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我所说,实乃制衡之策也。”长孙晟仰脖一气儿喝干瑟瑟端上来的一碗醒酒汤,出了一身透汗,顿觉神清气爽,不紧不慢地向杨广解说道,“突厥人,虎狼之性,反复无常。一年前五可汗联兵南犯之时,阿波可汗不过是为了贪图我大隋虚封给他的一块领地,就背弃盟约,与沙钵略反睦成仇,达头可汗更是因之前我大隋朝廷派使节赐他一杆狼头大纛,便不顾他与沙钵略定下的盟约,公然接纳阿波,并与其联兵东征沙钵略,像此等人,一旦其联兵歼灭了沙钵略部族主力,殿下请想,我大隋朝廷能指望他们从此罢兵休战,与我大隋和睦相处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5章 世道轮回

    (全本小说网,。)

    听长孙晟如此一番解说,杨广滚烫的头脑渐渐冷静了下来,他在心中将长孙晟的这番话反复琢磨过多时,方沉吟着猜测道:“先生的意思是说,如我军帮助阿波、达头两可汗歼灭沙钵略部族主力,那么突厥国内五可汗间相互制衡的局面就将打破,任由阿波、达头不拘哪一位在突厥坐大,都将给我大隋造成无穷后患。所以,遵循先生为父皇所献‘离强合弱’的大略方针,此时我军应当反过来相助已处于弱势的沙钵略抵挡住西部两可汗的联手进攻,维持突厥国内制衡的局面不被打破,是这个意思吧?”

    长孙晟脸上绽开一丝笑容,满意地点了点头,两眼闪着狡黠的光芒,继续解说道:“十几年前,突厥人利用我周齐两朝并立于北方,相互争斗不休之机,诱逼我华夏两朝竟相向其称儿献贡,以使其国坐享其成,趁势坐大,尔今世道轮回,也该轮到我大隋坐山观虎斗,从中牟利的时候了。殿下,我料想,沙钵略自此以后定会将阿波、达头两可汗视作其首要之敌,而阿波、达头两可汗此番联军东征,进不能全歼沙钵略部族主力,退则必然称霸于西疆,从此不再听从沙钵略的号令行事。如此,则突厥极有可能分裂为东、西两个互不统属且相互敌对的邦国,而我大隋承先朝之丕绪,已统一关内、关东等北地,十几年前突厥与我华夏两朝之情势、处境岂不刚好换了个?以我东西统一之一朝,应对彼东西分裂之两国,岂不易哉?”

    杨广被长孙晟一连两声语调轻松的反问给逗乐了,冲着长孙晟一揖到地,由衷感叹道:“听先生高论,令小王毛塞顿开,心悦诚服。我这就致书虞仆射,请他依先生之策行事,助沙钵略击退两可汗联军,维持突厥国内的制衡之势。”

    “殿下不妨再进一步,趁沙钵略有求于我之机,逼其交还白道州,并允诺将其大可汗牙帐南迁,以利两国往来修好。”长孙晟悠悠提醒杨广道。

    “我明白了。”杨广响亮地答应了一声,立时吩咐瑟瑟磨墨备纸,准备亲笔写一封回信给虞庆则。

    提起笔来,才写了个开头,杨广又停下笔,抬起头问长孙晟道:“先生,突厥可贺敦宇文般若提出要改姓,尊我父皇为父,此事似乎不宜由本王来作答复,是否在信中免提此事?”

    长孙晟捻髯沉思片刻,摇了摇头,答道:“虽然明知彼情非得已,才用此权宜之计,但彼既已委屈求全,主动提出要改姓,认我皇上为父,为安其心,殿下不妨先代皇上允诺下此事,事后再具折奏明皇上,静候诏命也罢。”

    因事关重大,杨广连夜分别草拟了给父皇杨坚的奏章和给虞庆则的回信,派专人分别送往长安和关外。

    事隔两日,虞庆则给杨广写来了亲笔回信,信中委婉地言及,由于此次自己率军北征前,皇上原命自己所部出关,主要的进攻目标便是突厥大可汗沙钵略部族,而杨广却要自己反助沙钵略对抗阿波和达头,有违圣意,目下隋军已停止了对白道州的进攻,但不能保证阿波、达头联军不向白道州发起进攻云云。

    杨广接信大为不悦,但转念想到虞庆则是父皇委以征伐大权的钦差大臣,他搬出圣谕来支应自己,自己也不便硬逼着他一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只得找来长孙晟商议对策。

    “某愿随殿下亲赴前敌,力劝虞仆射依殿下之命行事。”长孙晟不假思索地答道。

    三天后,杨广和长孙晟亲自督运着两百车粮草,出关来到了虞庆则的大营。三人在中军帐中相见已毕,长孙晟率先向虞庆则抱拳说道:“殿下前几日回信中申明之意,原出自末将建言,为的是维持突厥国内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以利我大隋。为此,晋王殿下已亲笔拟就奏章,差人返回长安,禀明了皇上,只是目下白道州面临的形势不容等到皇上下诏允准此事,长孙晟情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决不会因此事使虞仆射承担任何干系。”

    杨广瞅见虞庆则面现不悦之色,忙也慨然劝道:“制衡之策虽由长孙将军率先提出,然也是经本王深思熟虑后决意施行的,虞仆射无需担心,此事由本王一力承当便是。”

    听杨广将违背圣意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虞庆则一直板着的脸上才挤出一丝笑容,冲杨广抱拳说道:“殿下既然亲临前敌督办此事,庆则敢不从命?不过,前些时日庆则已派人联络阿波、达头两可汗,欲与其联手进攻白道州,如此时我军公开相助沙钵略,恐有诸多不便,不如我军于暗中资助沙钵略残部些军械,给养,使其独自对抗两可汗联军更为稳妥些。同时,沙钵略也须答应我军,待我军暗助其打退两可汗联军后,主动向我朝让出白道州,率军退至五原城,殿下意下如何?”

