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远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就是打算把摸上来的日伪军放近了打,他打算给那边山头上的肖海山和徐黑子,演示一下什么叫做暴力狙击。所谓的暴力狙击,有个必须的前提,那就是要把敌人放近了打,放到两百米之内那么近。对于狙击手来说,距离就是他最好的保护屏障,可暴力狙击讲究的就是极快速度的转换目标,这在超过四百米距离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400米的狙击距离,别说快速移动,连呼吸都会影响射击的情况下,连续狙击的精度几乎等于零。
所以必须要把敌人放近,然后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逐个射击。在陆远的耐心等待中,整个不算很陡峭的山坡一直沉浸在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中,只有偶尔的石块滚落声,似乎在提醒陆远有危险在逐渐靠近。这样安静的时间真有点让人窒息,纵然以陆远这样的胆大之人都有点呼吸急促,终于难得的有一种兴奋感在充斥他的全身,头脑一片清明。
随着上山的坡度增加,原本散布很开的日伪军开始逐渐密度变大,开始十多二十米一两个人的情况,逐渐变成五六米扎堆。静止不动的陆远先用自己的全视角地图确认下面日伪军的整体状况,又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测算距离,此时距离陆远最近的日伪军已经进入四百米范围之内了。四百米……三百米……眼看着进攻中的日伪军前锋士兵距离陆远一截不足300米的距离,远处山头上的徐黑子不由得紧张的口干舌燥。
这种土山上没有任何小路,所以进攻中的日伪军几乎在各个方向都有人,不过时间和距离一长,包围者的位置就开始参差不齐起来。有些心急的日伪军士兵不免冲得有些快,都爬了这么久还没有任何中弹的叫声,说明对方一直没有开枪。二百米!很快就有日伪军士兵进入二百米的距离之内,陆远只是看看距离,居然还是没有开枪射击,只是继续等待着。
更多的日伪军士兵开始怀疑对方是不是已经离开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对方的动静,进攻中的日伪军士兵步伐陡然加快,步幅和动作都在加大,有些声音已经有点不加掩饰了,可以说是最后关头了。已经有十来个人已经冲进了两百米距离,?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正面缓坡的距离最近,如果退到山下仰头看,这两三百名武装分子,就有点呈一个略扁的五边形。
陆远还是没动,只是慢慢直起身,用全视角地图确认了一下周围所有日伪军士兵的大概方位,然后俯下身,把眼睛凑到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上。轻轻的呼一口气,陆远手中的枪体左倾大约十五度,右手手腕正好处于一个比较舒服的自然斜平状态,而不是一般握枪柄的垂直状态,食指很自然的搭在了扳机上。?陆远整个握持步枪的右手都没有用力,仅仅是虎口向前顶住,全靠右肩的力量抵挡后坐力,整个右手都处于一种极度放松的状态,快速拨动扳机。伪装网盖在枪口上,每次开枪是伪装网就会有一个轻微的跳动,每一次跳动就意味着一次击发,也意味着有一个敌人被子弹射翻。
这不是简单的击倒,陆远的瞄准镜里几乎都能看清对方的棉布表情,仅仅就是枪口的水平微移,就击爆了目标的头部。在坡度不到四十度的坡地上,从最前面已经接近陆远射程一百五十米范围的第一个日本兵开始,由近及远一个接一个,没有丝毫的抵抗和躲避,更多是惊恐的眼神,不停的中弹滚翻下去。那张伪装网压制了尽可能的枪口焰,每次轻微的闪动,就代表会夺走一条生命,这就是沉默在静谧中的极端暴力。
滚翻倒下的尸体,几乎是在瞬间就引发了周围日伪军士兵的反应,但是几乎和滚动的速度相同,那些惊叫这的同伴就被紧随而至的枪弹击中。等反应过来的日伪军士兵中有人开枪射击的时候,已经是陆远打完第一个弹匣,开始更换弹匣的当口。弹匣里的10发子弹全数打出去,只有两发子弹没有命中目标,十发八次命中。快速而精准的射击,让陆远的接敌距离迅速的变成了两百米,这也就是说,踏入两百米范围以内的哪几个日军士兵,都已经滚翻倒地,而且基本都是击中胸部以上,主要是头部。
仅仅三十几秒钟,消音筒和伪装网,甚至枪口垒砌的石块,都尽量的隐匿了陆远的行踪。在几百米的距离上,很好的掩藏了他的位置,但纵使这样,陆远还是感到自己身前的石头噗噗噗的有多次流弹击中的声音。既然已经开始强攻,既然是早就商量好的,被激怒的日伪军士兵就开始呐喊着上冲。
