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她在孙权那头给她的只不过是有如小孩子玩闹一般的小把戏,我们夷州相比之下就是实实在在,毕竟我们这里的女兵可是真的是在做事的兵,所以这位孙大郡主才喜欢往咱们这里跑,她就是跑来过瘾的。”

    刘晔点了点头,既然陆仁说了有派人暗中盯着孙尚香,就表示陆仁有所防备,那么就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

    二人一边打着拳,一边扯着一些闲淡,甄宓却抱着几本册子来到了陆仁这里。各自的打过招呼之后,甄宓先是取出了一份电文向陆仁道:“雨妹妹的来电,先生你看?”

    “这里没外人,你帮我念吧,我打着拳呢。”

    甄宓点点头,取出电文念道:“舟船售卖,多有大族前来观船,且已有六船售出;”

    陆仁道:“正常,这也算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接下来?”

    “刘公家眷已收到信函,正在设计脱身,不日便可登船赴夷;”

    陆仁一愣,追问道:“雨丫头没说是怎么脱的身?老曹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人,别闹出什么事来。”

    甄宓摇头,这电报毕竟有所限制,字数不可能太多,赵雨也不方便把事情都写出来。不过刘晔这时却笑了笑,向陆仁解释道:“在下家眷都在许都,老曹自攻克邺城之后就主要都是呆在邺城,基本上不去许都面见天子,所以在下的家眷想要脱身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陆仁点了点头,即然是刘晔自己想了办法,那也就不用过问得太多了。抬手示意甄宓再往下念,甄宓便念道:“田子泰辞去官职,以返乡为由悄然离邺,现已登船前往夷州。雨归还之事已然准备妥当,不日便可归还。”

    田畴最初辞官其实还是很顺利的,曹操逼迫田畴当官那还是赤壁之战以后的事,那时也牵扯到了一些曹操与朝庭势力的政治斗争的问题。反正在现时点吧,曹操的心态是你田畴不想当官,老子还能求着你当官不成?所以田畴要辞官闪人的问题也不大,只要田畴不是带着那几千人就行。差不多的时候再找个地方登上舰船,事情也就搞定了。

    至于赵雨要回来那更加的方便,赵雨现在人在南皮主理着卖船的事,老曹也不能说把赵雨给怎么样了是不是?所以赵雨想走,跳上船直接跑路就行,大不了扔下一些还没卖出去的船不管也就行了,只当是便宜一下老曹。

    电文就是这么多,甄宓接着就取出了册子开始汇报工作:“今年的户籍查校已经完成。我们夷州现在有人口十九万六千,户五万三千一百二十二户。这些是在籍人口,不包括夷中、夷南地区的那些山越部落。因为怕闹出些不愉快的事情,只能大致的诂算出夷中和夷南的山越部族主要有六支,其人口在数百到千余不等,总计约为三千至四千之间。”

    陆仁轻叹了口气道:“快七年了。记得七年前我来到夷州的时候,我们夷州是个只有几千人的小镇子,可是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有二十万的人众,还真他吗的不容易啊!”

    刘晔疑虑道:“夷中和夷南地区的那些山越部族,将军为何不将他们也编入户籍之中?”

    陆仁摇头:“别去动他们。这些山越部族如果是用强制性的手段对待他们,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并且予以抵抗,那样的话我们只会得不偿失。所以应该是让他们主动的来投靠我们,而不是我们主动的去收编他们。”

    这方面的事情陆仁是心里有数的。对付这些山越部族,只能用软刀子慢慢的割,却不能用硬刀子用力的捅。他们不进夷州的户籍没关系,反正这几个部族现在本身就是在帮陆仁做事,比如说收集山货、木材什么的。而且其中最大的一支主要是在夷南地区搞着规模比较大的橡胶种植,与陆仁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实在是没必要为了那点可怜的户籍数字去动他们。而当陆仁这里的实力到了某个程度的时候,也不用陆仁做点什么,这些个山越部族也会主动的靠上来求抱大腿……这里可没什么贬意的意思,因为这本来就是世间常理。

    顿了顿,陆仁忽然向刘晔问道:“子阳手上没什么事吧?那要不要陪我去莽甲新城看看?这新城从始建到现在都快四年了,已经是颇有些规模。只不过在主要的民众还没有安顿下来之前,我们还不太方便搬过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九十六回 莽甲新城

    莽甲新城,于建安九年年末的时候开始筹备始建,到建安十三年的年初,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

    三年的时间,如果是放在当时的内陆地区,可能早就把一座城池给修建起来了。可是对陆仁手头上的夷州来说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陆仁手头上的人力资源一直都很吃紧,实在是无法像内陆地区那样集中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新城市的建设。说句很是寒碜的话,陆仁第一批能够调集来进行新城建设的人,竟然只有区区的不足千人而已,可这却已经是当时陆仁在不影响其他产业的情况下所能调动出来的极限。

