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蝙蝠是你养的?你曾唆使它做过些什么,事到如今,还不从实招来!”杨广两手据案,坐在距离花姑两丈开外的地方,厉声问花姑道。

    花姑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仍低头望着怀中的死蝠王,嘴里喃喃作声,不知在嘟囔些什么。

    临时负责笔录供词的鱼俱罗执笔坐在一旁,听杨广问得毫无章法,遂代他问道:“先报出你的姓名,年龄,是何方人氏,现住何处?”

    花姑撩起眼皮,恶狠狠地盯了鱼俱罗一眼,依旧一言不发。

    审讯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问你话呢,你说是不说?”过了足足大半个时辰,鲜于罗见花姑对杨广和鱼俱罗的问话始终充耳不闻,全然不加理会,挥动手中的皮鞭,喝问她道。

    “先别忙着用刑。”鱼俱罗开口拦下了鲜于罗,提笔在手,冲着花姑说道,“你既不愿意开口说话,我家王爷仁慈宽厚,也不想为难你。这样,你只需报出真实的姓名和籍贯来,今夜便能安稳地睡上一觉,如何?”

    花姑仍是沉默不语。

    “王爷,别跟这不识好歹的娘儿们多费口舌了,我一通鞭子抽下去,不怕她不开口说话。”鲜于罗将皮鞭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地等着杨广一声令下,手中的皮鞭便向花姑身上抽去。

    杨广见这么干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又不屑用刑讯的办法逼问出口供,脑筋一转,遂向鱼俱罗等人吩咐道:“你们都先出去,我要单独问她几句话。”

    “不行。深更半夜的,她如果伤着王爷,怎么办?”张须陀硬橛橛地反驳道。

    “你们不放心的话,那就先把她的手脚都捆起来,再出去不迟。”杨广素知张须陀秉性如此,也不和他计较,只向鱼俱罗吩咐道。

    鱼俱罗见杨广既不停审,又不肯轻易用刑,只得遵命,亲自动手,和鲜于罗一道将花姑捆了个结结实实,强行从她怀中夺下那只死蝠王,当做杀人的证据拿在手中,与张须陀,鲜于罗相跟着离开了上房。

    上房中只剩下了杨广和花姑两个人,花姑手脚被缚,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杨广英俊的面庞,突然仰面发出一阵浪笑,嗲声嗲气地冲杨广说道:“少东主单独将奴家留下,可是想要奴家好好陪陪少东主?你先把姐姐的手脚松开,姐姐今晚包你满意。”

    杨广听得恼羞成怒、脸色涨红,手指着花姑,一时间竟气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姐姐知道你是位王爷,身子金贵。。。。。。”杨广越是恼怒,花姑的兴致越高,淫词浪语接连而出,浑然没把杨广瞧在眼里。

    “你,你听说过‘雁巢’吗?”终于,杨广醒悟到花姑欲借挑逗自己达到干扰审讯的目的,开口反问她道。

    “什么?你说的是外面屋檐下那个燕子窝吗?我告诉你,那不是燕窝,不能直接拿来吃的。”花姑脸上虽仍带着淫笑,一味地胡说八道,但明显透露出一分慌乱。

    “不是小燕子做的窝,而是南飞的大雁做的巢。”杨广见自己说出“雁巢”,花姑果然有些心慌意乱,不知所云,心里越发有了底儿,一字一句地提醒她道。

    “我听不懂你说的话。”花姑收敛起笑容,冷冷地答道。

    “那么,关自在这个人呢,你想不想见见他(她)?”杨广一箭中的,紧接着向花姑射出了第二枝箭。

    “你,他在哪里?”花姑瞬间便瘫软在地,再也笑不出来了。

    “我要是你,这会儿就该开口说话了,免得说与不说的,对我们倒是无甚大碍,对你差别可就大了。”一旦在花姑面前赢得了心理上的优势,杨广的头脑更加灵光起来了,有意仿效着电视剧中审讯犯人常用的套路悠悠地劝花姑道。

    “雁巢”本是当今南陈皇帝陈顼即位之初,为实现南北统一,对付北周和北齐而秘密设立的高级谍报机关,由南陈太子陈叔宝亲自掌握,凡“雁巢”中成员,可以随时随地晋见南陈皇帝和太子禀报消息,任何人不得阻拦。而杨广提到的关自在,更是“雁巢”中仅次于太子陈叔宝的二号人物,堪称“雁巢”中之头雁。无论是“雁巢”,还是关自在这个名号,即使在南陈,也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尔今,身为南陈朝廷头号强敌的隋朝皇子,杨广竟然当着她的面儿接连说出了“雁巢”和关自在的名号,这不能不使花姑感到心惊肉跳、魂飞魄散。

    “好吧,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在我说出我所知道的事情之后,你要允准我见一见关自在本人。”花姑用近乎央求的目光注视着杨广,绝望地请求他道。

    杨广没想到她会向自己提出这样直接、干脆的要求,稍稍一怔之间,已被花姑瞧出了破绽,“咯咯”笑了起来:“少东主,你是在唬我吧?”

