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励军中士气,自己亲自坐阵于两道壕堑之间的大营之中,以显示誓死坚守五原城的决心和信心。
两路隋军在五原城会合,加紧布防的同时,第二可汗庵逻率领着其部族七万大军也赶到了五原城外。这样一来,除窟合真率领的攻占白道州的四万突厥主力以外,集结于五原城南面的突厥军力总数就达到了八万之众,加上北面处罗喉和雍虞闾麾下所剩一万多人马,突厥以九万人马,兵分南北两面,将杨爽所率的六万隋军便围困在了北距雁门关三百里之外的五原城。
周摇侥幸在亲兵的护持下从隋军得而复失的白道州城中逃出,马不停蹄地奔回雁门关,报告了突厥主力回援,白道州失陷的消息。率军驻守雁门关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李雄接报后立即加强了对关外突厥军队动向的警戒和防备,同时差人将周摇送回并州去见杨广。
杨爽率军出关的这半个多月以来,杨广腿伤虽有所恢复,但离下床走动尚需一段时日,便将行台的大小政务暂时托付给张威、王韶两位行台仆射处置,自己则在安若溪的精心照料下专心养起伤来。
周摇被李雄差人护送回并州,赶来行台衙署求见杨广时,杨广正在萧萧、瑟瑟两名侍女的服侍下,半躺在廊下眯缝着眼睛,观赏安若溪调教“黑将军”。
听到关外有人带回紧急军报,杨广惊地立马从榻上挺直了身子,即命鲜于罗带周摇来见。
周摇疲惫不堪地跟随鲜于罗走进杨广居住的小院,翻身扑倒在杨广脚下,声嘶力竭地向杨广禀报了白道州被突厥大军攻陷的前后经过,央求杨广即刻传令发兵,出关接应杨爽所部。
杨广碍于周摇是杨爽麾下大将,不便对他过多地申斥,遂边命人将周摇带下好生安顿将息,边传请两位行台仆射并李彻来小院会商应对之策。
安若溪站在杨广身后,静静地听罢周摇的禀报,趁张威、王韶、李彻等人未到之时,俯下身来,低声问杨广道:“王爷打算如何应对关外局势出现的变化呢?”
“自然要不惜一切代价发兵关外,接应六叔平安撤回雁门关来喽。”杨广未假思索地答道。
“倘若是突厥沙钵略主力大军回援,以并州现有的区区两万多兵马,王爷想过没有,能顺利地接应卫王殿下撤回雁门关来吗?”安若溪不动声色地追问道。
“依方才周摇所说,攻陷白道州的突厥军力不过四万人马,六叔带出关的就有八万人马,我再派李彻率两万人马出关接应的话,应该不成问题吧。”杨广困惑不解地抬头看着安若溪,说话的语气已不似方才那样坚定了。
“王爷切记,在未探知突厥援军确切军力之前,万不可轻举妄动,更不可贸然调军出关接应卫王。”安若溪一本正经地叮嘱杨广道。
“你是说要我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六叔率领的八万人马被突厥南北夹在当中而不派军设法营救?”杨广猛地坐直了身子,抬高声音质问安若溪道。
“王爷暂且息怒,待稍迟两位行台仆射和齐安公到了之后,请王爷先听听他们几位的意见,再做定夺。”安若溪顾及到杨广腿上有伤,不便再惹他生气,遂俯身安抚他道。
“你的意思,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你之见,又该如何应对关外出现的变化呢?”杨广对安若溪劝阻他发兵出关接应杨爽大为不满,沉着脸冲她发牢骚道。
“我还没有考虑周全。不过,依我看,王爷也不必过于替卫王感到担心。卫王久经沙场,且麾下有八万之众,纵使沙钵略十数万主力大军尽数回援五原,以卫王所统军力,支撑个三五十日,应当做得到吧。为稳妥起见,还是请王爷先安下心来,听听两位行台仆射和齐安公对此持何见解,再做决断吧。”安若溪见杨广一时恼将起来,忙向他解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4章 夜剪红烛话军机
(全本小说网,。)
张威、王韶、李彻来后,三人主张大抵相同,都以为必须派军出关接应杨爽尽早地撤回雁门关,以首先确保杨爽及所率八万大军的平安。
只有王韶一人,不无忧虑地提醒杨广道:“王爷,沙钵略主力一旦回师,卫王大军又在关外,是不是应当及早奏明朝廷,请求皇上向河北增兵,以备不测呀。”
杨广与三位僚佐既然都认为必须派军出关接应杨爽,遂不顾安若溪的事先阻拦,当场便与张威等人商定,由李彻率领一万人马即刻出关,赶赴白道州,打通撤军的通道,接应杨爽大军尽快撤回雁门关。
安若溪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当面对杨广和诸位僚佐做出的决定横加阻挠,只在张威等人退下后,苦劝杨广道:“王爷,敌方军力尚未打探明白之前,切不可令齐安公轻易向白道州发起进攻,以免为敌所败,真到那时,局面恐怕就不可收拾了呀。”
杨广因安若溪再三阻挠自己发兵出关接应杨爽,已颇感不快,此时又听她在自己和几位僚佐会商做出决断后,仍在喋喋不休,不禁着实恼将起来,对安若溪不理不睬,大声冲萧萧、瑟瑟二人吩咐道:“外面起风了,推我回房去吧。”
杨广因牵挂六叔杨爽的安危,加之方才与安若溪又闹了不痛快,在两名侍女的服侍下,回房躺下后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待到他一觉醒来,睁开双眼往窗外一看,发现已至深夜时分,再向自己床边望去,却见瑟瑟正以手支颐,不住地打着瞌睡。
“瑟瑟,醒醒。”
往常都是安若溪昼夜不分地陪在杨广身边服侍,今晚却换成了瑟瑟,杨广回想起白天和安若溪闹得那场隔气,心底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丝悔意,想着唤醒瑟瑟,叫她去传唤安若溪来,自己好向她陪个不是。
瑟瑟陡然间惊醒过来,伸手揉了揉眼睛,犹带着三分睡意站起身,凑近床前,问杨广道:“怎么了,王爷,要起夜吗?”
