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孔昭这是第一次拔刀,他的手心拽出了汗,但却只能如雕像般站在大明日报驻地前面,不能有丝毫退步,因为当今陛下就在这里面。
而因为他这个主帅不撤,他手下的人也只能战战兢兢的列好阵,随时准备着这群乱民的下一轮攻击。
但真正起到震慑作用的还是站在最前方,离这些乱民不到五十步的十多名东厂番子。
他们是天启四年以来就由魏忠贤从各地精选的死士,甚至不少是从绝声卫里选出来的聋哑人。
他们自进宫开始就接受非人的训练,战斗意志本就顽强,从他们进宫开始,就被灌输了忠君的思想,因而尽管他们现在同样是身上伤痕累累,却是一个个如屹立不倒的勇士般逼得这些乱民不敢再向前。(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五十一章 禁卫军进金陵城
(全本小说网,。)
朱由校站大明日报最高一栋单体建筑阁楼上,刚好可以看见大门外乌压压一大群的游行乱民和与之对峙的东厂番子和刘孔昭的兵马。
“倒也没想到这些江南百姓竟疯狂至此,全然不顾什么内阁大学士的权威,连面对素来令人胆寒的东厂也敢进攻”,朱由校不由得说道。
“只怕复社的士子们自己也没想到,他们本只是想逼着陛下您把皇家织造局取缔,可谁料到,一旦百姓们疯狂起来,却是什么都敢干,恐怕”,魏敏儿说着就不由得闭住了嘴,倒是朱由校不由得转身看着她,问道:“恐怕什么?”
魏敏儿受不了朱由校这逼人的眼神,只得回道:“恐怕会有民变发生,甚至会让邪教也趁机作乱起来,到时候江南就会陷入大乱,大明恐怕也会不保!”
“放肆!”
朱由校顿时喝叱了魏敏儿一句,虽然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前任首辅女儿的确是聪慧至极,但他绝对不允许别人轻言大明不保之类的话语。
大明承载两百余年,很多人自动地认为要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将大明灭亡看做是一件很自然的历史规律,犹如人也会生老病死一样。
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很多大明的士民同历朝历代晚期的士民一样消极对待王朝陨落或者是为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寻找借口,反正就因为觉得王朝必亡而来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所以朱由校作为皇帝,虽然要有忧患意识,但也必须杜绝底下的产生或议论这种消极想法,他要让王朝的人每一个人都要有信心去相信大明还能在主宰江山数百年!
魏敏儿见朱由校双拳紧握,青筋暴起,但眼神神秘莫测,似有赞许之意,便也明白了他如此喝叱自己的本意,只得忙欠身点头道:“民女知罪!”
“以后不必自称民女,称臣或臣妾皆可”,朱由校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也没真的与魏敏儿计较,但魏敏儿在听了朱由校这随意一句后却是不由得花心一颤,她也明白朱由校的心意,但她还是不得不明言说道:“那就以微臣自称,臣妾二字不敢当,请陛下见谅!”
朱由校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这时候,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游行乱民围朝大明日报所在地围拢而来,这些人就站在外面,也不说话也不再打架,一个个如老僧坐定参禅般站在那里。
而在朱由校身后,从阁楼到楼梯再到大门内,已经占满了东厂番子和大明日报的编纂先生。
连带主笔张岱也不知何时拿着一根半丈长的门闩站在大门里面,一脸严肃的带着一帮编纂先生守卫在那里。
朱由校见到这一幕倒是忍俊不禁笑了起来,叫过一东厂番子过来:“传朕旨意给主笔张先生,让他带着他的编纂先生们回去忙自己的去,他们这些细胳膊细腿的能挡得住几个乱民,跟个竹竿似的杵在这里受毒日暴晒若是中了暑可就不好了,告诉他们,他们的战场是在笔战上,事情结束后,他们还要做最后的定性和收尾工作!”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有的地方还在高声的呐喊着,有的地方就如同大明日报前面的那些人一般静默地站在那里。
罢课罢工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很多学宫是空无一人,南直隶巡按御史提督学政张任学此时也被数百生员围堵在衙门里,且被强逼着给朱由校上折子弹劾李明睿。
同时,因为罢工的影响,金陵、苏杭等大都市已经出现了垃圾没人清理致使满城飞沙、甚至垃圾遍地的情况。
而等到一场夏雨袭来后,全城就开始弥漫起一股恶臭,偏偏因为垃圾太多造成了下水道堵塞,城市积水也更加严重。
比这更严重的就是很多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店铺没法经营,再造成许多中小商人蒙受巨额损失的同时,也是很多市井百姓陷入了饥荒。
