,绝不能放松警惕,也许,那位特使正在某一处暗暗窥视咱们,如果咱们松懈,就会予以最狠毒的一击。

    于是,他们更加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前行着。

    与此同时,京师当中。

    王府,王华抚掌大笑。

    “好,好,不愧是我家麒麟儿!要得,硬是要得!”

    “老爷,有什么好事,居然这般高兴?”旁边的妇人一头雾水。

    “夫人啊!咱们家伯安这回可是露大脸了!”王华一脸兴奋地冲妇人言道。

    “真的?”妇人闻听,也是一脸的惊喜。

    “怎么?夫人还怕我骗你不成?”王华难得的调笑一句。

    妇人心中喜悦,老爷如此高兴,定然错不了了。

    未等她询问,王华就一脸激动地炫耀道,“朝廷邸报是如此说的,伯安此番前去云南宜良,不只是赈灾除疫有功,而且,云南境内的叛乱他也出了一份力,而且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不,今日早朝之后,兵部的官员就向我恭喜,说是我生了一个麒麟子,令人好生羡慕!真是给我长脸啊!”

    妇人听着,眼中泛光,但随即面色一变,满眼担忧的问道,“老爷,您说伯安在云南还参与了平乱,那他会不会有危险呢?”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被这小小的危险所吓倒!”王华一皱眉,不悦地看了一眼妇人,但见妇人一脸担忧,终究不忍心,解释道,“不用担心,邸报上说,伯安已经离开云南,准备回返京师了!”

    “那就好,那就好!”妇人一脸的释然,喜上眉梢。

    “无论如何,本来,我还担心伯安初次受此重任,能否妥善地将此事办好,未曾想,居然在出我的意料之外,他不仅将本职办好,还与一地的军政人物处理好关系,最难得的是,他居然功成身退,既不令人反感,还做实了功劳,这一点可不容易啊!”王华一脸的唏嘘道。

    “那是,也不说伯安是谁生的!自然像我!”妇人却是一脸的傲娇。

    王华望着妇人一阵无语,刚才还一脸的担忧,现在却又这般得意,唉,女人啊!

    “对了,邸报上说了吗?伯安何时回来?”妇人反应过来,一脸激动地望着王华问道。

    “那倒没说!”王华摇摇头,“不过,刘大人的报社倒是有所预测,将此番云南叛乱分析了一番,最后给出了猜测,说钦差大人王守仁应该会尽快赶回京师,也就在这半月之内了!”

    “刘大人?”妇人一阵疑惑。

    “就是刘大夏刘大人!”王华解释道。

    妇人一时恍然,她虽然是一妇人,但时常听王华讲述朝中秩事,自然对刘大夏知之甚详,更兼最近王华时常念叨,这刘大夏即将起复,还有可能是王守仁的顶头上司,她自然上心之极。

    “刘大人开了报社?”

    “是啊!之前不知晓刘大人为何插手这报社,现在总算是明白了,至现在,可以说,京师人一日不看报,就会与这朝堂内外脱节,真真是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主动,现在,即便是都察院,也忌其三分啊!”王华感叹道。

    “老爷,究竟那刘大人到不到兵部任职?”妇人才不管这报社有何作用呢,她只知晓,自己儿子在兵部,如果刘大夏复出任兵部尚书,那可就是自己儿子的顶头上司了,那必然得提前打听好,才能让老爷为儿子好好谋划一番,让他今后的仕途更加顺畅,至于其他的,她可没工夫关心。

    王华一听,都是老夫老妻了,他岂能不知夫人打的什么主意,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终究是妇人啊,目光短浅,如果这刘大夏手握那报社,可比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