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人们知道,此次科举明家社学学子多人过府试,靠的皆是科举用书,而科举用书皆出自明家书坊,现在明家书坊停止刊印科举用书。
现如今,只有明家社学依旧能够读到科举用书,此前未曾买下科举用书的读书人异常后悔。
而这些学子的家人纷纷抱着让自家子弟进入明家社学研读科举用书的心思,纷纷托人来求明有仁让自家子弟进入明家社学求学。
虽然明有仁拒绝了很多人,但有些人情他也无法拒绝。
如今如果他将外人引进明家社学,教授他们,与他的初衷相违背,如此两难之下,所以来找明中信商量,看如何办理此事?
明中信听到如此情况,低头沉吟不语。
进明家社学不难,难的只是这些人有多少是冲明有仁的名气而来,如果只是冲着学习科举用书中的技巧,这般本末倒置的读书人,想来也无多大出息。
毕竟科举用书所授技巧是建立在自身学问基础之上的,如果基础不扎实,就算学到技巧也无多大用处,而这些人却会成为明家社学的隐患。该怎么办呢?
“福伯,你去请孙副宗主来。”明中信沉吟片刻后,吩咐道。
须臾,孙宇来到。
三人一番见礼之后。
“这样吧!正好明家学堂也要成立儒堂,研习科举文章,先选择社学中的精英来儒堂进学,族叔你就担任儒堂教习,你们看如何?”明中信下定决心道。
“好啊,明兄来此,求之不得啊!”孙宇高兴道。
“那社学呢?”明有仁一皱眉道。
“至于社学那边,族叔可以依旧兼任,而这些托人情要进社学的,可以进学,但必须独立成班,学习科举用书技巧也行,但先与他们父母说清楚,何时学习技巧,必须由你决定。”
明有仁点点头,也好,这倒是个办法,就是自己两边折腾,估计要累一些。也好,就算累些,将这些隐患消除就好!
“还有,科举用书学习可以,但必须在社学中,至于手抄,那也是让他回家去自己背去,而不能让他们拿书回去研习。”明中信补充道。
明有仁频频点头,不错,明中信已经将各个方面考虑清楚,与自己想的大体一致,就如此办!
“孙副宗主,你看还有何要补充的?”明中信转向孙宇询问道。
“就是咱们明家学堂的机密众多,贸然将社学中学子招来,是否有些不妥!明兄,请恕孙某直言!”孙宇说着冲明有仁道。
“无妨,孙兄也是为明家学堂着想嘛!”明有仁若有所思道。
“这就要看族叔对学子们的禀性了解了!必须选择禀性纯良的学子,即使资质差些倒也无妨。”明中信边思索边说道,“从今后,将学堂设为内外两堂,而且将学堂外堂单独设立在一个小院中,今后如果忠心得到肯定,再进入内堂!”
“好!”孙宇、明有仁二人击节赞叹,如此的话,既解决了明家学堂的生源问题,有利于学堂的蓬勃发展,还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秘密不外流,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了,孙副宗主,你见过那些工匠了吗?”
“见过了,见过了!”孙宇兴奋异常地道,本来自己还遗憾明中信去省城未曾带回几位教习,没想到这没过多少日子,居然直接送来了十余位教习,太给力了!
他早已去摸清楚了这些工匠的具体情况,只等安置好后,就统筹安排,让他们进入角色。
“那就好,刘老带来的这些工匠,尽快让他们熟悉情况,让他们任职教习,先在外堂教授,不要接触明家学堂的核心,过段时间考察合格的话再行进入内堂。至于内堂的学员们,可以到外堂向这些教习学习。”
二人渐渐被明中信的思路所引领,如此的话,社学新进学子的问题,刘老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尽皆被消除怠尽,妙啊!
“还有何补充的吗?”明中信问道。
二人对视一眼,齐齐摇头。
“好,福伯,你安排一下,收拾出一座大点的院子,将学堂外堂设立在那儿。”
见诸事安排得宜,明有仁与孙宇无比高兴,有这样一位关键时刻能够解决万难的东家真是幸福啊!
“少爷!钱师爷来访!”明贵来报。
“快请!”明中信有些疑惑,此时钱师爷来干吗?
“明家主,大事不妙啊!”人未至,声先临。
第一百九十三章 灾民将到
走进房门,钱师爷见明有仁与孙宇呆在房中,将喷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何事令得钱师爷如此大惊失色?”明中信笑着上前拱手道。
钱师爷望望明有仁、孙宇二人。
二人站起身形,“少东家,我们就去安排了!”
