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7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迟了只能是捡点小漏不是吗?

    接下来话题再转回来,那些世家大族都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陆仁的手头上恰恰掌握着能够很大程度上扩大这些世家大族其影响力的印刷能力。这么说吧,比如说这个世家里有个能力不错的人写出了一本不错的书,如果能先其他的宗族一步印刷出来再售卖,那么影响力不就出去了吗?影响力一出去,名声自然也就出去了,那么借着这个名声出仕当官就要方便得多。而一但牵扯上了官场,那么谁先出名、谁先出仕,这尼玛也是很要命的事。

    现在问题再反过来说一下,陆仁选择把这些船卖掉,又是不是有点出于无奈?比如说在基于不想和老曹闹翻脸皮的前题下,又不想被老曹白白的占了便宜,才索性用卖船的手段来给自己赚回本钱?

    不好意思,还真心不是这样,事实上早在陆仁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这批船就没打算再接回夷州。得说清楚一下,不是出于被动的不想要了,而是陆仁主动的不想要了。

    单纯的这么说只会越说越糊涂,得稍稍的细说一下才行。

    其实陆仁想得很远,而这批旧船,陆仁本来就是想在某个时候卖去北方地区的。这么说吧,当时华夏大陆的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基本上全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因此河北那边的诸多地头才是陆仁接下来最重要的交易场所。但有一条,河北那边与夷州的距离相对来说有点远,而以当时河北地区的航海能力,河北的那些潜在商户单凭自身,只怕是没有能力自我完成与夷州之间的贸易往来。简单点说,就是陆仁要是不做点什么的话,这些潜在的商贸伙伴只能是被动的接受陆仁这头卖过去的东西,而不能主动的来夷州购买商品,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能够前往夷州的航海能力。

    陆仁这里自身的实力有限,犹其是人口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那么只凭陆仁自己派商队把东西卖到北方地区,其交易量肯定是单方面的,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一个成功的商贸据点,需要的是“往来”,也就是既要有往,同时也要有来。再说的粗略一点,陆仁只是自己派商队去跑的话,只能得到一半……准确一点的说肯定是一半都不到的收益。而想要进一步的扩大实力,陆仁就需要北方发达地区其自身的商队到夷州来跑商。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白了,也就是陆仁早就有把自己手头下退换下来的船只有意的卖给北方地区,让北方地区的那些有实力的世家宗族什么的可以借此来缩短自己主动跑来夷州跑商的准备时间。而北方地区的人缩短了能够自己主动来夷州经商的时间,不也就是省下了许多陆仁这里的时间吗?所谓“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这个道理陆仁还是懂的。

    当然了,陆仁派去的船只肯定都是经过了挑选的。当时虽然是急调了甘宁的舰队,但甘宁是陆仁手头上最早期的舰队之一,所以甘宁手头上的很多已经是旧式的舰船,完全符合陆仁既要提升北方航海能力,又不把自身的一些超前技术泄漏出去的这种需求。再说了,甘宁舰队原本陆仁就是准备弄成纯战斗型舰队,差不多也该把甘宁舰队里那些商不商、战不战的舰船给更新替换掉了。

    再说得难听点,在现代社会里这种事不也很常见吗?许多国家都会有大批更新之后遗留下来的旧式武器装备,真要去正常的销毁掉还得花费大量的金钱,劳师动众还费钱的,到不如把这些武器装备转卖给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这既赚了钱还省了事的,何乐而不为?陆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借鉴了这种做法。

    最后的一条,就是陆仁想这么做的话,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说吧,夷州的影响力要是没有整出来,没有让那些敏感的世家宗族们闻到点利益的气味,陆仁的这些船都不太好卖掉。

    其次要是没点什么事情作为前奏曲就冒然卖船,也很容易引发出一些原本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直接卖船的话,曹操一口气直接全部买了下来,孙权那头就要紧张了;

    再比如说,曹操这里带着点想法的,陆仁却突然说要卖船给那些世家大族,这也等于是直接给了老曹一记耳光,老曹回头就得找陆仁的麻烦。而现在的情况是世家大族们自己去找陆仁买船,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世家大族当了陆仁的一面挡箭牌,老曹碰上这个事就算是心里明白,却也不能去找陆仁的麻烦不是吗?要知道很多时候,夹在矛盾双方之间的这一层纸,其用处可是灰常灰常之大滴!

    却说刘晔听完了徐庶的这一番很详尽的解释之后,心中讶然不已的向陆仁竖起了大拇指,暗道:“黑!这一手实在是黑!!原本我还以为他陆仁是在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现在才明白从他派船去支援老曹征讨乌丸时起就已经布好了这个局。可这尼玛想得也太长远了吧?而且这个局一环接一环的,很多时候就算明明知道是圈套,可是受时局所迫也只能乖乖的入局,就比如说打乌丸的时候,老曹能说他不去打吗?”

