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万万不可。”虞孝仁大吃一惊,忙开口劝阻道,“王爷乃千金之躯,且是全军主帅,岂可亲临险地,贸然出关?求王爷颁下一道将令,末将愿率三百轻骑出关,斩下宇文阅的首级回来向王爷交令。”
张须陀、鲜于罗两名近卫也忍不住力劝杨广道:“无论王爷想要哪个的脑袋,只须传下一道将令,小的们皆愿为王爷效力、办差,但求王爷不要以身犯险哪。”
杨广用令人捉摸不定地瞧瞧虞孝仁,又看看张须陀、鲜于罗二人,把手一挥,说道:“尔等都不必多言了,大哥位居东宫,与本王便有君臣名份,这世上岂有君上有命,做臣下的不亲历亲为之道理?本王决意已下,要亲率兵马前往元尼那山,捉那宇文阅回长安,向大哥复命。尔等尽管照本王方才的吩咐去办吧。”
正是由于对自己这场穿越起了疑心,才使得杨广急中生智,动了要借亲率兵马出关的机会,来证明穿越真实与否的心思。他是在想:若还是场游戏,我一旦不按常理行事,说不定就会将一切打乱,逼得那位游戏操控者再次现身,否则的话,即便自己因此遭遇不测,大不了也只是再死上一回,没什么可怕的。
然而,虞孝仁等人哪儿知道杨广突然要亲率兵马出关是另有目的,听杨广话说得十分决绝,料想单凭他们这些人是断难拦阻杨广亲身犯险了,虞孝仁便找了个借口,起身送张须陀、鲜于罗出殿的机会,凑近鲜于罗耳边,低低的声音提醒他道:“速去将此事向王妃禀明。”
鲜于罗恍然大悟,出了正殿,急匆匆地奔萧厄所居晋阳宫寝殿的方向去了。
杨广坐在晋阳宫正殿等了足足有近一个时辰,仍不见张须陀、鲜于罗两人回来复命,心中不禁焦燥起来,正要吩咐人去找两人,忽然听殿外的侍卫大声通禀道:“王妃前来求见王爷。”
自两人成亲,共居一处以来,杨广素知萧厄与母后独孤伽罗大为不同,平日里从不喜参与政事,每每自己像以往与安若溪同处时,要向她提说起行台政事时,萧厄都会旁顾左右而言它,将话题从政事上引开。并且,自从两人在正殿举行过婚礼之后的近半年时间里,萧厄从来没有迈进过晋阳宫正殿一步。今天,她怎么来了呢?
杨广乍闻萧厄不请自来,已至殿外要求见自己,心中一惊,眼光自然而然地掠向陪坐在下首的虞孝仁,依稀察觉到他听到萧厄已来至殿外的消息时,脸上隐现喜色,便猜到了几分萧厄的来意,遂向殿外吩咐道:“本王正在和军中将佐商议紧急军务,请王妃但回寝殿安心歇息吧,待本王军务一了,自会到寝殿与她见面的。”
竟是连晋阳宫正殿的大门都不准萧厄踏进半步!
他话音未落,已见萧厄从殿外珊珊走了进来,抬眼与虞孝仁交换了个眼神,敛衽冲他说道:“妾身不敢搅扰王爷商讨军务,只是今日与若溪到后苑放鹰捕猎时,突感身体不适,待回到居处才发现……”她边说边冲虞孝仁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和殿内的其他人暂时回避。
虞孝仁见状会意,忙带着殿内其他人等退到了殿外。
“王妃发现了什么,如此焦急地跑来正殿寻我?”杨广面露不悦之色,也不请萧厄坐下说话,径直问道。
“禀王爷,妾身已是有孕在身的人了。”萧厄有些难为情地低眉轻声答道。
“这是真的吗?你真的怀上了……?”杨广也不清楚自己听到萧厄怀有身孕的消息,是惊大于喜,还是喜大于惊,忙起身来到她面前,伸出双手扶着她问道。
“所以,还望王爷千万不要轻赴险地,免得妾身担惊受怕,伤了胎气……”萧厄见杨广对自己如此体贴,心头一热,遂照直劝他道。
“王妃此来,为的就是此事吧?”杨广的脸色立马沉了下来,转头向殿外叫道,“赤芍,绿萝,你们进殿来,速扶王妃回寝殿安歇,稍后,我会差郎中去为王妃把脉、诊视的。”
萧厄原是得了鲜于罗的报信,灵机一动,才想出这么个办法来婉言相劝杨广不要亲自率军出关的,不想却似乎被杨广一眼就瞧出了其中的破绽,听得杨广要找郎中入宫替自己把脉、诊视,心下不免感到一阵慌乱,脸上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怯意来。
杨广将萧厄的神色瞧得清清楚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隐约猜到了几分,遂好言劝说萧厄不必挂念自己,只安心回去休养即可,把萧厄连哄带劝地劝离了正殿。
萧厄见自已谎称怀有身孕,也难以劝得杨广回心转意,打消亲自率军出关的念头,只得叹息一声,在赤芍、绿萝两名侍女的搀扶下悻悻地离去了。
“虞孝仁,你胆敢泄露军机,是不想要脑袋了吗?”萧厄一离开,杨广回过身来,便冲虞孝仁恶狠狠地发作道。
