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在另一世的历史爱好者,杨广的三观还是颇正的:现在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建功立业,办成几件足以让别人刮目相看的大事来,彻底颠覆后人对杨广的看法。
然而,当杨广手中摆弄着手机,来来回回在寝殿内边踱着步,边挖空心思地思索着该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局时,他颇有些气馁地发现,自从穿越以来,自己的确还没有干成过一件能足以促使父母放心地把并州交给自己统掌的大事来。
虽然,那位有高度嫌疑的赤髯少年所在的“江南岸”酒楼的确是因为自己的奏报,而被父皇杨坚借故差人查封了,但最初发现赤髯少年有南陈奸细嫌疑的是屈突通;
虽然,在那座神秘的石屋院发现了前朝末代皇后司马珞和尉迟芳林,并初步锁定了杀害会真和尚的凶手就是花姑豢养在所谓的甜水路暗道之中的血蝙蝠,由此直接促成了父皇诏准自己开府建衙,但若凭心而论,功劳多半应归于最初查访至石屋院的鱼俱罗。
。。。。。。
尔今,既然无论是年岁经验,还是能力武功,都要超出自己一大截的六叔杨爽实际上代替了自己的位置,那么接下来,自己必须做出一件杨爽办不到的事来,才能尽快争得出镇并州,为国建功的机会。
杨广闷头苦思良久,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南陈隐秘情报机构的副首领关自在身上。
依他掌握的情况推测,即使花姑不是关自在本人,多半也是直接听命于关自在的一位得力干将,否则,以赤髯少年之能为,决不至替她效力。
这么一想,杨广不由得顿足醒悟到:今早起,自己不是还寻思着锦上添花,要说到安若溪充做自己在万善尼寺中的内应,深挖出潜藏于万善尼寺中的南陈奸细吗,如今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怎么又转回来了?
不对。早起自己欲带领张须陀、鲜于罗二人前往万善尼寺时,还只想着如何能捉到三天前的那个晚上得以从秘道逃脱的花姑和赤髯少年,而在武德殿中听高颖谈及南陈还有个堪称头号间谍的关自在潜伏于长安城中之后,自己意欲擒拿的目标自然就从花姑和赤髯少年这样的小角色身上转移到了关自在身上。
倘若自己能够将关自在擒获,就意味着摧毁了南陈在长安城中,甚至江北的整个谍报网,这件事即使是六叔杨爽,恐怕也办不到吧。
但是,据高颖说,这位真名唤做关自在的“雁巢”副首领,纵使是在南陈位居直阁将军,整天随侍在南陈皇帝陈顼左右的裴蕴,对他也知之甚少,此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长安城居住有数十万人,谁才是那位神秘的关自在呢?
想到这儿,杨广又不禁感到茫然起来。
他手抚额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像过筛子一样在脑海里逐个过滤着自己手中掌握的查案资源:
首先,屈突通和鱼俱罗统率的一百名禁军是奉旨协助自己查破会真和尚横死案的,昨日父皇虽在大朝会上公布了会真的死讯,却未透露其真正死因,因此,在父皇诏命两位将佐率军从大庄严寺撤回长安宫之前,这支力量至少在名义上仍归自己统辖。
其次,自己在太学的首席师父苏威如今身兼京兆尹之职,负有维持京畿治安之责,必要时自己或可求助于他。
第三,就是自己今早起欲去说服的安若溪。安若溪并非北周千金公主,如今的突厥可贺敦宇文般若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奸细,这一点目前已可确定,并且从自己无意中窃听到的安若溪第二次与染干会面时对待他的态度中,也可推断出她并无意充当突厥的内奸,如此一来,可以说服她暂时充做自己在万善尼寺中的内应,协助自己盯死万善尼寺中的一干僧尼。
最后,则是自己府中现有的护卫和仆从了。兴许还有表兄李渊?杨广随即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过于天真的想法:李渊只会卖力取悦母后,决不肯真心实意地帮助自己的。旁的事不说,单说昨天谢讽被黑那件事,杨广对他的怀疑就远远超过丁三儿。不过,虽然不能向李渊透露半点儿自己欲擒拿关自在的想法,他手下的那个身手过人,却又呆板无趣的张须陀倒不失为一个好帮手。既然张须陀迫不及待地欲跟随自己一同出镇并州,那么自己为何不能好好使唤使唤他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59章 简单的活儿不简单
(全本小说网,。)
欲一鸣惊人,以捉拿到南陈间谍头子关自在赢得父母信任,争取早日出镇并州的思路一经在杨广头脑当中确定下来,他禁不住又变得兴奋了起来。
次日天蒙蒙亮,杨广就已醒透了。在萧萧、瑟瑟两名侍女的服侍下更衣、洗漱已毕,胡乱吃了点东西,便急吼吼地带着张须陀、鲜于罗两人出了晋王府,直奔城南的万善尼寺而来。
待至走出晋王府所在的府邸,迎面扑来一阵略带凉意的秋风,吹得杨广激凌凌打了个冷战,刹那间,热得发胀的头脑也随之冷静了下来:万善尼寺偌大的一座寺院,寺内出家修行的僧尼有上千人之众,自己就这么贸贸然带着两名护卫一大早闯入寺内,岂不要打草惊蛇?再者,面对着多达上千的僧尼,即便是安若溪答应充做自己查案的内应,又从何查起呢?
