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小兰啊,小琴还没有真正的登上舞台,你也不可能马上就退下来,怎么说都还要个一年半载的对不对?你现在也别急着搞这些事,因为我记得我的师门里有一艘损坏了的机关船……嗯,对,和我现在用的那艘差不多。改天我和雪莉回一趟师门把那艘机关船要出来,修理好了之后你用那艘船去玩,这样我也能安心一些。”

    陆仁现在正在使用的那艘登陆艇陆兰上去过不是一次两次,当然清楚那样的一艘船有着多么大的好处。不过现在陆兰在意的到不是这个,而是微笑着向陆仁坐近了一些:“在大人心中其实还是一直这么关心着小兰的吧?”

    随着陆兰的靠近,陆仁都闻到了陆兰身上那淡淡的兰花香气,干笑着掻掻头道:“我不关心你谁关心你啊?抛开咱们之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不说,你和我之间又与家人何异?”

    陆兰又坐近了一些,紧贴到了陆仁的身边,然扣身子稍稍一歪,脑袋就斜枕到了陆仁的肩头上:“是啊,就算是我与大人走不到那一步,我也是大人你的家人。不过大人,你不方便在这里呆得太久,所以你该回去了。”

    “……”

    ————————————————————

    中原,中牟。

    “将军,陆征南增调的物资其前批已然送达,请将军前去查验!”

    这个消息让曹彰大大的松了口气。到目前为止,曹彰已经召收到了近万的兵员,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这近万的人员吃饭的事情可不是个小问题。而曹彰是带过兵的人,对这个事又哪里会心里没谱?陆仁提供的先期物资不够,曹彰的封地收入也养不了这么多兵,所以曹彰都是在变卖家产先应付着了。要是陆仁答应增调的物资再不抵达,曹彰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实在不行,曹彰都想厚着脸皮去找几个兄弟支援一下。

    急急的赶了过去,看到那一溜溜的车马,曹彰心中暗自的诂算了一下,大概够万余人先吃个把月的。再看看递过来的清单,后续的物资应该够这万余人吃三个月。而三个月后,就是与陆仁约定着前往夷州的日子了。

    彻底的放下了心来,曹彰就开始查验车中的物资。大米、白面什么的不用说……可能有人会问陆仁直接送钱给曹彰不就行了吗?不好意思,曹丕自己这里都打着仗,而且一打就是两年多,对各地征调的粮食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有钱也不见得能买到多少,陆仁和曹彰当时就约定由陆仁直接提供粮食。当然钱也会有,但不是曹彰这里用粮的主流。

    这时陆仁也就是提供钱粮,武器什么的等这些兵到了夷州之后会统一发给,曹彰现在对兵员们的训练也就是跑跑步、搬个石头、站个阵位什么的基础训练,所以只要够吃的就行。

    翻开一辆车上的盖布,曹彰就愣了愣,虽手拿起一个坛子向来人问道:“这坛子里装得是什么啊?酒吗?可这味道……”

    来人忙解释道:“不是,是咸鸭蛋。现在天气尚暑,一般的食物从夷州运到这里来的话太容易腐坏,到是这种用盐腌制的东西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曹彰好奇的打开一个坛子,一股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味道当时就飘散而出。皱了皱眉再拿出来一个看了看,来人连忙补充道:“用水煮一煮就可以吃了。将军要不要试一试?”

    曹彰心说是得试一试,这玩意儿闻着真不太好,要是给士卒们吃了再吃出什么问题,那曹彰找谁去算帐?

    来人似乎也明白曹彰的心思,马上就烧水煮蛋,同时还找出了一些瓶瓶罐罐的给曹彰过目。等到蛋煮好、饭煮熟,曹彰的面前也就摆上了四个菜……咸蛋、咸鱼、咸肉,外加咸菜。

    这些东西其实是很好下饭的,曹彰吃着也咸觉不错,但还是皱了皱眉道:“为什么都是这些腌制之物?”

    来人道:“陆征南说了,他也没想到曹魏子弟会如此争相应募,所以现在的这些食物,特别是菜食都是临时紧急调出来的,的确是有些仓促。不过将军你可别小看了这些东西,将士们远征在外,这种便于保存的食物更适合行军打仗的需要。小的再说一句实话,这里这些原本都是陆征南要调拔给已经出征的海外舰队的,因为这里急用就先拔了过来。”

    这样的解释还算让曹彰满意。其实曹彰又不是没打过仗的人,哪里会不清楚真当将士们出征在外的时候,能有这样的食物,特别是还有鱼有肉的,已经是非常不错了?真要是较真的话,曹彰可知道长安那边正打着仗的曹魏士卒都没这待遇,基本上就是啃干粮喝凉水的事。

    心念一转,曹彰就问道:“陆征南的舰队出了马六甲没有?”