但是在陆远身前这片二百米到三百米范围的坡地里,一个个往上冲的日伪军士兵,都不过是他的靶子,还是难度不算很大的那种,因为这些日伪军士兵爬坡的速度真说不上有多快。陆远强大精确火力简直就是为这样的战斗量身打造的,等他第三个弹匣打完,接敌距离已经扩大到二百多米。这种距离已经不适合进行快速狙击,失误率也在逐渐攀升中,换好弹匣的陆远就没有继续浪费子弹,而是静静地看着下方日伪军士兵们的胡乱射击。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发生了什么,还是有不少日伪军士兵不停地往上爬,更是有不少的在呐喊在叽哩哇啦的乱喊。陆远似乎又陷入沉默之中,只是把那三个空弹匣收进储存空间里,然后又调取出几个备用弹匣,然后静静的等着。刚才那一拨疯狂的射击,整整三十发子弹,他清楚的记得自己第一个弹匣有十发八中,第二个弹匣就下降到十发六中,第三个弹匣也只有六个命中的,要提高命中率,就只有再让敌人接近。
日伪军再次冲击的位置略有调整,换了一个角度,似乎更注意协同,一边有人叫喊,一边有人开枪掩护压制,从多个不同方向开始向山上跃进。陆远已经能清楚的听见弹头的破空声,甚至有弹头击打在身侧周围的泥土之中,陆远却对此却恍若未觉。稍顷之后,等着日伪军士兵再度进入二百米范围之内,陆远随即半跪起身身体右转,右膝跪在地面,左小腿与地面保持垂直。左肘放在左膝上,左手穿过背带托住狙击步枪的护木,上臂紧紧的绷住背带,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区让步枪保持稳定。
陆远还是那个原则,选择距离最近的敌人,开始又一轮快速射击,并不强调一击毙命,而是专注于快速的命中。?因为习惯,陆远是按照击中最近的那个枪手开始,从右至左挨个狙击,快速的一轮打到左边尽头。陆远一边开枪射击,口中还一边念念有词,“十六十七……十八……”
又是三个弹匣,快速的高命中,带来的是一片片惨叫声。此刻山坡上可以说是哀鸿遍地,终于让日伪军们的神经崩溃了,暂时没有人再敢往上爬了。?陆远也顺势停止了攻击,加上步枪上原本的一个弹匣,连续六十发子弹的射击,已经让枪管开始产生高热,枪管也开始膨胀,导致射击误差开始增加,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第二十四章 山谷混战
有些也许是相识的日伪军士兵,纷纷开始叫着躲避着拖拽地面的伤员,陆远倒也不开枪,只顾低头更换狙击步枪的枪管。狙击手在这方面也是有共识的,就是基本打伤的就不会补射,因为一个伤员理论上要消耗对方两到三名健康人员,所以有时候制造伤员比尸体更有杀伤力。
枪声停止,半山处的日伪军开始仓皇后撤,远处山头上端着望远镜的徐黑子,以为陆远会就此罢手,谁知道停止射击的陆远忽然直起身子,向山下接连扔出几个冒着白眼的罐子。徐黑子离的太远,没办法具体确认陆远刚才射杀了多少日伪军,但据他大概估算,陆远刚才那阵子接连射击,至少干掉不少于40个日伪军士兵。
换做是徐黑子自己拿到如此的战绩,可能会第一时间后撤,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陆远居然还是不肯罢手。连续几枚扔出,已经更换过枪管的陆远马上收起伪装网,在半山处的日伪军在弥散的烟雾中不住叫喊的同时,陆远已经纵身从藏身之地跃了出去在徐黑子和肖海山的惊呼声中,一头扎进弥散来的烟雾之中。
散发出来的浓烟遮挡了大片的坡地,冲入烟雾的陆远却不受烟雾的影响,因为他有全视角地图。把步枪早已经甩在背后的陆远抽出腿带上的手枪,在徐黑子误以为陆远会跟半山腰上的那些日伪军士兵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陆远却拎着手枪径自从侧翼绕过那些鬼哭狼嚎的日伪军士兵,一头扎进山脚下的山谷营地里去。
陆远手中的那支手枪早已经拧上了,沿路中被陆远撞上的日伪军士兵,无不中弹倒下。向前扑出一个翻滚,陆远停在了一只空油桶的后面,手里拎着的手枪不知何时消失不见,此刻陆远手里端着的却是一支突击步枪。陆远冲入烟雾之中,徐黑子和肖海山两人的注意力就一直集中在了半山腰上的那片烟雾上,忽然发现山谷里打乱,两人这才发现陆远已经出现在了山谷里。
陆远肚子一人以一种横刀立马的姿态出现在了山谷里,这大大出乎了徐黑子和肖海山两人的预料,两人不禁扭头对视一眼,在虎子再一次打响重型狙击步枪的时候,徐黑子和肖海山不约而同下令手下的队员向山下移动。陆远是独自一个人冲下山谷的,顺着山坡向下移动的徐黑子密切留意着陆远,只是在他看到陆远用一支手枪,在眨眼之间就连续击倒五个日本兵的时候,徐黑子的大脑随即陷入思维错乱的当机状态中。
陆远的手枪速射是经过十数次跟日军正面交火练出来的,况且他手中此刻拎着的手枪上还加装了,在听不到枪声的情况下,那些被陆远击倒的日本兵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应。一个弹匣打光,陆远快速缩回到油桶后面,并且马上更换弹匣。等着周围的日伪军士兵反应过来,并抓着步枪猫腰前冲的时候,油桶后面的陆远再次闪身出来,用手中的手枪狠狠教训了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