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工了!”柳知县意气风发道。
众人也在静候县尊大人安排赈灾。
“首先,迎接灾民的事宜自然是本县与诸位大人一同安排,一同实施了。”柳知县一指县衙诸位同僚。
“不敢,此次赈灾还是在县尊大人的英明领导之下安排实施的!有如此英明神武的县尊大人,想必此次赈灾一定会顺风顺水,马到功成的!”花花轿子人抬人,作为官场老油子的众位县衙上官岂能让知县失了面子,一齐恭维道。
明中信一阵翻胃,差点吐出来,这些官僚,拍马屁也不要这么明显,好不啦!
看看旁边,李东阳、刘老对此却面不改色,甘之如饴,却似并未听到这些阿谀奉承之言一般。
真是一丘之貉!明中信腹诽道。
柳知县推让一番,继续安排。
“成衣店王掌柜,你先准备千余件成衣,单衣即可,此乃灾民安置急需用品。半个时辰之内,准备妥当。成衣送到县衙后,向钱师爷领取银钱。当然,后续还会有需要,希望王掌柜的继续准备。”
“是,小人立刻前去准备,半个时辰之内必送到县衙。”王掌柜的站起应是而去。
“县衙将在城外设立一个施粥处,同时就近搭建帐蓬,安置灾民,由赵县丞具体负责。”
赵县丞,乃是一位红脸汉子,大约四十余岁。
“下官领命!”赵县丞拱手应命。
“明家主,你先将二十万斤粮食送到县衙施粥处,并与赵县丞做一下交结。”
“是!”明中信应道,“还望赵县丞多多指教。”
“好说,好说。”赵县丞口中应着,眼神却上下打量明中信,传言明中信这段时间搅动陵县风云,一时无两。
他听到传言后,心中一直好奇,以前倒是见过此子,但以前的明中信唯唯诺诺,毫无一丝男子气概。怎会有如此变化?
之前外出并未见到变化后的明中信,想不到今日一见,还真是与此前大不相同。现在观之,神态之间淡定自若,说话之间不卑不亢,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一般。
还真是变了!一时间赵县丞陷入了沉思。
柳知县见二人见过,继续安排。
“明家主在明家农庄单独设立一个粥棚,具体施粥则由明家主负责。粮食由县衙派人清点数目,明家主切不可偷工减料啊?”
众人一阵哄笑,心中暗道,看来这明中信与柳知县的关系还真是不一般,居然在此场合开如此玩笑。得重新审视这个少年了!
“学生领命!”明中信应道。
“你此前未曾实施,此番事情复杂,切不可掉以轻心!”柳知县郑重叮嘱道。
“老父母垂爱,学生感激不尽,岂敢懈怠!”明中信抱拳躬身道。
柳知县深深望了他一眼,心中腹诽道,你小子,还有你不敢的吗?
转过头,不再理会于他,柳知县向黄沮道。
“县衙会为商会留一块地设立粥棚,由黄会长具体负责安排。不过,赈灾的粮食可不从捐赠中出,而是得自筹哦!”
“老朽领命!”黄沮再次欠身道,这本是他们商定的。现如今柳知县如此说,只是再次提醒他而已。
正是因为这次赈灾也是商会提高影响力的时候,所以黄沮毫不担心大家对于再次捐赠会有抵触,相信大家都是明白人,会同心协力的。
“武大人!”柳知县向旁边坐的一位壮汉道。
“县尊大人!”武大人欠身施礼道。
“还请武大人分派巡检兵士前往这三个粥棚巡查保卫。”
“下官遵命。”
“钱师爷,你将此书册发放到各位手中。”柳知县一指旁边衙役手捧书册道。
钱师爷遵命上前分发。
“此书册中有帐蓬制作之法,是运用布匹与竹竿搭建而成,为灾民临时居所。”柳知县解释道。
第二百零七章 知府要粮
“各位可以让府内人员学习此法,到时可以在施粥附近帮灾民搭建帐蓬。既省了事,还为县衙分担了工作量。”
众人心中一动,是啊,学会此法,在帮灾民的时候岂不是多了一个招揽手段。
而现今正值六月,正是炎热之时,此帐蓬通风凉爽,可以先让灾民在其中过暑,另外灾民决定行止,是否在陵县定居后,再为他们建设房屋。
这样,既省了建设房屋的费用,还落了好,真是一举两得。
当然,县衙搭建帐蓬只是权宜之计,应急之用。现在县衙就得花费银钱在郊外建设房屋安置灾民,此乃是县衙的职责所在。
“书册之中,还有一些防治瘟疫的方法,请大家遵照执行。”柳知县一脸肃然道。
“唐教官,你且带领一队衙役收集一些生石灰,并将其运至各个施粥之处。”
唐逸之躬身应是。
“赵县丞、明家主、黄会长!”柳知县叫道。
“下官在!”