参加游行的不过是一部分人,但大部分的人的生活却因此而受到影响。
连带着朱由校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他虽然猜到了游行会出现这种情况,因而命各处衙门和百姓们提取储备食物,且大明日报也预先储备了不少粮食,但在几日后也差不多快要告罄,弄得他现在不得不每天食粥。
大明日报外的游行者很有规律的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呐喊一阵,其他时间就干脆也坐下歇息,直接在地上架起锅做饭吃。
当然,也有实在受不了而相继离去的,每天陆陆续续都会有几十到几百不等人离开,但也总会有一些复社学子一阵蛊惑又让一些百姓加入进来。
他们在等待,等待现在还默默不出声的那位皇帝陛下出来,他们要让紫禁城里的那位皇帝陛下出来答应他们的要求。
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现在也被他给围了起来,且朱由校现在也没办法回宫,他的一系列的举措也没办法开展,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着覃博桐的两营禁卫军到达,然后打开目前的僵局。
……
长江江面上,动用大明海军(暂由南京操江水军草草编成)的战船运输江北的禁卫军一到金陵城下关,覃博桐就迫不及待地带领着他在徐州训练最为精锐的两个步兵营火速跑进了城楼。
这两个营的步兵都是江北子弟兵,基本上也都熟悉水文环境,因而也没有晕船,一上岸便依旧如生龙活虎般整齐地朝金陵城踏步而来。
这个时候,在金陵城外围反而是空空荡荡,倒也适合军队疾行。
“都给本官快点,各营组织一个由三眼铳组成的突击队为先锋军分两路朝鸡鸣山方向强行突破,记住,这次是作战,对于敢挡道的人一律当做敌人射杀!”
覃博桐在此之前就已从东厂这里得知了陛下被困大明日报驻地的消息,因而一上岸就立即直接朝这里奔赴而来。
对于三百骑兵和叶榛的随扈禁卫军则被朱由校分别派去了皇家织造局和皇家银行分行、皇家工业公司江南分局等要地。
这些地方聚拢的百姓不比大明日报驻地的百姓少,且暴发的流血冲突更大,但也因为禁卫军的实力较强缘故,使得那儿的情况反而好些,至少这几处要地的工作还能照常进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五十二章 镇压
(全本小说网,。)
刘孔昭的兵马实力实在太渣,朱由校没办法再依靠他们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便让他们充当义务宣传队去各个街坊宣传。
皇帝陛下的圣旨不得不听,所以刘孔昭现在是一边拿着大刀以防备被这些乱民围攻一边拿着由皇家工业公司提供的扩音器在数十个同样握着寒光凛冽的大刀的家丁护卫下对着这些百姓喊道:
“诸位乡亲父老,我是签书右府,提督南0京公共安全事务的刘孔昭,也是你们常称呼的刘伯爵,请大家看在我的面子上速速离去,马上不久,朝廷大军的就要到了,到时候你们这样逼着陛下是相当于谋逆大罪的!”
“诸位乡亲快快离去吧,陛下已经表示只要你们速速离去,可以不追究你们的罪过,另外,你们的诉求陛下也知道了,现在大司空霍老爷已经在赶来金陵的路上,他这次来是要在江南做一件大工程的,到时候你们不愁没有工做,只要你们配合朝廷的安排,朝廷给予你们满意的待遇的!”
“听我一句劝吧,乡亲们,不要妄议朝政,被他蒙蔽;朝廷出发点都是为了你们;不要跟朝廷顽抗,不要接受一些居心不良者的蛊惑,一旦朝廷的大军到了,就为时已晚了啊!难道你们愿意看着你们的父母无人奉养,你们的妻儿从此孤苦无依吗?”
平素在金陵城也常在百姓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刘孔昭此时毫无伯爵的架子,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着求着。
而他的麾下其他将领也同样的在各地劝着求着,但或许是因为几百年来官压民导致的积怨已深使得公信力严重下降,或许是因为受够了被压迫的生活而在没有真正达到目的前没人愿意就此放弃的缘故,总之愿意主动离去的人不是很多。
反而是预先的发起者,即那些复社的文人士子中的很多人先撤了回去,他们早做了两手准备在得知已经有禁卫军来时就乖乖离开了金陵城甚至开始以游学为名转移到其他地方。
但也有些迂腐或者倔强者如王思任和陈继儒等大儒也还在抗议者,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利用,但他们执拗的要为董其昌平冤昭雪,但正因为他们还坚持着,使得这些以他们为风向标的百姓们也跟着坚持着。
但他们却不知道正是他们的坚持使得一场本不该发生的血腥屠杀发生了。
……
禁卫军第一批军官生中,覃博桐素来行事果决,从山0东地界立斩一省巡按起就已扬名天下,一些报刊更是将其形容为凶恶不亚于东厂锦衣卫的朝廷鹰犬!但也有大多武将以覃博桐为偶像,试问当今天下敢对文官擅起杀心的武官有几个,即便是当年的戚继光也只能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