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12章 江陵报丧

    (全本小说网,。)

    打发走了李靖,杨广来来回回在殿内踱着步,思索着李靖今天多少有些反常的举动:无庸置疑,李靖之所以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去而复返,特地来向自己禀报梁默有意隐瞒消息来源这条线索,并请自己允准他清查梁默,显然有寻求自己支持和庇护的原因,可据这两天自己与李靖接触下来对他产生的印象,他似乎并不像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哪。

    换个角度再一想,杨广猜到了李靖如此迫切地来向自己表功的真正原因:他这样做是在向自己证明,他有能力助自己一臂之力,清查汾河驿行刺一案,同时也为父亲李诠洗脱罪责啊。

    这个小李靖,还真的有这份孝心,为了搭救父亲,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杨广内心不由自主地对李靖产生了一份好感。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过,王妃萧厄的声音传入了杨广耳中:“王爷独自一人在这殿内,想些什么呢?”

    “噢,我在想着怎样帮大哥查案的事。”杨广转过身来,笑着答道,“王妃,你怎么来了?昭儿呢?”

    “昭儿由赤芍她们几个带着呢,我是来瞧瞧王爷忙完没有,有几句话想跟王爷说一说。”萧厄也微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王妃请坐。”

    夫妻二人在殿内落座之后,萧厄开口说道:“或许这话现在说有些早了。王爷此次回京前,我听母后的意思,有将昭儿长期留在长安宫中亲自抚养的打算,所以。。。。。。”

    “所以,王妃也想留在长安,抚养昭儿长大,对吗?”杨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问道。

    “我确实有这个意思,同时也担心王爷孤身一人返回并州,身边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体已人照顾,因此想请王爷禀明父皇,在长安多住些日子,待若溪生产后,要她随王爷一同返回并州。”

    “这件事王妃暂时不必操心,昨日我已从父皇那里领到了一项新差使,至少也要在长安住上三两月的时间。至于三两个月后,你们哪一个,跟随我返回并州,待日后再商量也来得及。”杨广对萧厄专门跑来同自己说起要安若溪随自己返回并州感到有些奇怪,随口说道。

    “这正是我要跟王爷说起的事。王爷在长安的这段时间,能不能少办些差使,多陪陪父母、妻儿呢?”

    “王妃有所不知,早在五年前,我曾受父皇之命,主持清查过一桩凶案,至今尚未将这桩凶案的幕后主使捉拿归案,因此才恳求父皇授命于我,利用此次还朝的机会继续彻查此案,以了解心中的宿愿。”杨广见萧厄的脸色不佳,忙又解释道,“不过,请王妃放心,我昨日已答应了父皇,早晚入宫向父皇母后请安问候,也会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回府陪陪你和昭儿的。”

    “其实,王爷,我想提醒你的是,莫要忘了,王爷如今尚是并州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父皇交给你的差使仍是应对突厥,而非别的什么清查凶案之类的事,王爷切不可主次混淆,办错了差使啊。”萧厄显然经过反复思考,才向杨广郑重地说出了这番话。

    “办错了差使?”杨广不以为然地笑道,“王妃须知,清查潜藏于长安城中的南陈细作,揪出杀害会真大师的幕后主使,本就是我没办完的一项差使,王妃怎么说我办错了差使呢?”

    说到这里,他脑中灵光一闪,盯着萧厄,试探着问道:“王妃劝我不要插手其它朝务,莫非另有隐情?”

    “王爷多虑了。我不过是担心王爷累坏了身子,出镇并州五年,好容易回长安一趟,还因办差这件事,难以在父皇母后身边尽孝,未免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才多嘴劝王爷一句。还请王爷能认真考虑考虑我的这番话,趁早推辞了查案这件差使吧。”萧厄被杨广问得一怔,旋即笑着解释道。

    “好吧。查案的事,仍是由大哥在主持,因大哥近日朝务繁忙,父皇才命我协助大哥。王妃方才所说也不无道理,今后具体的事我会尽量交待给手下人去办的,以便能留出更多的时间陪陪你们母子。走,咱们一起去瞧瞧昭儿吧。”杨广并没有察觉到萧厄在有意隐瞒劝阻自己查案的真正原因,站起身,伸手扶起萧厄,夫妻两人并肩向殿外走去。

    五天以后,得到了隋帝杨坚亲口承诺,助其发兵攻灭阿波部族的东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在虞庆则、长孙晟二人的陪同下,离开长安,动身启程,返回突厥了。

    杨广亲自将摄图送至长安新都外十里处的灞河桥,才同摄图殷殷话别,打马返回了城中。

    当杨广骑马进了长安东面的春明门,刚一拐入朱雀大街,准备入宫去向父皇母后问安之时,从他身后飞也似地掠过一人一骑,马背上之人口中还在不停地叫嚷着:“让道,让道,江陵来的六百里加急。。。。。。”

    听说是后梁国都江陵来的六百里加急,杨广心里陡地一沉,立即快马加鞭,紧跟着那人朝长安城北大兴宫的方向跑了下去。

    依朝廷成例,凡长安以外各地报来的加急文书,须先呈报给衙署就设置在大兴宫内的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当值的堂官视情形决定是否立即呈送给皇帝。但今天杨广路遇的这位赶回长安报信的斥候却颇为不同,在大兴宫门外几乎是翻滚着下了马,冲把守宫门的禁军扯着嗓子大喊道:“速去禀报皇上,后梁国主驾崩了!”

