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支撑者-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见大人听劝,就放下心来,迅速想到了,自己故作就擒,混到贼人当中,再引爆炸药,先将他们炸个落花流水,再让咱们军士们进行冲锋,到时,即便无法尽数消灭这些贼人,也会令他们胆寒,咱们就有机会逃出生天!随后,我用秘语通知了明兴让他稍安勿躁,约定了计策,没想到明兴将我的吩咐完成得很好,也即时与您杀到,将贼人一网打尽!”

    “高,真是高啊!”吴起听到此处,具体事宜也尽数了解,作为一个老兵,他自是明白,当时的情形有多危急,如果不是明中信当机立断,只怕钦差大人与军士们绝对会全军覆没。对于明中信的应对,他真是佩服异常。

    “明师爷啊!我当时可差点被你吓死啊!如果不是你劝我以大局为重,保住这有用之躯去云南赈灾,只怕我真的会与那些贼人玉石俱焚啊!不过,我当时可真心对你愧疚啊!心中下定决心,立下誓言,今后有命回转京师,必一生照顾明家。”王守仁轻叹道。

    “实乃是大人英明,在那种情形之下,咱们必须做出那般决策啊!大人不须对我愧疚,实乃是情势所逼,况且是明某的决定,与大人无干!”

    “唉!不说了,不过,我很好奇,你为何那般赌定,贼人就会听你的?”王守仁皱眉道。

    “其实,明某也没把握,不过,当时我已经观察到,这些弥勒会余孽面上尽显疲态,虽经掩饰,但却依旧无法尽数掩去,而且,马匹肯定无法掩饰,全身流汗,根本无法抹去汗滞,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他们肯定也是立足未稳,必会想要整顿一番,到时再狠杀一番。而且,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就是那朱员外与尊者对我恨之入骨,肯定想要将我碎尸万段,但在那之前,必会想要将我狠狠折磨一番,故此我就搏一搏贼人们想要活的明中信!才提出那般条件,以我的束手就擒换取你们的活命机会。幸运的是,贼人们如我所料,同意了我的条件!”

    “我相信,那些贼人绝不会信守诺言,其实,也就是为我们争取了一点时间啊!幸亏你有后招啊,否则贼人们在你束手就擒之后毁约攻击咱们,只怕现在我已经沙场裹革了!”王守仁笑道。

    “其实,贼人毁诺,我已经料到了!”明中信微微一笑,“我料想,他们必不会放过咱们,他们却未想到,这其实也正是我想要的!”

    “这却为何?”这下,王守仁与吴起不懂了。

    “你想啊!如果您是贼人,如果答应了我的条件,是否是想要活着的明中信?这样的话,就得先行将我的心安下来,然后再找机会攻击你们。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地势允许他们做此决定,要知道,当时地势是七转八弯的,但却只有一条路,他们根本不担心咱们逃脱,也乐得大方。”

    “再有,那样的话,还可以麻痹咱们,令咱们放下戒心。到时,他们可以乘咱们不备,偷袭咱们,到时,岂不是省时省力?”

    “那倒也是!”王守仁点头。

    “而贼人们将我带到后面之后,必会集中,以待集中兵力攻击咱们,但地势狭窄,人马居委会集中在一起,那时就是我的机会了!”

    “原来如此!”王守仁眼前一亮,“你就乘他们集中之时,将炸药送入人群之中,就取得了那般辉煌的战果!”

    “大人英明!”明中信拱手赞道。

    “不对啊!”吴起却是皱眉表示怀疑,“我听说,当时你可是被搜过身的,当时怎会发现不了你的炸药呢?况且,当时你可是被绑着的,如果能够脱身?”

    “对啊!”王守仁也瞬间想到了这个漏洞。

    “这就要靠我师傅传我的两项绝技了,脱身术与藏物术!”明中信笑笑。

    王守仁与吴起面面相觑,这明家的绝技可真多啊!再想想,之前明中信在京师那般风骚,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都是我信心的来源,故此,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取得了如此战果!”明中信总结道,“当然,这其中的首功,其实是吴将军的!”

    “我?我没做什么啊!”吴起一头雾水地望着明中信。

    明中信微然一笑,“如果没有吴将军您在此牵制那些贼人,确保了我们后方的安全,同时,为我们争取了时间,让我实施计划。只怕在贼人的前后夹击之下,根本无法避免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啊!这难道不是吴将军的功劳?”

    吴起一脸羞愧,他知晓,虽然这也是原因,但明显,明中信是想要将这份功劳算上他。

    “不错,正是咱们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将这两股贼人一网打尽啊!”王守仁在旁边笑着为吴起解围。

    “大人,咱们就不用在此互相恭维了,还是赶紧打扫战场,赶路吧!以防还有贼人前来!”吴起面色赤红,抬头道。

    “如此也好!”王守仁首肯道,看看旁边记功的监察御史,下令道,“记功之后,立刻将尸首就地掩埋,迅速上路!”

