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三儿的副手,也就是王府的二厨,后厨一应事情,包括为杨广准备一日两顿饭,仍由丁三儿主持。这样一来,就打消了丁三儿心中的顾虑。
同时,杨广也暗暗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每隔三天,他才允许自己点名叫谢讽来做一顿饭,让自己解解馋。
他之所以如此上心地善待丁三儿,倒并非全是因为谢讽的缘故,其中多半仍是顾念着丁三儿是祖父辈留给自己的老人儿,不愿太怠慢他。
眨眼间两天时间过去了。丁三儿因保住了王府大厨的位置,对待谢讽也不似头一天那么蓄意打压,渐渐变得客气了起来;自从染干称病不再来杨广府上做“代课老师”,丁三儿那所位于坊街对过的小院子里就再不见了鱼俱罗碰上的年轻后生的人影;自从长孙晟告知父皇有诏准自己开府建衙之意后,两天过去了,宫内再无任何消息传出,令杨广在府中有些坐卧不宁。
直到第二天傍晚时分,鱼俱罗再次来到晋王府门前,声称有极为紧要的事要求见杨广本人,杨广情知有李渊在,鱼俱罗断难进得了自己的府门,不得已之下才在张须陀的贴身跟随下,强打起精神,出府来见鱼俱罗。
“王爷,请借一步说话。”鱼俱罗一见杨广亲自出府门来见自己,忙受宠若惊地迎上前来,一脸谄笑地要杨广随他离开王府门前。
杨广站在门前的台阶上,仰面瞧了瞧天色,只见西边天际处云霞灿然,已临近黄昏时分,不禁好奇地向鱼俱罗问道:“鱼将军,过不多时,天就要黑了,这个时候你来找本王,可是查案有了什么新的进展?”
鱼俱罗扫了一眼跟在杨广身后的张须陀,用手指指街西,笑着答道:“王府门前人多眼杂,说话多有不便,请王爷随老儿到那边僻静处,我再向王爷禀明详情。”
杨广莫名所以,但知鱼俱罗决不会在自己面前虚言相欺,便回头对张须陀吩咐道:“我随鱼俱罗到那边儿说几句话,你就留在这儿吧,不必跟过来了。”
张须陀仍是一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刻板样子,把头一摇,说道:“我还是跟着王爷吧。鱼将军和王爷说的话,我保证不告诉别人。”
杨广耸了耸肩,对张须陀无可奈何,只得由着他跟随在自己身后,随同鱼俱罗走到距晋王府大门二百步开外坊街拐角的一个僻静处,眼见得坊街上并无闲杂人等来回走动,遂对鱼俱罗说道:“有什么事,鱼将军就请在这儿说吧。”
鱼俱罗却不正面回答杨广,反而冲着张须陀说道:“今晚,我要引着王爷外出去办趟差,小兄弟,你跟在王爷身边多有不便,不如你暂将王爷托付给我来护持,明日五更天,你还到此处接王爷,怎么样?”
杨广听了鱼俱罗这话,才恍然想起,两天前,鱼俱罗就在自己府门外,好像对自己提到过一句,要带自己去查案、办差的话,这两天事多,自己反而给忘了。
“鱼将军,那可不成。”不出杨广意料,张须陀一口便回绝了鱼俱罗,“天就要黑了,万一王爷出府有个闪失,我吃罪不起。”
“鱼将军又不是旁人,他是堂堂的内殿值长,往日在宫里保护父皇,有他陪我一起去,你有什么放心不下的。若是表兄将来知道了此事,但由我向解释就是,不会叫你为难的。”杨广一则这两天闷在府中无聊,出于好奇,也想跟着鱼俱罗一道去瞧瞧,他是怎样查案的;二则这些天也着实腻烦了张须陀整日像个甩不掉的尾巴似的跟在自己身后,使自己不得半点儿自由,遂帮着鱼俱罗劝说起张须陀来了。
或许是近些天眼瞅着自己的上司李渊对杨广的态度有所转变的缘故,张须陀见杨广开了口,居然没有像以往那样只会摇头说不,而是低头想了想,方极不情愿地说道:“王爷执意要去,我也拦不住,要不,请王爷和鱼将军在此稍候片刻,待我回府向唐国公通禀一声,再护持着王爷一同前去查案。”
自己往常去“江南岸”吃顿饭,张须陀都要拦着,他今天能这样说,已是大大出乎杨广的意料之外了。只是随鱼俱罗晚上外出查案这件事若是叫李渊知道了,自己仍是走不成。
杨广略一思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用商量的口吻对张须陀说道:“你看这样好不好,你现在就随本王和鱼将军一道去查案,待明日本王亲自去向表兄说明此事。这样,你既可在身边护持本王,又不会因为这件事受到表兄责罚。。。。。。”
孰料他话未说完,鱼俱罗当即开口拦道:“不行。今晚我引王爷去的那个地方不适合这位兄弟去,到时万一被他坏了事,可就麻烦了。”
这还是自结识鱼俱罗后,头一回听到鱼俱罗在自己面前说不,杨广看看一脸执拗的张须陀,又瞅瞅把话说得斩钉截铁的鱼俱罗,有心想问问鱼俱罗究竟想引着自己到什么地方查案、办差,可话到嘴边,又因张须陀守在身边,怕他知道了回府告诉李渊,那样的话,自己今晚多半就去不成了。
“小的如不能跟随王爷一同前往,还是请王爷现在就随小的回府去吧。”张须陀又犯起轴劲儿。
“王爷,您愿不愿随老儿去走上一趟?”可能是意识到了方才的失态,鱼俱罗堆起满脸的笑容,向杨广问道。
“本王两天前答应过鱼将军的事,岂有不愿之理?只是。。。。。。”杨广瞟了张须陀一眼,话说至一半,就此打住,不往下说了。
“王爷愿意就好。”鱼俱罗嘴里回应一声,突然间挥起一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地切中了张须陀的后颈处,“小子,大叔对不住了。”
张须陀闷哼一声,身子晃了两晃,瘫软了下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4章 鱼俱罗,你要带本王到哪儿?