思虑至此,杨广停下了脚步,陡地转身向坊内折返了回来。张须陀、鲜于罗两人大清早从梦香中被唤了起来,尚在睡眼惺松、迷迷糊糊之际,冷不防被杨广带着坊里坊外一通折腾,鲜于罗头一个忍不住了,紧跟几步,凑至杨广身边,试探着问道:“王爷,是不是落下什么要紧的物事在府里了?您说一声,小的代您去取。”
杨广虽然意识到不宜贸然前往万善尼寺,一时之间却想不起该从何入手清查可能潜藏于万善尼寺中的南陈奸细,听鲜于罗如此一问,倒是提醒了他,一边疾步向坊里走,一边吩咐鲜于罗道:“回府后,立即唤鱼府掾到正殿来见我。你和张须陀两个守在殿外,随时听候调遣,不得擅自离开。”
鲜于罗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觑了一眼杨广的脸色,没敢再吱声,抢步向前,赶在杨广头前,回府传唤鱼赞去了。
杨广回到府中正殿刚刚落座,鲜于罗已将鱼赞唤了来见他。
“王爷,这么早唤老儿来,不知有何事吩咐?”鱼赞也是一头雾水,浑然不知小主子清早唤他到正殿来见,究竟有什么紧要的事要交待给他去办。
杨广此时脑海之中经过对前世看过的若干悬疑剧的紧张回忆,已大致有了一个思路,遂有意模仿着侦探破案的样子,装做漫不经心地问鱼赞道:“鱼府掾,你知道长安城内的所有道观、寺庙归哪个衙门管辖吗?”
鱼赞哪儿能想到杨广一早把自己唤来,却提了这么个稀奇古怪的问题,认真低头寻思了半晌,犹不十分肯定地答道:“老儿恍惚记得,万岁爷登极后,改革前朝官制,建立了三省六部,似乎道观、寺庙该归六部当中的礼部管辖。不过,也可能老儿说得并不确切……”
杨广不满地撩了鱼赞一眼:“我就在殿中坐等,你速将此事问明白了再来回我。记住,我问的是,哪个官府衙门里能查到长安城内每个出家之人的详细情况。”
鱼赞因尚不知道杨广出镇并州之事已遭无限期搁浅的消息,心中暗想: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小王爷前儿才获准开府建衙,今儿一早不知抽的什么风,竟问起出家人之事来了,真是少年人的心性,想出一出便是一出啊。
即便是心有怨言,但鱼赞对杨广交待下的差使却一点儿也不敢怠慢,也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转了一圈,未过一柱香的功夫就满面笑容地返了回来,喜滋滋地向杨广禀报道:“回王爷,老儿现已询问明白,鸿胪寺下设宗玄署专管天下佛道及出家人之事,凡长安城中稍具规模的道观、寺庙中出家修行的道士、和尚、尼姑等,在宗玄署都备有底册。王爷要查哪个,老儿这便差人去查就是。”
杨广腾地站起身,冲殿口守候的张须陀大声命令道:“张须陀,你带上十名识文断字的千牛军士,立即随本王到鸿胪寺宗玄署走一趟。鲜于罗,你现在就去大庄严寺面见屈、鱼两位将军,调取那晚石屋院中所有人的口供,回府候着,本王要一一审阅。”
“王爷,此事要不要和唐国公打个招呼?”因杨广要调动本属李渊辖下的十名千牛军士,张须陀自感身份不够,于是提醒杨广道。
由于晋王府中难以挑选出十名识文断字的护卫,杨广才要张须陀带上十名千牛军士随他去清查万善尼寺一干僧尼的底册的,此时见张须陀仍是一副刻板、不开窍的样子,不由得心头火起,沉下脸呵斥他道:“你尽管带上十个人随我走,如表兄事后问起,自有本王知会他一声就是。”
按杨广的打算,在将捉拿的目标锁定在关自在其人,将重点清查的地点集中于石屋院秘道通往的万善尼寺之后,他要仿效古今中外名侦探破案的通常做法,先摸清万善尼寺和石屋院两处所有人的底细,尔后方可有的放矢,重点对摸排后初步确定的嫌疑人做进一步的监视、侦查。
然而,大大出乎他意料的是,当他率领着张须陀和十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千牛军士来到鸿胪寺宗玄署,宗玄署的官员十分殷勤地为他们打开收藏有长安城中所有僧道尼等出家人底册的档房大门时,杨广不禁惊呆了:只见眼前这间与长安宫内举办朝会的临光殿相比也小不了多少的档房内,竹简、帛册堆积的像一座座小山似的。不要说他带来的十名千牛军士,就是人手再多上十倍,要清查完这座档房内所有出家人的底册,至少也得花费半年的功夫。
“这档房内存放的出家人底册为何如此之多?”因担心泄密,杨广只对宗玄署中当值的官员谎称要清点长安城中所有出家人的底册,见此情形,遂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