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拨专款援建。
如此一来,马士英在凤阳的商税征收政策不但没有影响小商贩的生活反而对他们更加有利,因而遭到底层的抵制倒也小得多,倒是一些乡绅和大商人对马士英的政策是怨声载道,因为按照凤阳巡抚衙门的征收政策,无论是前朝阁老家的还是尚书侍郎家的,哪怕是有了举人功名,都一律俱按货物价值征税。
当然,也有仗着自己有背景的要强力反抗的,不过最终遭到的却是马士英残酷的镇压,马士英可不是袁可立,本就是阉党成员的他本来就不在乎什么名声,做起事来只管结局,手段是不讲究的。
所以一时间被他残酷镇压的有权贵背景的商队倒也不少,甚至很多都将状告到了朱由校这里,朱由校也懒得去理,直接下旨给司礼监,日后凡是弹劾马士英的一概留中不发,哪怕是告他马士英谋反,也是如此。
也有军方背景的商队企图动用军队与巡抚衙门对抗,不过当这些都指挥使或者什么参将游击之类的在看见巡抚衙门能将驻扎在徐州的禁卫军也召来协助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这些仗着手底下有几个私兵的将官也不敢再跳起来,更何况他马士英还是这里最有军事权的文官。
对于一些藩王的商队则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按照章程来办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马中丞的奏章很好使,每弹劾一位皇亲国戚,上面就能立即做出批复且甚至还将一打死巡抚衙役的辅国将军直接削爵夺籍,甚至还打入了巡抚大牢。
这样一来,马士英就更是肆无忌惮,他的巡抚衙门的官吏衙役也被这些商人骂成了酷吏巨贪,在《大明日报》等各大报刊上骂马氏的更是不胜枚举的,但整个凤阳官府却是出奇的出奇一致。
原因很简单,征收商税虽然得罪了不少权贵,但也能发不少财,以前一个下等县现在也有了堪比一个府的收入,县令知府自然是支持的,更何况马士英允许他们自己截留一定比例的税收自用,这样一来,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至于以后会不会遭到权贵们的报复,那就不是他们这些地方官员担心的了,反正有凤阳巡抚马士英顶在前面,秀才举人们要骂也只骂他马士英,甚至很多凤阳的官员还一边骂着马士英一边尽心竭力地为马士英做事。
朱由校在凤阳没待多久,勉励了马士英几句后就直接南下去了南直隶。
而在这期间,孙承宗在陕0西的摊丁入亩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陕0西商业活动不发达,但大地主却不少,而且其中不少是军事地主,但孙承宗本就是兵部尚书兼三边总制,掌握着这些军官的命运,再加上朱由校也明令在驻扎在陕0西编练禁卫军新军的鳌拜协助,因而也没人阻止得了。
大明开国两百余载,就属江南最富,而偏偏这里又是皇权统治最为薄弱的地方。
从天启七年以来,朱由校让自己最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成为南0京镇守太监开始,朱由校便让在江南开始刷自己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和对江南财富与文风的控制度。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朱由校立于船头沐浴于夕阳下,带在身边的菱馨温柔地为朱由校拂去额间的落英,同样第一次出远门的她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和皇帝同站在一起,眺望着这万里河山。
眼看着就到了石头城,朱由校也不由得唏嘘不已,当年朱元璋在这里登基称帝,只怕也不会想到他建立的大明王朝有一天会落在自己这个未来人手中。
南0京镇守太监魏忠贤、南0京兵部尚书王永光、协守南0京兼领后军都督府加太子太保衔的魏国公徐弘基等一干南0京重量级官员勋臣已在等候在前面,就等着朱由校下船接受他们的参拜。
在江南这样的富贵风流地,魏忠贤明显要比昔日在京城还胖了不少,诺大的肚子似乎要撑破他的绫罗绸缎衣一般,但当朱由校一来,他那肥滚滚的身子却很是矫健地跑到朱由校这里来跟个多年没见到爹娘的孩子一般哭的稀里哗啦:“老臣见过陛下!”
