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儿,他随即问萧厄道:“长姐没对你说,她相不相信姬威说的话,会不会把在咱们府中听到的禀报给母后呢?”

    “长姐什么也没说,只托我问王爷一句话:你愿不愿做太子?依我所想,她大抵不会径直将姬威的话转禀给母后的吧?”

    见杨广又摇了摇头,萧厄忍不住劝道:“王爷若真心不愿做这个太子,自此时起便须早做打算了。以王爷在朝中的威权和声望,任谁都会将王爷视做下一任太子的不二人选的。越是如此,王爷越应及早设法为自己想好一条退路,确保将来能够全身而退,不受易储之事牵累。”

    “昨日入宫见驾时,我已按王妃建言,向父皇表明了决不与大哥争夺储位的心迹,父皇当时未做任何表示。况且,除我之外,还有一母同胞的三位兄弟人人皆可做得这太子,王妃是不是有些多虑了?”杨广面带不解地问萧厄道。

    “王爷虽无心与他人为敌,却不能不防别人会将王爷视做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萧厄见杨广到了这时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处之险境,不由得发急警告他道,“倘若王爷日后做了太子,还则罢了。但是王爷真心不愿做这个太子的话,换做是别的任何一位兄弟入主东宫的话,还会像如今这样善待王爷吗?以王爷这么多年为朝廷建立的卓著功勋,他就不怕王爷会取他而代之吗?王爷怎么就想不明白这个理儿呢?”

    “那,依王妃之见,我又该如何自保呢?”杨广经萧厄这么一提醒,方有所领悟,遂向她问计道。

    “目下形势,长姐得知王爷不愿做太子的心意后,很可能不会将元氏之死的真相直接禀告给母后,也就是说,东宫储位什么时候易主,尚不得而知。所以,妾身以为,王爷现在最好的选择便是从速返回广陵,一心经略、抚绥好江南,把江南当做是王爷的退路。。。。。。”

    萧厄话虽说得十分隐晦,杨广也能从中隐约察觉出她有要自己把江南当做是日后以图自保的根据地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待来日一旦自身安全无法保证之时,即可效仿南朝,割据江南,重新走南北分治这条老路,不由得心下倒抽了口凉气。(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84章 最好的选择竟是维持现状

    (全本小说网,。)

    杨广原本以为,姬威是为转投自己麾下才夸大其辞,诬指大哥杨勇害死了太子妃元氏的,尔今听萧厄向他讲述罢与姬威会面的情形,方知元氏之死确因大哥而起,加之经萧厄向他剖析了一旦大哥东宫储位不保,自己再坚决辞做太子的话,他自身即将身陷极大的危难之中,心绪一下子乱了。

    当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杨广不得不认真思考起萧厄奉劝自己早留退路的那些话来了。经过近一夜的反复思量,杨广最终得到了一个颇有些令人啼笑皆非,又十分无奈的结论:对自己而言,最好的选择竟是维持现状不变,大哥继续做他的太子,而他则按萧厄所建言的那样,从速返回江南,并且今后永不再重返长安长期居留,用这种自我放逐的方式来求自保。

    即便是对大隋朝的江山社稷而言,父皇身体康泰,一切维持如旧,也是最好的局面了吧。杨广在心中这样安慰着自己,想道。

    继而,他又想到,包括萧厄在内,仅仅相隔了短短的一天,他夫妻二人便由要好意提醒父皇母后小心提防来自身边的危险,一变而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将来打起了盘算,身不由已地产生了一丝沮丧的心理:看来这长安真是多留不得,多留一日便会平添一分内心的烦恼,不由自主地沉陷于朝中内部无休无止地争斗之中,不如还是尽早重返广陵得好。

    心中既产生了强烈的去意,杨广便打算于次日一早入宫面见长姐,当面向她申明自己决无做太子的心意,请求她切莫将大哥杨勇气死元氏的实情禀报给母后独孤伽罗,同时加紧办完需在长安办妥的所有事情,从速返回广陵去。

    可是,还未等他收拾停当,吩咐郭衍替他备马准备出府入宫,王府门外就来了十几位登门拜访的朝中大臣,把他堵在了府内。

    杨广接过鱼赞给他呈送进来的一张张禀贴,见登门造访的这十几位朝臣尽是素日与自己相善的文武大臣,不忍拂了他们的情面,只得嘱咐王妃萧厄代替自己先行入宫去见长姐杨丽华,而他自己则留在府中专一接待这些文武大臣。

    与十几位大臣相见,交谈了不多时,杨广就察觉出这些人大多是为了打探自己会否取杨勇而代之,入主东宫的消息而来的,心中不免感到了一丝失落。强打着精神与他们寒喧了一会儿,也就起身赔着笑脸送客了。

    在这些人中,唯有两人在其它诸人未能如愿从杨广口中打探出他们想要的消息后纷纷起身告辞之后还留在了殿内没走。

    其中一人便是杨广幼时在太学时的两位老师之一的裴矩,另一人则是落丛公燕荣。

    杨广因见裴矩和燕荣不肯随众人一同离去,遂先向裴矩客气地问道:“不知老师还有何见教啊?”