    好在当时正好迎来了夷州的第一次人口激增期,有着大量的从北方迁居过来的流民。在短时间内无法作好分配与安顿的情况下,陆仁就让雪莉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法,也就是付给相应的工钱,让这些流民去帮忙进行新城的基础建设工作。而且在此同时,陆仁还采取了工分制,工分出众的流民可以先一步得到夷州这里的分配与安排。

    当初陆仁就主理过许昌城池的扩建工作,对这种内政方面的事情可算是轻车熟路。而且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穿越者,陆仁也很清楚主动性与被动性之间的差别。

    在那个时代,像修建城池这种事一般都是徭役,也就是由在籍的户民来被动的进行劳作。但当时的陆仁并没有官职,身份上只能算是夷州的宗族联盟盟主而已,自然无法用徭役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如果强行采用的话,事情的性质就变成了陆仁在仗势欺人、在奴役大众,只会带来很不好的负面效果,而陆仁又哪里会去犯这种傻?

    可采取了付给合理的报酬,并且用工分制来激励流民的话,事情就完全变了个样。这些流民有饭吃、有活干,并不是受到过份的劳役,本身就很容易接受下来。而且做得好还可以得到相应的优待,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

    而在时间稍稍一长之后,甚至有些原本并没有什么专长的人在尝到了甜头之后,明明满足了工分要求,可以分配到其他的岗位上,却仍然表示愿意继续留在这里进行新城建设的工作。陆仁对这样的人就来了个提升职位……其实说白了就是让这些人成为包工头,其队伍就成了专门的施工队,毕竟夷州要建设的东西太多太多,出现一些这样的施工队也是陆仁所需要的。当然,谁要是敢像后世的那些包工头那样偷工减料,陆仁下手也绝对的凶狠。

    只是即便有这种比较好的局面,夷州这里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仍然是一大短板。比如说适居来的流民不可能个个都愿意去搬砖挖土,愿意的人之中也会有身体素质不适合的。再者夷州又不是光修城,其他的产业方面随着进一步的扩大也需要增加人力资源的分配。所以集结在新城建设方面的人力一直是处在一个相对不足的状态,进展自然就比较慢。

    而且在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陆仁与雪莉的设想中,莽甲新城可不是一座平常的城池那么简单。且不说这座新城到时候会是陆仁的治所首府,要求本身就会高上许多,更重要的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陆仁和雪莉都是用现代城市的标准……说现代型的城市有点过了,但近代性质的城市的标准是差不多的。别的不说,单是下水道系统、以及预定的自来水系统、电力系统,其工程量就不是件开玩笑的事。而这些事情,自然也就造成了莽甲新城工程进度的进一步拖慢。不过陆仁对此作出的回复是宁可慢一点,你丫的也别给我乱来!

    话多且烦,只说到现在的建安十三年年初,集中在莽甲新城那里的各类工匠劳力总计是五千来人,新城的建设进度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这还是陆仁和雪莉开了不少外挂,制作出了很多节省人力的工具器械的结果。不过这百分之四十却又是很关键的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诸如地基啦、上下水系统这些工程都已经基本搞定了。接下来就将会是正式的城区建设,这个相对来说就可以快上很多了。

    却说甄宓听陆仁说要去新城看看,下意识的就接上话道:“先生是要去新城看看是吧?我这就去叫人备马。”

    陆仁先是点了点头,但马上就摇头唤住了甄宓,问道:“这里到新城之间的铁路的铺设不是已经完成了吗?那我们今天不骑马、不走路,改用手摇着过去。”

    甄宓一愣,刘晔则是份外的不解。小城与新城之间铺设了一条铁路的事,刘晔当然知道,只是刘晔和甄宓都不懂这底下垫了木头,上面铺了两条铁轨的道路到底有何用处,更不明白陆仁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整这么个东西出来。

    到是前些时候因为陆仁投入了一批简易型的车辆,刘晔这里才隐隐约约的明白这是为了方便物质的运送而建设的道路。顺便说一下,这种简易的车辆有那么点现代铁道上车皮的意思,不过主要也就是弄好了铁制的配套车轮,动力方面却仍然是靠人力和马力来进行推拉。

    总的来说方便是方便了很多,比如说不会出现道路泥泞而陷个轮子或是翻个马车什么的,相对的人和马所需花费的气力也有所减少,但刘晔却始终觉得用不着搞这样的东西出来。因为修建这条铁道所花费的人力物力着实是有点大,细算下来好像还不如不修,为此刘晔在决定跟着陆仁好好干之后,还为此劝谏过陆仁。

    当然了,陆仁知道这是刘晔不懂这玩意儿才会作出这样的劝谏,所以只是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