“我问你,若溪到哪去了,怎么今夜换成了你在房中守夜服侍?”杨广摇了摇头,反问道。
“安姐姐似乎现在还没睡下,王爷,要不要我唤她来?”瑟瑟向房外瞄了一眼,征求杨广的意思道。
“哦,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她还没睡下?你去唤她来替你,就不用再回来了,趁早回房歇息去吧。”杨广在床上坐直了身子,接过瑟瑟递过来的一件棉袍披在肩头,向瑟瑟吩咐道。
瑟瑟答应一声,转身出房去了。过不多时,果然见安若溪推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幅卷轴。
“若溪,来,快到床上暖和暖和,都到这般光景了,你怎么还没有安歇呢?”杨广费力地向床内侧挪了挪,给安若溪让出个地儿来,觑着安若溪的脸色招呼她道。
安若溪走到几案前,把手中的卷轴铺展开来,回过身对杨广说道:“王爷,我反复思量过,要派兵出关也行,不过须得三策并举,方可勉强应对眼前的危局。王爷要不要听听我的打算?”
杨广这才明白过来,在他倒头沉沉熟睡之时,安若溪一直在殚精竭虑地在谋划着如何应对关外形势突然发生的变化,心下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感动,冲安若溪点了点头。
安若溪扶着杨广下了床,坐到几案旁,杨广注目向那幅铺展开来的卷轴上望去,见果然一幅雁门关内外的舆图,上面分别用不同颜色标志出隋军和突厥军队所在的位置。
“王爷请看。”安若溪将灯台向杨广身前挪了挪,手指舆图上白道州和五原城之间的位置,向杨广解说道,“卫王所率大军目前极有可能在这个位置上,白道州既已失陷,卫王所率大军必已处于突厥南北两路夹击之中,当务之急是需与卫王大军取得联络,尽快摸清突厥南路援军的兵力、虚实,尔后才谈得上接应卫王大军撤回关内的事,王爷是否赞同?”
杨广先点了点头,继而又摇摇头,答道:“白道州是唯一一条撤往关内的大路,既已得而复失,六叔所统大军必然处于突厥南北两路的夹击当中,你说的都是实情。可是,除了派兵出关攻打白道州以外,难道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接应六叔撤军?”
安若溪莞尔一笑,反问杨广道:“据周摇将军称,攻陷白道州的突厥援军有五万之众,以目前驻守并州的兵力,王爷以为,能再次攻下白道州吗?王爷接应卫王回关的急迫心情可以理解,但也须得首先确保雁门关,甚至并州无虞不是?”
杨广一下子被安若溪给问住了,愣了一愣,方不服气地回嘴道:“可日前张、王两位仆射并齐安公也都主张立即发兵出关攻打白道州的呀,难道他们也没有想到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白道州难以攻下吗?”
“王爷请想,若换做你是他们三位当中不拘哪一位,在听到卫王大军被困于关外的讯息,敢不主张派兵出关营救吗?”
杨广低下头想了想,虽觉安若溪说得在理,却仍心有不甘,遂径直问她道:“那,你方才说的三策并举,又是什么意思呢?”
安若溪见灯台上的灯光变得黯淡了下来,遂边拿起一把剪刀将灯芯剪下了一截,边答道:“我以为,齐安公率军出关,重在袭扰、牵制白道州城中突厥数万援军,并相机取得与卫王的联系,以便为日后的相互配合,顺利撤军做好准备,而不必急于收复白道州,打通撤军通路,这便是第一策;其次,王爷应传命张、王两位仆射,晓喻沿边诸州府,加强警戒,严防突厥大军来犯我边关,同时,请王爷立即派人将突厥主力从西北撤军回援白道州的消息向朝廷禀报,恳请皇上增派大军北上。。。。。。”
杨广听到这儿,忍不住打断她道:“待得父皇接到我发回的军报,再调集大军北上,至少也需两三个月的时间,到时只怕一切就来不及了吧。”
安若溪两眼盯着变得明亮起来的烛火,若有所思地答道:“这也是我为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