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夺回杨勇和杨秀。”

    王世充被裴世矩的这个计划吓了一跳,睁大了双眼:“弘大,你疯了?你这可是在大兴城公开造反啊,你这么做,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大军就在城外,城内也有骁果军看守,你拿什么去强行抢夺?”

    裴世矩得意地说道:“行满,你还是低估了恩师为相二十年的人脉和能力。大兴城中有一大半的官员和世族,都对高仆射和杨勇的遭遇深表同情,皇上可以强行关闭天下的学校,却不可能扳动人心,他活着的时候大家是敢怒不敢言,若是归天之后,就一切皆有可能了。”

    王世充沉声道:“弘大,你现在究竟串联了多少人,走到哪一步了?”

    裴世矩收起了笑容,正色道:“贺若将军。元胄将军都是明确表示肯跟我们干,长孙晟那里我也摸了底,他表示到时候两不相帮,右屯卫的大军不会出动。行满,如果杨勇被关在长孙晟的大营里,我们不好出手抢夺,可是只要他人在东宫,靠着现在明确支持我们的力量,只要你能把你在各地的手下和盟友们都调来大兴。事情就可以一鼓而定!”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弘大,你别忘了,杨勇是我的头号仇人,我必杀他不可,你现在跟我说救出杨勇,是什么意思?你想让高仆射复位,我没意见,但杨勇我是不会放过的。”

    裴世矩摇了摇头:“行满,大丈夫要成大事,就不能拘泥于小节,杨勇被废多年,手上又没有一兵一卒,劫他出来只是为了利用一下他的这面大旗,以后即使杨谅起事成功,坐天下的也不会是杨勇,到时候只怕杨谅也不会容得下杨勇,你又何必急在这一时呢?”

    王世充冷笑道:“你做这一切不就是为了把高仆射给放出来吗,以他和杨勇的关系,会不死保杨勇?弘大,你是不是当我是三岁小孩?”

    裴世矩急得一跺脚:“行满,你怎么还不明白,当年高仆射死保杨勇不是因为跟他有多好的关系,而是因为他跟杨勇利益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杨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重新登位,恩师又怎么会在他身上浪费自己的人望呢?”

    王世充的眉毛一扬:“即使是杨广登基,高仆射仍然可能出山为官,弘大,你说不为杨勇,那又为何要这样冒险?”

    裴世矩叹道:“杨广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你当他真容得下恩师?恩师在他手上,不出三年准没命,到了杨谅手下,即使不能做官,起码性命无虞,行满,你到现在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吗?”

    王世充没有说话,坐回了胡床,闭上眼睛,仔细地思考了起来,不管怎么说,裴世矩今天带来的消息也足够重磅,没想到他居然能串联到了这种程度,看起来 大兴城中的关陇军事贵族也不是铁板一块,至少有不少人是心向高颖的,这样一来的话,如果真的能劫持杨勇和杨秀投奔杨谅,胜败还真的未可知,到时候若是杨广因此对关陇宿将们产生不信任,改而由自己这样的新锐将领领兵平叛,那自己的机会就真正地来了。

    想到这里,王世充咬了咬牙,一旦自己最后能得到天下,还怕要不了杨勇的命吗,且让他多活几年便是,他睁开眼,沉声道:“弘大,越国公那里是什么意思,你找过他没有?”

    裴世矩摇了摇头:“我怎么会去找杨素,他可是恩师的死敌,现在虽然被皇上疏远,但毕竟对杨广入主东宫立下大功,如果真要强抢杨勇,那很可能就会与杨素正面为敌。行满,我知道你和杨玄感和关系不错,但这件事上,我劝你还是要弄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王世充没有接这话,又问道:“弘大,你要我从各地调来手下和盟友,又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瞒你,几万人我是可以调来,可是这么大规模的人,如何进入大兴?只怕还没动手,就会给人察觉,而且你这样大搞串联,就不怕事情败露吗?”

    裴世矩摇了摇头:“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皇上听说已经病重,杨广也搬到了东宫侍驾,现在他们对大兴的掌控力度下降了许多,正是我们联络豪杰,准备发动的好时机。我已经想好了,人可以先散布在大兴城外的庄园别院之内,真到了皇上驾崩的时候,就从大兴城中的各种秘道进城,同时封锁城门,不让仁寿宫那里的人回大兴,只要劫出了杨勇和杨秀,就去投奔杨谅,宣布要讨伐无道,清君侧,然后大事可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七十七章 山雨欲来(一)

    王世充叹了口气:“弘大,你现在口说无凭,我也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信了你,这样吧,你把所有已经和你约定共同举事的人,找机会请到我这满园里,我总得见了人才能下决心吧。”

    裴世矩猛地一拍手:“好,行满,就依你所说,明天我就把贺若将军他们带过来,你也最好抓紧时间,早作准备。”

