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不遥远的往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命里该着,小大夫的妈见到那光头和尚就觉心头一亮。这济宁已属山东地界儿边缘,与河南接壤。

    小大夫的妈想,这辈子已经无望,要是孩子有个着落,自个儿就是死也能闭上眼了。

    母子俩是饥餐露宿,捱过了多少磨难那就不用说了,终于走到了嵩山地界儿,到得了少室山下的名刹少林寺。

    少林寺慈悲为怀,一看这母子俩已经没有了人模样,救苦救难,不收留他们还收留谁?

    大概也是小大夫的妈见自个儿的孩子有了着落,放了心,就在到少林寺第四天的头儿上,就扔下了小大夫,离世而去。

    临终前,叮嘱小大夫,一定要记住你爹的名字,你爹叫白涌。小大夫先是跟着寺里的和尚们学着打扫庭院挑水劈柴,过了约有一年多,就被那武僧的头儿看中,跟着一帮子武僧习武。

    那小大夫也是上天赋予,细瘦的身量,骨骼硬朗,头脑沉静,也可能跟出身有关,反应迅捷,悟性极好。

    六七年下来,对中华武学,少林一脉武术,那是大致通得纲要,日见精进。

    偶有闲暇,还跟着那些师兄中识字儿的学习识字儿。到得十五岁那年,受命跟着一个师兄出外为寺里办事,就在那登封街市之上,因躲避一京城来的钦差仪仗,与师兄走散,没等找到师兄,却碰到一歹人在街上行抢,被抢小贩不从,拼死抗争,那歹人当街行凶,把那小贩打得个半死仍不住手,街上众人怒而不敢上前。

    小大夫不平之下,竟然忘记了自个儿是个和尚,更忘记了那不杀生的祖训,可能还是跟他年龄小,虽被少林寺收留,但并未受戒有关,一个健步冲上前去,只一拳就把那歹人击倒在地。

    小大夫自打在少林寺习武以来,头一次动武打人,跟平时与师兄们在一起切搓演练不同,再加上心中有不平之气,下手就有点儿不知轻重,见那歹人倒在地上,以为他耍诈,伸出手去一试,真就没了气儿。

    围观的众人看那歹人被人打倒,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赞许,这时一看那倒地的歹人没了气,一哄而散,只恨自个儿腿短。

    小大夫一看惹祸上身,逃命去吧!开始了亡命生涯。小大夫没有向南逃,而是向北,很快就到了北京。

    北京地儿大,好活,加上一身的好功夫,年青,不惜力,走东家窜西家,打打短工,干点零活儿,人家看他是个孩子,也格外照顾,不经意间,两三年就过去了。

    总这样混下去,也不是法子,只得自个儿留点儿心,有机会再想辙。偏巧那一天,他正在街上到处蹓跶揽活儿,看到一家寿衣店前,几个人正在那儿忙活,他赶紧走上前去,看看有没有他能干的活儿。

    一个有模有样儿的人,看到他走上前来,就打量他,等他开口打听看有没有啥活儿时,那人就说,有活儿,不知你愿不愿干!

    啥活儿?好活儿!啥好活儿?抬杠!那寿衣店除了缝制寿衣,糊裱纸人纸马等纸活儿,还承揽出殡送葬这类仪式。

    那人说的抬杠,就是出殡时抬死人棺材的活儿。这抬杠的活儿,都是死者家族里或者亲戚朋友中的青壮来干,一般不找外人,除非家族和亲戚朋友中的青壮不够数。

    因为谁家也不能总死人,所以一般说来,这抬杠的活儿报酬比较丰厚,也因此那人才说是好活儿。

    但抬杠的活儿也是个累活儿。那时的人比较迷信,认为人死了同活着是一样儿的,在人世间享受的荣华富贵,到了阴曹地府也同样享受,所以你在人世间享受的骑马坐轿,到阴间就得给带去,这叫阴福,所以古时就有殉葬一说。

    那上古之时,还搞啥人殉,实在可怕,但就是那时,搞啥人殉的也都是达官显贵。

    一般百姓,不搞人殉,但殉葬也还是要搞一些个的,搞点儿物殉。这殉葬搞到啥程度,那得根据死者家里状况,啥死者生前的饰品,生活用品之类,弄不起真的,就来假的,象糊一些个纸人纸马啥的。

    活着时是当官的,坐轿,死了,没法坐轿了,就比照坐轿,装在棺材里,由众多的人抬着,有八人抬的,有十六人抬的,当然还有更多人抬的,那就得看你生前的作为了。

    这些个安排都是合乎逻辑的,生前当大官的,就有钱,有钱的就可以买上好的棺木,上好的棺木就沉,棺木沉就得多找些个人来抬,而且为了显示死者生前的身份地位,也为显示庄重隆重,这里的庄重成分要更大一些个,故意找一些个碗口粗的木头杠子垫在棺材底下,用麻绳捆牢,一来二去,那抬杠的活儿就是个累活儿了,没有力气的人是干不了这个活儿的,也因此,抬杠的活儿一定得是青壮来干。

    这抬杠的活儿得由青壮来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死人阴气重,那青壮阳气旺,能顶得住,岁数大的人阳气已经不是太旺,是顶不住的,因此,没见有谁家让老头儿和女人来干抬杠这活儿的。

    顶不住是一回事儿,还有不吉利一说,尤其是女人。这整个出殡是个麻烦事儿,说道特多,啥吹奏丧乐的,啥打灵幡的,啥摔瓦罐的,还有相当于现在搞啥活动时的总协调总指挥之类,就是发号施令的,等到万事具备就喊起……灵……的那个人。

    俗话说,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小大夫并没有想到,这天又碰上了倒霉事儿。

 第五十一章 出关

    小大夫琢磨,今儿个赶上个好活儿,心里有些个得意,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人家是丧事,你要是喜滋滋的,那还象话嘛!