    裴矩闪了一眼在旁端坐不动的燕荣,笑呵呵地拱手答道:“下官今日登门求见王爷,欲烦请王爷允准下官与王爷一道返回广陵,以使下官能为朝廷抚绥江南略尽绵薄之力。”

    “老师现仍在吏部任职吗?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因何要随我到江南任职呢?”

    “不敢欺瞒王爷,下官对江南人文荟萃之地心羡已久,且闻知王爷招揽得上百名江南贤士在广陵编书立说,不免心戚戚颇向往之。故特来恳请王爷提携下官到广陵任职,使下官得以共襄胜举。”

    杨广笑着点了点头,当下起身抱拳说道:“老师如肯屈就,小王自是求之不得。今后安抚江南士族之事,就多劳老师费心了。”

    裴矩听杨广答应了自己的请求,显得甚是高兴,忙躬身回礼道:“那下官这就回部准备与人交卸公务,随时听从王爷的召唤了。”

    待裴矩告辞走后,燕荣立马起身,抱拳向杨广禀报道:“末将已得册命,不日将赴幽州接替周摇出任总管,特来向王爷辞行,另尚有一事相烦王爷成全。”

    “你要到幽州接任总管去了?有什么事还需本王来成全,但说便是。”杨广返身坐下,问燕荣道。

    “末将听说王爷正在南陈降将中挑选良将带往江南统军,特来禀明王爷,能否放周罗喉辅佐末将一道前往幽州赴任?”

    “落丛公,你的消息倒蛮灵通嘛。”杨广听说燕荣指名道姓地要带上周罗喉随他到幽州上任,心中一动,遂向他问道,“放着朝中这么多位南陈降将不要,你为何单单相中了周罗喉呢?我听说,前些时他因和宋国公在宫中起了争执,以至于醉卧朱雀街头,闹得很不成体统咧。”

    燕荣冲杨广眨了眨眼睛,反问他道:“王爷可知周罗喉那日与贺若弼因何发生争执吗?”

    杨广摇了摇头。

    “那日末将也在临德殿,当时因贺若弼存心打趣周罗喉,手指曾做过周罗喉麾下偏将的南陈降将陈纪,对周罗喉言道:‘公若早些归降我大隋,也不至于落得如今排班立于陈纪之下的境地,公岂悔乎?’面对威风赫赫的宋国公,王爷,你道周罗喉怎么回答?他只冷冷地反唇相讥道:‘伯通,你真是一员福将啊。向使周某不曾被调离建康,亲率舟师与伯通所部一战的话,胜负之数,尚能难以预料吧。’”

    杨广听燕荣说到此处,禁不住开口道:“这周罗喉胆子也恁大了吧。他既为南陈降将,面对曾率军伐灭南陈的宋国公,竟敢口出如此狂言?”

    “末将当时心中所想,和王爷一般无二。”燕荣嘿嘿笑道,“谁知贺若弼听了周罗喉这话,非但没有着恼,而且哈哈大笑,当下便与周罗喉定下以酒论输羸,当日比拚胜负的约定,结果灌得周罗喉大醉。为了此事,末将后来专门找人打听过周罗喉其人,结果得知他早在南陈宣帝一朝时,说曾率军不上一回地打败过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故而贺若弼才会在大庭广众下存心羞辱他。末将打心眼儿里佩服周罗喉的胆量和豪气,故而今日借来向王爷辞行之机,恳请王爷高抬贵手,就放周罗喉随末将一同到幽州镇守去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85章 截胡

    (全本小说网,。)

    “落丛公定下从长安动身的日期了吗?”杨广专注听罢燕荣的话,只淡淡问了他一句。

    “末将拟于三日后动身。如王爷答应了末将的请求,就请王爷颁下将令,调周罗喉到末将麾下任职吧。”燕荣压根儿没想到杨广也会打周罗喉的主意,顺口答道。

    “那好吧。既然落丛公慧眼识良将,今日主动登门向我举荐周罗喉,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杨广笑嘻嘻地望着燕荣,从容说道。

    “王爷,你这是何意啊?”燕荣腾地站了起来,张着两手,焦急地质问杨广道。

    “落丛公莫急,且坐下,听我一言。”杨广摆手示意燕荣坐下,向他解释道,“我和落丛公俱是同样的心思,以为周罗喉以败军之将的身份,犹敢与宋国公当庭论争,不惧生死,其诤诤风骨确令人佩服。窃以为,周罗喉既在江南统军十数载,倘如落丛空所请,随你北上幽州,离开江南这块土地,反不如仍调他回江南统军,可能更能发挥出他的作用。本王向你承诺,只要周罗喉忠心报效朝廷,必不会埋没了他的将才,如何?”

    “王爷,你叫末将说什么好啊?”燕荣急得直跺脚,却碍于杨广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不敢和他公然抢人,摊开双手,无奈地叫道。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尽可挑选旁人随你赴幽州上任嘛。只要是你选中的人,本王决不阻拦,怎样?”杨广近乎蛮不讲理地安抚燕荣道。

    燕荣遭杨广截胡,愣是从他手中抢走了周罗喉,气得他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