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农圣-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们将这道没有考分的题目答的很好,在文中,提到了很多种建设自己家乡的具体办法,这些建议,对于朝廷来说,非常有用,是故,他们才是朝廷需要的人才,朝廷取中他们,乃是公平,公正,合理的。”

    萧瑀说到这里,卢骞这些人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因为,围观的百姓,已经纷纷出言赞同萧瑀的说话,觉得朝廷的科举,合该如此。

    其实,不取中他们的原因,还不仅仅只是萧瑀说出来的这几点,题目里面的坑有很多,尤其是策问里面,凡是政治主张与朝廷下一步的计划有冲突的,都会落到下等,有能力答题,却没有答选答作文题的,又会落到再下一等,这两样禁忌,是考官们投取中票时,比较硬性的标准,可偏偏卢骞这些世家子出来的考生,都犯了。

    是以,即便是有人闲的无聊,把最后一道选答题答了,被取中的几率也不会很高,导致了他们这些人中,最终落榜的人数高达九成。

    “这些都是你们的臆测,草民不服,草民不服······”

    “只是可惜,你没能给所有的阅卷官一个好的臆测方向,这就是你们技不如人,失败的原因,怪不得别人。陛下,老臣的自辩已经完毕,恭请圣裁。”萧瑀懒得理会咆哮中的卢骞,拱手向李世民奏道。

    “此间考生,无故扰乱朝廷次序,诬告大臣,着令刑部收监,法部议罪,朕会亲自过问判罚事。

    萧卿,孙卿,此次主管科考有功,特赐,随六科三甲举子共赴琼林宴。

    今科取中举子,由各用人部门主官带回,赐迎新宴,一应费用,由皇家内府出具。”

    李世民最终拍了板,所有被取中的举子们都松了一口气,而且还意外的混到了一顿迎新宴,就是不知道,这迎新宴会不会在传说中的望江楼举办,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举子,其中可是有一大部分人是没有能力在望江楼消费的寒门子弟,因为,明算,工科,医科,商科的人数,占了大半,这些人里面,除了商人或许有些钱财之外,其余的阶级,都不是富人阶级。

    一脸轻松的萧瑀在皇城门口目送六科三甲举子进门之后,才悠悠然与孙享福并肩朝皇城内走去,就是连他们,都没有在皇城内打马的资格,这一对比,倒是叫皇城门口围观的百姓对于各科三甲举子更加羡慕了几分。

    “琼林宴结束之后,老夫就要赶赴蜀中上任了。”

    “蜀道艰难,萧相年事已高,要注意保重身体。”

    “老夫自幼生长在湿热的南方,对于蜀中的气候,还算适应,只盼蜀中的各项改革能顺利实施,让大唐在你我手中,成就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朝代。”

    萧瑀是南朝梁明帝第七子,五十多岁的他,经历了五朝的变动,看尽了朝代更替的起起落落,虽然没有说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后世才出现的句子,但却有这样的实际感悟,老人家这是不忍心大唐的良好局面被破坏,所以,今天他不是表面发怒,而是对于那些不将国家百姓装在心里,一心想着权谋名利的家伙,动了真怒。

    孙享福理解他的心情,安慰道,“萧相放心,有我在长安帮忙看着,咱们大唐,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嗯,有你在长安,老夫倒是放心,该担心的反而是老夫管理的蜀中,届时若有老夫的书信前来问策求援,正明可一定要倾力相助啊!”

    “一定,一定。”

 第401章 有梦想有未来

    ??/?z3:??????3??x?la??????;=j?w:?8c+??a?ozp?????就是个酒宴高手,本来今天应该是房玄龄,李靖,萧瑀,孙享福四人做主陪的,他的到来,瞬间就抢走了四人的存在感。

    “朕欲兴天下,必先重天下之才,你等的考卷,朕都看过,答题角度新颖,有许多见解,都是对朝廷有用的,朕甚爱之,望你等今后能尽心为国效力,使天下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居,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不负一身所学也!”

    李世民引用别人说的话,丝毫没有感觉羞愧的意思,能把别人说的话,说的像自己说的一样,就是他的本事,只这一句开场白,瞬间就让六科三甲举子激动的泪流满面。

    像商科的高胜,李大原,郑泰,原本就是一个小商贩而已。

    工科三人,李裕华,王茂,刘明,都是雕刻匠,木匠之流。

    还有明算科的李耀,文季,和钱通的出生,也没有高到哪里去,原本不过是账房先生,酒楼掌柜之流。

    现在,他们都却成为了皇帝的座上宾,你叫他们心里怎么不激动,这种突然到来的幸福感,可比后世彩票中了五百万还要强烈。

    “臣等定然为大唐,为陛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了好了,朕身边不缺卑躬屈膝之辈,你等快快起身,与朕同饮了这一杯,明日随朕去渭南之后,就再没有似今日这般好酒好宴让你等享受了。”