    杨广就跟在此人身后不远之处,听得真真切切,只觉脑中“轰地”一声,险些落下马来。

    后梁国主不是别人,正是杨广从未谋过面的岳父萧岿。虽然刚刚还朝,杨广就听说了自己的岳父萧岿病势沉重,为防不测,父皇杨坚还特地放居留长安经年(实际是人质)的后梁太子萧综返回了江陵,可也未曾想到,仅仅几天之后,萧岿这么快就驾崩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13章 祸不单行

    (全本小说网,。)

    最近几天,隋高祖杨坚一直有些心绪不宁。或许是自己的故交好友郢国公王谊谋逆案发这件事来的实在太过突然,令杨坚震怒之余不免心中感到有些心灰意冷,同时还夹杂着些许后悔和后怕:早知王谊竟是如此狼心狗肺之人,自己真不该早早地就将尚在童稚年纪的小女儿杨阿五嫁给王谊的儿子王丰,差点儿毁了小女儿的一生。

    杨坚所以感到后怕,是因他由王谊谋逆这件事联想到了,以王谊与他私交深厚之人,尚且会谋逆背叛自己,更何况长安城中数百位前朝的名臣宿将呢?今后,他还能相信谁呢?

    虽然,早在王谊谋逆案发之前,他和皇后独孤伽罗就因宇文般若欲兴兵复辟那件事,决意先下手为强,彻底清除隐匿在自己身边的反隋势力了,可是,一旦发现首先案发的居然是自己多年的好友,亲家王谊,杨坚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不料今日刚刚送走突厥沙钵略可汗,紧接着就接到了江陵来的六百里加急,称与自己情谊甚笃的后梁国主萧岿驾崩了。

    接此凶信,杨坚呆坐在临德殿内,望着与江陵来的斥候一同入宫晋见的次子杨广,许久,才说出了一句话:“你回去告诉厄儿一声,朕准她返回江陵奔丧。”

    “父皇请节哀。后梁国主驾崩,当传位于何人,尚需父皇下诏指示,谨防后梁国主之位空置,引发祸乱哪。”杨广因听萧厄谈及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的这位岳父在妻子年幼时无情地将她抛弃,寄养于别家,加之与萧岿从未谋面,虽对萧岿的死讯感到震惊,却不似杨坚这般伤心难过,遂开口提醒杨坚道。

    “这些事就由你向你大哥转达一声,叫他先拟出个指定后梁太子萧综继位的诏书来,呈递给朕吧。”杨坚罕见地垂泪吩咐道。

    父皇如此反常的表现实出杨广意料之外,他想像不出一个附庸小国的君主病故,父皇为何会伤心至此,以至于到了无心处置朝政的地步。

    犹豫片刻,杨广才轻声劝父亲道:“请父皇善保龙体,节哀顺变。我这就去东宫向大哥传达父皇的口谕。”

    “阿纵,你到东宫见过你大哥,先别忙着回府,代朕到你六叔,还有太师府上去走走,看看他二人的病好些没?”

    杨广还朝之初就听说了,自己的六叔卫王杨爽,李浑的父亲、当朝太师李穆俱身染重病,已有多日卧床不起了。只是因最近他公务丛脞,尚未来得及抽出时间登门探视,此时听父皇如此交待,又想到萧岿毕竟是自己妻子萧厄的亲生父亲,父皇先要自己回府向妻子报丧,继而又交待下别的差使给自己去办,头脑分明已糊涂了,便朝陪侍在旁的苏仪儿使了个眼色,示意苏仪儿搀扶杨坚回去休息,这才匆匆地走出了临德殿。

    站在临德殿外的廊下思索了一会儿,杨广决定首先赶往东宫,向太子杨勇传达父皇的口谕,尔后再回府向萧厄报丧。

    太子杨勇正在东宫与高颖、杨尚希一班重臣会商朝务,突然见到杨广亲自跑来向自己传达父皇口谕,不由得一惊。待听杨广传达罢杨坚的口谕,方知是因后梁国主萧岿驾崩一事,父皇吩咐自己先拟定一份萧综继位的诏书,长长地出了口气,请杨广在自己下首坐下,关切地询问道:“父皇的精神还好吧,没有太过伤心吧?”

    “待大哥于东宫处置罢朝务,最好还是入宫瞧瞧去吧。我着实有些担心父皇的身子。”杨广据实答道。

    “嗯,同为父皇的儿女亲家,王谊谋反,萧岿病故,两件事接踵而来,父皇心中只怕禁受不起呀。”杨勇看看高颖、杨尚希等人,由衷地感叹道。

    高颖身为朝中首辅,所思所虑之事自然与他人不同,略一沉吟,挺身站起,冲杨勇、杨广拱手说道:“太子,晋王,萧岿新近病故,后梁国中无主,为防止奸徒趁机造事生乱,某建议,在皇上指定萧综继位诏书下达至江陵前,应即令信州总管加紧戒备,严阵以待。”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