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子,你尽管说-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不动就哭出来。
展示亲情和哭泣都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我们一般对这时的男孩比稍大的男孩在情感表达方面要宽容得多。或许更准确地说这是由于文化上的某种宽松所致,这种情况下假如男孩没有大方地表现其感受,反而会被认为“不像个男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或监护人对男孩早期的反应没有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在前边的章节已经讨论过婴儿从一出生开始就落入了性别的俗套。
根据气质来塑造三岁以下的男孩其实在这个幼小的时期,气质的特征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这些特征大多会影响到男孩的情感表达以及由此引来的别人的回应。例如,一个“暴躁”的孩子一方面会得到家长和监护人的安慰,另一方面也会引来“使他变得坚韧起来”的回应。有些成年人专门让男孩在幼小的时候体验哭,以此来作为男孩为小学乃至一生或者说做人的准备,而另一些人则用必要的安全感来使男孩感到安慰。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太在意男孩的敏感性,那会让他一辈子都带上胆小的毛病。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3)
亲情的重要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结果恰恰相反:让一个脾气急躁的男孩得到安慰有助于缓解他的心理感受,而不会令他更加敏感,不过让一个暴躁型男孩的家长完成一次拥抱的确不很容易。无论大人们怎么做,气质特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试图把一个生性暴躁的男孩锻炼得坚韧起来并不会“消除”他的犟脾气。所以大多数专家对各年龄段的倔孩子都用一种反传统的手段来治疗他们的心理问题:注意到他的痛苦感受,然后安慰他们,之后再教会他们排解强烈的心理感受。
亲子问题研究专家恩施沃斯、布莱哈尔、沃特斯和霍尔(1978)指出,在出生以后的头一年里,如果婴儿的哭闹能得到安慰,那么过了第一年婴儿将会哭得更少——绝不会更多。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安逸、独立,并且和监护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史罗夫在1983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关于亲情所做的典型研究改变了过去那种认为哭可以让婴儿学会自我安慰的错误观念。事实上,婴儿在需要的时候得到的安慰是一个重要的回应过程,而那种让婴儿自立的方式(尽管也有一定的效果)则会导致男孩的情感消失,将来如果想唤回在这样小的时候就消失了的情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我们该做什么 因为家长往往把敏感和暴躁跟“同流规则”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也把它当作一个基本的气质话题最先提出来。从敏感方面可以看到“慢性子”和“固执”型男孩学会随和的重要性,而且由于缺乏引人注目的行为表达,“逍遥”型孩子的情感更容易被忽视。很容易理解“慢性子”和“固执”型男孩的气质和他们情感表达的相关性。像惊呼、哭喊、羞怯、打闹等表达不满的行为十分引人关注,但男孩如不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监护人是不会注意到的。
对于不同气质的零到三岁男孩,有以下两种主要的回应手法:
相信直觉而不拘泥于“同流规则” 大多数家长认为,当他们的小儿子伤心地哭泣时,他们会安慰他(非常正确!);但当孩子发脾气时,他们不会去安慰他(对,他需要冷静一下,应该受到某种节制)。
先把固有的气质接纳下来,再向反方向“延伸” 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且要耗费双方大量的时间,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不过未必如此,设想一下,一个害羞的人完全可能“延伸”自己而成为一个演说家。当然根据他的害羞的本质,这种延伸意味着巨大的付出,兴许他还是个慢性子人。学龄前的慢性子男孩遇到新情况的最初反应是退缩,心情和情感反应都不会太积极。作为家长此时应该温和地让他们自己面对曾经令他们退缩的人和事,而不能比他们更消极。与此相仿,固执的(易冲动而且粗心大意的)男孩就需要延伸平缓的一面,心态应该积极,但是反应不能太激烈。指导男孩在气质的反方向上得到延伸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
家长怎样促进零到三岁男孩的情感发展
映照 对于早期男孩情感正确发展的最重要干预手段就是“映照”。在第二章曾经介绍过,映照是家长对于儿童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所做出的一种相应的表现,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行为。当孩子感到高兴并欢笑的时候家长报以同样高兴的微笑就是一种映照;在孩子悲伤时监护人伤感的面部表情也是一种映照;“你真快乐;”或者“我知道你很难过”,这些都是映照的话语。家长们自然地先是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映照,等孩子长大了再渐渐地辅以更多的言辞。
