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素从进店到离开,前后统共只在“独一处”店中呆了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即迅速离去,倒使得一心想观看杨素当场断案的杨广感到很失望。

    待杨素走后,杨广招手唤过一名店伙计,悄悄向他问道:“杨长史今夜在你这店中订的是哪两间上房?”

    店伙计由于店里出了恁大的变化,早已慌得乱了阵脚,哪儿还能想到要替杨素保守秘密,于是便将杨素来店中私晤锦娘的事吞吞吐吐地告诉了杨广,临了说道:“那个女的早在几位爷进店后不久就到了,只是方才杨长史连上房的门都没进就走了,小的也不知她现在哪间房中。”

    杨广意外地获知了杨素刚到东都居官不久,就在洛阳城中有了个相好的讯息,心中暗乐:怪不得这位当今的大名士要深更半夜地潜入邸店旅舍之中来偷腥,原是在防备着家里那只母老虎呀。

    杨素带走了冯小惜和店主人,李浑和虞孝仁、江陀子等人商议后决定,为避免带来更多的麻烦,今晚暂在“独一处”歇息一晚,明日天一亮就离店动身,另往它处寻个合适的住处落脚。

    一行六人当中李浑因是明面上的主家公子,单独住了一间上房,杨广和安若溪虽然经过了潼关那晚,已有了夫妻之实,但碍于有众人在场,也不好提出要同居一室,便由安若溪一人住了一间,杨广则由张须陀贴身守护,和他共居一室。

    一夜无话,次日五更方过,一行人便早早地起身收拾停当,与店伙计结清了帐目,牵马架鹰,离开了“独一处”,继续顺着定鼎大街一路向北,浏览起东都洛阳城中的景象来了。

    远远地,杨广就望见在北面两街交汇处高高矗立着一座形状古怪的建筑。因这座建筑表面自上而下都被苫布严实地包裹着,使人瞧不出它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越走越近,杨广这才注意到,这座古怪建筑的四周有不下二十名手持刀枪的军士在严密把守,有早起的洛阳城中百姓经过此处,都不由自主地会远远绕开此处,匆匆而过。

    长安虽是帝都,可杨广也从未见城内有过这样一座奇怪的建筑。于是,便拦下一名路人,向他打听起来。

    “小哥,你们是才进洛阳来的吧?这是个造孽的物件,千万不可靠近它,否则……”那路人话说了一半,突然瞅见有把守那座建筑的军士在朝自己怒目而视,慌忙将剩下的话咽回了肚里,神色张皇地走了。

    “你们可知道,此楼建造在东都街心,到底是做何用途吗?”杨广心中越发感到纳闷儿起来,向同行的几人问道。

    “或许是座刚刚建好的钟鼓楼吧。”虞孝仁头一个答道。

    “什么钟鼓楼?这是座专门用来杀人的磨坊。”一名老者与杨广一行擦肩而过,听到虞孝仁这话,忍不住低声冲几人说道。

    “敢问老伯,堂堂东都,为何要在街心搭建这么一座杀人的磨坊呢?”杨广惊诧地向老者打听道。

    那老者同先前那名路人一样,只沉着脸冲杨广摇了摇头,便急急忙忙地走了。

    “多半是东都城内治安状况令人担忧,当地官府才会在街心处搭建一座杀人磨坊,用以震摄奸党凶徒的。”李浑猜测着说道。

    “公子,咱们还是绕道而行,免得招惹是非吧。”因昨晚一进东都,便在落脚的客店遇到了冯小惜行刺李浑的意外,江陀子生怕今早出门不久再招惹来是非,有意提醒李浑道。

    李浑和虞孝仁、张须陀都是晋王骠骑营中人,三人护送杨广绕道东都,微服私行,首先须保证的便是杨广的人身安全,因此一听江陀子这话,三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了赞同,当下有意避开从那座“杀人磨坊”前经过,而是折向东北一路走了下去。

    一行人在洛阳城内信马由缰,逛了有一两个时辰,杨广发现,和长安相比,洛阳有几处明显不同的地方:

    在洛阳街头行走,提鼻嗅不到长安城中那股子无时不在的腐臭气息,空气格外地清新自然,决不像长安那样,各座坊墙之外都挖有排放污水污物的明沟,搞得整座城池从早到晚都笼罩在一股臭气当中。

    一条洛水穿城而过,两边河岸上栽满了柳树,即便是在十月初冬季节,岸边的柳树光秃秃的,然而密咂咂低垂下的柳条倒映在河中,也颇为几分灵动气息。

    特别引起杨广关注的是,洛阳城里的商户、店铺并不像长安那样,都集中于东、西两个市场当中,而是沿街开设,随处可见,街道两旁也不见建有高高的坊墙,住户人家出了家门,抬脚便可来到大街之上。

    凡此种种,使得初到东都的杨广一见之下就喜爱上了这座据说位于“天地之中”的繁华、开放的都市。(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5章 后有追兵

    (全本小说网,。)

