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不信地说道:“有这么厉害吗?”
秦琼微微一笑:“陛下,这些少林僧人,末将曾经见识过,那还是末将们在瓦岗寨的时候,有一次,李密要我们去各地的州郡征兵征粮,我们奉命到了嵩山之下,本来看到不少肥沃的田地,而耕作的却是些僧人,那时候兵荒马乱,很多寺院的僧人都一逃而空,看到军士也是躲的远远的,但这些僧人却是不慌不忙,只顾种地,而田地上的粮食也是长得很好,绝无荒弃之象。”
“当时末将就很奇怪,中原赤地千里,流民遍地,多少田地完全荒芜,十室九空,一派萧条之象,可这里的和尚们却是如世外桃源一样。于是末将问那些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说,这是少林寺的领地,北魏皇帝开始,御赐钦封的田地,供他们种粮食蔬果以自食。”
李渊摇了摇头:“怪事了,天下有这些自留地的寺院千千万万,就是在关中都有不少,但多数是无法保全的,僧人还俗加入官军或者是盗匪的也不在少数,这少林寺在各路兵马过往不断的中原,居然能有如此世外桃源?”
秦琼摇了摇头:“他们说,进犯少林的各路豪强和盗匪有不少,但都被护院的武僧给打退了,当时末将大为吃惊,也不太相信,于是寺里出来了十几个持铁棍的僧人,说是护寺武僧,为首一人,名叫觉远,据说是全寺中年轻一代武僧里的顶尖人物。”
“当时末将来了兴趣,想看看他的本事,于是下马用双鞭与之对战,结果大战五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这才知道他们所言非虚,而其他的武僧也表演了不少绝活,其迅猛快速,如同闪电,追及奔马,而反应之快,可以以手接飞箭,真的是武艺高强。也怪不得那些山大王和散兵盗贼们无法打败他们。”
李元吉不屑地“哼”了一声:“再强也不过是一个破亩罢了,最多几百个能打的和尚,又能怎么样?不过是没有出动大军围剿,不然的话,十个少林寺也能给灭了。”
秦琼勾了勾嘴角,说道:“齐王殿下言之有理,不过,历来出家人与世无争,不主动地攻击别人,而少林寺也不过数千僧众的一个寺庙,想保一方平安而已,周围的荒地很多,何必要抢这里呢?再说攻击寺庙,屠杀僧人,都是很坏的名声,即使是佛祖不能报应你,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一句话,这样做,不值得。”
李渊点了点头:“所以,秦将军,在瓦岗的时候,你是不能收服这些武艺高强的棍僧的,是不是?”
秦琼微微一笑:“是的,那个觉远说,他们与世无争,只求乱世中能保一方平安而已,寺庙在历代也不向朝廷交税,更不用说是瓦岗寨了,他们会为魏公诵经祈福,但不会助他征战乱世。”
李渊哈哈一笑:“看来这些少林和尚的祈福本事不怎么样啊,至少不如他们的武艺,要不然,李密现在也不会这样了。”
此言一出,殿内一阵哄笑之声,李世民平静地站在原处,等着笑声渐渐地平息了下来,李渊的目光如电,看着他的脸,沉声道:“二郎,既然李密也没有办法让这些武功高强的和尚加入他,你又有什么本事做到这点呢?”
李世民淡淡地说道:“出家人从来不会真正地出家,他们的田地,寺院也需要皇帝的认可才行。就象刚才四郎说的那样,要是真正有大军相攻,他们是无法保全的,他们打跑那些盗匪,只有千余兵马的州郡势力还可以,但是要跟一方霸主的几万大军相抗,那还是以卵击石。”
李渊的眉头一皱:“王世充确实可以轻松灭了他们,但是现在没有动手啊,你怎么就能让少林寺的和尚相信,王世充要消灭他们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王世充这个王老邪的外号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因为当年他在江南平叛刘元进的时候,曾先在佛祖面前发誓,不杀投降之人,然后又背信弃义,坑杀了四万多降卒吗?事后他还一剑砍掉了佛像的脑袋,从此之后,他不仅成了天下人嘴里的王老邪,也成了所有佛家子弟眼中的魔鬼。”
“按佛教的理论,是需要斩妖除魔的,王世充现在在中原屯田种地,迟早会盯上这些寺院之所,乱世之中,大量的流民无处容身,逃进寺庙里当了和尚,想要避难,所以现在缺人种地的王世充,一定会让他的手下们把这些新和尚给清理出来,这样必然会加深他跟少林寺的矛盾,儿臣就有机会了。”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于是,你就要借着侦察之名,进中原,然后避难少林寺,给他们惹祸上身,等王世充发兵击灭少林寺的时候,你就可以让这些逃出来的棍僧相助了吗?”