    来人道:“还没有。听说是因为这段时间马六甲那边风浪太大,先头部队不便出航,所以就暂时还驻扎在马六甲,另外算算时间,后续舰队里的前队也该过去了。”

    曹彰闻言就看了看那边正在训练的曹魏子弟,心里也不免有些着急。按他的性子,真想马上就带着这里的近万人前往夷州,可是那天他与陆仁商量的结果是至少要召到两万的兵员,否想想想那一长条的地区,万把人的兵员实在是不太够用。

    “唉!还得在这里多呆一点时间……”

    ————————————————————

    东南亚区域,汶莱。

    陆仁的海军其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马六甲,并且在马六甲地区进行相关的事宜,后续部队之中有一部份现在停留在汶莱地区,而周瑜与孙尚香就在汶莱这里。

    周瑜和孙尚香带了五千江东子弟应陆仁之邀参战,这当然有陆仁“挟持人质”的意思。不过对于周瑜来说,到是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的熟悉一下海战方面的事情。只是以前在长江流域敢说自己的水战能力天下少有的周瑜,在真正的进入了大海、大洋之后,马上就发觉自己以前所想的那些东西太过肤浅了点。

    现年正好五十岁的周瑜,早已经没有了当初二三十岁时的那种锋锐之气,身上到是多出了许多的沉稳之气。现在意识到自己这里的不足之处后,周瑜就很注意利用这一路上的机会对带来的这些江东子弟进行海战方面的训练。走得慢点没关系,陆仁的主力舰队不也走得很慢吗?抓住机会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才是正理。

    孙尚香到是有些一如既往的没心没肺,或者说有周瑜在,很多事根本就用不着孙尚香去操心,所以孙尚香也懒得去多那个事,周瑜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些事不去多说,而目前周瑜和孙尚香主要是跟着陆仁的主力舰队在汶莱这里进行着一些相关的训练,也就不可避免的与汶莱这里的人与事打上了些交道。也正因为如此,周瑜见识到了不少的东西,心中也在再一次的暗暗感叹陆仁某些方面的能力。

    汶莱在名义上不是陆仁的地盘,而是在交州士家的名下。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陆仁这只是在顾着交州士家的面子而已,实际上汶莱绝对在陆仁的掌控之中。

    既然是在陆仁的掌控之中,那么汶莱的发展方式就是陆仁定下来的,要不怎么说士家子弟在汶莱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呢?不过士家子弟在汶莱这里过得很滋润,毕竟陆仁该给他们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少过,同时还鼓励士家子弟去开荒或经商什么的,所以士家子弟赚的钱可不少。

    如果用现代的话说,士家子弟在汶莱就相当于象征物或代言人,而陆仁在汶莱实际施行的行政方式有点偏近于议会制……是的,是议会政,而且是有上下两院。士家子弟拥有相应的票数,但要做什么事的时候如果不能取得有效的票数,士家子弟也没辙。而数年的时间下来,汶莱这里到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当然了,陆仁有什么命令发过来,要取得相应的票数不难。有些事情陆仁还是知道应该怎么做的。

    说真的,陆仁其实是把汶莱这里给当成了一个实验田,当某些事物的经验成熟之后再移回夷州去施行。另一方面,陆仁其实并不专权,但没有在夷州先施行议会制,主要的原因是陆仁清楚现在还是个战争不断的时期,而要论及作战时的统一性与相应的反应能力,自己这里还是再保留一下“一言堂”的好。相比之下,汶莱就因为远离战争区域,可以先搞一搞这些东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卷三 第三百零二回 远战之地

    陆仁拿下汶莱应该说比较早,确切的说早在赤壁之战的前两年就拿了下来,毕竟汶莱地处东南亚海域的中心,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比较重要,陆仁从夷州或是其他几个地区出发的船队,都可以将汶莱北岸重镇作为中转站点与补给点。

    特别是在陆仁初期的航海舰队才刚刚起步的时候,一下子就进行远程的航海明显不太合适,而从夷州的港口或是从华夏大陆的南岸港口出发,抵达汶莱北岸的这个航程的远近就较为合适。然后在那个时代的汶莱地区,其原住民又哪里是陆仁派出的船团的对手?更何况陆仁一向很擅长玩软刀子捅人的策略,所以几乎是没费多大的劲就把汶莱北部地区给纳入了掌中。

    接下来到赤壁之战结束没多久的时候,陆仁搞定了交州士家,随后就安排着交州士家分流了一些子弟去汶莱搞开发。当然了,当时陆仁主要的目的一是挟持一些士家子弟作为人质,二就是陆仁自己手头上的人员还不太够用,得设法从其他方面调动一些人员才行。再在之后的发展之中,陆仁也经常会把夷州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派往汶莱,以免士家子弟坐大。

    就这样一转眼十多年的时间下来,汶莱,或者说汶莱北部属陆仁直接掌控的地区,发展得也非常不错。而汶莱城目前虽然比不上夷州本土,甚至比广州、泉州都还要差一些,但单论在那个时代的活力指数,却不见得就会比夷州差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