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着对方军中阵阵的劝降之声,萧谳麾下的将士们倒有多一半默默地放下了手下的兵器,归降了隋军。
萧谳见此情形,心知大势已去,遂在几名亲兵的拚死护从下,另择一条小道落荒而逃了。
燕荣使用诈计成功地诱降了来自南豫州的大部南陈军队,即和宇文述所部兵合一处,将吴州城团团包围了起来。
城中的萧岩和陈君范二人听说萧谳率领的兵马大半皆在半道上被敌军使用诈计劝降投降了隋军,顿觉欲哭无泪。两人商议之下,也觉死守一座孤城,早晚必将成为隋军的俘虏,遂也仿效萧谳,带领身边的亲兵,悄悄打开城门,脚底板抹油,开溜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12章 二将争功
(全本小说网,。)
自开皇九年除夕夜隋朝大将韩擒虎率领五百敢死之士宵济采石,至三月间宇文述、燕荣所部在吴州会合,隋朝三路大军以横扫千钧、摧枯拉朽之势,在短短不到百日的时间里,即一举荡平了南陈,实现了南北统一。
三路大军伐陈兵马大元帅,晋王杨广在隋军进占南陈六郡三十座州城之后,又命南陈后主陈叔宝向岭南的蛮族首领冼夫人写了一道招安诏书,向冼夫人说明南陈已为隋朝攻灭,不复存在,请冼夫人率领岭南蛮族改向隋朝称臣。
因建康距岭南路途遥远,杨广未等到冼夫人对陈叔宝的招安诏书作出答复,即留下王韶在江左镇守建康,率领一班渡江伐陈将佐渡江北上,返回广陵,聚集杨俊、杨素三路行军元帅,共商此次伐灭陈朝之后的请功事项。
同时,因高颖当场挥剑立斩了父皇杨坚密令自己索要的张丽华,杨广也趁返回广陵的机会,将事情的经过如实向李玉儿作了通报,请他先行返回长安,向杨坚面陈原委。
李玉儿满怀期望地在广陵大元帅府中坐等了近百日之久,只等来了杨广一句“父皇索要之人已死于独孤公剑下”的回复,不免大失所望,草草收拾了行装,返回长安向杨坚报信去了。
在杨广返回广陵三日后召开的三路元帅议功会上,杨俊、杨素两位行军元帅自知此次兴兵伐陈,中、西两路大军皆是侧应东路大军渡江攻占南陈帝都建康而发,故而在为自己麾下将佐向朝廷报功时都表现出了十分谦让的姿态,将伐陈得以全胜的功劳大半皆归于了杨广的东路军。
尽管如此,高颖以当朝首辅的身份被委以大元帅府长史的重任,担负着协调三路兵马的职责,当杨俊、杨素二人皆逊功自谦之时,依然向杨广建言,在正式向朝廷呈报的叙功奏折上,仍须将杨俊、杨素二人的姓名列于前列。杨广出于对高颖的尊重,当场也答应了他的这一建言。
反倒是在随后进行的议叙东路军各位将领的伐陈功绩时,两位率先率军渡江的大将贺若弼和韩擒虎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使得帅府议事厅内的气氛登时变得紧张了起来。
两员大将之中,首先是贺若弼对高颖提议将率先攻入建康的韩擒虎列于向朝廷呈报的叙功奏章中东路军诸将之首提出了强烈反对。
贺若弼指责韩擒虎虽率军渡江在先,但在渡江后未与南陈军队打过一个像样的仗,且是在得到杨广派军增援的情况下,利用裴蕴说反任忠的机会,偷机取巧,才先于他攻入建康城的。而他率领的这一支兵马不但在渡江后迅速攻占了南徐州这座沿江重镇,更是仅以八千兵马在蒋山大败南陈十万兵马,可称得上创造了三百年南北朝争伐史上的一个奇迹,自应名列于东路诸将之首,决不心甘落于韩擒虎之后。
杨广自从数月前亲临前敌,结识贺若弼以来,先是在他管辖的地界受到南陈采石戍主徐子建派出的刺客行刺,继而又在初入建康后得知贺若弼强抢陈叔宝至他的营中,欲将陈叔宝作为他的战利品向朝廷邀功请赏,因此对贺若弼本来就没留下什么好印象,今日见他当着杨俊、杨素及众多中、西两路将佐的面儿,公然与韩擒虎争功,不由得勃然大怒,当场呵斥贺若弼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贺若弼也是出于一时激奋,误以为杨广当众呵斥自己,便是意欲回护韩擒虎,冲口揭出了韩擒虎所部进占建康后,在城中放纵军士抢掠民间财货,**宫女、嫔妃的老底,请求杨广依军令治韩擒虎的约束部下不力之罪。
杨素眼见着东路军两员大将就要当场撕破脸,闹将起来,忙冲杨俊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同站起,抱拳向杨广、高颖提出告退,带领着中、西两路将佐先行避让出了议事厅。
“贺若弼,你指责韩擒虎放纵所部将士在建康城中抢掠财货,**宫人、嫔妃,可有确凿的证据?”杨广没想到贺若弼一点脸面都不给自己留,当着其它两路军中诸多将领的面儿就揭出了韩擒虎的老底儿,面沉似水地喝问他道。
“高仆射当时也在建康城中,他可为末将作证!”贺若弼抱定了与韩擒虎争抢伐陈首功的态度,一张口又将高颖拉扯了进来。