(全本小说网,。)
杨广可是不止一次地见识过张须陀的功夫,眼见得鱼俱罗手起一掌,张须陀连抬臂格挡的招式都未及做出,就被鱼俱罗单掌切中后颈,瘫倒在地,不由得暗自咂舌惊叹道:野史小说中有描写位居隋唐十八条好汉头一位的西府赵王李元霸,就是死在这位鱼俱罗将军的刀下的,据此看来,他的功夫果然超凡盖世哪。
鱼俱罗突然出手,单掌打昏了张须陀,随即变换出一副笑脸,躬身向杨广赔罪道:“老儿势非得已,请王爷莫要见怪。”
身边有这样一位绝世高手护持着,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敢去的?杨广低头看看地上躺着的张须陀,冲鱼俱罗挥了挥手,说道:“事不宜迟,咱们走吧。”
鱼俱罗却不忙着走,而是上下打量了两眼杨广的穿着打扮,尔后伸手一指杨广腰间勒着的那根十一环铜角腰带,软语恳求道:“王爷,今晚老儿引您去的那个地方一向都是不做官家生意的,您腰间这根带子。。。。。。”
隋朝初年,皇帝、亲王以及朝臣的穿着、服饰比较随意,并不像唐时那样穿紫服朱,壁垒森严。包括皇帝在内,通常只用腰间所系腰带上的金环多寡来标示身份尊卑、地位高下。今天,杨广由于是临时得到禀报,身上只穿着件极普通的白色丝制长衫出门来见鱼俱罗,却仍用能够标示亲王身份的十一环铜角腰带系在腰间。
听到鱼俱罗如此一说,杨广二话没说,当即便解下腰带,放在了张须陀的身边,两臂张开,摆了个要鱼俱罗随意挑毛病的poss,问道:“你这是要带本王去什么地方呀,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鱼俱罗故作神秘地一笑,答道:“到了那儿,管保王爷不会后悔的。行啦,王爷这副穿着、打扮,与出手阔绰的胡商家少东主并不甚区别,只是王爷须得牢记,待咱们到了那个地方,如有人向王爷问起姓名、出身来,王爷一概不需作答,到时只需听老儿编排就是。”
他藏头露尾地不肯明说要将杨广引向何处查案,反倒更加激起了杨广的好奇心,当下抛下昏倒在地的张须陀,跟着鱼俱罗奔着城西的方向走了下去。
其时,隋朝初立,四境不宁,长安城中一到定更天即实行宵禁,无论是亲王、百姓,不经京兆府批准,携带官方路引,宵禁后一概不准出坊,上街走动。
因此,为了赶在今晚实行宵禁前抵达目的地,鱼俱罗加快脚步,引领着杨广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来绕去,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才在杨广的一再要求下停下脚步。
由于一路上只顾着紧跟鱼俱罗赶路的缘故,杨广也不知道两人现在何处,好容易央得鱼俱罗停下来喘口气儿,杨广抬手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抬眼打量着四周,只见街巷狭隘逼仄,两旁的房屋破烂不堪,提算一嗅,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难闻的臭味儿,同自己惯常走动的那些地方相比,眼前这条街巷简直如同地狱。
“鱼将军,咱们还在长安城中吗?这是到了哪儿啊?”杨广用手掩着鼻子,向鱼俱罗问道。
鱼俱罗手指前方,答道:“王爷,你瞧见没,再穿过两条街巷,咱们便到了。这是在长安的城西,平民百姓居住的区域,王爷想必从没来过吧。”
杨广紧皱双眉,点了点头,又问道:“这地方怎么连个坊里都不分,这里住着的人家平日里就不怕盗匪出入?”
鱼俱罗听了这话,呵呵一笑,随口答道:“平民小户人家,这年头只怕是家无隔宿之粮,还怕什么盗匪呢?我在宫中当值时,有回窦大将军亲自巡夜,和我闲扯了几句。记得当时他手指着城西的方向对我说:你信不信,打宫城走不出五里路,就能看到街头巷尾有冻馁而死的尸体,与这宫城内完全是两个世界啊。不瞒王爷,那天我还真不太相信。直到不久前,因缘巧合,叫我发现了那个地方,路经这一大片平民居住的区域,亲眼所见,才相信了窦大将军说过的话。”
听鱼俱罗话中透露出的意思,此刻不时窜入鼻腔中的阵阵臭味儿竟然极有可能是街边尸体散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