明中信点点头,二人相携而去。
“出大事了!”钱师爷见二人出去,立刻对明中信道。
“何事让稳如泰山的钱师爷如此惊慌,这可不像你啊?”明中信调笑道。
“哎哟,我的爷哎,你还笑呢?马上您就笑不出来了!”钱师爷一脸着急之色。
“怎么?天塌下来了?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的撑着呢?更何况还有您钱师爷替我顶着,我怕什么?”明中信满脸笑意。
“陵县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钱师爷直接一句话惊着了明中信。
“什么?不会吧?”明中信一脸不可置信。
“谁说不会!一批身带瘟疫的灾民即将涌入陵县,你说会不会?”钱师爷翻翻白眼道。
“究竟怎么回事?”明中信终于回归正经。
钱师爷喝口热茶,道出了原委。
“河南江北行省去岁年底黄河决堤,致使百姓死伤无数,黄河沿岸尸横遍野,由于未曾及时处置尸体。今岁四月份爆发瘟疫。虽经当地官员处置,有所改善,然灾年粮食欠收,无粮可赈,依旧致使饿殍遍野,导致所有百姓无法生存,无奈之下,河南江北行省责成各地官府为部分灾民发放路引及部分粮食,向周边各行省予以知会,请求分散人流。”
“那也轮不到我们济南府吧?山东行省边境不是还有东昌府和兖州府吗?”明中信疑惑道。
“可不是嘛,但山东布政使司下令,鉴于此次涌入的灾民众多,各府皆要做好分批迎接安置灾民的准备。而这第一批灾民的迎接安置,我们济南府郝然在列。而且还让东昌府、兖州两府各自开辟一条通道,直奔我们济南府来了!”
“而今,知府大人下令,各县皆要做好迎接灾民的准备。”
“而今已有一批灾民向山东行省涌来。马上我们济南府也将迎来第一批灾民,最可怕的是这批灾民有可能将瘟疫带来,这才是知县大人最发愁的。”
“如此紧急之事,你不是应该协助县尊大人准备赈灾啊?为何今日还悠闲地来此作甚?”明中信一脸惊奇道。
“要想赈灾稳定人心,靠的是两种方法:一是发放钱粮;二是免除赋税徭役。第二点还好说,都在在等山东布政使司的朝廷公文,应该没有大的问题。最要紧的是第一点。”
哦,原来是来此募捐来了!明中信理解了钱师爷的来意。
“原来如此,此等大事,我明家岂能不出力,我表态,认捐,钱粮物品,人力物力,您说个数,明某人绝无二话。”明中信二话不说,直接承诺道。
“哎,我不是这个意思!当然,明家主要捐那肯定是好的,也确实,此次赈灾,单纯依靠县衙府库中的那点钱粮,根本不够,县尊大人也有意向士绅、大户们借粮赈灾。但关键是县尊大人怕士绅大户只捐一点用以敷衍,这就需要有个人领衔带头多捐,否则只是捐赠少许的话,县尊大人不只丢失面子,最可怕的是因钱粮稀少,导致灾民无法尽数安置,造成哄抢,蜂起掠食。那可就是滔天大祸啊!”钱师爷连连摆手解释道。
“所以,县尊大人就想到了我明家?让我明家来带这个头?”明中信道。
“不错,明家即是士绅,又是大户,这身份,这地位,正合适不过!再加上明家主刚刚得了府案首,人气正旺,正是最佳人选!”
明中信低头沉吟不语,要知道,这个头可不是那么好带的,首先,自己捐多了倒无所谓,就怕因此事让士绅大户嫉恨于明家,在暗中使坏,要知道,明家现在可是明有萧家、兰家,暗有弥勒会这些仇家,随时随地可能遭受打击,再加上士绅大户在暗中使坏,那明家还活不活了!
当然,也有好处,一是会获得柳知县的认可感激,二是收获百姓感激爱戴,但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海量功德,要知道这可是成千上万的百姓啊!然而,这毕竟事关明家上下几十口人,所以他当然得想清楚了。
“要知道,对付这些灾民的首要问题和目的,在于稳定人心。而当生存成为唯一目标之时,生存的手段就可以不选择了,放下道德法纪,一瞬间回归动物本性。如果这些灾民因赈济不善心怀不满,再加上有人煽动,到时群起而反,那时可不只是明家,全县百姓都得生灵涂炭啊!当然,如有趁乱为盗寇抢掠的不法之徒,县尊大人也会施以雷霆手段。但就怕到那时县尊大人也有心无力了!”钱师爷在旁感叹道。
“行了,别再演戏了!明某答应了!”明中信抬头应道。
“明家主仁义,相信以后陵县百姓知道的话,会万般感激您的!”钱师爷竖起大姆指道。
“不用再恭维了,放心,明某既然答应就不会出出尔反尔,一定会做到的!”明中信制止了钱师爷的恭维。
钱师爷满脸笑意地坐着喝茶,终于完成了任务。
“不过,我可不可以问一下,县尊大人除筹措钱粮外,还有何具体实施方法?”明中信问道。
“县尊大人这倒是与我说过。”钱师爷迟疑一会儿,但想及刚刚明中信如此支持,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