“起身吧,看得出来,你在南0京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啊”,朱由校不由得打趣了一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二十章 会见南京官僚
(全本小说网,。)
朱由校这么一说,魏忠贤忙摸了摸自己滚圆的肚皮,笑呵呵道:“拖陛下洪福,这些年来,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丰衣足食,连带着老臣也沾了这太平盛世的福气,更何况如今陛下又有龙种,这可是大吉利的事,老臣旧年在观音菩萨面前许了愿,只要小皇子平安无恙,老臣甘愿素斋一年,到现在刚好三个月,但就是没瘦下来。”
魏忠贤这话倒惹得朱由校不禁捧腹大笑,指着魏忠贤道:“你呀,你呀,什么时候学得这么滑稽,这江南乃钟灵毓秀之地,你在这里呆了大半年,怎么一点灵气也没沾上,这嘴反而比以前还油腔滑调。”
朱由校这么一说,在场的官员都忍俊不禁的笑将起来,也都羡慕这魏忠贤能得到皇帝陛下如此亲切说话的宠幸,羡慕归羡慕,众位官员也知道自己肯定是比不上魏忠贤的,毕竟魏忠贤是从小陪朱由校长大的。
跟着朱由校的王承恩是魏忠贤离京前推荐给朱由校的,也算是王承恩的贵人,因而王承恩也不敢跟着笑话,倒是李明睿不由得从旁说道:“魏公公这是见了陛下欢喜的忘了形,陛下可不能因此错怪了人家魏公公。”
“也罢,人家李阁老为你说话了,朕也不敢再说你了”,朱由校这么一说,魏忠贤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位红袍加身的中年人就是新近位高权重且在最近倒北宗孔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内阁阁老李明睿。
虽已经离京,魏忠贤并没有不关注京城的动态,对于李明睿也是早有耳闻,如今得见真人,且还被陛下亲口称呼为“李阁老”,魏忠贤更加笃定这位新进阁臣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便也想李明睿拱了拱手。
李明睿也还了礼,他也在打量这位曾经权倾朝野如今独掌江南的内廷大佬,要说起来,李明睿知道自己在官场的崛起就是因为他对魏忠贤的参劾,他的这一纸参劾让魏忠贤从司礼监的位置掉到了南京当镇守。
李明睿不确定这位从小陪伴陛下长大的老太监是否忌恨自己,但他能确定的是陛下并未有真正要弃用过魏忠贤,所以李明睿从未再在朱由校面前诋毁过魏忠贤半句,甚至还会时不时的夸上魏忠贤几句,比如像今天这样。
朱由校见这李明睿和魏忠贤互相敬礼,倒也有些高兴,内外臣僚虽说在权力上有矛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也能做到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和最基本的和睦,这样才能使得朝廷的党锢之争消弭于无形。
“你就是魏国公徐弘基?”朱由校这时候走到一满脸胡须,黑脸大耳的老人面前问了一句。
徐弘基忙回道:“正是微臣,微臣恭迎陛下巡视留都。”
“当年魏国公徐达将奴役我华夏近百年的鞑子驱赶回漠北,收复数百年被胡人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不仅仅是我大明的第一大功臣,也是我汉人数千年的大功臣之一,其功勋不低于汉之卫青去病,唐之李靖,宋之岳飞。”
朱由校说着就转身对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李明睿,你待会和魏国公商量一下,安排个良辰吉日,朕要在祭祀孝陵后祭祀祭祀这些为大明为华夏立过大功劳的功臣勋旧,尤其是魏国公徐达。”
李明睿和王承恩领命后,徐弘基忙跪下谢恩,却被朱由校扶了起来:“不必如此拘束,说起来你们徐家与我们朱家从太祖爷开始就是亲家,朕只希望日后倘若大明有难,你们可别弃大明而去,学一些世家认贼作父,要记住,一旦没有了大明,你们什么都不是,朕也希望有一天,你们能再有你们祖上遗风,提到跨马为我大明再战沙场,扩万里山河。”
朱由校这么说,自然也是有提点徐家的意思,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魏国公的确投降了满清,但最后依旧落得个被贬为庶民的下场。其实,这也很正常,徐家对于大明而言的确是开国元勋之家,但对于大青果,什么都不是,满清宁愿养一群没用的八旗兵也不会养你大明朝的元勋。
徐弘基不知道自己儿子徐文爵日后会投降满清,但他还是听明白了朱由校警惕自己徐家的意思,再一想到刚不久被屠满门的北宗孔家,徐弘基不由得暗自一惊,吓出一身冷汗,的确如何朱由校所说,他徐家可不是孔家,没有在儒林中的超然地位,现在历经百年也没在军中有什么影响力,因而真的是只靠着祖上的荣光仰着大明的恩惠过日子。
一听朱由校这么说,他便忙不迭地道:“陛下放心,微臣不敢做不忠于大明之事,徐家也不会有这样的不肖子孙,若果真有,微臣第一个饶不了他,别说征战沙场,陛下就是现在要微臣的脑袋,微臣也无二话。”
“此话严重了”,朱由校说着就看向了南京吏部尚书王永光:“王永光,南0京防务如何,虽说天下承平,但也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方面要谨防再出现嘉靖年间一小股倭寇就能闯到留都城下的事件,一方面也得时刻注意江防,鞑子威胁依旧在,谁也保不准,他日会不会再出现北宋靖康的事,为未雨绸缪计,我们大明也得有自己的采石矶,而那时留都的战略地位会很重要。”
南0京兵部尚书是南京职能最为重要的六部堂官,王永光也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见朱由校说起南0京的防务来,倒也对答如流,不过在朱由校听来,却也不过是老调长谈,但现在自己也精力有限,更何况南0京的防务日后到底是否依旧还有战略意义也未可知。
在听完王永光简要的汇报后,朱由校就转身对魏忠贤道:“我们如今堵在这城门,影响百姓生活,还是快些进城吧,朕倒要看看这六朝古都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