高颖听贺若弼要自己为他作证,证实韩擒虎确有放纵军士抢掠**的种种丑行,禁不住对贺若弼本能地生出一份厌恶,遂起身向杨广拱手谢罪道:“回禀王爷,某自跟随韩擒虎所部兵马进入建康后,起初两三日尽在台城督促诸军查封府库、向被俘获的南陈后主问询南陈朝中之事,未曾亲眼目睹我军将士有在城中违禁施暴的情形,倒是辅伯紧接着率军入城,趁某外出之际,将陈叔宝自台城掳至他的营中,直至王爷进城才放回。”
“高颖,你,你!”贺若弼见高颖如此偏护韩擒虎,气得浑身直颤,手指高颖,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本帅瞧你二人这般架势,一时间恐难以论出个是非黑白来。来人哪,且将贺若弼、韩擒虎二人即行收监羁押,待本帅还朝之时,由他二人去向父皇争功吧。”杨广不满地睨了高颖一眼,撂下这句话,起身扬长而去了,把个偌大的当朝首辅晾在了帅府议事厅内。
因东路军二将争功,使得三路元帅聚会广陵,议叙伐陈军功的会议不欢而散。
会后,杨俊、杨素二人打听得杨广竟将贺若弼、韩擒虎两员大将尽行收监羁押了,皆预感到这件事已有向不可收拾之结果发展之趋势,遂识趣地先后向杨广、高颖辞行,带着三路元帅共同议定的中西两路将领的叙功奏章先行返回长安去了。
杨广身为此次三路大军伐陈的全军主帅,未奉诏命,自然不得擅自还朝,遂在广陵向父皇杨坚上了一道奏章,就如何处置南陈后主陈叔宝一事向杨坚作出请示。
半个月后,杨坚的诏命下达至广陵,册封南陈后主陈叔宝为长城公,准杨广所奏,暂命王韶率军镇守江左,命杨广、高颖二人率领伐陈诸将高奏凯歌还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13章 朕平江南,唯获卿一人
(全本小说网,。)
很难说得清楚隋高祖杨坚为何要派贴身宦者李玉儿于两国大战前赶赴广陵,向次子杨广密授索要张丽华这样一个差使。
他自十六岁迎娶现任皇后独孤伽罗以来,夫妻两人感情甚好。独孤伽罗一向最引以为荣的便是五位皇子、五位公主皆是嫡出,俱是一母同胞。
然而,随着年纪的渐长,杨坚内心里开始羡慕起那些拥有三宫六院、众多嫔妃的前朝皇帝们来了。一样都是皇帝,为什么他们可以有数以百计的女人,而自己却连个偏妃都不能有呢?
早在数年前,杨坚就对陈后主的这位宠妃张丽华有所耳闻。据说,她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姿色,而且性情温柔娴淑,从不与人争风吃醋,像这样的女人,怎不令杨坚心向往之,恨不能立马便将她金屋藏娇,纳入自己的后宫。
然而,世道无常,当李玉儿给他带回张丽华为高颖所杀的消息时,杨坚竟然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女人落下了几滴伤心的眼泪,之后悻悻地打道回长安去了。
毕竟是一代开国君皇,隋高祖杨坚还是很能克制住自己私欲的,他既不会为了张丽华而迁怒于杨广、高颖,也不可能背着独孤伽罗做出什么更加出格的事,比如,江南出美女,纵然秘索张丽华而不得,杨坚完全可以另行挑选江南美女充实后宫,但他并没有这样做。
同江南美女相比,杨坚更为看重的是江南衣冠士族。他深知,近三百年来,南朝之所以自视为华夏正统,皆由于永嘉之乱后,大批的汉人士族随晋王朝南迁,给江左、江南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并帮助自东晋以来的历代王朝稳固了其在南方的统治。其间虽有诸如前秦南征、侯景之乱这样的动荡、变故,但在衣冠士族的极力扶持下,南朝始终屹立不倒,和北朝对峙长达百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基于对江南衣冠士族的重视,杨坚在得知杨广率军攻占建康的消息后,下达给他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待平陈后,须将江南衣冠士族尽迁至关中、京畿一带,争取要他们改为隋朝效命。
同时,杨坚也没忘记在长安的馆舍里,还软禁着一位江左名儒许善心。在从东都返回长安的次日,便亲自驾临馆舍,来劝说许善心降隋。
“许夫子,怎么样,三个月前你与朕立下赌约,若朕半年内平定江南,你便自愿改为我大隋效命。今日朕亲自来请你践约来了。”杨坚命人在许善心的宿房中摆设下丰盛的酒菜,笑容可掬地劝降他道。
“既是在下主动提出与陛下立下的赌约,陛下今日亲至馆舍来命在下践约,在下自无话可说。然须请陛下先答应在下一件事:可否容在下略尽臣子之心,对先朝有个交待,尔后再更换朝服,奉陛下为主。”许善心面对得意洋洋的隋高祖杨坚,表现得很平静,从容答道。
“但不知许夫子对南陈还要有什么交待呀?朕前日已下诏,册封陈叔宝为长城公,他也欣然领受了这一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