    想到这里刘晔又看了看正在那里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远望海景的陆仁,刘晔又暗自的点了点头,心道:“他的棋下得本来就很大,跟着这样的人做事,不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九十五回 散碎之事

    又是一个清晨时分,陆仁府坻的花园之中,陆仁正在打着一套慢得可以的拳……不是在练什么武艺,陆仁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练。而这套慢得可以的拳,其实就是在现代社会的公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大爷大妈们在打的那种健身太极拳而已。不过在陆仁的记忆之中,在公园里打太极拳的一般都是老大爷,而大妈们好像是更热衷于跳广场舞。

    扯得有点远,不过陆仁会把健身太极拳给弄出来到不是因为一时之间的心血来潮,而是稍微的有那么点必要。这么说吧,陆仁“着陆”于公元193年的时候是二十三岁,现在却已经是公元208年的建安十三年,一转眼的就过去了十五年,陆仁都三十八岁的人了。可因为细胞活化剂的原因,外貌上仍然只是二十出点头的样子,要是不找点歪七歪八的东西忽弄一下旁人,诂计会惹出来些乱七八糟的麻烦。

    还好,两汉时期流行黄老学说,基本上也就是那些所谓的道家学说,而太极拳又据说是武当道家的镇派之宝,陆仁就很顺手的把太极拳给弄了过来。反正当时的世人都传闻说陆仁曾经得遇“仙缘”,而且还被世人称之为“仙师”,那么陆仁整点玄乎的东西出来貌似也很正常。

    不过说真的,太极拳本身就蕴含有一定的道家哲理,而且在比划出来的时候也很有那么几分的玄乎劲,陆仁拿这个来忽悠一下旁人,到也挺有几分说服力的。此外陆仁还适当的加上了个说法,就是告诉大家说当你平心静气的去打这套太极拳的时候,有一定的可能能够让你进入一个浑然忘我的顿悟状态,而当你进入了这种状态之后,也许就能够领悟到什么……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陆仁这也不算是在骗人。至于有人希望陆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顿悟,陆仁只会笑着回应说这东东只能意会却无法言传,即便是陆仁自己,也极少能够进入那种顿悟的状态。但是每天清晨的时候来上两趟太极拳,就算是没能顿悟,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总的来说,陆仁整出一套太极拳到是挺符合当时的社会人文氛围,而且陆仁也说得很清楚,如果能够顿悟固然是天大的机缘,没能顿悟也能够强身健体,因此在夷州的上上下下自然也是趋之若鹜,就连郑玄郑老爷子在早上也喜欢来上两趟。

    只是如此一来却又苦了陆仁,毕竟像陆仁这样的家伙,哪里会有什么每天早上起来锻炼身体的习惯?可是你把这玩意儿弄出来了,自己却又不去做的话,这是不是也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乎陆仁就成了作茧自缚,每天一大早的就得爬起来打两趟拳。不过话又说回来,时间稍稍一长之后到是对陆仁那副有点缺少锻炼的身板颇有些好处。

    这里正打着拳,那头却有个人来到了陆仁的身侧,而且跟着陆仁的动作一起玩起了云手推月什么的。陆仁抽个空子望了一眼,见是刘晔便笑道:“子阳来了!这么早就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刘晔跟着陆仁的节奏一边打着太极拳,一边笑而回应道:“到没什么紧要之事,就是想过来问一问将军,之前孙郡主返吴过年,到现在已经是正月下旬,孙郡主却还没有回来,将军你会不会有所担心?”

    陆仁道:“有什么可担心的?难不成把她强留在夷州,不让她回吴郡去过年?要是那样做了,不就变成了我们将她扣下作为人质了吗?我们与孙权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很敏感而微妙,彼此间都不想给对方落以什么口舌,那么孙大郡主回家过年我自然要放她回去。说句实在话,她回去了最好,我只希望她别再吃饱了没事跑到我们这里来。”

    刘晔道:“将军就不怕孙郡主打探将军的隐密之事?”

    陆仁道:“别的公主郡主可能会充当一下细作,这位孙大郡主却不适合做这种事。她的心性太过直率而刚烈,她要是去当细作……呵呵!”

    刘晔也笑了笑,但是没有说话。

    陆仁知道刘晔对孙尚香的事还有点不放心,就补充道:“子阳你放心吧,我也不是真的就对那位孙大郡主不管不问,暗中其实有人在盯着她。不过这位孙郡主嘛,要我说也真的是生错了女儿身,她如果是男子的话,诂计能像孙策那样驰骋于疆场,可是作为女子,她也只能是在军营里面练一练兵、玩一玩刀枪弓马来过一过瘾。

    “这种事,她在孙权那头给她的只不过是有如小孩子玩闹一般的小把戏,我们夷州相比之下就是实实在在,毕竟我们这里的女兵可是真的是在做事的兵,所以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