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女俩抱头痛哭了好久,看的一旁的石闵和下人也心痛不已。秦婉缓过神,擦了擦眼泪,然后对秦老汉说:“爹,昨天就是这位公子救了咱们,把咱们从大街上带了回来,还请了大夫给您诊治。”
秦老汉听了女儿的话,擦了擦眼泪,挣扎着从床上下来,给石闵磕头说道:“老汉多谢壮士的救命之恩,你对我父女俩的恩情…。。”
老汉还没说完,石闵连忙将秦老汉扶起来,说道:“老伯,千万别这么说,自幼家父教育我要行侠仗义,见到你们被恶人欺辱,我岂能坐视不管,还有,您千万别再给我下跪了,您比家父年级稍涨,算是我的长辈,岂能跪我。”
“救命之恩如同再生父母,我们父女俩无以为报,只能……”
“老伯您先躺下再说,您现在身体虚弱,大夫说还需要卧床静养。”石闵说着,向秦婉递了个眼神,暗示她扶她爹躺下。
秦婉心领意会,在一旁安慰说:“爹,您先躺下吧,等您身体好了,只要公子不嫌弃,我们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这份恩情。”
石闵听了这话,连忙解释道:“我救你们只是举手之劳,没有想要什么恩惠,所以别再想着报恩之类的事情了。”
“公子少年英雄,侠义心肠,这年头真是不多见了。”
石闵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老伯过奖了,我看老伯和秦姑娘的言谈举止,不像是目不识丁的粗人。”
“公子好眼力,我本是蓟城人士,曾在蓟城做一个小小的文书,也算是读过一些诗书,虽然称不上博学,但腹中也有二两墨水。”
“后来呢?听秦姑娘说您是为了躲避兵祸才带家人出来避难的。”
“不错,八王之乱后,中原司马氏王权没落,北方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等胡人部落趁机入侵中原,胡人所到之地无不烧杀抢掠,那一年我带家人逃离蓟城,之后据说蓟城的汉人几乎被杀尽了。胡人乃豺狼之性,残暴弑杀,更有甚者,以人为食,实乃丧尽天良。这几年我和家人四处避难,为的就是在这乱世之中求得一点生存的机会。”
“老伯所言,我之前也有所耳闻,只是不曾亲眼见到。世间当真有人以人肉为食?”石闵似乎不敢相信。
“老汉所言绝无半句假话,公子不知道,现在中原之地,到处田地荒芜,人口凋零,哀鸿遍野。有些逃难的汉人活活饿死,有的则被胡人杀死,一些地方甚至易子而食,想不到这中原大地上还会发生这等惨剧。”老汉说着,躺在床上,一脸茫然。
石闵疑惑的问道:“何谓易子而食?”
这时候秦婉在一旁小声的回答说:“易子而食就是由于饥饿,实在找不到吃的,就用自己家的小孩换人家的小孩,然后……”
“然后什么?吃了?”石闵试探性的问道。
“嗯……”秦婉默默的点了点头。
“想当年周室落没,诸侯争霸,君不为君,臣不为臣,孔夫子谓之礼崩乐坏,想不到如今这世道,远远比礼崩乐坏更悲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食不果腹,居然易子而食,谈何礼义廉耻?胡人徒有人形却如同走兽,实乃人间浩劫。”
“公子似乎也是汉人,在这邺城内汉人能住这样宅院的,定是当朝显贵,不知怎么令尊称呼?”
“家父姓石,乃当朝左积射将军。”
“老汉有眼不识泰山,原来这是石将军的府邸,真是虎父无犬子。”秦老汉的眼里顿时多了一份敬畏之情。
“老伯过奖了。”石闵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听闻令尊手握五万大军,皆我汉家子弟,不知是真是假?”
