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并不会将这些获得了权益的百姓迁走,他们除了基本权益得到了保障之外,实际上,还是需要靠给地方豪强工作来谋生,因为,朝廷并没有给这些重新上户籍的百姓分发土地的政策,甚至,直接把空余出来的地都低价处理给了他们这些世家豪强,让百姓没有了做回自耕农的通道。

    孙享福的这个做法,会给其它地区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这对于那些豪强来说,可是大好事,他们说不定都会主动来争取这样的好处,如此一来,各路改制巡察小组的工作就好做了,那些地方豪强不仅不会刁难他们,还是将他们当成座上宾,刻意讨好他们,谁会不想要地啊!没有了土地的老百姓,那就是任他们剥削的奴隶啊!

    但是,当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他们根本就留不住这些百姓,田地,只能留给他们自己种。

    “那老夫,具体从何处着手呢?”

    武士彟也十分认同孙享福说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自己明明可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向李世民奏报问计的另一个原因,他担心自己的步调与中枢的步调不一致,整出什么乱子来。

    “首先,是对公民权益的宣讲,朝廷的改制巡察小组一边改制,您一边要督促地方衙门下属的官吏,最大范围的告诉这些百姓,他们今后有哪些权益,然后,专心发展咱们的水路转运公司,以及我给您设计的一些产业就好。”

    孙享福说着,将自己这段时间在船上写的一些东西拿了出来,推给了案几对面的武士彟。

    江汉平原的最大产出,便是鱼米,如今,把田地给了世家豪强,那么,米的方面,除了筑垸而成的新田,大头基本而算是让出去了,剩下的,就是鱼,当然,可以延伸了来看,就是水产品,或者说湿地产品。

    来自于后世的孙享福知道,这里,在后世可以产出供十几亿人民食用的鸭脖子,咸鸭蛋,皮蛋等食品,而且,还是全国水产养殖业最发达的地区。

    所以,这些产业,是必须是要上马的。

    另外,就是莲藕,莲子,菱角等水生植物种植,鱼罐头,腊鱼干规模化产出等。

    当然,这些产业,只能对于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一些辅助作用,能够解决的,最多也就是几万人的就业问题。

    真正的大头,却是在水路转运公司上,建立码头,仓储,操持船务,保证运营,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人手那里来?

    除了那些被招降的水匪之外,就从这些获得了新户籍,却没有土地的百姓中招募了。

    而且,一旦水路转运公司成立,那么,需要的商贩数量就会大大的增加,有了与外部的沟通,就会有更多的劳动力输出,当累死累活帮那些世家豪强种地,却只能勉强得到两餐的百姓,知道搭船去关中,一天只需要劳作四个时辰,就能吃两顿饱饭,还能拿一贯钱的工钱的时候,他们会不想去?

    况且,那些世家豪强,之后并不能限制他们的自由,因为新的公民户籍制度,让他们有权利自由的外出。

    武士彟谈起正事起来,也是个比较认真的主,所以,直到孙享福吃饱了饭,准备离开的时候,他才抬起头。

    “正明的生发之能,老夫今日才算得以亲眼见识,如若按照你这册子上面的实行,不出两三年,整个山南道之地,便再无贫苦饥民也。”

    “应公谬赞了,有想法容易,执行起来难,光是这些最初的筑垸成田,规划湿地,修建码头,就非常考验人的组织能力,做到其实比想到要难的多。”

    “不难,不难,媚儿会帮爹爹的。”

    不知什么时候,端着一壶热茶的武媚娘也出现在了客厅,想来,她是得知了父亲回来了,想提前讨个好,以免接下来被责罚的太狠。

    “哼,你这丫头,端的是无法无天,你知道偷跑出去,害得为父和你娘亲有多担心吗?在外面定然是给你孙叔叔添了不少麻烦,还不给你孙叔叔斟茶赔礼。”

    武士彟故意板起来的脸,根本没有多少威严可言,武媚娘亦是故作歉意的点了点头,将小小的茶壶提起,小心翼翼的给孙享福的茶杯里添了些茶,在脸背过武士彟的时候,还俏皮的朝孙享福吐了吐舌头,看来,跟自己在船上呆了几天之后,这丫头是一点也不怕他了。

    故作享受的喝了一口武媚娘给自己倒的茶,孙享福笑道,“令千金聪慧过人,说不得过几年,真的能成为应公的一大助臂呢!”

    闻言,武士彟脸上却有些暗淡,语态略带哀伤道,“只可惜是个女娃,老夫那两个混账儿子,嗨,不提也罢!”

    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在武士彟糟糕的教育下,武媚娘都能完全靠天赋,成长为一代女帝,可见她的不凡之处,孙享福目前还不能理解武士彟心中的痛,在他看来,等武媚娘长大成人的时候,或许,大唐的政治舞台,已经能容许女人介入了。

    “小媚娘,你若是真的要帮你的爹爹,可是要更加认真学习,不能贪玩哦!”