“王爷,末将这也是……”虞孝仁对萧厄出面,也没能拦得下杨广感到十分失望,猝不及防又被杨广冲着他吼了这么一嗓子,乍着胆子还想多劝他两句,抬眼瞅瞅了杨广阴沉的面容,吓得把剩下的半截话给咽进了肚子里,再也不敢吱声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2章 奔袭元尼那寺
(全本小说网,。)
总领晋王府军事的李彻不在并州,佐领晋王骠骑营的段达、鱼俱罗二将又俱是极善逢迎之辈,当他们听说杨广欲亲率骠骑营今晚出关奔袭元尼那寺时,误认为杨广少年气盛,久疏战阵,耐受不得寂寞,想要亲率人马出征,过一把瘾,非但没有劝阻,而且怂恿着杨广将骠骑营全部人马都带上,好好地和守护元尼那寺的突厥军队大干上一场,杀他个痛快。
其实,杨广之所以临时起意,坚持要亲自率军出征,除了欲以此行为做回试验的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亲自率军出关,到时一旦确认宇文阅真的就在元尼那寺中,便可传命设法将他活捉,而非当场杀掉,待日后送回长安,致书求大哥杨勇保全他一条性命。
自从两国在并州郊外的马邑开设互市以来,杨广就命令段达暗中从互市上陆续买来数百匹战马,配备给了骠骑营中每位将士,因此,当段达、鱼俱罗两位建议他今晚带上所有骠骑营将士时,杨广便爽快地答应了。
由于总领晋王府的李彻巡视长城未归,而杨广目前又暂代杨爽担任河北道行军元帅,所以杨广与段达、鱼俱罗等人率领着骠骑营三百轻骑出了并州,一路向东,直奔砂城而来,无需向行台两位仆射通传情况,一行三百多匹战马撒开四蹄,如风驰电掣般,仅用了两个时辰,在天刚交三更时便赶到了砂城。
砂城属于定州辖下,是一座城中居民不满百户的小小城镇,因其地处长城要塞,分掌河北道行台兵部的右仆射王韶在到任以后,专门调了一营的军士驻扎在砂城,以备战时不时之需。
杨广夤夜突然亲率骠骑营来到砂城,可吓坏了率军驻守砂城的隋军都督。当他听说杨广要率军出关,连夜奔袭数十里外的元尼那寺时,碍于自己的身份卑微,苦劝不成,亲送杨广一行出关后,便忙命人送信给正在定州巡查当地布防情况的幽州总管李祟(定州当时归幽州总管统辖),请他率军增援砂城,以防备万一。
杨广在率军从砂城出关前,特地命段达晓谕三军,每匹战马须摘去銮铃,马掌包上干草,以免被守护元尼那寺的突厥军士提前发觉,将宇文阅从寺中带离。
鱼俱罗比段达年长十几岁,虑事更为周全些,他虽然也不敢当面劝止杨广亲自出关犯险,却在临从砂城出关前,向杨广提出,愿意率领一营人马充做先锋,先行一步出关,为杨广率领的其它两营人马探明元尼那寺的详情。
为此,杨广答应鱼俱罗的请求后,专门把他叫至一旁,暗中交待,如果他率领的先头部队一鼓作气杀进元尼那寺,切不可伤及宇文阅的性命,务必设法将其活捉。
元尼那寺位于元尼那山中,元尼那山虽然不高,但在四周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的衬托下,这座小山也格外地引人注目。
因虞孝仁手下的斥候事先已探明,元尼那寺中有数百名突厥军士驻守其中,鱼俱罗带领着虞孝仁麾下骠骑营一营的一百多名将士走至距离元尼那山尚有五六里处,便命全军停了下来,派出斥候再次潜往元尼那山中打探虚实。
约摸半个时辰以后,斥候返回报称,元尼那山口处的确设有突厥人的岗哨,从元尼那山口处遥望座落于山谷中的元尼那寺,但见寺中一片漆黑,看不到有一点灯火,料是寺中守军已入睡了。
鱼俱罗命虞孝仁带领十几名身手矫捷的军士,弃马步行,先摸至山口处设法干掉突厥人设在山口处的哨兵,以三声鸟叫为号,发信给自己,尔后即率军疾驰而入,以便趁守护元尼那寺的突厥军队尚未从梦中惊醒之时,一鼓作气,拿下元尼那寺,抢得此次出关的头份功劳。
虞孝仁在长安东宫中向太子杨勇辞行时,从杨勇那儿领受了传信给杨广,清除宇文阅这项差使时,就暗自打定了主意,一定不负太子所托,力争手刃宇文阅,好跟杨勇邀功请赏,因此听到鱼俱罗命他率领小股人马潜往山口处清除哨兵时,不禁心中暗喜,遂从营中挑选了十几名精于射术的军士,暗中传令他们带上强弓硬弩,辞别了鱼俱罗,步行赶往元尼那山口。
待虞孝仁率领着十几名军士悄悄潜至山口,仔细观察过一番设在山口处的突厥岗哨,不由得大喜过望:只要清除掉山口处的岗哨,便可长驱直入,直接杀向距离山口不过二三里地远的元尼那寺了。
他回身冲身后的十几名军士做了个分路包抄的手势,尔后亲自带领着一路军士从左边悄悄地向着山口摸了过去。
因这时突厥和隋朝尚处于罢兵交好状态,尽管奉命驻守于元尼那山的这部分突厥军队是从可贺敦宇文般若那里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