“老伯说的不错,我父亲随从当朝皇帝陛下的姓氏,但实际上是汉人,自幼被皇上收养,因而赐姓石。后来父亲征战四方,皇上应父亲之所求,征汉家子弟入伍,一来让这些汉家子弟有一口饭吃,二来所得之军饷也可养活其家人。但是父亲出征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只征讨胡人。”
“原来如此,听闻石将军这些年每次出征,所到之处民皆拥戴之,只因令尊治军严苛,绝不扰民,甚至将军粮分给灾民,真是义薄云天的好人。”
“我虽然自小长在皇宫大院,接触的大多都是胡人,但一直谨记家父教诲,不忘自己是一个汉人,若我有一天也像父亲那样能为汉人尽一份力量,也绝对不会含糊。”
“咳咳咳……。”秦老汉正准备说话,忽然猛的咳嗽起来。
“爹,你怎么了?快躺好。”秦婉说着,把被子给她爹盖好,然后倒了一杯水,喂她爹喝了点。
“老伯,真是对不住,忘了你身体不好需要静养,快别说话了。”石闵安抚秦老汉,又对徐三吩咐说:“徐三,去吩咐厨房做点吃的给老伯,大夫配的药不要忘了,按时给老伯喂药,老伯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有什么事情及时告诉我。”
徐三在一旁应和道:“公子放心,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做。“
秦婉用感激的眼神看着石闵,说道:“谢谢公子。“
石闵对秦婉说:“举手之劳,不必言谢,秦姑娘你也回房休息吧,你爹需要静养,府上的人会照顾好他的。“
“没事,我留在这里照顾我爹,公子你去忙吧,我们没事的。“
“好的,那就不打扰了,有事让徐三告诉我。“
“嗯。“秦婉点点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二章 暗生情愫
(全本小说网,。)
自打石闽救回了秦婉和她爹,刘荣也没有因为石闽当街殴打羯族人和巡防营的官兵找过他。
石闽每日的生活就是骑马射箭,读书练武,每隔两三天就去宫里给石虎请安。石虎对这个养孙甚是喜爱,每次都要留他在宫里用过膳才让他回来,有时候还会和他切磋武艺。
而秦婉则是每天在府里照顾她爹,秦老汉的身体也有所好转。
石闽和秦婉正值青春年少,石闽对秦婉有救命之恩,又生的仪表堂堂,武艺不凡,这让秦婉对石闽心存好感,每次看到他,心跳都会加速,不好意思和石闽对视。石闽虽出身军旅之家,但也饱读史书,胸有韬略,秦婉的温文尔雅,音容笑貌让石闽为之倾心。
某日清早,秦婉正在给秦老汉喂药,秦老汉见身边没有府上的其他人,便小声问秦婉:“婉儿,你跟爹说实话,你是不是看上这位闵公子了?”
秦婉不说话,红着脸低下头。
“你是爹的亲生女儿,你的心思,爹一看就知道。只是这闵公子身份高贵,人品出众,而你我父女身份寒微,门不当户不对,不是咱们能高攀的起的。”
“女儿知道…。。”秦婉小声说着,把头埋的更低了。
“闵公子对咱们有救命之恩,咱们不可忘记,至于儿女之情,婉儿啊,你还是忘了吧,别作非分只想了。”
秦婉默默点头,没有说话,眼里却已经有了泪水。
秦婉对于父亲的话自然不会质疑,她也确实明白,自己身份卑微,配不上石闵,故而也只能把这心思藏在心里。
时间匆匆,石瞻的大军很快就临近邺城,在距离邺城八十里的邯郸安营扎寨。十二月十三日一大早,石瞻命人修书如下:皇上亲鉴:臣石瞻,奉旨征讨鲜卑独孤南信所部,蒙陛下隆恩浩荡,臣幸不辱命,全歼独孤南信及其部下。现大军凯旋,驻扎于邯郸,上书陛下,降旨准许大军班师回邺城。臣左积射将军石瞻。
“大哥,为何每次大军班师回朝,你都要在邺城周边停留一天,上书陛下得到圣旨后才回去。”李昌疑惑的问道。
王世成在一旁说道:“此乃君臣之道,陛下待大哥如亲子,但君臣先于父子,故而大军回朝,定要先禀报朝廷。帝王之侧难免有小人,若有人存心诬陷大哥不经陛下首肯,擅自率领大军兵临城下,有谋反之嫌疑,届时我等有口难辩。”
“老三说的没错,帝王之家的父子之情,与寻常百姓家的父子之情,不可同日而语。陛下生性残暴而多疑,且我等并非羯族人,但历来战功赫赫,难免有人心存忌惮而有意构陷,伴君如伴虎,我等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李昌默默点头,面色凝重的说道:“大哥深谋远虑,说的极是。这次我军出征半年有余,正所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士们风餐露宿,浴血沙场,如今大胜凯旋,不知陛下会对我军将士做何封赏。”
石瞻拍拍李昌,笑着宽慰说:“封赏必定会有,只是对于弟兄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封赏,而是家人平安,如今正值乱世,汉人苟活于胡人铁蹄之下,我等为胡人出生入死,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家人在赵国有个地位,不受人欺凌。”
李昌听了这话,有些愤恨的骂道:“胡人皆狼子野心,嗜杀成性,大哥,小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什么话?你说便是,这里就我们兄弟三人,有什么不能说的?”
“大哥你刚刚说过,伴君如伴虎,现在陛下虽待你恩宠有加,但圣心难测,难保有一日有害你之心,就算陛下没有,那陛下百年之后,他的那些儿子们呢?你功高震主,你的那些所谓的皇族兄弟,有几个不忌惮你手中的兵权和战功?”
“老二,你想说什么?”石瞻闻言,脸色瞬间变了。
“大哥你现在兵权在握,在中原汉人之中又有威望,只待时机,便可自立为王,到时振臂一呼,必定四方呼应。”
“你胡说些什么?”石瞻小声骂道,生怕他们的对话被外穿。
“大哥你怕什么?这军营之中都是汉家子弟,为你马首是瞻,没有人会把我们的对话传出去。”
这时候,一旁的王世成也说道:“大哥,二哥说的没错,你若称帝,我们汉人就有望驱逐胡寇,中原百姓一定会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