李世民笑道:“也许,我们时机抓的好的话,可以直接救下少林寺,毕竟是百年古刹,数千僧众,要是毁于战火,也太可惜了。只是如此一来,中原各地的寺院必然会响应我们,这些寺院在乱世中往往存了不少粮食,可比那些空空如也的官仓里要多得多,有他们相助,我大军的粮草,就不会出大问题了。”
李渊哈哈一笑,长身而起,沉声道:“很好,二郎,就按你说的办。关中十二卫的府兵,你可以看情况,随时征发,到时候带上四郎,兵出中原,消灭王世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野望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的神色平静,却是没有应声,李渊有些奇怪,平时如果自己下了令后,李世民都会高声应和的,可这次这么重大的作战计划,他却是这样的反应,他勾了勾嘴角,说道:“二郎,你还有什么疑虑吗?”
李世民叹了口气:“我们既然已经和萧梁结成了秘密盟友,就不用担心他们从南边的配合,而窦建德应该也不会在我们刚出兵的时候就攻击我们。但是,突厥的动向却是关键,如果我们全力对付王世充时,突厥却起兵从北边的梁师都夏州那里,还有陇右北方的原州,灵州这些地方入侵,那我们的压力就很大了。”
李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过,始毕可汗新丧,他们应该不会出兵南下吧,这不太符合突厥人的习惯。”
李世民双目炯炯:“处罗可汗这几个月来已经基本上稳定了局势,本来按突厥的风俗,是要休兵两年的,但是现在萧皇后去了草原,还带过去了杨政道,加上以前的义成皇后,也成了处罗可汗的可敦,她们可是能决定突厥是不是会出兵的主要因素了。”
李渊冷笑道:“几个亡了国,死了丈夫的女人,又怎么可能决定天下的大势了?二郎,你是不是把她们看得太重了啊。”
李世民摇了摇头:“不,父皇,以儿臣对突厥的了解,以后我们跟他们的合作期基本上会中止,而冲突甚至是大战,将成为越来越可能的选择。”
李渊的脸色一变,神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上次打刘武周的时候,突厥不是还出了两千骑兵,助我们作战的吗?你追击宋金刚的时候,这些骑兵也是派了大用场的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父皇啊,那是因为突厥人看到刘武周,宋金刚败局已定,才转而要帮我们的,这两千人之前是准备来帮忙刘武周对付我们的,之前刘武周攻击并州,也是靠了阿史那思摩的相助,原来的始毕可汗是倾向父皇的,但处罗可汗长年作为东面小可汗,跟契丹人,阿史那思摩的关系都非同一般。他是很有可能转变对我们的政策的。”
“现在留在并州的那些突厥人,横行不法,到处**掳掠,早晚会起了冲突,大哥这次过去又是要消灭稽胡人,很可能也会连着把这些突厥人给驱逐,到时候两边就算是撕破了脸,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啊。”
李渊看向了刘文静:“刘尚书,你一向负责突厥的事务,你说,二郎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刘文静勾了勾嘴角,说道:“臣以为,突厥确实有可能改变对我大唐的亲近国策,转而为敌,但这需要时间,处罗可汗在做东面小可汗的时候,可以跟阿史那思摩走的很近,因为需要借他的力量登上汗位,但自己为大可汗时,君臣关系就变了,这时候他会反过来防着阿史那思摩这个远亲将军。”
“所以,如果没有非常合理的借口,或者是足够诱人的条件,臣以为突厥是不会南下的,而且,我们可以再次给突厥大批的钱帛,收买他们,得了好处的处罗可汗,会认为跟我们大唐做朋友,比做敌人要来得合算,自然也不会当敌人了。”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刘尚书说的很对,你和朕的想法完全一样。二郎啊,突厥毕竟一直跟我们关系不错,就算有些小摩擦,也不至于酿成全面的大战,应该不至于在我们对付王世充的时候出来捣乱的。”
李世民叹了口气:“可如果有人出价比我们更高,怎么办呢?”
李渊的脸色一变:“谁还能出得起比我们更高的价?我们已经是占了大半个北地,攻掠的地方差不多是倾府库以供应突厥人了,还要如何?”
李世民摇了摇头:“那割地呢,称臣呢,父皇,这点是我们做不到的吧。”
李渊咬了咬牙:“当然不行,也不会有人做到这步,就是刘武周,窦建德,也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李世民的双眼中冷芒一闪:“他们是做不到,因为他们的地盘是自己的。但杨政道可以做到这点,因为他一无所有,全送给突厥也没有损失啊。”
李渊一下子愣在了当场,说不出话,久久,才喃喃地说道:“这怎么可能,你是说,你是说突厥要拥立杨政道?杨广跟他们可是死仇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父皇,以儿臣在突厥的眼线回报,这回突厥的处罗可汗,是准备利用杨政道了,当年跟突厥交恶的是杨广,而杨坚对突厥可是有存续之功,现在杨广已死,两国间面子上的矛盾已经不复存在,其实突厥一