    听到有人拖着长音喊,起……灵……!小大夫就跟众人一道,把那已经用麻绳捆好的足有碗口粗细的大木头杠子捞起来,放到肩上。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众人一齐出力,哀乐顿起,哭嚎声一片。那天出殡的是个富裕人家儿,北京不比别处,富裕人家儿有都是钱!

    那天那阵势那场面着实惊人,应有的一应物事样样俱全不说,那大红棺材也出奇地大,说是啥金丝楠木的,反正都涂了红漆,也看不出啥木质纹理。

    送葬的人足有五六百人,浩浩荡荡,抻得足有一里地长。走到了北京广安门,没啥事儿,出了广安门,又走了有二里多地,早进了西郊荒野了,正赶上夏末秋初,天儿凉爽,遍地的庄稼都还没有收割。

    小大夫就觉得那棺材实在太沉,肩上的木头杠子压得肩膀子疼,可按送葬的规矩,抬着的死人必须得送到地儿才能放下,半路要是放下,放到哪些就得埋在哪儿,这也是为啥抬杠的活儿报酬丰厚的原因之一,丧家得恭维着点儿那些抬杠的人,别真有哪个小子一时犯浑,把棺材半路放下,那可就惨了。

    小大夫瞅瞅旁边抬杠的人,个个都是满脸的汗,无奈,忍着吧!可就在这时,就听后面啪地一声枪响,能听得到那子弹冲到天空中钻透空气的呼啸声。

    就听有人喊,站……住……!都给我站住!紧跟着就有一伙子穿着普通百姓衣裳的壮汉从后面冲了上来,送葬队伍前面两边的庄稼地里也冲出了一些穿着黑衣黑裤,可头上还留着辫子的人,个个手里握着短枪!

    这短枪可是新鲜玩艺儿,铮亮,煞是招人喜欢。但这时哪还有啥人有闲心稀罕啥短枪!

    就听得有人断喝一声,干!有点儿象是那喊起灵的人喊的。抬杠的人中就有一些个就势把那木头杠子往地上一扔,顺手就从怀里掏出了家伙,嚯!

    竟然也是青一色的短枪!同小大夫同抬一条杠的人一扔肩上的杠,小大夫这头还扛着,把他闪了一下子。

    那棺材摔到了地上,就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汉子从棺材裂开处一跃而出,手里竟然也是一把短枪!

    这下,可就乱了营了,枪声一片,早有几个人倒在了地上!小大夫一看不好,撒腿就跑。

    要说那天在场的人,如果有谁能有小大夫那身功夫,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但见他一猫腰,两条腿交替运动,只在地上跳跃了几下子,就冲到了人群的外围。

    有个刚从后面追上来的小子端着枪正在向人群射击,可就在这时,那小子忽然就顿了一下子,离他不远处,一个也就十来岁的小姑娘被吓得愣在那儿,也不知道跑也不知道躲。

    就这一顿的功夫,倏然间就见一条黑影从旁侧向那小子闪了过来。那小子还没来得及转过身来,就听得嘭的一声,眼前一黑,被那侧面而来的人一脚踹得晕了过去,还没容他跌倒,手中的枪早被夺去。

    小大夫并不久留,又是几个跳跃,早蹿进了路边的庄稼地里,不见了踪影。

    小大夫再次开始了逃亡生涯。这次,他还是选择了向北逃,也不知为啥,他就是觉得南边危险更大一些个。

    山海关自打大明洪武年间修建的时候起,就成了北京去往东北的必经之路,也是人们所说的关里关外的界点。

    东北地域广袤,特产丰饶,人烟稀少,逃命倒是个好去处。昼伏夜行,只几天的功夫,小大夫就到了山海关。

    他到得山海关时,正赶上山海关的人都在议论前几天北京城发生的送葬命案的事儿。

    原来,那天他去帮着送葬的是革命党,在北京想干点啥革命的事儿,结果事儿露了馅儿,就想逃,那天是护送他们的一个头儿出城,没想到事先走露了消息,被一些个反对革命的人设了埋伏。

    那天,革命党人加上参加送葬的人,再加上那些个来抓革命党人的人,一共死了一百多个,那革命党人的头目,就是从棺材里跳出来的那个汉子,并没能逃脱,当场殒命。

    小大夫听到了这个消息,知道自个儿这辈子恐再无出头之日,在那登封街市之上打死了人,这又稀里糊涂地参加了革命党人的逃亡行动,抢了人家的枪,也不知自个儿踹的那个小子是死是活,那要是死了,自个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