 第417章 各家打算

    迁民的安置问题,说起来是一句话,但做起来,却是十分繁琐,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办完的事情。

    而且,对于许多许多构想,孙享福只是靠说,武士彟未必懂,所以,最初期的时候,还需要他亲自下场打开局面。

    然而,关中开年后的春耕也十分重要,在都督府等待金晟和荆州几大家的谈判结果的时候,孙享福也去了信给农部,让韦挺,李公淹二人,春节后,许多工具,种子,人力方面的调配,也需要先运作起来,幸福村的育苗工作,那边的人倒是自己会做。

    李世民是比较重视农耕的一位皇帝,尤其是今年可能对外开战的时候,年末的最后一道圣旨,就是调集朝廷的所有资源,紧着农部,先做好春耕工作。

    大年三十,金晟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荆州各大家经过商议之后,同意了孙享福提出来的意见,并且,急不可耐的开始丈量土地,要吃下所有发卖的官田,同时,开始落实向官府申报田地数量,以及将隐户农奴放到官府登记造册,领取公民户籍。

    孙享福将这一消息快马奏报了长安,并且,他建议李世民将荆州这边的处理方案,通报全国,相信,只要各地依样画葫芦,改制的进度会加快很多,挤压在朝廷手上的土地,也能快速变现一些钱财出来。

    而在名义上,赋予所有的百姓公民的权益之后,接下来孙享福就好做下一步的事情了。

    整个新年,山南道地区的蔡,黄,蒯,刘,邓等几家,都是在亢奋中渡过的,他们只花费了少量的钱财,就将家族拥有的土地扩大了近两倍,之所以有这么多,是因为除了朝廷的官田低价发卖给了他们之外,各家周边地区的百姓也在陆陆续续的将土地卖给他们。

    “孙正明这么做究竟有什么目的呢?”

    这是几大家在春节期间问的最多的几个问题,为了谨慎起见,他们在一边狂收土地的同时,还召开了一次联合会议。

    “大家应该知道,朝廷去年用关外的土地大量的置换了五姓七家手中的土地,然而,五姓七家外迁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劳力,朝廷总不能让这些田地都荒废吧!毕竟,这可都是能给朝廷带来税收的上田,所以,孙正明将这些田地发卖给我们,也属正常。”

    年过六旬的蔡璨近日的精神很好,因为,他蔡氏居然在他的手上,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张,这些田地入手之后,蔡氏三代之内,基本没有发展的忧虑了,说不定,到时候,能成长为五姓七家那样的存在。

    “但我总感觉,这里面或许藏着其它什么事,您想想看,不仅是官田,还有好多百姓在他们的允许下,把永业田也卖给了我们,这样,那些百姓今后以什么为生?”

    黄续虽然也很认同蔡家这位老族长所说,但个性比较阴暗的他,却更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

    他甚至还对孙享福过往的一些行事风格做了研究,发现,此前他在处理世家的一系列问题上,都是比较有深意的,虽然有些大的合作,比如王家的香料田,以及后来放出消息的花椰菜种植,还有崔家入股渭南新城项目等,都是赚了些钱的,但最近的土地置项目,却未必是那么回事,将五姓七家大规模的迁出去,朝廷得到的好处反而更多。

    所以,他这次整这么一出,是想谋利吗?

    各大家把私占的土地上报给朝廷之后,今后需要缴纳的税收确实多了些,但这些土地,他白送给我们几大家了。

    要是朝廷清查的话,这些土地,不仅要归还朝廷,让朝廷通过售卖,再得一大笔钱,而且,谁来种这些地,税收都是要交的。

    这些,按照金晟的说法,是朝廷为了落实新政,给地方氏族让出的利益。

    可朝廷为了新政,肯让这么大的利益,那就说明,新政实施后,朝廷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可惜,以黄续的智慧,怎么也想不到,朝廷把土地都给他们,利益从哪里来。

    “我蔡州离荆州近些,最近有消息传来,武士彟准备招募这些卖了田地的农夫,去洞庭湖,洪湖周边,修码头,开新田,他会给这些百姓们开固定的薪酬,想来,肯定是那孙正明又有什么新作物,需要在沿湖的湿地才能种植。”

    蔡璨给其余几家的人讲这个消息的时候,眼神之中带着几分贪婪之色,黄续的心里,也豁然开朗。

    对于农门的新作物,要说他们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们还算有自知之明,他们这几家在山南道一地或许还行,拿到全国去比,别说像五姓七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就是关中那边掌握了一郡之地的韦氏,杨氏等郡望,实力也比他们强出一头,新作物这种大利,他们几家现在还捞不着。

    “难怪如此,原来是农门又要有大动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