    李世民先举了杯子,即便是诸人之中,有酒量不好的,也硬是生生的将足有三两多的大杯一饮而尽了,好在孙享福怕他们出丑,事先建议御膳房上的低度酒,要是上孙府窖藏的话,足够醉倒他们大部分人了。

    喝了酒,气氛就热烈了起来,李世民丝毫没有嫌弃他们的出生卑微,很亲切的问起了他们家乡的情况,双亲的身体状况,现在以何种手段为生等等,就像个热心的邻家大哥一般,顿时让这些骤然与大唐顶尖人物同列的举子们没有了那种距离感。

    在酒精的刺激下,举子们的话夹子也纷纷打开,如实的讲解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可见,这一会儿的功夫,李世民的长者仁君形象,便已经在他们心里树立了起来。

    “来来来,这一杯,你们要敬一敬你们的副主考官,孙正明。他可是咱们大唐的能臣干吏,朕自登基以来,诸多政治民生大计,都是仰仗他出谋划策,该是你等之楷模······”

    酒场被李世民主导了之后,整个就热络起来,陪酒的四人,孙享福年龄最小,职位最低,在一众敬过其它三人之后,最后便轮到了他,理论上,他们也算是孙享福的门生了,接受他们敬酒,孙享福是应该说几句鼓励的话的。

    “你等应该为生在这个时代感觉到骄傲,因为这个时代有贤明的君主,睿智的宰相,勇猛的大将军,他们为你们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富裕的国度,而如何让这个国度变的更加强大,富裕,给咱们的后世子孙,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就是你们将来的责任。

    渭南新城,将是你们的,那是一座前所未有的城市,如何发展治理,没有任何成例可看,包括陛下和我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用心做事,用脑思考,就一定能让它成为一个能支持起大唐的擎天之柱。

    干了这杯酒,前面是荆棘,是坎坷,咱们一起咬着牙走。”

    一座未来百万人口级别的城市,需要管理的事情千头万绪,不管怎么样,这些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仅要过的十分艰苦,还会无比的繁忙,能给他们帮忙的,不过是一百多个实习生,从他们到任之后,杜正伦等一些原本负责督造的朝廷官员,会逐步撤离。

    因为属于朝廷需要做的基础建设,和整体规划布局,已经差不多做完了,后面那些工厂的建设,生产运营,都是属于私人的商业行为,朝廷只需要督促他们做好,让他们为朝廷产出税收就好。

    鼓励打气的话,在这些新入官场的人来说,是十分有用了,思想还比较单纯的他们,现在只怕一心想着的,就是干出成绩来,这种劲头,是朝廷最需要的,等他们功成名就,不在乎这些的时候,差不多也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

    众人随孙享福一齐饮过一杯之后,李世民便让他们回桌吃菜,让他们听听,孙享福对于渭南未来的管理,有些什么建议。

    “陛下,随着本月冶炼厂的开工,渭南即将从一个建设工地,逐渐转变为产出基地,那么,朝廷要管的,就不只是监工督造了,官衙,治安署,法院,医院,生活用品输送等等等等,全部都要逐步开始建立起来,随着工人越来越多,这些配套的设施,或者服务,都是咱们朝廷应该事先考虑的事情,正好趁着您这次去渭南,将其全部事情厘定下来,也将新科取中的举子们,安排到实务岗位上,让他们开始为朝廷效力。”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按照你之前的预估,未来一两年内,在渭南务工的百姓,将达到百万之数,朕觉得,即便将其官衙的规格定义为京县,也未必管理的过来,这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渭南距长安不过百余里,陛下,可将其设立为一个直辖州,其都督可由十部尚书,甚至左右仆射兼任,在其州内再设四到六个区,任命几个区长,置上县规格衙门,帮助都督,分管各处。”

    孙享福对于渭南的未来可不止看到一两后,这只是初期建设时间而已,在三五年之后,产业集群形成的时候,这里别说一百万人口,就是两三百万人口,都是有可能达到的,因为,它将是整个大唐的工业核心。

    所以,提前分置多个区,也十分有必要,不然,今后,所有办公的衙门,会挤死人的。

    “正明此法大善,若渭南将来真是有百万劳工,光是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的场所,也须得有许多处才是,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房玄龄只是稍微脑补了一下,就想象到了那个画面,李世民等人闻言,也是想起了善阳的一些画面,各条街道,都有治安分署,以及官府的办事处,总体不过三十六坊之地,只有长安三分之一大小的善阳,在涌入七八十万民众之后,也能有条不紊,次序丝毫不乱,这就是分片区设置官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