    “本王前几日未在信中言明,不但要沙钵略主动交出白道州,而且须将其大可汗牙帐南迁,虞仆射方才所说正和本王不谋而合。”见虞庆则迫于自己亲临前敌督阵的压力,爽快地答应了助沙钵略打退两可汗联军,杨广也长出了一口气。

    “关于出关前殿下嘱托庆则所办之事,据前两日从白道州城内逃出的一位僧人向我禀报,窟合真从定州、砂城掳至关外的数千百姓大多被强迁至漠北替突厥人放牧牛马去了,殿下如欲找寻那位江姓花匠,不妨由庆则于向沙钵略所部交付军械之时,当面向他索还此人。”虞庆则唯恐得罪了杨广,忙不迭地主动向杨广报告道。

    “这么快,定州和砂城的百姓都被强迁至漠北放牧去了?从白道州城中逃出的那位僧人在哪里,本王要当面问他一问。”杨广因担心江陀子在被掳出关的半道被突厥人杀害,所以坚持要亲自向那僧人打听原委。(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6章 未雨绸缪

    (全本小说网,。)

    待虞庆则传那僧人入中军大帐来见杨广,杨广同那僧人才打了个照面,不由得惊呼出声道:“怎么是你?”

    原来,从白道州城中逃出的这位僧人不是别人,正是早在一年多前封隆之当面向杨广索要的罗艺。

    依当初杨广与李彻等人议定的办法,是欲先要罗艺到定州避祸出家为僧,尔后由李彻秘密差人赶到定州杀了罗艺,以成全晋王骠骑营的声名不被罗艺从军前的劣迹玷污。也该罗艺命大,在他被送到定州出家为僧后不久,卫王杨爽就执意率军出关北伐,结果被突厥重兵围困在了五原城,其间李彻曾先后两次亲率人马出关接应杨爽大军,忙中疏漏,竟将罗艺这茬儿事给忘了,所以,罗艺才得以保全性命至今。

    “罪卒罗艺参见晋王殿下。”罗艺颇为机灵,一走进大帐就扑身跪倒在杨广脚下,口称罪卒赔罪道。

    “罗艺,本王问你,你是如何知道,被突厥军队强掳至关外的定州、砂城两座城池中的数千百姓皆被强迁至漠北放牧去了?”杨广一则爱惜罗艺一身的好武艺,打心底不愿杀他,二则也因为怀着几分好奇心,想要看看罗艺此人今后的命运如何,故而乍惊过后,命罗艺站起身来,盯着他问道。

    “回禀殿下,罪卒是随着定州兴国寺一众僧人被突厥人强掳至白道州来的,在被押来白道州的半道上,曾听押解我等的突厥军士提到过,说大可汗有令,要把这些从关内掳来的百姓强行迁往江北苦寒之地,替突厥人牧牛牧马,防范铁勒部族的袭扰。。。。。。”

    “本王素知,你有一身过人的武艺,为何不在定州时就趁机逃走,反倒要等到被掳至白道州城中后才起意逃出城来?”杨广点点头,接着问道。

    “禀殿下,定州兴国寺住持法能禅师对我颇有教诲之恩,我不愿舍他而去,所以才随他来到了白道州。可谁曾料想,突厥可贺敦一听说从关内掳来了一位有道的高僧,竟执意要将法能禅师留在她身边讲经布道,罪卒前两日是在听说沙钵略率军败回白道州,白道州城外驻扎有我大隋军队的消息,才逃出白道州欲求人搭救法能禅师的。”

    原只道罗艺这小子是一个寡情负心之人,没想到对待法能和尚竟如此古道热肠?杨广边暗暗思忖着,边转身冲虞庆则说道:“那就烦虞仆射与沙钵略交涉时,向他当面提出,要他放还定州兴国寺所有被掳之僧众吧。”

    罗艺感激地连连叩头称谢道:“多谢殿下,罪卒纵然一死,也不足以报答殿下对待罪卒的莫大恩情。”

    杨广闻言先是一愣,继而明白过来罗艺不单指的是自己托虞庆则索还定州僧众一事,只怕是误以为想当初自己发落他到定州出家,是想饶过他一条性命,眼珠一转,遂冲罗艺问道:“你既有自知之明,口称罪卒,本王今日有心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敬请殿下吩咐。”

    “那好,本王要你今日便返回白道州城中,想方设法留在突厥可贺敦身边,以便将来为我所用,你能办得到吗?”杨广不无得意地瞟了长孙晟一眼,缓缓说道。

    “殿下的意思,是要罪卒潜回突厥可贺敦身边,充当殿下的眼线?”罗艺也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抬起头盯着杨广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