    王世充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吧,明天见。”裴世矩兴冲冲地转身下楼,王世充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王世充坐回到了自己的那张躺椅中,仔细地思考着刚才裴世矩的话,以他与裴世矩多年的交往来看,裴世矩并不是冲动热血的那种二杆子青年,做事向来也是谋定后动,极少一时头脑发热,而且在自己面前也不曾有过虚言,他既然说已经串联到了大批城中的世家大族,那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不管明天他能带来多少人,自己都必须早作准备。

    如果跟着裴世矩起事,那就意味着必须要和杨素为敌,自己这些年布的最大一局棋有可能就会打了水漂,而裴世矩等人也很清楚地能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没有冲动到在大兴这里直接就和杨广摊牌的程度,而是带着杨勇逃亡,投奔杨谅,也许这对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到时候可以跟着杨素一起,打着讨伐叛军的名义去出兵关东,只要自己手下有一支军队,到时候找机会脱离杨素的控制,想办法占据中原或者江淮,再趁机让徐盖,窦建德等人起事,弄得天下大乱,那样也许对自己是个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王世充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打定主意:就跟着裴世矩赌上这一把,暂时不向杨素和杨玄感告知此事。直到杨坚驾崩之时,再临时争取他们。

    正在这时,张金称的声音在楼下响起:“主公,有一位岭南来的豪酋。说是您的旧识,有要事相见。”

    王世充心中一动,忙说道:“此人可是姓冯?”

    张金称说道:“正是,此人说他姓冯名盎,是您的故旧。有要事相见。”

    王世充连忙说道:“快快有请,让他去地下的丙字号密室相见。对了,请魏先生也到密室。”

    半个时辰之后,思玉楼下的密室中,王世充坐在大椅中,眉头深锁,看着站在对面的冯盎,疑道:“冯兄,我没有听错吧,越国公主动找你?”

    冯盎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所以在见他之前,我想先请教一下你,我的老朋友。”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乐意之至,只怕这次谈话,会决定你冯家,冼家,还有整个岭南的命运。”

    第二天的夜里,越国公府内的地下密室中,火光摇曳,杨素满脸笑容。一身紫色便服,金丝束发,玉簪插髻,人也精神了许多。而站在他身前地毯上的,则是一位身材矮小,不足六尺的汉子。

    从背面看,此人身披大红披风,头戴罗圈状大帽,上面还插了一根雉尾。露在外面的耳垂不小,戴着大大的金色耳环,在这密室的火光照映下,闪闪发光。

    只见他年纪约三十左右,又黑又瘦,长相不太象中原人,倒有些象在大兴集市上卖艺的南洋昆仑奴,眼睛微微地眯着,两条眉毛又黑又粗,唇上两道钩须,脸上的棱角线条倒是非常明显。

    此人穿了一身丝质绿色长袍 ,犀皮腰带上五颜六色地点缀着各种晃眼的宝石,虽是其貌不扬,却自有一番珠光贵气。见到杨玄感正从外面奔入后,笑了笑,以手按胸,鞠躬行了个礼:“汉阴太守冯盎,见过杨将军。”

    杨玄感意识到此人就是冯盎,一看杨素安然无事,心中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笑着拱手回礼道:“冯刺史,久仰久仰。”

    杨玄感突然意识到冯盎现在应该是罗州刺史,但刚才听他自我介绍却是汉阴太守,讶道:“冯刺史现在不在罗州高就了?”

    冯盎笑了笑,说话的语调有些怪怪的,与中原人的口音不太一样:“上次平定了番州的叛乱后,皇上除了给了我个金紫光禄大夫的职务外,还调我去汉阴(今甘肃礼县,在天水的西南)当太守,我们冯家自从到了番州(杨广当上太子后,为了避讳,朝廷把广州改名叫番州)后有一百多年没有人出来做官了,我可是第一个。”

    杨玄感哈哈一笑,他很难想象这个长得七分象只猴子的人在那民风强悍的陇右如何度过这几年的,但嘴上却说道:“恭喜冯兄啦。”

    杨素的脸上挂着笑容,说道:“玄感,你可知为父为何要把冯太守带到这里吗?”

    杨玄感摇了摇头。

    杨素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冯家与我杨素已经有十几年的交情了,而冼太夫人更是一直与我们暗中通好。”

    杨玄感料不到自己的父亲居然一直和这岭南豪族有联系,微微一怔。

    冯盎点了点头,双眼突然睁得大大地,说道:“当年大隋灭陈时,越国公乃是三路大军之一的行军总管,后来进军岭南的襄阳公韦洸所部的不少将兵,都是越国公的部下。”

    “越国公深知我们冯家和祖母冼太夫人在岭南的影响力,于是暗中命令韦公不要进军,以免刀兵相见不好收拾,又派人从陈朝的宫殿里取得了当年我祖母献给陈武帝的那支扶南犀杖,这杖当年是我父亲亲手献给陈武帝的,代表了我们岭南冯家与冼家对陈朝的效忠,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