家长可以在管教孩子的同时给出情感映照。比如,如果小家伙发脾气了,并且捡起一块石头扔了出去,家长可以同时对此管教和映照,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气愤,但是乱扔东西可不好。”下一步教导他控制愤怒的方法是告诉他生气了该怎么办:“你应该把你的气愤告诉我,”或者说“你可以回到房间里冷静一下,然后再告诉我究竟怎么了。”这样,男孩就有机会学会用语言而不是激烈的举动来表达自己。不过要达到效果,首先需要孩子能描述情感并且能形容自己所体验到的感受。
让情感语言化 男孩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会情感的口头表达(没有早晚之说),当然掌握相关的词汇越早越好。正处在某种情感经历的时候去表达它是很容易的(这也是映照),如果男孩没有表达情感感受,家长需要适当地启发一下。举例来说,罗伯托正在玩拼字游戏,他的表妹米莎过来(有意地)把玩具从桌子上划拉到了地上,这当然很令人气愤。假如罗伯托对此一声不吭,家长或许可以说:“哦,罗伯托,真不幸,你的拼字游戏被米莎破坏了……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感到非常生气和沮丧,你说是吗?”即使罗伯托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你的适当模拟和表达已经开始了重要的情感技巧的传授。
模拟 情感模拟是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既包括行为也包括语言。模拟可以(也应当)发生在男孩的任何年龄段,从一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这种手段可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促进男孩情感发展的方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一下子完成了以下两方面的事:(1)由于让男孩见识了其他人的处事方法,所以有助于发展他深入领会情感的能力和技巧;(2)让男孩的情感反应正常化。比如家长可以讲一讲自己的类似故事。上例中,假如罗伯托听到父亲轻声对他说:“感到气愤是很正常的……我记得当初我表妹弄坏我的积木就曾让我非常生气”,这时罗伯托会觉得:他不光可以有这种感觉,而且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也是极其正常的。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4)
成人在与零到三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我相信重视零到三岁孩子的情感发展将有益于家庭内部的沟通,再小的孩子都应该被重视。由于大多数有关男性的规范很大程度上是由男人建立并拥护的,所以成年人对沟通的影响也大多数来自于男人,他可以揭示出——并使之接受——男孩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情感和相关的行为不会凭空发生,实际上,男孩以及男人的情感表达十分值得关注,并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其他公众场合的呼应。
男人的独特角色 想象一个场景:大约15户邻居们正在一起聚会,米奇忽然走到屋子中央,来到主持人面前,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摆弄着小画片玩起来,大家都显得非常惬意。突然米奇大哭起来,他的父亲马上走过去把他抱起来,轻轻地拍打着并在他耳边小声说着什么。几秒钟以后,米奇不哭了并要求把他放下来,然后走回原来的地方接着玩耍,很幸福的样子。
其实米奇所需要(并且得到了)的就是一种“补充能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通常是在12到18个月大时,会忽然感觉到孤独,进而感到害怕,他需要实实在在的安全依靠(来自于家长或监护人),并从中得到心理“支持”。在刚才这个例子里,父亲给了孩子这种支持。在30年前的美国(或许现在仍然有其他许多地方),母亲曾是提供心理支持的唯一角色。
作为父亲,能像米奇的父亲这样当众给孩子一种情感上的满足,给父亲的角色规范带来了转变,有助于男孩的情感健康。让做父亲的有意识地完善抚养功能,他就会理解并接受男孩的情感。比较研究表明,孩子们的父亲有目的地多照顾孩子,将会使整个社会的暴力行为大大减少。
父亲能够给小儿子的情感发展以很大的支持,他们的行为决定了社会对男孩的回应方式。个体是受社会规范制约的,如果重视男孩的情感成为一种风气,那每个家长就会做得很好。重要的是,在婴幼儿期,男孩需要和女孩一样得到情感映照和回应,而且个人和社会都应该把这一点当作是一个规范。
四到七岁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最我行我素的。斯坦利·格林斯潘(1993)把这个阶段描述为“世界在我手中!”他们平安度过了学步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独立自主(和幼儿园小朋友随心所欲地玩儿,而不希望家长在身边);玩伴的范围越来越大;而且根本不用顾虑青春痘和时装之类的问题(暂时如此)。虽然有了一点社会身份的意识,但是孩子们之间还是相当公平的。
皮亚盖特(1952)的认知理论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形容为处在跃跃欲试的、本能的阶段,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孩子是凭感觉而不是逻辑思维行事的。例如,如果孩子看见把瓶子里的水倒进一个大盘子里,他会认为水“少”了,因为“看上去就是这样”。而且,在这个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孩子们心里仍然时不时会冒出“神奇的幻想”来。小罗伯特知道梦里可怕的事并不是真的,但他还是要把所有的门窗甚至柜门都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