    “是!”明中信与吴起齐声应是,各自前去安排。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迅速完成了掩埋事宜,而一线天前的赵明兴也已经带着兰馨儿以及俘虏们来到了此地。

    “起程!”王守仁一声令下,大家伙催动马匹赶往南京。

    这下,吴起再不敢懈怠,一路之上,逢山露水,尽职尽职,亲自令军前去查探,百般验证,确认安全之后才让大家前行。

    王守仁与明中信有些地方,让他不用如此紧张,但他却如临大敌,必须亲自确认之后,才允许大家通过。

    对此,王守仁与明中信有些哭笑不得,这可真成了惊弓之鸟了!但二人也无法命令人家将职责放下,只好由得他了!

    再有一点就是,吴起每日在空闲之时缠着明中信,嘘寒问暖,百般呵护。让兰馨儿也为之吃味,嗔怪不已。

    而王守仁就在旁边看戏,却不阻止。

    明中信哭笑不得地劝他不要如此,但他就是坚持。

    当然,吴起这是有主意打算的,王守仁也明白,这家伙肯定是看上了明中信的那几种绝技,想要学习一二,毕竟,这些技能运用于战场之上,确实是无坚利器啊!也怪不得吴起想要学习,就连王守仁也每每开玩笑说是自己也想学,但具体真心与否就不是而知了!

    明中信也未曾想到,自己胡诌的几项技艺却被吴起如此惦记,想要教他,却也无从教起啊!

    那藏物术不就是储物袋吗?那脱身术也只是他运用神识化虚为实,变成利刃割断绳索吗?那听音之术不就是神识吗?这些又从何而教呢?对于吴起的锲而不舍,明中信头痛无比。

    最后,只好找借口与兰馨儿呆在一起,以兰鏧儿为挡箭牌,令吴起无法接近。

    当然,兰馨儿依旧是一身男装打扮,毕竟,军中不能带着家眷,王守仁虽然网开一面,让兰馨儿呆在军中,兰馨儿却不能明目张胆地、堂而皇之地以女儿之身置身军中。

    就这样,一路之上,大家小心翼翼来到了南京城外。

 第六百零九章 城中变故

    望着高大雄伟的南京城,王守仁等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放心了!

    要知道,这一路之上,大家可是提心吊胆,深怕贼人们再来一拨伏击,到时可没有“天雷”再帮忙了!虽然之前将来犯之敌一网打尽,但可不是他们的功劳啊!

    如果再来一次,只怕他们必会被包了饺子,到时,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故此,大家心中紧绷着一根弦,想要早日到安全之地。

    而王守仁与吴起也问过明中信,是否还有火药,能否应付再一次的敌袭。令他们失望的是,明中信回答说,那火药确实不多了。虽然还有,但王守仁与吴起却也不希望能够用得上这火药。

    故此,三人心中有数,火药还是省着点用吧!故此,二人催促着军士们加紧赶路。

    于是大家上下齐心,一心赶路,如今终于到了这古都南京,终于能够放心了。

    如今,到了南京城外,这下可是踏实了!心情一松,军士们的疲态尽显,显然,之前的走路消耗了大量体能。

    见此情形,王守仁吩咐军士们就地安营扎寨,明中信则留在大营中坚守。

    他则带领着吴起、监察御使以及俘虏的贼人朱员外、尊者等前去“留都”南京交接。

    “留都”南京这个来历可就复杂了。

    想当年,大明开国皇帝太祖皇帝定都南京,实乃是迫不得已,皆因北方群寇环侍着大明江山,他想要定都北京,抵御北方群寇,然而直到他驾崩都有心无力。

    但却在他死后,这一愿望得到了实现。

    想当年,太祖皇帝传位于孙子建文帝,但当时的燕王朱棣不服,借口建文帝的削蕃之举,联合代王(封藩于山西大同)、辽王(封藩于广宁州,今辽宁锦州境内)发动了“靖难之役。”

    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皇帝位。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成祖迁都北京。

    北京是朱棣的封藩地,他起兵“靖难”之前,已在其经营了二十年之久,早已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政治、军事、经济体系。因此等他当皇帝后,北京及周边地区已不在是“生地”而是“熟地”,迁都于此乃是瓜熟蒂落之事。迁都到北京后第四年,成祖逝于北征蒙古部落的军旅之中。

    严格地说,直到明英宗的正统六年(1441年),北京才成为正式首都。此前,一直被称为“行在”,即皇帝率文武百官驻扎的临时首都。而南京,则称为“留都”,即“置官留守的首都”。因为南京是太祖所定之都,它名义上的政治地位重于唐代的事实上的“东京”洛阳。但实际的地位却不如唐代的洛阳,因为洛阳和长安相距不远,唐代一些皇帝(特别是改国号为“周”的武则天)曾长期住在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