    “关自在他(她)并不姓关。。。。。。”眼看着即将功亏一篑,杨广脑袋一热,冲口而出道。

    不知是杨广今天屡屡使用诈计得手,此时使将出来,越发像那么回事了,还是花姑本就知道关自在并不姓关,心中揣着鬼,方才只不过蓄意试探杨广的虚实,未等杨广继续说下去,她立马便说道:“我姓冼,名叫花儿,出身岭南俚裔。。。。。。”(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0章 无处不在的关自在

    (全本小说网,。)

    第一道心理防线一旦被杨广攻破,花姑藏在内心深处的话就像是积蓄已久的洪水猛然间打开了一道闸门,滔滔不绝地喧泄了出来。

    原来,花姑真名唤做冼花儿,出身岭南俚族部酋之家,在南朝还是梁朝之时,花姑的祖父便作为人质被送往梁朝帝都建康居住,并在那里成家生子,一直生活到如今。

    当花姑十六岁那年,南陈当今的皇帝陈顼继位登极,一改其父对北朝只守不攻的态势,欲统一南北,恢复汉家江山,于是,组建了秘密斥候组织“雁巢”,花姑不幸被选中,成为了“雁巢”组织的第一批成员。

    由于当时南陈的头号劲敌并不是远在关中的北周,而是占据关东的北齐,其时,北齐宫廷当中来自西域的胡人、南疆的蛮族众多,且颇受宠信,花姑出身岭南俚族,相貌自与寻常江左女子差别甚大,兼之花姑自幼出落得十分妩媚动人,又常随祖父和父亲出入南陈宫禁,谙熟宫廷礼仪、规矩,因此,花姑进入“雁巢”后不久,就被派往北齐都城邺城潜伏,刺探消息。花姑潜入邺城后,因缘巧合,结识了当地的一位平民女子冯小怜,并在冯小怜被北齐后主召入后宫为妃后,顺利地随她进入北齐后宫,成为了冯小怜宫中的一位侍女。

    北齐后主荒淫无道,在一次与冯小怜结伴外出狩猎的途中奸污了花姑。此事被冯小怜发现后,便将花姑赶出了宫门,去侍奉已在北齐做了多年俘虏的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母亲宇文老夫人。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花姑与宇文老夫人相依为命,产生了深厚的主仆情谊。

    在宇文护想方设法以不菲的代价从北齐人手中换得母亲重返长安之时,宇文老夫人便提出,要带花姑一同返回长安,冯小怜正巴不得花姑远走它乡,好让夫君彻底断了对她的念想,于是就答应了。

    宇文老夫人笃信佛教,花姑长期跟她生活在一起,也渐渐信上了佛,因此,当宇文老夫人要求儿子在长安城中为自己建造一座安全牢固的宅院,并要设立家寺,诚心供佛时,曾遭北齐后主始乱终弃的花姑主动向宇文老夫人提出,愿皈依佛门,出家为尼,就这样,在石屋院建成后,花姑就成为了宇文护家寺中唯一的一位出家僧尼,取法名唤做如是。

    宇文护母子相继死后,曾是宇文护亲信的宇文述接收了石屋院,为避嫌,宇文述本人甚至从未踏进过石屋院的大门,而他派来与花姑(如是)一道打量宅院的家仆胡六也是个色鬼,来到石屋院不久就和花姑勾搭上了。

    在花姑时断时续的供述当中,有两处提及了关自在,因而引起了杨广的格外注意:

    第一回,是在宇文老夫人已获准离开邺城,返回长安之前,花姑曾接到过一封署名为关自在的指令,命令她想方设法随同宇文老夫人一起返回长安,转而潜伏至北周第一权臣宇文护身边,等待进一步的指令;

    第二回,则与第一回相距了足足有八年之久,也就是杨坚入朝执政,平息三方叛乱之初,那时,花姑已出家为尼多年,于宇文老夫人死后独自留在石屋院过活,她早就习惯了在长安城中每日礼佛进香,过着清静悠闲的生活时,却突然有一天接到了同样署名为关自在的一封指令,在指令中,关自在明确指示她利用石屋院建造得十分隐秘且空置已久的便利条件,以开设勾栏作为掩护,寻找、收留各路叛臣亲眷,相机送往江左。

    从花姑提到的仅有的两回涉及关自在的事情当中,杨广敏锐地察觉出,关自在很可能是南陈布置在大江以北两处朝廷内所有暗探、斥候的总头目,不单是长安,即连与长安相距千里的北齐都城邺城,也在他的暗中掌握范围之内。这无形之中更加激发出杨广要缉拿关自在归案的决心。

    而在长达一整夜的审讯过程中,唯一令杨广感到不满的是,无论他怎样威逼利诱,反复劝说,直到天色将明,花姑也不肯承认自己杀害了会真和尚。纵使杨广命鱼俱罗将那只死蝠王拿到她眼前,当场向她指出,经多次查验会真和尚的遗体,其脖颈上的两道致命齿痕与这只蝠王嘴里的毒牙十分吻合,花姑在铁证面前,仍保持沉默不语,决口不提与会真和尚之死有关的任何事情。

    即便是这样,杨广在命人将花姑押下去,暂且关进后院一间厢房严加看管之后,独自坐在宽敞的上房中,将这两天从决定秘查关自在到擒获花姑的前后经过仔细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仍感觉心满意足:从安若溪一口回绝替自己充当内应,指点自己回过头细查石屋院时起,到当天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