“在!”
“在!”
三人站起应是。
“此乃先期实行的步骤措施,你们切记要遵照而行!”柳知县分别递过来三本书册。
赵县丞皱皱眉头,为何此次赈灾与以往皆是不同,这柳知县究竟在搞什么鬼?
明中信与黄沮可不敢置疑柳知县,更何况他们二人皆心中清楚,此乃是明中信的手笔,只能接过书册,低头应是。
“赵县丞,有何疑虑?”柳知县见赵县丞为难,问道。
赵县丞待要说话,却只听大堂外传来一声。
“萧知府到!”
“什么?”柳知县神情明显一滞,他怎么来了?
然而,官大一级压死人,柳知县连忙站起身形,迎向外面,众官吏、士绅、大户也纷纷站起身形,紧随其后,向外行去。
李东阳、刘老面面相觑,如此关头,他不在府城安置灾民,到这里干什么?
先看看再说,二老悄悄躲在众人背后,跟了出来。
却见萧知府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直奔公案之后。
待萧知府坐定之后。
“见过知府大人!”柳知县率领众人行礼道。
“啪!”萧知府拿起惊堂木拍在公案之上。
众人皆是一惊,这是怎么了?
“柳知县!”萧知府怒喝道。
“下官在!”柳知县心下也是一惊,这是怎么了?
“你究竟还将我这上官放不放在眼中?”
“下官不敢!”柳知县躬身低头道。
“不敢?你是真的不敢吗?本官前几日亲临,让你为迎接灾民做准备,你这几日到底干什么了?灾民都快到县城了,你居然还在此聚会?”
“启禀大人,本县正在此地安排迎接灾民之事,安排好后,马上动身前去迎接灾民!”
“是吗?那你这几日就没有安排事宜?”萧知府阴沉着脸道。
“不敢,本县本来已经安排妥当,但灾民忽至,措手不及,得重新安排。”柳知县偷眼望向他道,心中腹诽,要不是你搞个突然袭击,本县岂会如此背动?
“灾民忽至?你难道就没考虑过灾民忽至这种情形吗?天灾人祸得等你全都安置好再发生吗?愚蠢!”
“下官知错!下官知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遇到如此强词夺理的上官,柳知县也只好认栽。
“既然知道错了,那就好!”萧知府语气有所缓和,“不知陵县筹备了多少粮食?可够此次赈灾之用?”
“初期我县已有十万斤,后绪还在筹备,应该够用了!”
众人一阵愕然,不是四十万斤吗?柳知县这是要闹哪样?
然而众位官吏及士绅们却心知肚明,不能说全啊,如果说得太多,上官要问你借你怎么办,不还又怎么办?十万这个数量刚刚好,到时还可以分批再说又筹集了十万斤、二十万斤、三十万斤,那时就是沉甸甸的政绩了!
“什么?十万斤?”萧知府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什么时候陵县如此富有了,这才几日,居然已经筹备了十万斤粮食。
“你确定?”
“下官敢以人头担保,已经筹备齐,正准备往城外运送,准备施粥!”柳知县肯定道。
萧知府一时无语,赈灾最主要的就是粮食,只要粮食足够,灾民自然不会再行找事,自己也找不到借口整治这柳知县。
“不知柳知县还能筹到多少粮食?”萧知府低声道。
“估计还能有个五万斤左右吧?”柳知县警惕地望望萧知府。
“此次只给陵县分了六千余灾民,你看,能否抽调一些粮食去府城赈济灾民?”萧知府问道。
看,来了吧!众官吏士绅心中一阵得瑟。
禽兽!所有的大户们皆心中骂道。这是要我们的血汗钱啊!不过这十万斤粮食可不是自己的,又有些幸灾乐祸,望着是明中信,心中腹诽,让你得瑟,傻眼了吧,这下算是为府城捐了粮,太可怜了!
明中信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眼含笑意地望着萧知府,他才不担心呢!。
在场的可还有两位大佬看着呢!先让你得瑟得瑟,你现在越得瑟以后死得越惨。
“六千人?”柳知县吃了一惊,这可太多了。要知道,济南府可是有州四县二十六,算下来,如果一个县有六千人,那济南府可是有十八万人呢!更何况,府城肯定去的更多。
难道萧知府在阴自己?别的县没这么多?不想那么多了,现在先应付眼前的事吧!
而且,看着是十万粮食对六千人,但这六千人可都是一张张嘴啊,每天都得消耗粮食,就算用稀粥对付,那十万斤粮食也吃不了多少天啊?
“就算这十万斤粮食也只是够这六千人几日用的了,更何况陵县只是个小县城,再度筹集,可就难了!”柳知县一脸为难的样子。
“你的意思是不给是吧?”萧知府神色瞬间冷了下来。
“不敢,不敢!既然萧知府开了口,下官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