    “王爷,据老夫所知,这座洛阳城今日尚是座修建了一半的都城。”江陀子走在杨广身旁,见他沉缅于观赏沿途的景色,主动向他解说道,“前朝宣帝虽是位行事颇有几分荒唐的君皇,眼光却不差,他相中了洛阳较长安更地近关东、河北人丁兴旺、物产丰富的地界,且东连江左,南通江陵,具有长安难以比拟的地利、人文之便,早在他柄国之初,便开始广征天下能工巧匠,大肆扩建东都,可惜宣帝有始无终,前后当朝才短短的两年时间,因此,如今的洛阳城扩建了一半就草草地停工了。”

    北周宣帝宇文员即是杨广的姐夫,杨丽华的夫君,杨广在长安时,原只知道他是位荒淫无道的昏君,却没想到宇文员还有如此眼光,在他继位之初,就命人开始着手扩建东都洛阳。由此可以想知,宇文员内心也必怀有一颗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并非像先前了解的那样,只会做什么并立五后,服食丹药求长生的荒唐事。

    按照杨广和随行诸人事先的打算,东都洛阳是此次微服私行的一个重点,自然不能仅在此逗留一夜就着急着赶路。于是,一行人自五更天亮离开“独一处”,悠哉游哉地在洛阳城内闲逛了半日之后,首先仍必须解决住宿问题。

    因昨晚在“独一处”遭逢意外,因此,除杨广一人仍力主另寻一家客店落脚外,同行其他五人无一例外地都主张亮明李浑的身份,到官设的驿站安歇。

    正在一行六人在洛阳街头为到哪儿住宿争执不下之时,突然望见从他们来时的方向起了一阵尘烟,尘烟当中只听有人高声叫道:“闪开,都闪开。”

    其时天已近晌午时分,洛阳街头人头攒动,十分热闹,骤然听到这一连串的呼喝之声,街头行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吓得纷纷腾身避让,大呼小叫,一时间乱作了一团。

    待到尘烟渐近,张须陀眼力最尖,一眼认出了尘烟飞扬之中为首一骑马背上骑坐之人,忙转身将杨广死死地护在身后,压低声音急吼吼地冲他说道:“王爷,是段达将军率人追来了。”

    杨广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尚在出神发愣之机,就见张须陀不由分说,一把将他挟在腋下,就近窜进了临街的一家店铺,紧接着李浑、虞孝仁、江陀子、安若溪等人撂下手中的缰绳,也跑进了这家店铺来避让追兵。六个人登时将一间小小的店铺塞得满满当当的。

    店里的老板却误以为今天讨了个好彩头,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位主顾,忙满脸堆笑从柜台后走了出来,拱手向几人问道:“请问诸位,是要搭建灵棚呢,还是要购置孝服?”

    原来,张须陀情急之下,慌不择店,竟挟持着杨广一头扎进了一间专做死人生意的丧葬店。

    “店家,这个你拿着,且到门外替我们望着风,暂借你这宝地,我们几个有要事商议。”江陀子从怀中摸出一串铜钱,塞到店老板手里,赔着笑央求他道。

    店老板满腹孤疑地打量了几人两眼,掂了掂手中那串铜钱的份量,才极不情愿地向江陀子说了声:“最多一刻钟的光景,甭耽误了我做生意。”便一步一晃地走出了店面。

    “鲜于罗这个没用的东西,这才过了几天时间,就被段达他们瞧破了行藏?”丧葬店的老板一走出店面,杨广即脱口责骂起了鲜于罗。

    “王爷,事已至此,再埋怨鲜于罗又有何益?”安若溪见杨广盛怒之下,李浑、虞孝仁两人皆面面相觑,不出一声,开口劝杨广道,“您不妨想想,假使换做是您,一旦发现主子不见了,会如何去做。”

    “段达不会带了整个骠骑营三百人马,都绕道东都一路追赶过来了吧?”杨广此时也就只能听进安若溪的劝了,强自压下心头的怒火,不无忧虑地向她问道。

    “依我推断,段将军必是这两天才发现王爷不见了,经向鲜于罗逼问,才获知了王爷带着我们几个微服私行,绕道东都,赶赴并州的。”安若溪眼望着门外渐渐远去的尘烟,思忖着说道,“他身负护送王爷出镇并州的重任,既然没有选择立马返回长安,向朝廷禀告消息,自然也不会率领整个骠骑营的全部人马改道来追赶王爷,多半是带领着数十名精骑一路追了上来。江老夫子,您说呢?”

    江陀子点了点头,冲杨广说道:“事情的缘由、经过大概和安姑娘所说相差不多。于今之际,依老夫之见,咱们倒不如和段将军合兵一处,一道从东都北上,前往并州,这样也许更安全、稳妥些,但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虞孝仁、李浑听了江陀子这话,纷纷点头附和道:“江老爷子此话说得十分在理,王爷,您这一路该见的都已见到了,不如就和段将军在东都汇合,一道赶赴并州吧。”他二人因位居晋王骠骑营之列,从长安到洛阳,只不过才走了一小半的路,就接连发生了与杨广在华州郊外失散,刚入洛阳就遇到有人向李浑行刺的事,唯恐以后再碰到什么意外,故而竭力赞同江陀子的主张,劝杨广就此放弃继续微服私行的念头,主动和段达汇合一处,一道前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